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53|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集《孝感记忆》老照片---公益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友情转荐!2012.2.28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8 15:1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征集《孝感记忆》老照片



    为开启城市记忆,展示城市变迁,彰显孝感城市建设成就,孝感市博物馆拟举办《孝感记忆——孝感城区老照片》(暂定名)展览。为做好这一工作,孝感市博物馆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孝感老照片。

     一、照片内容要求
     内容健康,能反映孝感城区历史风貌、人文风情、城市变迁、城市建设成就等各类题材的老照片;


     二、著录说明
     每张照片需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内容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拍摄者姓名、照片内容、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人文背景简介、收藏者姓名、照片流传简要经过等,以便展出时予以说明。


     三、照片格式和提供方式
     纸质或电子的,黑白或彩色的均可。对纸质照片,市博物馆可扫描复制后归还原主,也可邮寄或送至孝感市城站路87号孝感市博物馆(若是邮寄,请在信封上注明“‘孝感记忆’照片”);电子照片可发往邮箱
xb2823004@163.com

     四、数量要求
     对提供照片数量不限。对提供照片数量较大,且内容能成独立单元的,可考虑为提供照片者制作独立的展块展出。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孝感市博物馆
联系人:汪艳明 方晖
联系电话:0712-2830160 2823004

                                                                                                        孝感市博物馆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平面媒体】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解放日报、经济日报、China Daily、环球时报、福布斯、21世纪经济报道、周末画报、第一财经、罗博报告、经济日报、扬子晚报、环球时报、东方早报、英国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联合时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浙商、都市快报、钱江晚报、杭州房产、都市周刊、富阳日报、桐庐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浙江楼市、中国经营报、今日晚报、深圳晚报、城市画报、新民晚报、国际商报、上海商报、淮海商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联合商报、申江服务导报、21房地产、上海楼市、《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房地产时报专刊部、新闻晨报《地产星空》周刊事业部、书画藏珍、收藏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等;

【网络媒体】
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新浪网、搜狐网、搜房网、网易、凤凰网、TOM网、腾讯网、雅虎、新华社、中新网、环球网、天涯社区、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中华经济网、中国广播网、香港文汇网、中国财经网、东方财富网、浙江在线、中国企业新闻网、中国经济新闻网、财讯网、天下财经网、国际金融报、艺术圈、雅昌艺术网、优酷网、奇艺、CCTV网络电视、酷6视频、六间房、56网、新浪播客、腾讯视频、东方宽频、新华视频、搜狐视频、爆米花视频、凤凰视频、浙江商业地产网、浙商商会网、华讯网、中青在线、新闻发布汇、珠江之窗、上海之声、光明网、高端财经网、跨国在线、非常在线、猫扑、新闻发布汇、上海地产网、浙江都市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等等;

【视频媒体】
CCTV、凤凰卫视(香港)、中天电视(台湾)、东森电视(台湾)、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富阳电视台、桐庐电视台等等.

老照片的“遭遇”



冯克力


老照片作为史料大量进入历史研究的领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但把老照片当成某种“罪证”看待,却由来已久。
编《老照片》这些年,出去约稿,经常会听到当事人惋惜:以前家里有不少老照片,可惜“文革”一来,都烧了。
将家藏的老照片付之一炬,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此却很容易理解。实际上,自动销毁家藏照片之举,早在1949年时代转换不久便发生了。随着“镇反”运动的开展,家中所藏凡与旧政权有些瓜葛的照片,像穿国军制服的、或与国民党高官合影的,总之,足以佐证当事人在旧政权中地位与身份的那些照片,即被大规模地自行“销毁”过一次。及至“文革”,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几乎到了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地步。头戴一顶瓜皮小帽即被疑为地主富农,身着西装革履则非工商买办莫属。即便没戴瓜皮小帽,也没革履西装,只是穿戴得稍微齐整了一点也不行:广大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怎么就你们家过得人模人样?于是,神州大地的家藏老照片便前所未有地遭遇了一次空前的洗劫……
本辑《老照片》里,刊载了已故著名学者周一良生前所写的一篇怀念夫人邓懿的文章,其中也忆及自己“文革”中主动销毁家藏影集的经过。周先生说,这些保存了几十年的十几本相册“并非扫四旧之初所毁,是红卫兵抄走又还回来之后,被我自己亲手毁掉的”。这件事让他的夫人很伤心,周先生后来回想起来也很愧疚。分析到自己何以这样做的原因时,周先生说道:“我对于她穿着华丽的衣服,在照相馆摆出姿势所照的相,向来认为俗气,很不喜欢。但当时究竟是受到什么思想支配,现在也说不清楚。总之是一种赌气的行为吧,就干脆付之一炬。”
面对家藏老照片,连学富五车的周先生尚且惶恐莫名、不知所措,遑论那些一般的民众了。
说起来,老照片在中国那些年里的“遭遇”,并不仅仅属于老照片,其所折射的,不也是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几代人曾经的遭际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47:07 | 只看该作者
以往岁月的斑驳碎影
冯克力
  历史像是一个长长的链条,特定的场景与细节,便是穿在链条上的一个个环节。而照相机偶然定格的历史瞬间,正像是这样一些链环。
  打量历史照片,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既可以将其安放在历史的链条上统而观之,也可以将其从历史的链条上摘下来独立地去把玩。前一种打量,有点像是正襟危坐,人们从照片里看到更多的是对既有历史概念的佐证或修正,在此情境里观赏,照片充其量只是“历史”的附属。而用后一种方式去打量,人们获得的却多是观念以外的东西,是更感性的信息,却有可能更接近照片的本质。
  本书的编辑者秦风先生在展示历史照片的时候,有意淡化历史的主线,引领读者用一种无序的、看似漫不经心的方式来打量,可谓深得照片的观赏之妙。随着书页一张张地掀过,人们发现,以往规整井然、环环相扣的“历史”,经照相机的瞬间定格,都变作了斑驳陆离的流光碎影,在眼前跃动、闪烁,仿佛伸手可触,倾耳可闻。
  《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十年前陆续推出的时候,用了这样的书名,绝非是为了耸动视听。收录在书中的中国以往历史的片段,大家或许并不陌生,而那一张张照片所定格的瞬间,诚如书名所言,确是大家不曾见过的。当然,说没有见过,主要是对中国大陆的读者而言,因为这些照片均是编著者从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搜集到的。虽然笔者常年与老照片打交道,各种各样的老照片已见过不少,可是十年前,乍见这些大多拍摄于半个世纪以前的照片时,仍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的感觉。难怪有人慨叹:我们的历史往往是我们的新闻。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当一张照片经岁月积淀了几十年,即使它传递的是闻所未闻的信息,我们也不会仅仅把它只当作一桩“历史上的新闻”来接受。读者诸君不难从这一张张没有见过的老照片里,从其场景的一什一物、从其人物的一颦一笑中,悠然心会,体味出远比“新闻”本身更具意味的东西来。
  照片虽然只是瞬间定格的斑驳碎影,但摄影术诞生的一百多年里,却大大改变了人们观望“历史”的方式,从而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以往岁月的认识。
  十几年前,秦风先生与《老照片》携手起程,以一己之力投身于历史照片的征集与开发,为中国人的历史影像积累与研究,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了一项足以传世的善业。作为秦风先生合作多年的伙伴和朋友,我愿意借此书的重辑,向这位筚路蓝缕的历史影像事业的开拓者,表达一份由衷的敬意。

                                           为《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精装本)所写的序言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49:43 | 只看该作者
当历史可以被观看……
冯克力

在摄影术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的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包括出土的实物等等去触摸和感知过去。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被观看的。某些历史的场景,因为有了照片的纪录,变得更直观,也更确定了。摄影术对历史叙述的这种划时代的改变,恐怕是一百六十多年前,那个叫达盖尔的法国人不慎打碎了一支温度计、意外发明银版显影时也没有想到的吧。
与文字的叙述不同,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说它是直观的,这不难理解,说它“全息”,是借用了“全息论”的说法,即“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所做的一种类比。有时候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里有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照片(图一),是烟台一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在拍摄的时候,明显地经过了导演与摆布,人物面前的案几上左右两边分别放着代表新式生活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想来主人家中但凡有点时髦或有些“品位”的什物想必都摆到了面前的桌子上。在经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再来看这张照片,我们分明要感谢那位精心的“摆布者”了,正是由于他的导演与摆布,让今天的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烟台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应《老照片》之邀解读这张照片的社会民俗专家,则从放置在桌子上的那盏新式的煤油灯,进而联想到美孚石油公司为倾销自己的产品在当时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从中读到了更多的东西……有时照片里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由于刻意的布置,才保留了诸多的社会信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幅照片(图二),却完全是不自觉地、于不经意间留住了丰富的信息。这是一幅1962年河北蔚县白乐公社全体干部的合影。以笔者粗略的观察,这张普通的合影,至少留住了以下的信息:



1、那时的政府机构十分精简,全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只有十三名干部;
2、他们身后的办公场所简陋得很,老旧的房屋几近破败,连窗格上贴得也是旧式的窗纸;
3、院子里种着蔬菜,可见工作之余,干部们那时还要开荒种地,以贴补生计;
4、国家还没有完全从困难时期走出来,照片上的人普遍较瘦,且面有菜色;
5、那时的基层干部年龄都差不多,除一人年龄较大一些外,大都在二三十岁之间;
6、从身后的标语看,虽然处在困难时期,经济凋敝,但税收似乎并未放松;
7、留分头、穿中山服是那时的时尚;
8、从照片的题款可知,当时很流行使用简化字,可见大陆这边一再简化汉字,是有相当的社会基础的……
之所以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拍下这张照片,向《老照片》提供照片的作者并没有说明,不过揣其缘由,不外是其中有人可能要调离,临走前拍一张合影,以为纪念,也可能碰巧照相馆的师傅走村串乡拍照时被临时招呼过来,拍下了这张合影,完全是一种很随机的行为。拍摄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没想那么多,看看人站齐了,表情端正了,便随手完成了又一次职业性的动作。然而随着相机快门的定格,196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基层政权署所与官员的状貌,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到习俗的诸多信息,却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底片上。

再看这张照片(图三):1956年1月,上海召开工商界家属代表会,聆听有关领导宣讲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政策。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与会者们的穿着依然留有“旧时代”的痕迹,不失雍容与华贵,而她们的脸上却分明流露着对“新时代”的茫然与忐忑。照片正是通过她们被剥夺前夜的衣着和表情以及弥漫于会场上的氛围这些信息,定格了上海这座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经济制度转换之际之种种。而今,面对照片所传递的信息,我们不仅得以重回公私合营的历史的现场,似乎还窥见了当事者的内心世界。经过了摄影的定格,当事者复杂而隐秘的内心感受,仿佛都变成了可以观看的。
需要说明的,这是一幅新华社当年公开发行的新闻照片,摄影者有意抓取了与会家属们鼓掌的瞬间,意在表现她们对公私合营的拥护,恐怕这也是照片能够通过审查最终发布出来的原因吧。而镜头的选择终究是有限的,它在抓取人们鼓掌的同时,也只能如实记录下现场与掌声相伴的一切,于是便有了这五味杂陈的定格。
摄影术诞生以前,形象记录社会生活场景的功能多由绘画来承当,但再怎么写实的绘画,也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如实地还原眼前的景象。诚然,摄影者对于所拍摄的对象、对于拍什么和不拍什么,也会有所取舍,而快门一旦按下,取景框里的一切,便巨细无遗地被记录了下来,这就使得每一张照片都具有了某种特定的“全息”性,观看者则根据自己的偏好看其所看,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候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引发了他的思绪,从而对某件史实、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产生了新的认识。

著名摄影家李振盛先生拍摄过一组反映“四清”运动的照片,记录了1965年黑龙江阿城县农村开展“四清”运动的场景。李振盛先生当时是黑龙江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他是带着宣传“四清”运动大好形势的使命去进行这次采访的。事过四十多年之后,再来看这些照片所定格的信息却别有意味。其中一张照片(图四)里,两个富农分子低着头、弓着腰站在台上接受批斗,他们身上穿着油光可鉴的破棉衣,看上去与叫花子已没什么两样,却还要被推到人前遭受这样的羞辱,实在让人觉得可怜。后人在观看这张照片时,对被批斗的人心存怜悯,与他们身上的破棉衣是分不开的。这身破衣烂裳对于希望这张照片所能诉诸于读者的感情,比如激发对于富农分子的义愤与仇视等等,几乎具有某种颠覆性。而被批斗者身上已露出棉絮的破棉裤和破棉袄,又是摄影者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很难避开的。这些细节或者信息,虽与照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无关,乃至相悖,但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不可避免地定格在了画面里,这就为后人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的可能。
这种“全息”的定格,虽非摄影者的初衷,却恰恰是照片的魅力所在。巴特曾说“摄影是魔术而非艺术”,大概正是指摄影所经常显现的这种出人意外、不被驾驭的特性吧。
说到照片细节的颠覆性,不能不提到2008年的“天价香烟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参加某次会议的照片被人发到了网上这实在是一张再寻常不过的工作照片,人们对它感兴趣,是因为在这位周局长桌前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放了一盒价值一百多元的“九五至尊”香烟。接下来的发展极具戏剧性,从照片上的这个与主题并不相干的细节顺藤摸瓜,竟牵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贪官——周久耕最终以受贿一百多万获刑十一年……
由此说来,照片的细节不仅能颠覆拍摄者所期待的价值取向,居然还能颠覆现实生活里的贪官污吏,可谓功莫大焉!我以为,周久耕的意外落马,是大可在摄影史上重重地写上一笔的,并且摄影在当今中国的这等奇妙,更是那个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
                                  (原载《悦读》第二十卷)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1:33 | 只看该作者
“政治正确”与“历史空白”
冯克力

  志愿军老战士马友实去世后,家人在其卧室一个上锁的箱柜里 发现了三本图片册——马友实供职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期间保存下 来的资料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虽然马友实从未将这几册相簿示人,甚至连她的家人也无缘一睹她的“珍藏”,但在彭德 怀“出事”后,据作者分析,她还是私下里把两张彭德怀的照片从 相簿里撕掉了,留下了赫然的“空白”。
  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难理解马友实的举动。怕什么呀?锁在箱底,又没人看到!然而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马友实所为并不觉得有什么匪夷所思,因为有太多的人只因保存了政治上被“打倒”的某个要人的图片或手迹,便灾祸临头??即使锁在箱底,也不保险,那年头谁能保证自己就不会被审查、被抄家呢?因此,为了确保“政治正确”,马友实也就不得不让自己珍藏的相簿留下“历史空白”了。
  马友实从自己保存的相簿中撕去彭德怀的照片,还只是老百姓在社会压力下的一种个人行为,而在许多时候,让历史留下“空白”往往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举措,并以此维系和凸显某种“政治正确”。七十二辑《老照片》所刊何方的《缅怀张闻天》,即澄清了一段长期被所谓“正史”混淆的史实: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以后所担任的职务不是什么“负总责”,而是实至名归的“总书记”,实事求是地填补了人为弄出的遵义会议之后中共一度没有总书记的“历史空白”。
  遗憾的是,人为制造“历史空白”的事情,如今仍在不断地发生着,在各种记录改革开放历程的文献影视片中,某些为改革开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政治家的身影便被遮蔽得干干净净,仿佛那段历史中就从未有过这些人。习近平今年七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这一强调,可谓是切中积弊!
  窃以为,不仅是“党的历史”,对所有的历史,都应采取这样的态度。否则的话,人们难免要问:不惜以制造“历史空白”来维系“政治正确”,这样的“政治”,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3:19 | 只看该作者
那一代人的童年
冯克力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童年,是在清贫与极度的精神压抑中度过的,以致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发出自己“小时候没有童年”的慨叹。知道契诃夫曾经对自己的童年这般慨叹的时候,我已步入了中年,孩提时的生活只存在于遥远的记忆里,不过,我多少还是体味到了契诃夫“小时候没有童年”这声叹息里透出的那如影随形的惆怅与抑郁。
  自从听闻了契诃夫的叹息后,便偶或下意识地想到自己的童年光景。作为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年代成长起来的、饱受了物质匮乏和如火如荼政治运动洗礼的那一代人,我们的童年又该如何去看待、去衡度呢?
  林浩所著《当年不识愁滋味:一个人与一代人的童年轶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细致入微地记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点点滴滴,以一个懵懂孩提的切身体验,为整整一代人开启了记忆的闸门,读来自有一份身临其境的亲切。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幼稚的孩子不仅要与大人们一起承受物质匮乏的困窘,还要被成人社会所裹挟,加入到大人们的那些几近疯狂的“游戏”里去,诸如破四旧、挖防空洞、吃忆苦饭、参加游行、撒传单、围观批斗会……作者小小年纪就耳闻目睹了政治上被“打入另册”者的屈辱、因挖防空洞所致幼小生命的夭折以及武斗的血腥。作者在书中还记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因不慎触犯“禁忌”的恐惧。在一次大扫除中,与同学打闹时他不小心将笤帚上的泥点溅到了教室上方的领袖像上,于是:

  死一般的瞬间沉寂后,有人高喊“反革命!反革命!”我如雷轰顶,头都大了,不敢还嘴,忙将一方干净抹布蘸湿,哆嗦着踩着讲台,将那溜蚕豆大至黄豆大的泥点一一拭去。看着最终没有留下泥痕的领袖像,三九天的,我竟出了一头大汗……

  即使这样,作者还是被扯到了领袖像前,手拄笤帚,鞠躬请罪。作者写道,那一刻除了内心弥漫着的禁忌恐惧外,更多地也是发自内心的忏悔。事过之后,他仍惴惴不安,老是担心有人再为这事来追究他。
  有人说,一个人童少年的经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后来的心理成长。著名政治学者冯克利先生曾经对我谈起过他的一位同事,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中度过,如今虽已步入老年,仍谨小慎微得让人难以理解,他说这有点像一个人月子里被吓着了,一辈子都没回过神来。当然,我援引冯先生说的这个例子,并非断定本书的作者如今也是如此,至少那个特殊的年代对几代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无论如何也不应低估的。
  作者在书中还一往情深地忆述了当年玩过的种种游戏和恶作剧,像诳家雀、斗蛐蛐、搧洋画、推铁环、砸毛驴、藏“马虎”,乃至画戏票、乱涂鸦、抢军帽……无不率然自得,童趣盎然,凡此种种,想来也是当下那些为课业和升学所累的孩子们所向往的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悲耶?幸耶?个中滋味,也只能是冷暖自知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5:46 | 只看该作者

征集《孝感记忆》老照片


    为开启城市记忆,展示城市变迁,彰显孝感城市建设成就,孝感市博物馆拟举办《孝感记忆——孝感城区老照片》(暂定名)展览。为做好这一工作,孝感市博物馆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孝感老照片。

     一、照片内容要求
     内容健康,能反映孝感城区历史风貌、人文风情、城市变迁、城市建设成就等各类题材的老照片;


     二、著录说明
     每张照片需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内容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拍摄者姓名、照片内容、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人文背景简介、收藏者姓名、照片流传简要经过等,以便展出时予以说明。


     三、照片格式和提供方式
     纸质或电子的,黑白或彩色的均可。对纸质照片,市博物馆可扫描复制后归还原主,也可邮寄或送至孝感市城站路87号孝感市博物馆(若是邮寄,请在信封上注明“‘孝感记忆’照片”);电子照片可发往邮箱
xb2823004@163.com

     四、数量要求
     对提供照片数量不限。对提供照片数量较大,且内容能成独立单元的,可考虑为提供照片者制作独立的展块展出。


     五、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孝感市博物馆
联系人:汪艳明 方晖
联系电话:0712-2830160 2823004

                                                                                                        孝感市博物馆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本主题由 教师之友网 于 半小时前 置顶
收藏 分享 评分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0:40: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国家图书馆拟启动“中国记忆”项目
2012-03-01    应妮    中国新闻网   


记者从近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座谈会上获悉,中国国家图书馆将启动一项名为“中国记忆”的工程。

  “中国记忆”项目是收集、整合、保存、传播有关中华民族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集体和个体记忆资源,传承文明血脉,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全国性文化工程。项目初期将以建设专题记忆资源为主要内容。

  具体方法为:发掘馆藏文献,采集口述史和影像资料,收集照片、手稿、物品等相关记忆承载物,并将上述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纳入图书馆馆藏体系。主要着眼于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濒危民族记忆与传统技艺的抢救性记忆收集工作;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与国家核心利益,对正在或即将成为国内或国际的重要、敏感事件或领域进行抢先性的记忆收集工作;面向基层民众,进行对国家发展、社会变革具有广泛意义的代表性记忆收集工作。

  在初期基础上,还将建设中国记忆库和记忆资源检索系统,创建中国记忆网站,开发建立民众记忆收集、分享平台。打造和推送文化产品及服务,深度开发中国记忆资源。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汤更生介绍,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旨在关注世界文献遗产的保存保护和广泛利用。目前国外很多机构正在组织开展民族记忆的收集、保护和传播项目,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荷兰皇家图书馆的“荷兰记忆”、新加坡图书馆管理局的“新加坡记忆”等。而在中国范围内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有类似性质的项目,都是在已有馆藏和数字资源的基础上,着重收集口述史和地方文献等资源,并以多种方式进行推广传播。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示,这一项目是对图书馆传统馆藏的补充,将有利于挖掘馆藏,使珍贵文献典籍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1:11: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乡贤文化
2012-01-20    王泉根    北京晨报   


  乡贤文化是中国文化研究的独特领域,与地域文化、方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内涵与价值。这一文化在新世纪仍旧有着重要的作用。
  “乡贤”一词,文献中出现较迟,明代浙江嘉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的《果报》类中记有一《戮子》的明代新闻:“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地公举乡贤。”足见乡贤是指乡里有德行有声望的人。与“乡贤”近义的词,在古文献中有“乡先生”、“乡达”、“乡老”、“乡绅”等等。
  乡贤文化既与地域文化、方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密切相连,但又不同,有其自身的独特研究对象与价值标尺。一是地域性,乡贤文化研究的对象,只限于本地区的历史名流与当代时贤,这些名流时贤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具有本地域的唯一性与占有性,他们的生出地不存在争议。二是人本性,乡贤文化研究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围绕本籍名流时贤做文章,而不涉及其他。三是亲善性,乡贤文化是道德人本主义的具体贯彻和重要表现。他们既是名人,同时必须是好人、善人。因而并非所有“名人”都是乡贤,都是乡贤文化研究的对象,如秦桧的家乡就不会把他作为乡贤。四是现实性。乡贤文化研究一方面是“见贤思齐”、“恭敬桑梓”。但更重要的是直面现实,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如果说“古贤”是本地区的文化名片,那么“今贤”则是本地区的文化资源。
  乡贤是本乡本土精英,看得见、记得住、印象深。有的或许就是自己的祖宗、亲戚、同村人,是爷爷的兄弟、父亲的同学、舅舅的战友。因而乡贤是特别具有人情味、亲和力、亲缘性的文化人物和精神偶像,最易得到乡人的爱戴,同时也最能激发起青少年一代见贤思齐、励志成才的心理。鲁迅先生十分重视乡贤精神对后人的教化激励作用,他在走出绍兴之前,就有“集资刊越先正著述”,“用遗邦人,庶几供其景行,不忘于故”之举。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1:58:2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告     白

      我站已将[自由注册]改为人工审查后才放行注册会员发帖权!

      也就是说:即或您用网名注册‘成功’,也只是[待验证注册会员]状态,不能发帖!

     重申本站网管约定:请您实名注册,填全注册信息!

        否则,对不起,一律删除。






                                                    公益服务教育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
                                                                      2012。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6 07:18 , Processed in 0.0787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