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天里的想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8 17: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天里的想念
□上海   丁慈矿

    梧桐焕发新绿,又是一个春天了!回想2008年4月中旬的一天,我出了瑞金医院,骑车在复兴中路上,猛然间,看见复兴公园里花儿都开了,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如泉涌。我从来没有那么绝望过——商老师也许看不到春天了……
    一年多了,我时常想念他。我总想着他是外出讲学或是去旅游了,某一个黄昏,他就会回来,电话在那一刻响起,电话的那头传来他爽朗的笑声,他告诉我又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又读到了一本好书,“好得不得了,你要快点找来看看!”但是残酷的现实分明又在提醒我,这一幕永远不会再现。
    16年前,我初中毕业,从一个偏僻的小城来到上海师专读书,一个人在外,感到十分孤单,对未来更是迷茫。“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黄仲则的这句诗正是我当时的心态。一天,我从学校橱窗边走过,不经意中看到了“教师著作展”,橱窗里陈列的都是本校教师编的书,大多是上课的教材。忽然,一本小开本的《山情水韵》映入我的眼帘,还有一本装帧精美的《中国旅情》就在它的旁边,封面上是一幅淡淡的古画,竟然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我们从小用的《新华字典》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我顿时对书的作者产生了敬意。仔细一看,作者就是商友敬老师。
    一周以后,学校请商老师给我们新入校的学生作了一个报告,题目大概是“漫议师范生的形象”。我早早地来到会场,那天,我第一次见到商老师。商老师时而娓娓而谈,时而慷慨激昂,阳光映照在他的白发上,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他的话语更似一股清泉流入我的心底。最后他说:“我们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从此“读书人”这三个字成了我心目中最有分量的词语。
    师范学校的男生较少,几个年级的男生都住在同一个楼层里,我们对面寝室住的是大二学生,他们都是商老师的学生。我时常去找他们聊天,沈俊兄和刘建忠兄和我最谈得来,我常常惊讶于他们的渊博儒雅,他们对我这个冒失的学弟也很是关心。他们给我讲钱钟书的逸事,推荐我读汪曾祺的小说,并时常向我展示商老师借给他们的书。沈俊兄告诉我,《上海教育报》上面的“师马陀”就是商老师的笔名。于是,我开始留意《上海教育报》的“凡人小语”专栏,果然每期都能读到署名师马陀的文章。那时,商老师还不上我们年级的课。我想,要是能成为商老师的学生该有多好啊!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刘建忠兄告诉我他即将毕业,要去实习了,他已经把我介绍给了商老师,还说商老师会来找我的。我听了心中一阵狂喜。几天后,班主任告诉我,商老师已来找过我,请我去他办公室坐坐。我推开中文系办公室的门,诚惶诚恐地站在商老师面前。商老师连忙招呼我坐下,慈祥地看着我,笑着说:“刘建忠说你喜欢读书,今后你可以到我这儿来,想看什么书我借给你……”走出中文系办公室,我的手中多了一本吴小如先生的《古文精读举隅》,这是商老师借给我的第一本书。
    从此,我时常出入中文系办公室,向商老师请教自己读书时产生的困惑。每每与他相对而坐,我感到如沐春风。十多年来,我这个来自异乡的愚钝少年得到了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他总是微笑地看着我,告诉我许多美妙的故事。与商老师聊天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在聊天中我获得的教益要远远大于课堂上的收获。商老师爱书,他整日读书、教书、编书、写书,聊起关于书的话题,他总是滔滔不绝,还不厌其烦地向我推荐好书。一次,他告诉我说钱满素的《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好极了,要快点读读!说完他就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递给我,书上老师用红笔划了很多圈,我顺着读下来,感觉如醍醐灌顶。
    一次,我禁不住好奇地问道:“商老师,您的笔名为什么叫‘师马陀’?”老师哈哈一笑,说:“我平生崇拜两个人,一个是司马迁,另一个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坐过牢,但忍辱发愤,成就了一番事业。在监狱里,是他们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听了他的话,我震惊不已。后来我才从几位师兄处得知商老师的经历,他曾在群魔乱舞的年代因蒙受“反革命案”坐过16年牢。16年啊!16年的炼狱仍没有磨灭老师对人对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
    那一年,我梦想着能拥有一套《约翰·克里斯朵夫》,可是找了许多书店都没找到,最后在凤鸣书店看到了这套书,可我付钱时才发现钱没带够。我对店员说,请帮我把这套书留下来,一周后我再来买。一周后,家里的生活费还没汇过来,手中只有吃饭的饭票,我仍没有钱买这套书。带着一丝懊恼,我将这件事情渐渐遗忘了。没想到,十多天后,商老师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只见他的桌上放着一套《约翰·克里斯朵夫》。他笑着对我说:“我今天到凤鸣书店去,听他们说有个小伙子想买这套书,可是人却不来了,我想可能是你。我把书买来了,你拿去吧!” “老师,我……”我不知说什么好。商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这套书,每年暑假都会把它读上一遍,它给了我精神的力量。你一定要收下!”走出中文系办公室,我心里充满了温暖。
在上海师专读书期间,商老师送了我很多书。有一年冬天,上海下了一场大雪,天冷极了。班主任袁老师找到我,轻声对我说:“有一位老师看你穿得太单薄,怕你着凉,叫我把这件羊毛衫送给你,你不必打听他是谁,只要你穿上,他就高兴了!”这是一件崭新的红色羊毛衫,我捧在手中一下子就想到了商老师,当我去见他,他只是对我笑笑,拍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而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毕业后,我和几位师兄闲聊时才知道,商老师看到好书,常常会买下很多本,送给自己的学生。他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父亲,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他的关心和爱护。
    商老师退休前给我们上的最后一门课是“中国文化概论”,他要求我们做笔记,考查的内容也就是检查笔记。笔记本发下来,我看到商老师给我写了一张留言:“爱默生说,世界上最光辉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个人站立起来;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谨以此意书赠即将走上讲台的丁慈矿君。”这张纸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仅包含老师对我的期望,也蕴含着老师的教育理想。
    退休以后,商老师更忙了,为了实现由立言而立人的语文教育理想,他参与了《新语文读本》的编写,并且主编了《教师人文读本》。与此同时,他还应邀赴各地讲学,大声疾呼,呼唤“以人为本”的“活泼的”语文教育,提倡语言、情感、想象并举的诗歌教学。尽管很忙,他仍在关心着我的读书,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打电话来,询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告诉我最近又出版了什么好书,并给我讲他读书的感受。听着老师的娓娓叙说,我感到读书真是一件幸福的事。一次,我告诉他,区教研员要我做一个关于“对课”的讲座,即将面对许多老师,我很紧张。老师问了讲座的地点和时间,并安慰我说不必紧张,他将会到会场来。我劝他不要来,路实在太远了。我作讲座的那天,老师果然出现在会场上,他慈祥地看着我,一直到报告结束。他的微笑给了我无穷的勇气和信心,讲座取得了成功。每当我的生活出现了困顿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师的微笑。
    2007年7月底,飞来横祸!商老师从东北讲课回上海,查出食道肿瘤。手术前,我去看他,他对我说:“没事的,你不必紧张。等开完刀,我就要写《白茅岭旧事》了,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手术后,老师还写了四首旧诗《病中杂咏》,刊载在《新民晚报》上,诗中流露出与病魔斗争的乐观情绪,让许多读者为之动容。在化疗与放疗的间隙里,老师仍然没有停止写作,《教育参考》的专栏仍在继续。他告诉我,他还想给《语文学习》和《小学语文教师》各开一个书评的专栏,向中小学语文教师介绍好书。
    那段日子里,我常常抽空去医院看望老师,见老师一天比一天消瘦,我心如刀割。而老师依然乐观而坚定,他总是笑着安慰我:“再过几个月,我体力恢复了,就可以静心写书了。”有一天,他和我说起了狱中的一个难友的悲惨遭遇,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流泪。病房中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连忙拭去老师眼角的泪花。老师说:“我如果不把《白茅岭旧事》写出来,那些被迫害、被凌辱的生命就不会有人再记起了,这是历史的责任!”我默然良久。临别,他坚持要送我到车站,我不同意,可他说散散步也有助于身体恢复,于是,我们师生二人一起走向车站。路上他嘱咐我去读王元化先生的新书《沉思与反思》,并说这本书太重要了,悉心读完一定会有收获。上了公交车,我向他挥手告别,见他苍老的身影立于夕阳之下,仍然微笑着向我挥手,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2008年3月21日,老师抱病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并发表了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所有的老师都爱他的学生,爱他的每一个学生;我梦想所有的学生都爱他的老师……”这声音在上海师大的礼堂中回荡,我看到许多人眼中噙着泪花,我也在泪眼迷离中看着老师走下讲台。临别,他捧着新出版的《眷恋讲台》让我分赠给相识的老师。我怎么也想不到这竟是他最后的演讲。
    一个月后,4月21日22点零8分——敬爱的商老师在上海大华医院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如今,《讲台内外》已经付梓,《白茅岭旧事》残稿六篇也已收入书中,愿老师的在天之灵能够感到欣慰。
    在这个春夜里,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欲说还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17:55 , Processed in 0.2703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