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综合性学习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9 14:3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综合性学习内容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初中 夏建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课程具有地域性、情境性、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创造很大的空间。综合性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农村中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差现象,其观察、表达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范围仅限于学校教学,资源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不起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探索和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能从根本上改变就教材提供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运用领域,打破课堂校园资源单一、匮乏的围墙,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课程标准》中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所谓乡土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具体说来,有地域特色的山川地理、民俗民风、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人轶事、宗族文化等。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资源,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初中学生生长于农村,在接触乡土资源方面与城区的学生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引导学生关注乡土文化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资源的整合发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探索文化资源中蕴涵的语文教育,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我们的家乡孝感市,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它是我们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灿烂的历史:云梦秦代竹简,东汉陶楼,大悟编钟,楚王禹王遗址,还有红色足迹;有秀丽的风景名胜:鄂北三关,大贵三潭,双峰奇观,李白游踪,汤池温泉;有独特的风土人情:黄孝大鼓,云梦皮影,雕花剪纸,还有董永行孝,黄香温被,孟宗哭竹的传说;也有名贵的特产:太子米,吉阳大蒜,焦湖莲藕,双峰云雾茶;更有风流人物:镌刻在红色里程碑上的先烈将军,体坛精英……这些着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是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丰富的内容。
从小范围而言,我们地处孝感东部的杨店,这里也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地方民风民俗:杨店的春节元宵龙灯是孝感一大特色。
2.地名特色:桃花驿得名,天符庙,候庙的传说,三块碑的来历。
3.历史文化:宗祖文化,诗歌传说:
4.地方特产:杨店是古桃花驿,现在也是桃树之乡,全国四大桃园基地。
5.三农系列:包括农村的生活变迁,农具,农产品等。
6.民间技艺与文化:花圈剪纸,豆腐制作、民间谚语。
7. 人文景观:杨店历史上有三台八景(亦说十景)。
这些内容,学生可知可感,只要教师找准切入点,确定好主题,操作性就比较容易。
如何利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笔者认为,既要学生积极参与,也要教师善于引导。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活动开展的思路,充分借用学生已有的技能,灵活运用乡土资料,改进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一把课堂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并提高其创造能力。比如课前,我们让学生收集准备有关材料,并做初步的思考。课中,教师抓住机会,主动地退位到次要角色上,留足时间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让学生讨论交流,形成相互印证、相互争论的活跃格局,让其尽可能地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教师则从旁做好引导、及时点评要点,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结合乡土文化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相径庭。以往是教师讲,学生学,而在结合乡土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让学生主动深入到实践生活中,搜索相关乡土资料、信息,然后放到课上来交流、探讨、发现地方语文的特色和风格,在教师的引导中认识:“这些民俗物上有哪些图案?又什么象征和特别的含义?以前的人拿这些器物用来干什么?这与当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乡土实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到生活中加以运用,去创造地美。从发现——收集——探究——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达到教学延伸目的,形成自我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课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位,研究并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语文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如果仅仅局限以一节课研究语文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等能力显然不太适应。这就需要课堂教学延伸,它也不断促使我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探索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家乡的传说”给我们无数启发——还有家乡的哪些物体也能进行创作?于是“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宗庙”、“家乡的农具”、“家乡的景观”……形成了一个系列的单元教学,从教学内容的延伸,到教学材料的拓宽,比如家乡的景观:我们搜集到杨店的“三台八景(一说十景)的传说有:

(1)三撮灌斗:指杨店地形东西北三处高,南面低,像三个撮箕灌一把斗。
(2)两川若带:指西大河,中店小河像两条玉带穿镇而过。
(3)东阁吹箫:东阁指东坡街上坡(现路北菜地处)有一玉皇殿,在此吹箫,声扬镇区。
(4)西寺护国:在东大市场内原木器厂处,内供“护国将军”庙匾“衣钵长L留”,日寇侵华时被毁。
(5)石坊献瑞:东街有一跨街牌坊,红沙石质,由于风化严重,文字漫漶,内容不可详,现有一北柱基。正街与北街口有一跨街牌坊,为明嘉靖十二年二月重建,匾书“姑媳冰操”,雕刻工艺精美,毁于文革初期。
(6)大井映月:东井尚在,仍在使用,西井原在西街,因一夜晚,飞马传书时,人马落井而闭。
(7)鸡鸣闹市:指杨店原来为露水集,每天拂晓集市就热闹非凡。
(8)板印晨霜:指两条河上的石板桥,初冬凝霜,行人车马经过的印迹,与鸡鸣闹市相映。
(9)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林:为赏桃花的一大景观。
(10)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指各路香客朝木兰山的日夜景观。
”最后到教学方法的开放……在研究的新课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更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搭建活动平台,确保兴趣不衰。发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的目的并不在学习民间文化艺术的形式,而是感受其蕴涵的人文精神,以达到全面推广,让学生接受并传播家乡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树立自信心、自豪感,为家乡的乡土文化艺术兴旺奠定基础,达到让其发扬光大,永葆乡土文化艺术韵味之魅力。
我相信,以乡土资源文化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热爱家乡的种子、播下艺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在这些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06:08 , Processed in 0.09864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