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 发 展 1949年3月 应山县解放,城关镇小学(即忠孝镇中心国民学 校)迅速开学。校长陈祖诰,训育主任夏春生。校园10亩,有16个班。根据“积极恢复,初步整顿,初步改革”方针,9月,从“江汉公学”分配的高林任校长,杨少之任主任,保留了夏春生副主任职务,全校16个班,教职工25人,
学生约700人。
1950年 按照“湖北省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草案)”中全日制课程内容和时数,开设国语、算术、政治、历史、地理、自然、体育、歌咏、图画、劳作,每星期一年级为28节,二年级为30节,三至六年级为32节,建立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1951年—1952年 学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三大革命运动”,参加土地改革诉苦会、斗争会,镇反宣判会,帮助赴朝志愿军炒米,组织师生开荒种菜等。开办毛巾厂,资助贫困学生,勤工俭学经验被《湖北日报》刊载。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个别教师受到冲击。
1953年—1954年 学校按照“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全面听课、摸底,了解教师业务能力。建立了团支部和基层工会。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学校被县教育科定为全县重点小学。余家润任校长,从孝师、应师调进十几名毕业生,调整和充实教师队伍。学习苏联普希金、凯洛夫教学法,按“五大原则”和“五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实行“五级记分法”。贯彻《小学生守则》,初步形成良好学风、校纪。
1955年 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增建校舍360平方米,24个班,教职工42人,学生近1000人。强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减少师生社会活动时间,要求教师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质量较高,每年升入中学学生名额占全县三分之一,前十名多为本校毕业生。
1956年4月 学校建立党支部,肖以志任支部书记,党员5人。第一次调整工资,人均工资由27元上升到37元。
1956年秋 学校实行“六三制”,命名为“应山县第二中学”,校长袁定民,建校舍360平方米,初中部4个班,教师12人,学生210名;小学部24个班,教师42人,学生近千名。
1957年 强调上好社会主义教育课与劳动课,学生开荒种地。开展“红”与“专”的讨论。初中部、小学部分别成立 “黄莲社”、“啄木鸟社”,写大字报。寒假提前放假,进行了长达75天的反右派斗争,全校共划右派11人(初中6人,小学5人)。
1958年 高举三面红旗,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组织学生淘铁沙,开荒种粮,饲养家禽,实行半日制。虽增强了学生劳动观点,但占时过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958年秋 初中部迁到同兴店创办二中,城小附设幼儿园,改建房屋200平方米,招大、中、小三个班130人,园主任胡秀英。整风反右后,师资缺乏,调进5名转业军人。小学部校长胡汴生是其中之一,半学期后调至陈巷中学,由司德才继任校长。
1959年 试办“十年一贯制”,本校与一中合并为一贯制学校,校长王连奎,副校长雷佛应主持本校工作。学校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生产,当年收麦子几千斤,蔬菜几万斤,缓解了灾荒困难。学生合格率不低于90%,优秀率不低于40%,雷佛应被评为模范校长。
1960年 学校发展到32个班,学生1500人。暑期,几十名教师到咸宁高中学习语文,到武汉学习数理化和体育。与省实验小学、西大街小学、水果湖小学挂钩,每学期派教师前去听课;西大街小学、中华路小学、红旗小学两次分别各派1名教师来本校任教。1959、1960年中考均名列全县第一,被评为省级先进学校。高教部下放来的县委书记杨向明到学校视察,拨款六万元兴建校园,新校址选在一中北侧。
1961年 迁至新校舍,停办幼儿园,学校被命名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简称北小。
1959年—1963年 每年举行全县公开课。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备、讲、辅、改、读、写、练,学生基础扎实,华中工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王凡即于这段时期毕业于本校。1963年调整工资,人均40元。
1964年 校园面积增加8亩,增建校舍800平方米。县委派工作组来校园“四清”。
1965年 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