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中国文学“关键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2 13:5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中国文学“关键词”


  2011年是中国文学丰收的一年,众多知名作家笔耕不辍的新作在这一年问世;四年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揭晓,中国文学评奖机制更加透明;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举行,中国文学界坚守着民族文化的一方心灵净土,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进发。
  关键词之一:透明
  作为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2011年夏季揭晓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体现了一种超越往届的程序透明。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最终问鼎。
  本届茅盾文学奖在秉持传统的前提下,对评奖程序、机制等进行了大幅度完善与改革:实行大评委制,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62名参与评奖,其中京外评委占六成。在评奖程序上还采用了:评委投票实名制,初评、终评一贯制、投票公证制等,评委名单、评选日期、投票结果等都及时公示,体现大奖的公正性和评委的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针对参赛作品的“门槛”“待遇”等也有创造性突破。不仅接纳网络文学参评,鼓励网络文学创作,还首次授予提名作品正式荣誉、向所有参评作品颁发纪念证书,以表达对所有参评作家文学劳动成果的尊重。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本届大奖评选过程中评委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认为,一系列新做法,对于实现评奖的公平公开公正,选出真正优秀的长篇力作,鼓励各类作家的长篇创作,都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引领了文学评奖的新风。
  这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届茅盾文学奖,更是微博时代的茅盾文学奖。评奖的空前透明,也为社会监督打开了一扇窗。评选结果揭晓后,很多网友对五位获奖者的辛勤耕耘表示钦佩。获奖作家张炜在回应“作品篇幅过长”等质疑时说:“我觉得有不同的声音,说明很多人在关注,是非常好的现象,非常正常。”
  关键词之二:坚守
  厚重的《你在高原》长450万字,张炜为之倾尽心力,撰写的田野笔记、集纳的民间资料蔚为壮观;刘醒龙多年如一日关注中国乡村教育,《天行者》是献给山村知识分子的一首大地之歌;莫言的《蛙》书写了一位乡村医生的生命史诗;毕飞宇的《推拿》关注残疾人群体,追寻真善美的现实意涵;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讲述几代普通人的心灵之困……
  “坚守”这个词,是茅盾文学奖评委以及诸多文学评论人,对中国文学现状的一种描摹。
  茅盾文学奖仅是一个缩影,就在2011年,贾平凹的《古炉》、王安忆的《天香》、池莉的《她的城》、范小青的《香火》、格非的《春尽江南》等纷纷问世。
  12月下旬,由《当代》杂志汇集作家、评论家、媒体记者和读者代表投票的“长篇小说(2011)年度五佳”,最终归属贾平凹、格非、刘慈欣、王安忆和严歌苓的作品。
  一些文学评论人士认为,贾平凹继《秦腔》之后,并没有“江郎才尽”,新作《古炉》更加扎实,在乡土题材里独树一帜。
  常年坚守在科幻创作领域的刘慈欣,则受到不同年龄段文学爱好者的青睐。11月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仪式上,刘慈欣的《三体3:死神永生》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虽然对主流文学界来说,刘慈欣的名字有些陌生,但他已是中国科幻文学的“大师级”人物、“类型文学”的代表。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发现》主编严锋透露,由于不是专职作家,刘慈欣多年来在某省的一家发电厂辛苦劳作,而刘慈欣和他的作品“为中国文学注入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
  关键词之三:隐忧
  一项统计显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范围所覆盖的4年间,具有申报奖项资格的中国文学作品就达到7800部之多,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堪称创作数量的飞跃。而高产背后,也存在隐忧。
  一些文学爱好者反映,国内文学界一些“50后”“60后”实力派作家,虽依然堪称当代文坛中流砥柱,但近年创作却表现出“停滞不前”或“自我重复”;“70后”作家群则依然相对沉默;而“80后”以及更年轻的写作者着力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体制及评价标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对话。在这个读者口味原本就日渐多元的时代,中国文学创作变得更加“众口难调”。
  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所博士贾艳艳分析,为了能对不断变化的时代作出快速反应,当下的文学叙事普遍重视经验层面的求新、求变,这无形中使得文学对现实的把握,越来越依赖“猎奇的经验”与“褊狭的概念”,要么流于表象化的经验碎片堆砌,要么走向娱乐化,成为纯粹的消费品或影视脚本。如何让文学语言进入更深厚、更丰富的当代精神生活,值得每个写作者深思。
  不仅在内容创作上,中国文学在硬件技术上也面临新挑战。2011年,数字化阅读伴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云技术的普及,迅速占领中国读者的视野。传统文学注重“作家-出版社-读者”的单向传播模式,几乎被颠覆。一些作家称,已经准备好“拥抱数字时代”;但也有一些人表示,他们根本没有预想到,更没有准备好,去适应“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与“数字化阅读”紧密关联的电子书定价、稿酬计算方式、作家维权机制、传统版权与新媒体版权的争议等,已在2011年成为中国文坛的最新热点。2011年早些时候发生的“百度文库风波”就是传统文学与新技术正面“遭遇”的一个经典案例,慕容雪村、韩寒等50位作家对阵市值巨大的互联网运营商,他们呼吁文学原创者在虚拟世界里的权益必需合法化。
  2011年即将过去,一些文学爱好者在网上留言,畅想中国文学的创作前景。“中国的文学繁荣能否与互联网版权保护实现双赢?”“有朝一日,是否会有网络文学作品夺得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协是否会设立全新的‘中国网络文学大奖’?”……
  人们呼唤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问世;也期待更加公正透明、更具互动性的评奖和激励机制,孕育一方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学土壤。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许晓青、廖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2:15 , Processed in 0.0648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