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族谱,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个位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15: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r][/tr]
族谱,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个位置
2010-12-16
蒲国富 义乌商报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义乌家喻户晓的名人,时隔1300多年,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通过族谱寻根,把自己和义乌联系在了一起——原来,骆家辉系骆宾王后裔。
  作为义乌兵的后裔,河北抚宁的吴玉久,通过族谱寻到了自己的“根”系——城西吴坎头吴氏家族的一个分支,延续了先辈们400多个岁月割不断的血脉深情……
  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都与家族的记忆紧密相联。当血脉的传承遭遇阻隔而断裂时,是族谱承载了“继往事、知来者”的重任。近几年,修族谱在义乌悄然兴起,在这背后演绎的,是追问生命的传承,追溯家庭、家族的历史,还有强大的人文教化和诸多的情感因素——
  族谱,让记忆更清晰  告诉你“来”自哪里
  后宅街道塘李村的黄乃银家里堆满了族谱资料,15年前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就把精力用在了修本族族谱上。虽然很多时候做的都是“义务劳动”,但他觉得修族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时还能帮助不少迁徙到他乡的族人找到自己的“根”。
  说起修族谱,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让黄乃银记忆最深。经常听到别人家的小孩问自己的父亲:“我爷爷叫什么?”这个一般人都能回答得上来,可是接下来的一句“那爷爷的爷爷叫什么?”让很多家长犯了难,许多人还真不知道爷爷上面的祖先叫什么,有时去向长辈打听也弄不清楚。这下问题就出来了,其他知识不知道可以去查资料,这先祖的名字却不能瞎编呀,如果没有家谱就无从查起。偶尔提起这档子事,黄乃银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在寻根建谱。实际上这股修族谱潮流在更大范围里早已蔚为壮观,有一家一户修的,有同宗同族分支修的,也有整村修的。续修新谱热背后演绎的其实就是一部家族史,一部社会史。
  祖辈世居朝阳门的黄济建,其族谱是在“破四旧”时藏在柴草堆里被雨水淋坏的。虽然小时候只依稀记得是一堆泛黄的宣纸,但这件事在他心底却是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过去,每一个家族都有家谱,人们有很强的寻根意识。他一直在努力收集着一切关于家族的点点滴滴。沿着家谱记载的脉络,向上追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族人,还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先祖名人慢慢清晰起来。在他看来,家谱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实现了古代圣贤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通过族谱知晓了先贤黄溍系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人称文献公,曾任翰林直学士、知制浩兼修国史、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等,宋濂等都出其门下。寻根修谱过程中,黄济建默默回味着先人的奋起、磨砺与责任,无形的感召力如同一股暖流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他的精神世界。
  古语云: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对于追问生命的传承,追溯家庭、家族的历史,族谱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和凭据。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
  族谱,让历史更“饱满”  能补充正史的空白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或家乘等,是记载一姓的世系和姓氏中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在我国,修族谱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但多为皇室贵族,宋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到民间,民间修族谱才普遍兴起,明清时修谱较为盛行。目前,义乌现存的族谱大多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如果要上溯至宋元时代则不是很完全。
  《义乌市志》主编吴潮海认为,族谱看起来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变迁史,实际上涉及历史、人口、经济、人类、遗传等,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着家族繁衍、生息、婚姻、文化、规范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人们的情感精神寄托,更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家谱里一些人物事迹方面的记述,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我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国史、地方志有益的补充。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数千义乌兵背井离乡,跟随抗倭将领戚继光北上修筑长城、镇守边关,并一代代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802年嘉庆版《义乌县志》出版之后直到1985年,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没有编纂过地方志,这段“空白”历史倘若没有族谱的记述,很多史料也就没有了根据。如《葛峰陈氏族谱》内有明朝时随戚继光抗倭的陈良琮(武德将军)、陈大谟(怀泉将军)等将领的行状,为后人研究明朝抗倭的义乌兵和倍磊文化留下了珍贵史料。还有一些族谱里能查到太平天国、日本细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零星记述,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佐证。
  河北秦皇岛的数十名“义乌兵”后裔前不久带着先辈几百年来的眷恋,回归义乌祭祖时也感叹:“族谱能让人知渊源、明宗脉、扬祖风。以前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祖宗在哪里,通过族谱,我们对家庭和家族的变迁史才基本上有了一些了解。”
  “遗憾的是,族谱至今并没有形成学问,谱牒学也只是一种民间的叫法,还没有真正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义乌市博物馆的傅健说,族谱不仅蕴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民族的情愫,比如《史记》实际上就是王侯将相的家谱,它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就非常强大。
  族谱文化也别有洞天   平民百姓的“小史记”
  民间谚语云:乱世砸锅造枪炮,盛世修谱建史庙。近几年,修族谱寻根认亲在义乌悄然兴起。族谱不仅仅是血脉的传承,它还是以记录父系家庭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要“一代代往下传”的。
  编修族谱,对一个族系而言是件大事。在古代,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族谱中占有一个位置。所以,以前族谱都是要在自家祠堂里修的,通常由族中最有权威的人来主持编撰。修好后的第一部族谱要存放在祠堂里,复本才分发给族人。现在族谱印好了也会举行隆重的“授谱仪式”,有的村庄敲锣打鼓、抬轿把全套族谱搬回村中祠堂,还要唱几出大戏来庆贺。
  族谱的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谱头、世系、行卷。追本溯源按时间的顺序记录家族的繁衍、迁徙,在彰扬祖先的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家族杰出人物更是浓墨重彩,至于名人的家训、族训更是需要子孙后代牢记的。《义乌市志》副主编张金龙说,族谱中的族训、族规有很多都与现在的荣辱观相符,一个家族中的优秀人才更是能起到强大的感召、教化后代的作用,对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一直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忠孝礼仪和先人的优秀品格更是族谱文化的精华所在。过去以族谱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族规家法内容包括忠君、孝亲、禁赌等,作奸犯科的宗族成员则要被削籍为“小姓”,恶毒媳妇不能入籍等,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族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则记载着家族中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族谱就是家族的“小史记”,一般的族人都愿意和某个杰出人物攀上关系,很难不在乎身后名,都怕被骂为不肖子孙,这就是族谱的约束教化作用。
  在族谱上给自己留个位置  让别人知道你曾“来”过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族史记录下来。”黄济建11年前参与完成了《洞门黄氏族谱》的修编,如今又在四处奔走筹划再次新修族谱事宜。“小的时候家里有一箱族谱,‘破四旧’时毁掉了。俗话说:雁过留声,树死留根,人过留名。人的年纪一大,寻根问祖的愿望就更加强烈。”更多像黄济建这样的普通人,开始回望历史并书写“历史”,以普通人微观世界的点点滴滴,折射出真实的族系变迁。
  “族谱是什么?就是给每个人一把椅子,好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留下一个位置,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司马迁说过:‘古来富贵且名灭者不可胜计,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可我们绝大数普通人是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有了族谱,不管过多少年,许多人还是会知道你、甚至记住你,哪怕你默默无闻,也会有一群人承认你,总会有所归属。”剥去历史、文化的外衣,这是很多普通人热衷修族谱的最真实的情愫,实际上是一个上行下效、从个体做起的建构过程,也影响着族系行走的方向,可以说是以个体之力创造家族的历史。
  族谱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归依之情,族谱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生命的符号,通过族谱让人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对普通人来说,在对家族历史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生命会变得更加具有质感。“除了小范围的群体,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你的名字,几十年后就更没有人知道了。”从事过45年教育工作的黄乃银在家族里算是知识分子,不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他认为自己只是一朵浪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迹,“把自己放到家族的历史中去,在家谱上占有一个位置,将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这是一种荣耀,有人会记住你的名字,让后来人知道你。”
  在我国,一个家族的迁徙传播过程被生动地形容为“开枝散叶”。叶落总要归根,族谱就被认为是根的象征。如果没有族谱的承前启后,今后子孙后代可能形同陌路人。对于个人有限的生命来说,让人记住你的名字或许是最大的欣慰。
  族谱也在与时俱进  从私藏走向公众视野
  长期以来,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族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随着我国社会清晰地呈现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以及族谱的史料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尘封已久的族谱走进公共收藏机构,进入公众视野。
  据傅健介绍,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保存族谱数量最多的单位,目前藏有族谱2万多种、20余万册,并且还很注重收藏新编修的族谱。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家谱总目》也于去年正式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收集海内外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揭示了全世界现存的中国家谱收藏信息,也是有史以来最齐备的中国家谱目录,描绘了一份全球华人共同的根脉图。要查“张家长”,就能沿着《中国家谱总目》检索到张家;要知“李家短”,就能沿着《中国家谱总目》检索到李家。
  义乌图书馆、档案馆也都收藏有部分家谱,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关族谱编修组织和个人主动捐赠的。《义乌谱牒录》已列入《义乌丛书》的一部分,作为丛书第四辑《义乌部类史志丛编》的一本编纂,主要收集各族谱中精华的序、文集、诗词、楹联、谚语等。
  盛世修志,贵在记录历史,推陈出新。志谱合一是义乌出现的一种新趋向,就是通过修村志的形式把谱、志相结合。村志涉及村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领域,图文并茂,门类齐全,内容详实,也可以看作是地方性的“百科全书”。目前,义乌约有三分之二的村修编过村志,可以追根溯源,古为今用。
  另外,民间在自发兴起修谱的过程中,也在大胆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新修族谱还打破了原来修谱的一些旧规,比如女性也被录入家谱,不论职位高低都有个人简历介绍等等。
  族谱关键要“靠谱”  “拔高、美化”都“离谱”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修谱。”中华民族历来有修志、修谱的良好传统,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如今欣逢盛世,盛世之下才有强烈的文化需求,百姓安居乐业,族谱才有可能得以续修。作为主要源自封建社会的族谱,其双面性还是要辩证地看待。吴潮海认为,族谱是把“双刃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好的方面不可否认,其弊端也不能忽视。
  首先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东西要摒弃。旧族谱的序、族规家法等内容大多都有宣扬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专制等封建伦理规范甚至封建迷信等内容。对旧家谱在观点、内容、体例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其次是“拔高”、“美化”,攀龙附凤。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先代名人为自己先祖,有些族谱的名人作序可能也是假托的。以前修谱有专门“谱匠”、“谱师”,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拔高”、“美化”的伪劣产品。现在热心修族谱的多是年纪较大的人,有些文化程度不高,族谱的质量可能受影响。
  第三是只片面记载好的一面,隐去不好的东西。新中国成立前修谱所需资金基本上来自族产、族金等。现在修谱所需的资金主要按人口募集,还有就是族中热心人士赞助。这样,可能会出现“花钱买赞歌”的情况,存在杜撰等问题。另外,在修族谱过程中片面强调宗族关系,以宗族联络为名拉帮结派也是不能容许的。
  继往事知来者,在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中,族谱能辅助重建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但在修谱过程中千万别“离谱”。
  延伸阅读:族谱作用的演变
  最早的族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族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族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要新修,每次修谱就成了同姓同族人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0:55 , Processed in 0.0673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