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之后记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无疑,这将有助于广大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新美术课程标准,并有效地加以实施。现发表该书的后记,以便让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研制情况和解读的撰写工作有个基本的了解。
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布置和领导下,《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近一年的研制,终于在2001年7月付梓,与全国的广大美术教师见面了。回首一年的工作,真是百感交集,值得欣慰的事情很多,感到遗憾的地方也不少,的确有很多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新《美术课程标准》之完成,得益于国家教育部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开拓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也有赖于广大美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殷殷期盼和对我们工作的热情支持。当然,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关心和热衷于美术教育事业、有着一定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研究团队。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组的组成人员是: 尹少淳 研制课题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美术学博士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胡知凡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陈卫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
米海峰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侯令 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局美术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陈通顺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教育》主编
奚传绩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今迈 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
欧京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刘冬辉 人民教育出版社艺术室主任、编辑
黄丽雅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
杨建滨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李维昆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编审、美术学博士
卢辅圣 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编审
黄宗贤 四川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美术学博士
陈寿鹏 上海市蕃瓜弄小学美术特级教师
王竹 湖北省武汉市教学研究室美术特级教师
周卫 上海书画出版社教材室主任、副编审
李小夫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美术特级教师 此外,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章瑞安处长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绵璐教授也始终关心《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多次参加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着推动美术课程改革这样一个崇高的目的保持着高度的团结和协作精神,在人格和个性上相互尊重和包容,在知识和经验上相互补充和完善,这种有机互动性使得整体力量远远大于由每个个体的简单组合所产生的力量。同时,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又基于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经常性地就一些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正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使得《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不平坦的道路上顺利的推进。没有这么一种合作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完成这样一项艰难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在这场改革面前我们谁也没有经验。 我们都有自己的教育背景,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习惯于将教育现象放在我们的教育背景前来观看和考察,协调者我们认同和接受,不协调者我们否认和拒绝。但是我们所看重的教育背景并非永远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学会用一种新的教育的参照系统来看待教育的现象和教育的发展,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所谓基础教育改革就是要革除不合理的地方,增加合理性,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研制《美术课程标准》之初,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调整和改变我们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只有首先自己改变了观念,才可能谈得上研制一个体现新观念的《美术课程标准》。而改变观念则意味着首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所幸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一个学科的孤立行为,而是学科群的整体行为,这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在学习和建立新观念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教育部领导和有着先进教育观念的其他学者们的很大帮助。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观念的认识。以往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大都肇因于没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才会改变以往过分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组织知识和知识繁、难、偏、旧的状况,而努力从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来选择和组织知识;我们才会改变以往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状况,而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改变以往单纯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状况,而努力加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我们才会改变以往注重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的状况,而注重评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正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根本观念应用于美术学科,使我们对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问题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并为探索新的课程资源和建构新的教材开辟了新的思路。如果要对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作简单的描述的话,我们以为这样一种描述应该是简明和适宜的: 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学习,并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工作,而是全体美术教师的共同事业,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更是有赖于广大一线美术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所以他们也面临着转变观念的问题。正确地理解《美术课程标准》是转变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有效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前提。出于这一认识,我们组织了《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几位同志编写了这本《解读》。具体分工是: 尹少淳--主编、撰写问题1至23;
陈卫和--撰写问题24、问题29至31、问题72至83;
米海峰--撰写问题25、问题33至35;
侯令 --撰写问题26、问题36至37、问题51至53;
钱初熹--撰写问题27至28、问题38至41、问题54至55、问题64至71;
胡知凡--撰写问题42至50;
王大根--撰写问题56至63。 我们紧扣《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拟出了83个问题,并对其做了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涉及了较为宏观和抽象的理论性问题,也涉及了较为微观和具体的操作性问题。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来撰写《解读》,是基于我们对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思考。我们认为在这样一种相互关系中,应该遵循功能优先的原则,而结构只能服务于功能。正是考虑特殊的功能,我们才选择了问答和对话这种结构和文体。 采用问答的方式,能使每一个问题更为明确和突出,容易使教师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和关键。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比较适合美术教师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对话方式,实际上也虚拟了问答双方的存在并构建了一种交流的平台,给教师一种情景感和亲切感。这,不正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吗? 由于时间的原因,也由于我们理解方面的原因,一本《解读》尚不足以将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而准确地解释清楚,挂一漏万和讹误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还希望教师们结合其他文件的学习,以求自己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在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中努力去体验、感受和思考。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