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网上曝光了这样一则让人沉痛的消息:胜利油田第一中学13岁初三女生莹莹(化名)从家中五楼跳下,14日早上 7时许,已经抢救无效,莹莹永远离开了人间。莹莹父母称孩子跳楼与学校要求学生剪短发有直接关系,胜利油田第一中负责人表示留短发是校园文化。发生这样的事儿学校不承担责任。
今天不想去争论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只是想与大家一起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如此的漠视生命?为什么在我们看来无比珍贵的生命,在这些花季少年看来,一如草芥?
首先,我觉得我们学校忽略了对孩子们的生命教育。我们仿佛觉得生命教育距离我们很远。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更多的关注了孩子的成绩。这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开始关注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无须回避的是,我们更多的把心思放在了培养学生各种特长已经能力上,而对于孩子健康的心理、生命教育,却忽略掉了。
其次,我们社会也轻视了生命教育。在我们长期的思想中,生命只有一次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无需教育。但我们忘却了现在的孩子是多元化发展的,他们的思想意识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太多的影响。网络上各种虚幻的、虚拟的,甚至是暴力、凶杀的消极思想,无孔不入的影响着他们。他们没有体验到生命的美好。据报道,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说到这里,作为老师、父母的您可曾有过一丝的叹息,一些同学,稍稍受点挫折或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这里面的主要原因,难道都只能说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吗?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目前的学校教育只一味偏向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人才教育,而严重忽视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长期漠视。这也是造成青少年对生命漠视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学生而言,学校长期的应试教育、人才教育,禁锢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对生命、前景的封闭;让我们失去了对希望的憧憬。于此,我们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心中渐渐地觉得生命已毫无意义。对于这种心理的诞生,我们必须及早防备,所以“生命教育”势在必行。我们的社会,要倡导爱心教育,尊老爱幼,加强合作,为人宽容,与人为善;我们的家庭要树立民主和谐的氛围,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我们的学校要重视生命教育,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多组织一些关于生命的实践活动。同时,还要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荡涤“暴力”“自杀”的杂草,给学生一个纯净的天空。
头发不是罪过,但悲剧足以让我们清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