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楂树之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 06: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程少堂:《山楂树之恋》:去势了的“纯情”



   
最近引起坊间热议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是有国际影响的大师级导演张艺谋的新作。据说这个片子的主题,是呼唤“纯美爱情的回归”,很浪漫。浪漫当然迷人。

毋庸讳言,我们的时代,当然是缺少诗意缺少“纯美爱情”的时代(不过我不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一个时代的人们自己看来,他们的时代是不缺少“纯美爱情”的时代?)——大师张艺谋居心颇良,他想正中时代的下怀。

他中了吗?

张艺谋当然是国人很尊重的大导演,中国观众愿意花银子看他的电影,因此他导演的片子有的很臭,票房却很好。骂他的声音可能是最多的,《南方周末》这样有影响的大报甚至用两个版的篇幅做《张艺谋批评史》这篇文章。但这是大师的标志,也是大师的福分,因为只有大师才会激起这么多骂声。伟大的斯皮尔伯格,在美国就是最有争议的导演。再说,每部片子都大师,那很好,可是那不是大师能做到的,能做到的是神仙。大师仅仅是大师而已。不过,大师也毕竟是大师,大师的能耐之一就是都很会宣传造势。张艺谋就很会宣传造势,经常片子还没出来就能感动一大批人,因为媒体上整版整版的热闹非凡,使得你即使没有看片子也不会不感动,不得不感动,不能不感动。此次也不例外,我有一好友还没有看过这个《山楂树之恋》,就对我预言说要是看的话自己肯定会被感动得一片泪海。这个我信,我这位友人不仅古典,而且细腻,而且感情丰富,而且罗曼蒂克,说要去电影院流泪去。我呢,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上过电影院了,尽管这个片子的许多镜头是在我孩子的小姨任教的学校拍的(宜昌红旗电缆厂学校),我也不打算花银子进电影院,有人送票也不一定去。
上周的某一天,老伴兴兴奋奋地从学校带回一优盘,一进屋就神秘兮兮的说里面装的是《山楂树之恋》录像, 很感人,要让我兴奋兴奋。于是吃完晚饭,就在客厅新买的电视机上看将起来。一看我就别扭——这别扭不是其他的别扭,是男女主人公说话的那语气,那神态的别扭,特别是男女主人公说私房话时,动不动就“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怎么看怎么别扭。我们这个年龄,是文化大革命的过来人,《山楂树之恋》所反映的时代,我们曾经亲历,甚至亲为,而《山楂树之恋》的主人公,和我们也大不了多少,大致说来是同龄人,那时节,公开场合,特别是会议上,“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的确几乎成为全社会惯用语。但是,有情的男女说私房话,“纯情的”男女说私房话,一张口就“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能说没有,就是有也别扭啊。张艺谋不别扭吗?如果张艺谋不别扭,那他是用自己的不别扭来别扭我们。我看张艺谋是用自己的别扭来别扭我们也说不定。据说,张艺谋把这部片子的主题阐释为“对纯情的呼唤”。他这样解释当然是一种解释。但是,要是我“别扭”一下张艺谋,用我们语文教师的本能替张艺谋“别扭”或“深度挖掘”一下这个电影的主题思想,我就认为这个片子的主题是“形象反映了特殊年代本来应该纯情中的不纯情”。我这样“深度挖掘”,是把我的“别扭”别扭进《山楂树之恋》的主题。也许我这样一“别扭”,《山楂树之恋》就由一个土尾巴山鸡变成金凤凰,变成一部超越呼唤纯情、思想深刻、以个人命运反映时代风云的大制作。有认识张艺谋的请转告他一声,同时请转告他,我这个无名小卒感谢他这部《山楂树之恋》的别扭让我意外地变得“深刻”。
我这样说也够别扭是吧?没办法,是张艺谋逼出来的。
张艺谋在《山楂树之恋》中,还用一个电影专业技术手段让我们再一次“别扭”,而且从电影开头一直“别扭”到最后——从电影一开始,他就不厌其烦地、不间断地用穿插字幕的方式,以快速交代和推进情节。这样做,导演的用意或许很讲究,张艺谋也许觉得很电影,但却让观众感觉到(至少我个人有此感觉),本来应该是一个抒情诗一样的、缓慢的电影节奏,变得很突兀,很快,快的不合常情,当然更不“纯情”。干脆说白了吧——《山楂树之恋》的电影情节告诉我们,女主人公一点儿都不纯情,她几乎是一见到男主人公就“心怀不轨”,就想办法和男主人公搭讪,甚至含蓄地放电,第二次见面就轻率的确定了恋爱关系;男主人公更不纯情,在那样“纯情”的年代,青年男女没见过几次面,男主人公竟然半邀请半强迫地要求一个政治出身不好的女中学生“下水”一起游泳玩水,而“纯情的”、嫩嫩的女主人公竟然没怎么拒绝,就爽快地答应并主动地和男主人公“纯情地”鸳鸯戏水起来。女主人公“下水”的时候,张艺谋让她用男主人公的白衬衣,“纯情”地,欲遮还休地,半遮半掩着少女的胸脯,和有些单薄并不太性感的身材。大导演啊大导演,女主人公“下水”的时候半遮半掩地在胸脯上搭一件男主人公的衬衣就是“纯情”吗?啊呸!对不起,我伤风了。
叫我看,不管张艺谋主观上如何解释《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的主题,也不管张艺谋这个大师有多“大”,再“大”也大不过电影审美规律——电影的形象大于电影导演的思想。事实上,《山楂树之恋》所展示出的电影形象,和导演心中的电影形象,有很大的距离。造成距离的原因可能在于,在张艺谋自称的这部所谓“纯情”的片子中,他并没有为“纯情”铺演足够的前戏,而是快节奏地有些鲁莽地直接进入,具体说就是快速进入导演大脑中的“纯情”意念,也就是直奔主题。但是由于这个“进入”太快了,所以让人感觉到的分明是 “不纯情”。张艺谋生硬地、不间断地用穿插字幕的方式,用过快的电影节奏取代了应该有的舒缓的诗情的格调。这种艺术格调,在中国古典美学术语中叫做“势”。“势”,即能量。艺术势能即艺术魅力之源。而电影语言的张力如何,就在于这个“势”造的如何。大导演张艺谋善于宣传造势,可惜,他的《山楂树之恋》阉割了本来应该有的为“纯情”作铺垫的必要情节和氛围,这样他就不自觉地让“纯情”去了“势”,不自觉地屠宰了“纯情”。“去势”后的“纯情”,当然就“去世”了,当然就“不纯情”了。张艺谋被称为“中国的斯皮尔伯格”,几天前我刚好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紫色》,那《紫色》, 无论屏幕上有人物出现还是没有人物出现,人物是说话还是没有说话,斯皮尔伯格满镜头都是电影语言,满镜头都是情绪。斯皮尔伯格是用镜头说话,用镜头抒情的。可是我们看《山楂树之恋》,张艺谋也是用镜头拍的啊,但我们很少感觉有镜头语言,屏幕上所见的,就是两个所谓“纯情的”男女主人公在那里心怀鬼胎地“语言”,“语言语言”,或“语语言言”,在那里“伪纯情”,在那里傻不拉几地表演张艺谋大师心目中的“纯情意念”。

大师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直奔主题的速度太快了,电影语言太单调了。
张艺谋可能的确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但还不是一位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师。

特别吊诡的是,在大师张艺谋看来,有性就不纯情,纯情就不要性。这样理解“纯情”多么老套,多么不大师。在看《紫色》的第二天,我在家里电视上又看了电影《廊桥遗梦》的DVD, 我觉得,有性的《廊桥遗梦》,纯情,至少是离纯情很近;无性的《山楂树之恋》,伪纯情,至少是离纯情很远。

在我耐着性子看完《山楂树之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全身鸡皮疙瘩兴焉,且此伏彼起。这部电影可能会感动一些人,但是,我要实事求是地说,感动我的唯一地方可能仅仅只有片子的结尾,就是男主人公因白血病告别人世的最后一刻,“纯情”的女主人公急赶到医院,在病床前发出了对男友的最后的撕心裂肺的深情呼唤,在她的呼唤声中,男主人公的眼角流下了最后一行泪水。看到这个情节,我的眼眶湿润。不过我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说“感动我的唯一地方可能仅仅只有片子的结尾”,是因为我的流泪实际上并不是《山楂树之恋》结尾的这个情节本身感动了我,而是当我看到这个情节时,马上想起了60多天前的87日的傍晚时分,我紧紧拉着病床上弥留之际的老父亲的手,将他送别人世的情景。
                                                   2010年10月12日




附一篇《中华读书报》文章在后——


题目:“被干净”的爱情皮 特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0月13日   09 版)


    多数时候是影视带红图书,《山楂树之恋》却是小说先走红才拍电影。小说改编成电影,作者会特别关心有没有忠于原著,而对于一般的读者或观众,改得好不好才是关键。电影《山楂树之恋》显然不能让原作者艾米满意,以至电影公映之后,她不断撰文批评,指出电影有一大堆硬伤。
    从小说到电影,最大的改动在于对性的处理。小说把对性的探讨置于中心位置。静秋刚认识老三不久(第18页)就来了月经,弄脏床单,老三帮她洗床单。这个情节的设置给人突兀之感,却明白宣示了小说叙事的发展方向。再过不久,他们就有了第一次拥抱(第44页)、第一次接吻(第45页)。可以说,小说中两人爱情的进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女主人公性觉醒的过程,作者对此的描述细致入微。这样铺垫下来,就到了故事的高潮(第255~259页):男女主人公睡在一张床上,用手“看”对方的身体。显然,对于他们的爱情,性绝非可有可无。
    然而,在电影里,性的元素几乎全被过滤掉了——电影的宣传语“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或许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但这是。这样的改动就无怪乎原作者会对电影大加鞑伐了。艾米:“如果电影编剧把性的内容都压榨没了,只剩下老三在生活上对静秋的帮助,那可能真的搞成《我的父亲母亲》了。”
    更大的问题是,这样改动也扭曲了这份爱情与时代的关系,几乎使人物置于历史真空中。通过小说,我们可以体会到,她对性的无知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她对爱情的理解也打上了时代烙印。那时,正常的情感需求和表达都被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被视为洪水猛兽;因为父亲成分不好,静秋必须与之划清界限,并好好表现……这都决定了静秋处理感情的方式。考虑到时代背景,静秋对性的探求,对爱情的追求,简直可以用“大胆”二字来形容。对这份“大胆”,我想作者是持赞赏态度的。
    相反,电影极力强调的却是故事的另一面。张艺谋似乎对那个时代充满怀旧之情。电影的宣传语则是“在商品社会感受久违的质朴”之类的,似乎在说,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那个年代的爱情才纯洁无瑕。难道,我们必须回到那个物质和自由都极度匮乏、正常的人伦和亲情都不要的年代,才能找回纯真的爱情吗?
    我站在艾米一边,认为电影的改编完全失败。
    不过,改编中也有亮点。小说结尾写道:“每年的五月,静秋都会到那棵山楂树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她觉得那树上的花比老三送去的那些花更红了。”(291页)而电影结尾,镜头拉近,我们看到,被革命话语渲染成红色的一树山楂花,却是白色的。谎言由此揭开。这真是一个有力的结尾。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2:31 , Processed in 0.0715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