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美术高考热”的理性思考(《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9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4 19:3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美术高考热”的理性思考(《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9期)

  摘   要:“美术高考热”的升温,并不是因为国家急需大量的美术人才,也不是因为我国的年轻人对学习美术的兴趣高涨,而是因为学生要上大学,中学要提高高考升学率,高校要扩大招生,通过学美术考大学,被普遍认为是上大学的“捷径”,这是“美术高考热”背后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其理性回归。
  关键词: “美术高考热”;升学率;扩招
  作者简介:张翎,女,上饶师院美术系讲师(江西上饶   334000)。
  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受到高校的广泛重视。近年来,“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全国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已过百万。在百万艺术考生中,美术类考生居多。就江西省而言,2007年,在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348015名考生中,兼报美术类专业的有18929人;2008年,在355384名考生中,有18959人报考美术专业;2009年,由于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全省共有349015名考生,与上年相比减少35478人,然而,其中兼报美术类专业的人数竟然有18300人。这种现状的出现直接反映出“美术高考热”的理性回归还有待时日。
  一、“美术高考热”的成因分析
  (一)文化线门槛相对偏低,欲上大学有捷径可通
  多年来,艺术类高考的文化要求相对偏低,这对于千千万万挤独木桥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条桥外之捷径。很多文理科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可以通过美术高考来圆他们的大学梦,走进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有首顺口溜说得好:“考不上文理科,就来考唱歌;学不好数理化,就来学画画。”艺术类高考生中,为数颇多的怀有这样一种投机心理。
  美术类考生大部分都是在升入高中阶段以后有些甚至是在高三时才开始为上大学而学习美术的,时间相当短暂。很多考生艺术基础薄弱,只是根据当年艺术高考大纲所要求的科目进行机械的学习,力图“捷径升学”。事实上,这种心理是十分错误的,如果不是真心喜欢美术的话,就算考取了大学,学习也不会有动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难以达到教学的要求,难以完成学业。有的学生面临留级而直白地央求老师:“放我一马吧,反正我毕业出去也不会去搞美术的。”
  (二)为追求高考升学率,中学强化美术应考
  高中分重点和非重点。重点高中可以获得好的生源,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生可以考一本或二本等高校,升学率是没有问题的。非重点中学,由于不能得到好的生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文化考试成绩很难与重点高中相抗衡。要想获得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奖励,必须提高升学率。一些中学以办特色高中为名,开艺术课程,办美术特色班,全方位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因此,这些非重点的普通高中在学生读到高二或高三时,就让文科班全部或部分转学美术。甚至一些重点高中也在文科班、理科班外,设有美术班。不少中学应对美术专业高考大多为默写,又鉴于学生多,时间短,通常采取生吞活剥、揠苗助长的强化培训方式,使美术教育成为应试教育。
  学生在无奈中选择了美术,在茫然中突击学习绘画,糊里糊涂地到各地去应试,也的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改考美术专业而升入高校。尽管花费很大,父母还是心甘情愿地投入。很多学生入校前就将家里的积蓄花得差不多了。美术强化培训班完全从高考的角度来进行培训,造成了美术考生只懂简单画技,而不懂艺术审美的缺憾。不少中学以办这类培训班作为“特色”,实际上是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所谓“特色”,应是别人没有,唯我独有。这类培训班你办我办他也办,遍地开花,除了造成美术高考热的后浪推前浪,有何特色可言?
  (三)美术技能收益较快,虚幻前景颇具吸引力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美术类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平台 。平面装饰 、家装 、动画等等行业需要大批的美术人才,这种以技能为属性的专业成为大批考生选择的方向,促成了艺考的升温。
  现在年轻人找工作,不少用人单位首先看学历,工资与学历挂钩,学历高则待遇好。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美术是最好的职业之一。一幅画可以卖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即使卖不了画,也可以办美术培训班,比一般老百姓收入高得多。一些在校的美术专业学生也办起了培训班或在设计公司兼职,所获报酬不菲。客观上他们为美术高考生树起了学此专业收益快的榜样,成了美术高考热高温不退的助燃剂。实际上,近年来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容乐观。有见识的美术家已提出质疑:我们的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美术工作者吗?据中国美协调查,近几年学纯艺的就业率非常低。根据MyCOS(麦可思) 对国内数百个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传统的热门专业不一定就是就业的热门专业,美术专业是中国就业率最低的十个专业之一,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79.5%,其中一些如国画、油画、雕塑类的专业,就业率甚至达不到10%。东部的一些省份,艺术类尤其是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用“惨淡”来形容。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时代处处充斥着对物质欲望的崇尚,文化艺术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已变得不再纯粹。艺考的非理性增长为21世纪的文化艺术创造了什么呢 ?考生们只把目光放在眼前的大学门槛,没有从自身的情况出发, 在没有美术兴趣与天分的情况下,四年后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痛苦与更多的麻烦 。全面竞争的展开,以及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他们的将来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
  (四)美术专业学费可观,促使高校趋利扩招
  高校扩招前,招收美术专业的院校由于招生量少,专业水平要求高,每年能够进入此类院校学习的考生是凤毛麟角。 l0年前设立艺术专业的院校还不足100所,而现在根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全国2334所高校中,80%以上设立了艺术类专业 ,美术专业再也不是美院及师范类院校的专属,全国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美术学院、美术系或艺术设计系。美术专业点大幅度增设,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迅速扩大,连部分医学院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院校都设立了美术专业。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与“美术高考热”互为因果的。面对美术高考生逐年激增,生源充裕,高等院校对此岂能静观不动,坐怀不乱?更何况这些年院校规模的扩展,都背负着贷款欠债的重压,而艺术类学生的学费抵得上2~3个文理科学生的学费,因此,开设艺术类专业和不断扩招包括美术专业在内的艺术考生也就不难理解了。高校这样做,起码可缓解一些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由于美术专业盲目扩招,使得高校专业师资严重不足,优秀教师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学校不得已从校外大量聘请代课教师。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美术高考热”的降温思考
  (一)正视学生的天赋,成材关键在于兴趣
  美术是一门极其特殊的学科,不是所有通过努力的人,都能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有所作为。在努力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很好的对形体的捕捉能力,有些人对色彩很敏感 ,这些都是成为画家 、设计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像毕加索、达·芬奇、徐悲鸿,等等。他们正是天生具备了这种天分,加之后天的不断努力与创新,才给社会特别是艺术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兴趣是成才很重要的因素,艺术道路的选择首先出发点应该在于兴趣,出于内心的热爱,发自内心的信仰。美术发展到今天已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重技能技巧、轻思想观念;重知识、轻能力;重考级、轻素质,把艺术审美教育搞成单一的技术训练。没有很好的文化功底和知识面是很难成才的。真正的教育是要促进学生对原创精神的追求和哲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能够把握自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分,有不同的生活道路。枝头飞散的花瓣去向不同,但都同样美丽,人生的选择不同,但可以同样精彩。
  (二)严把高招录取关,高度重视学生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从广义上讲,学生文化程度越高,其专业造诣高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远比绘画技巧重要得多。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加以引导。教育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爱好和能力,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强制实行。要从只注重招生数量而不注重教育质量的误区中走出来。
  (三)反思“美术高考热”, 内外合力促回归
  美术高考整体过热是不正常的,也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广大考生和家长应理智对待,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作为高校中学费最高的专业之一,这种考前及考上后都需要的高投入,是否真是一个能有相应回报的“长线投资”?家长应该真正找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加以培养。考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建立人生目标。选择美术高考之路应出于积极的动机,在投入到美术高考大军之前应该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对美术专业要有基本的了解,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才能独树一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人才,书写自己灿烂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3,(3).
  [2]邓国平,范美俊.从考抽象画谈美术高考改革[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3]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高银河,王海强.美术高考新势力(1)/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5]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李英梅.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7]朱光明.在传承与交往中成为自己[J].教育学术月刊, 2008,(2).
  责任编辑:肖第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5 06:50 , Processed in 0.1339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