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山之所以为黄山”谈“名课之所以为名课”
——在(黄山)全国第八届 “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上的评课实录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少堂
(以下评课实录系根据录音整理)
(时间:2011年7月26日下午16:50;地点:黄山市徽州大剧院)
大家鼓掌。我要开讲了!(鼓掌,全场大笑)
今天是(黄山)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的第一天。今天的课不是很出色,大家听得很累,很辛苦,黄山徽州大剧院的空调也不够凉,不过估计过两天爬黄山会更累的。
我首先讲一个观点,就是关于公开课、比赛课与常态课的关系问题。这好像不是一个问题,但今天有老师提到。上午西安市教研员贾玲老师评课指出,要用欣赏常态课的心态来看待公开课、比赛课。我基本上是同意这一观点的,因为面对来自全国各地这样多的老师讲比赛课,参赛老师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是很不容易的,要不然谁来试试?(笑声)
上午第一节课是内蒙的杨老师,她的课是整个比赛第一堂课,尽管她抽签有点吃亏,但是她的比赛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有些方面甚至很突出呢。可是现场10位群众评委竟然有人只给她打5.8分。怎么能给代表一个省出来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打这点分数呢?就算是家常课也是一节不错的家常课,起码也要打6分以上嘛。(鼓掌,全场大笑)中午吃饭时我一直对此忿忿不平,我说我要是这次大会负责的,我就把这个打5.8分的群众评委找出来,请他上台来给大家上一课,为了减轻他的压力,我们先给他打10分。我说的意思大家一定很明白:要尊重参赛选手,打分要靠点谱。我认为,家常课常态课与公开课比赛课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公开课比赛课必须趋于常态,即让人有亲近感;常态课要向公开课比赛课靠拢,今天的公开课比赛课就是我们未来的家常课常态课。一句话,就是二者要追求靠拢,不要追求分离。有没有人把公开课比赛课搞得和家常课一样的呢?经常听见有人是这样自我标榜的,但是你说的鬼相信!(鼓掌,全场大笑)家里来了客人和不来客人,你会是一样的吗?小时候,我家那么穷,平时每餐基本上是吃稀饭,母亲拿来鼓励我们干农活的奖品就是说“今天中午吃干饭!”,但是要来客人了,我妈妈就要提前好多天准备好迎接客人的饭菜,我从没有看见母亲把我们平时吃的稀饭拿来招待客人。说自己把公开课比赛课上得和家常课一样,不是说家里来了客人和不来客人是一样的吗?(鼓掌,全场大笑)
套用古人的“做人要老实,作文要狡猾”这句名言,我想说,家常课常态课要老实一点,公开课比赛课要“狡猾”一点。(笑声)今天的课,整体看来是老实有余而“狡猾”不足,太老实了,不善于抓住教学亮点,打造教学高潮。
刚才我说的是导语,后面要说的是,从“黄山之所以为黄山”来感悟一下“名课之所以为名课”。
中国的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我特地问了地理教研员,他说中国山区占这个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地则占三分之二。中国山这么多,为什么黄山会成为名山之最,会得到“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美名呢?昨天(7月25日)我刚刚爬了黄山,我这是第一次爬黄山,在黄山上我来了灵感,我觉得从黄山的特点可以感悟到名课的特点,我来谈谈这个观点。要不然大家明天去爬,验证一下我说的是不是对啊。(笑声)
第一点,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它有自然之美,它是天成的。同样,一节好课,它不拒绝、不反对预设,但本质上应该是生成的,包括整个教学流程,跟学生的互动和对话。今天所有的课,整个教学流程都是完全预设的,对话、互动倒是很多,但让你感觉很多像是假的,因为预设的痕迹太重了。要淡化预设痕迹!不知道后面两天的比赛如何,我觉得,今天参赛的老师太年轻了,语文老师还是要老一点啊。(鼓掌,全场大笑)这么年轻的老师,你要他讲《陋室铭》,讲《爱莲说》,讲“明月几时有”,讲苏东坡,而且还是个女老师讲苏东坡,那当然困难很大,怎么讲得好嘛!(掌声,全场大笑)当然,这是玩笑话,没有嘲笑我们的女老师的意思。黄山的魅力首先来自于自然之美,而好课也要自然天成,体现自然之美。今天的课,不少环节比较流畅,但很多环节显得很生硬的,没有自然之美。
第二个,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它有个性之美。所谓个性,就是出众,就是不乌合于众嘛。黄山之为黄山,就是黄山与黑山、红山、绿山不一样嘛,(笑声)就在于它有个性,有突出的长处。“三奇四绝”就是黄山的个性。那黄山也不是美得没有缺点,能成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它的长处很突出。而我们今天比赛的老师,有的把自己的长处显露出来了一些,但大部分老师则没有把自己的长处给凸显出来,或者凸显的很不够。大家知道,有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我在这里不说他的名字大家也应该知道是谁——在全国各地到处讲《大堰河,我的保姆》,有老师在《语文学习》杂志上发表文章讽刺他到处讲这一课。我觉得这个讽刺没有道理:一个歌唱家一首歌唱几百年,(笑声)我们语文老师一堂好课讲几百次为什么不可以?我认为,这位特级教师的朗诵就是好嘛,就是有感染力嘛,这堂课我认为是好课,而且长处很突出。既然是一堂好课,那这堂课为什么就不可以讲几百次呢?今天的课,我觉得下午的比上午的稍微好一点点,也就是长处凸显的好一些,可能下午的老师放得开一点,但整个来看,个性与长处突出不够。
第三点,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它有变化之美。黄山,据导游介绍,四季皆胜景,甚至一日之内四时的景色皆不同。那我想,我们一堂好课也是这样,就是说要有变化之美。黄山诸峰之间流云飘逸,云来雾去;登上黄山后,导游介绍,这叫什么海,那叫什么海,这是西海,那是南海。黄山云海山涛,看上去既变幻莫测,波澜壮阔,又姿态万千,风情万种。好的教学设计也要有波澜,有风情。但是整个看来,今天的教学设计过于平淡,缺少波澜也缺少风情。语文课要上出变化流露风情,一个根本点,就在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浪漫一点点。什么叫在课堂上浪漫一点点呢?就是要把教得烂熟的课文变得有意思、不平凡。这一点做得不好可能是我们比赛的老师太紧张、放得不开。
第四个,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它有丰富之美。黄山之所以成为甲天下的山,成为名山之最,是由于它集中了中国许多名山的优点,比如雄伟、险峻、秀丽、幽静等。一流的好课,它也要集许多优秀名师的课的优点于一体,不能过分地单一地学习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种方法。今天的课,总体看来,扁平化十足,就是厚度不够,无厚度,不丰满,乏深度,欠高度。教学要教出丰富之美,除了老师的功底之外,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文本解读要到位。我个人觉得,今天的《浪之歌》(纪伯伦)的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大到位的。当然,这节课的分数是不低的,我推测它是今天第一个能进入一等奖的课。这节课给人的感觉是老师还没有很懂这个课文,先不说老师对课文中“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句最重要话的理解不到位,单单说他过多的把这篇文章主旨定位于写爱情就很可疑。不管“教参”是怎么说的,我要说的是:《浪之歌》是写爱情的吗?确实有写爱情;但写的仅仅是爱情吗?可能值得研究。另外《雨之歌》一课对文本的最后一段也没有理解得很好。
第五点,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它有激情之美。大自然是有激情的,要不然,它为什么能感染我们呢?它为什么能震撼我们呢?这次语文报杯比赛为什么来这么多老师听课?因为很多老师是冲着黄山来的,我也是冲着黄山来的。但是,我们语文课的激情到哪里去了?特别是我们这种全国性的拔尖的比赛课,激情都到哪里去了?能不能找得到?说到激情,我想说,激情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很多老师比赛时都强调要读出感情,没错。可总是说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我们每个人花几千块钱来黄山就是为了听这些吗?而且每个人都这样讲——前面人这样讲了后面就不要这样讲了嘛!大家都讲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千篇一律。朗读当然是体验情感的重要手段,但是,仅仅只有这个手段吗?再说,那感情是那么容易读出来的吗?我都活这把年纪了,可是我经常读不出感情。(笑声)《浪之歌》执教者引导学生朗读时甚至说“你要读得缠绵一点点”,初一的小孩子哪里能缠绵呢?(笑声)要不你老师先缠绵给我们大家看看啊?(笑声)是不是?要读出感情,首先胸中要有感情,他没有感情,你怎么能叫他读出感情来呢?所以,好的语文课要带学生体验人生,积淀情感,要为文本的感情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找到一个共鸣点,用教师的激情去激活共鸣点,否则要学生读出感情是很难的,是做给我们看的。
第六点,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中的名山,是因为它是雅俗共赏的。什么叫雅俗共赏呢?人都有雅俗之念。看到黄山,有人感叹:“好大啊!”“好高呀!”“好深呀!”“好险啦!”……这种感叹基本上就是俗人的一种感叹,我也是俗人,我在黄山上也是这样感叹的。什么叫雅人呢?雅人就是像我今天这样讲黄山啊,(掌声,全场大笑)我这样讲就是雅,(笑声)就是从黄山得到对大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体验,由看山想到其他精神上的事情就是雅。当然,可能别人没有说出来这些感悟,我不是说只有我是雅人。黄山是这样雅俗共赏的。如果就是好深好高好险,那有什么?那有什么雅的呢?名课也是要雅俗共赏的,一堂称得上名语文课的雅,首先体现在我们要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体验文化、体验生命、感悟人生、提高精神境界。但是今天大部分课在这方面做得不好。
第七点,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中的名山,是因为它是有趣的,有味的,好玩的。我们每个人花费几千元到黄山来,有的还是自费,除了听课,就是因为黄山有趣、有味、好玩吸引了我们。而照我看来,一堂一流的语文课的基本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扎实的基础上有趣,有味,好玩,用我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要教出语文味。《语文世界》杂志编辑部约我做该杂志2009年第9期“封面人物”(封二)时,要求我写一句话,他们要发这句话的照片,当时我写的就是:“通俗地说,所谓语文味,就是要在扎实的基础上,把语文课教得有趣些,有味些,好玩些。”有一种观点认为,不是每堂语文课都要有趣的。我当然不认同这种观点,原因是这种观点将“趣”理解得很狭隘。在近十年的语文味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我们对语文课的“趣”进行了类别研究。根据我们的研究和理解,语文课的“趣”,有情趣,有理趣,有谑趣,谑趣就是幽默。一堂课有其中一“趣”,就有特色,就有语文味,就算成功;能三趣均具,三美合一,那当然更好。主张“不是每堂语文课都要有趣的”,实际上是将语文课的“趣”窄化为谑趣。如果说不是每堂语文课都要有幽默,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进而言之,说一堂语文课既不一定要有幽默,也不一定要有情趣,也不一定要有理趣,那岂不是说有的语文课是可以“无趣”的吗?那打死我我也是不会同意的。我坚定地认为,无趣的语文课不是好课。今天的几堂课,情趣,理趣,谑趣,哪一方面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基本上可以说是几堂无趣的课。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说一说。内行人都能看出来,今天几堂课的很多环节是学习余映潮老师的。例如,《雨之歌》一课,在“再读”让学生“联想——感知形象”环节,老师在课件上展示了一个教学环节:
“建议这样表达:
这是的雨,我联想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发明。可是,为什么余老师这样讲我们听了就舒服就自然,今天的老师这样讲我们就不舒服就觉得生硬呢?原因在哪里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是余映潮嘛!(笑声)余映潮老师是大师,有些道理大师讲是可以的,你小师讲就不可以;有些方法大师使用是优点,小师使用就是缺点。(笑声)所以我要模仿齐白石说一句:“学余映潮老师者生,似余映潮老师者死!”
另外,多媒体的使用对比度不够,而且好多用的是白底,不太好,今天只有一个小屏幕,大家都看不到,好在今天都是大家烂熟的文章。另外,讲课过程中多媒体出现故障或意外,要镇定处理——《雨之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按错了键电脑忽然跑出一个电影来了,而且放了半天,老师就慌张了,很影响执教者的情绪,当然也影响比赛成绩。
好了,其他的不讲了!就这样。(全场热烈鼓掌)
(当程老师走到台下后,全场又一次热烈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