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的三个层次
[朱自强]:儿童哲学有三个层次。一个是我们研究哲学的成人对儿童进行的哲学研究,比如说像约翰•洛克、鲁索等,他们做的是对儿童哲学的研究,我们中国大陆真正做儿童哲学的人很少,我所见到的比较本色的对儿童哲学有研究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那本儿童精神哲学。
[朱自强]: 还有一个层面,是成人对儿童哲学思考进行了研究,我们大家知道美国哲学家马修斯,有一本书也翻译在中国了,都是对儿童的哲学思考进行的研究。儿童哲学还有第三个层次的概念,就是儿童自己的哲学思考,我把它叫做儿童哲学。
[朱自强]:第一个大问题,儿童拥有自己的哲学,那么儿童有没有属于他们的哲学思考?这里要解决什么叫哲学,什么样的思考是哲学思考?
人为什么要活着
[朱自强]: 我非常喜欢一本书叫做《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本书里充分显示了儿童存在于西方国家。这本书里面说了这么一件事:有时候我的儿子路易斯会出其不意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他会问:爸爸你究竟为什么活着?我苦心搜索着回答的话,后来我提出反问,那么你认为呢?他皱起五岁的额头,闭上眼睛苦苦地思索了一会儿说:为了早上送我去幼儿园,为了晚上给我讲故事,为了晚上给我放洗澡水,为了和我玩。听完这样的话,作者就暗想,假如我没有这个小路易斯,假如我不能送他去幼儿园,假如我晚上没有时间给他朗读故事,不给他放洗澡水、不和他玩,我的生活就会失去意义。那么你为什么活着呢?作者问孩子,他说为了玩,这里面有没有哲学思考?是不是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人生重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朱自强]:我今天还要说一件事,就是关于我的儿子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他是有自己的人生哲学的。他上中学的时候,在学校里学习非常苦恼,有一天他跟我提出要休学。我就讲:你不上学了每天在家做什么?想好了这些再跟我谈。当然他那时候也是茫然的,只是觉得学校不能给他快乐,就不想去。有一天他又跟我说:爸爸,只要我活得快乐,哪怕我是一个捡破烂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他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捡破烂能带来快乐,我就可以去做一个捡破烂的。
[朱自强]: 我的儿子高中毕业之后没有到大学里面去读书,他到一个乐队里面靠自己这把吉他,做了乐队的主吉他手,用唱歌来养活自己。他的人生状态让我看到他不仅能够养活自己,他还有快乐,他每天非常快乐。他前两年跟我讲,他两个朋友有房子、有车,家产万贯,很有钱,经常到他酒吧里看他的乐队演出,不只是一次很感慨地讲说:你有快乐,你很幸福,你活得很有意思。
教育要给孩子多元的选择
[朱自强]: 我儿子一直在做喜欢的工作,他很开心。我也喜欢古诗词,我喜欢中国汉字,但是我也喜欢摇滚文化。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要给孩子多元的选择,要给孩子民主和自由,你要多给他选择的东西,要允许他选择。
[朱自强]: 西方文化和我们古老的中国文化应该互补,不能相互为敌。日本有一位哲学家写过一本书叫《给孩子的哲学对话》,在这本书里设计了一个初中生“我和一只猫”之间富有哲学的对话,比如关于玩,我问到: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小猫回答说:归根到底是为玩,我说的玩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享受其中的快乐,做学问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什么学习,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游戏。他对做学问是这样讲的,我觉得对学习和教育来说也应该这样看,它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游戏。所以当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能给他带来快乐,而是痛不欲生的时候,那我们的教育是走到根本的反面去了。
[朱自强]: 马修斯在童年哲学里说过这样的话:成人要把哲学做好需要培养出这种天真,而对儿童来说这种天真是再自然不过了。他举了非常生动的例子,飞迪是一个男孩儿,他在家里看一个电视,当时有另外三个孩子到他们家来做客,这三个孩子来了以后提出不看飞迪所看的频道,他们三个都看另外的频道,飞迪觉得争不过,就去厨房找他的母亲,他的母亲说:对不起,我知道你不喜欢他们看的节目,但是你这样想一想好不好,让三个人快乐比让一个人快乐要好?飞迪想了想说,难道三个人的自私要比一个人的自私更好吗?这些对话真的很有深度。
关于功利主义哲学
[朱自强]: 哈佛大学一位哲学教授他讲过一门课是关于道德哲学的,他上课时开讲的第一个事例就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往车站冲去,刹车失灵,有五个工人在那里工作,这时候岔道的尽头有一个工人在工作,他说这一列车应该驶向那五个人把那五个人撞死?还是应该驶向这一个人把那一个人撞死呢?
[朱自强]: 上面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当时火车将要走过的桥上,你和另一个胖子站在那里,你把那个胖子推下去,他掉下去就把车挡住了。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它要讨论功利主义哲学,功利主义哲学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它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学说,功利主义哲学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手段,它仅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它认为你如果考虑了多数人的幸福,你就是善,反之就是恶,这也就是在刚才那个例子里面撞死一个人就比撞死五个人要来的善,是不是这样呢?
[朱自强]: 哲学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它引发我们思考,我要说的是刚才那三个人的自私就比一个人的自私好吗?这个问题是相同的。我觉得他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解答,当时哈佛大学有很多学生发言,他们表述的观点真的没有这个孩子来的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