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欢迎岳阳方西河老师实名注册登陆本站! 管季超1397195810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18: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岳阳方西河老师实名注册登陆本站!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20:16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31:33 | 只看该作者
===西河老师:

      你的小灵通已停机。请示新号:13971958105

                                                管季超 20123。5。1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39:57 | 只看该作者
新教育第一线全国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第3期]



  湘江西岸,岳麓山巅
  书院聚群贤,萃取天地之英华
  洞庭湖畔,岳阳楼边
  课堂闻萧音,鼓荡教育之劲风
  新教育第一线全国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
  ( 第3期 )
http://www.diyi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4769&page=1
   计划招生120人
   时间:2006年7月18日——7月27日
   地点:湖南省岳阳市民院附属小学
  研修目标
  激活生命状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技能,助推专业发展
  研修形式
  全脱产,全封闭
  讲座、研究课、示范课、案例分析
  对话互动,个人反思,专家引领
  研修特色
  A.核心课程融实用性与大视野为一体
  B.研修选题既考虑实际需要,又着眼发展,凸显前沿
  C.营造一个高质量的对话场,在对话中生成,在对撞中跃迁
  D.大密度,高强度,并力求高成效
  师资组成
  由国内一流人文学者、科研专家、教育理论界精锐力量和富于实际经验的名师等编织而成
  课程安排
  人文视野板块
  研修时间:1.5天
  研修形式:专题讲座、对话讨论
  课题研究、教育学视界板块
  研修时间:3天
  研修形式:每个学者一天,专题讲座半天、对话半天
  专业实战技能板块
  研修时间:5天
  研修形式: 研究课、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
  研修内容:课堂(小语、小数、中学文科)、教育案例、教育写作、专业发展通识、学校管理等。
  本次课堂研修内容将非常饱满。
   另:研修班期间计划每天晚上开设茶座,供大家自由选择。欢迎有能力开讲座的老师自愿报名
   报名须知
   1.本次计划招收120人。从现在的情况看,名额可能非常紧张,请大家尽快报名。
   2.全部费用为1500元/人。含学费、餐费和资料费。
  特别说明:本期研修班免费提供民院附小学生公寓供大家住宿。大房间,有空调,但床位比较窄小,身高175以上休息比较困难。已联系学校附近天都宾馆,每个床位为30元/天(3人间)、40元/天(2人间)、80元/天(单人间),费用自理。
   3.报名方式:
  电话:028—68101840(传真)028—68101846
  联系人:萧芩 李玉龙
  网上:教育在线(www.eduol.com.cn)之新教育实验交流区
   第一线(www.diyix.com)之家园论坛
   4.需要研修班通知的老师请说明并请告知详细通讯地址,我们会尽快为您寄发。
   5.乘车路线:
  北京至岳阳有直达列车,须在北京西客站上车。北京西站始发途径岳阳的列车有:K21(上午9:00北京西至桂林)、K185(12:25北京西至衡阳)、T1(15:00北京西至长沙)、T145/148(13:44北京西至南昌)、、K157(21:20北京西至湛江)
  外地如无直达岳阳的列车,也可到长沙或武汉。从长沙和武汉到岳阳可乘火车或汽车,时间为两个小时左右
  到达岳阳火车站后,直接在火车站广场西侧乘坐5路公交车,到三医院(或金鄂公园)下车(票价1元),过马路即到。也可坐的士,6元左右。到达岳阳汽车站后,可以乘坐的士到学校,价钱为5元左右。
   备注
  1.到目前为止,有少数专家还没有确定具体日期。一旦有消息,我们会随时在网上发布,具体的课程表也将尽快出台。敬请大家关注。
  2.本次课堂研修拟安排两天半的时间(小学语文一天,小学数学一天,中学文科半天)。有意上课的老师,请在本月18日前与我们联系。我们将酌情安排。
   3.关于本期研修班,您有什么建议,可与我们联系。
  
  参与第3期研修班专家、名师简介
   学者、专家阵容
   吴思,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出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6年底至今,在《炎黄春秋》杂志,任执行主编,副社长。 著有:《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隐蔽的秩序》等作品,在国内引起广泛影响。
  谢湘,年过半百,因出生在湘江边,故名湘。下过乡、做过工,还当过民兵二炮手。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青年报工作,现为中国青年报编委、新闻采访中心主任、高级记者。中国青年报核心人物之一。
  程方平,198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75年参加工作,1981年进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其间于1985-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余时间在教育史研究室、教育情报室、高等教育中心、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工作。1999年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被选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郝志军,西北师范大学博士,中央教科所科研处副处长.
  余文森,博士,教育学教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改革工作,是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担任《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主讲教授,是《课程与教学论》省级重点学科第一带头人。出版多部专著,发表数十篇论文。曾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成果提名奖,连续四届福建省社科成果奖获得者,2003年第五届省社科成果一等奖获得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吴亚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新基础实验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长期关注小学数学教学,著有《小学数学新视野》等。
   注:还有两位学者正在进一步确认中.
   名师阵容
  窦桂梅,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十大杰出教师提名奖等称号。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已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听窦桂梅老师上课》等专著多种。近年来其先后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游园不值》等在小语界产生了巨大反响,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韩军,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获得者。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1993年1月,在全国语文教育界首次提出“人文精神”的概念,由此引发九十年代持续多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1999年6月在《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发表长文《反对伪圣化》,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2000年9月,发表《“新语文教育”论纲》,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新语文教育”概念。
  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理事,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民办教育领域著名教育专家。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卢志文用超前的办学理念,构建完整的教育文化体系,依靠富有人文关怀的管理,激活机制,迅速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集团超常规、跨越式的健康发展。用六年时间使一所初中发展为在两省三个地区拥有8所学校、3万余名师生员工的现代化教育集团。曾连续四届荣获江苏省“五四杯”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发表教育教学及管理文章百余篇。教育在线网站以“卢志文在线”命名管理论坛。2005年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
  周迪谦,网名泥土。年过50。重庆市涪陵五中研究员级语文教师。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2期学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近年来,基于网络,思想功底和写作水平两翼齐飞,迅猛挺进。为人刚直不阿,又宽厚谦和。第一线群体亲切地尊称他为“老大哥”。
  郭初阳,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1期学员。曾荣获全国中小学“个性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曾对其课堂教学进行直播,2002年当选杭州《都市快报》“杭城最具时代风采十大男教师”之一。《人民教育》记者赖培根在2005年度课堂教学综述中评论他为,“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人物。他的出现,对语文界来说,是一个震撼。”
  闫学,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991年毕业于济南大学中文系,现任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幼教研中心主任、拱墅区名师研修班导师。第一线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教师之友》杂志核心作者。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1期学员。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主持课题曾获得国家级优秀试验成果一等奖。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师之友》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2004年1月,《教师之友》杂志以《长成一棵树》为题刊登了个人成长经历;同年,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个人专栏。2004年11月在《小学青年教师》发表个人专辑,并成为该刊的封面人物。2005年出版了个人教育教学专著《牵到河边的马》。《中国教师报》2004在头版推出了《为什么是闫学》的长篇报道。近年来,分别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多次执教公开课,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42:20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岳阳(1)
作者:流石悟道 提交日期:2006-8-1


  ——我的又一次精神之旅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题记
  
  紧紧地握手、热烈地拥抱、深情地挥手……2006年7月27日午后,在洞庭湖畔的湖南民族学院门口,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第3期的学友们依依惜别,踏上各自回家的旅程,开启着心中的新教育之路。
  乘坐于急弛的汽车,我的脑海不时地浮现着上面的场景。虽然,我因为返程票已定,提前离开未如实见到大家离别的场景,但我确信这一幕会真实地演绎着。
  在激情如酷暑般灼烧的日子里,我二度走进第一线,行走第一线,拥抱第一线。第一线,一个由原《教师之友》杂志社核心人员李玉龙、范美忠等创办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不为诸多国人所熟知,但在一小部分的教育仁人志士的心目中,那是值得大书特写的精神驿站。在不远的将来,它有可能成为当下中国有影响的教育NGO,令教师培训机构、教育科研机构、教育媒体界瞩目的草根的教研机构。它更有可能成为孕育、培养、助推中国有理想追求的中小学教师成长的摇篮,一个面临诸多专业困顿的一线教师的精神家园。
  重逢第一线,成为本年度一次期待中的从教大事。7月17日-27日,短暂的十天,近240小时,时间的长度并没有改变,但改变的是那时间的宽度与厚度。身为教育人,我渴望有一位位真诚的教育追梦人与我共同探讨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理想的教育;身为思考者,我期盼有一位位睿智的网络大侠与我分享彼此思想的苹果;身为新书虫,我希翼有一位位博学的民间学者与我纵论何为真正的阅读,探讨形而上的书斋生活。在第一线,我遭遇了他们,我们彼此感知、彼此感动、彼此温暖。在第一线的课堂、操场、茶室,我从相互的身上汲取力量,补充养分,分享智慧,提升思想,净化灵魂。
  打开手中的索尼数字相机,700余张纪实照片一一闪过,记忆的快车忽而驶进并不遥远的研修乐园。17日,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百余位第一线学员云集洞庭湖畔、岳麓山下的民院附小,开始了为期10天的精神之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岳阳(2)
作者:流石悟道 提交日期:2006-8-1

  [1]
  18日,在第一线中心主任李玉龙的短诗“我们毫不讳言/我们是一群教育的理想主义者……”的吟诵下,研修班活动拉了序幕。一位位各有专长的学者、专家也就“粉墨登场”了。
  福建师大、新教育课题副秘书长张荣伟博士作《“新教育实验”课题认知》、新教育实验课题总秘书长储昌楼作《新教育运动回顾》等专题解说,虽然有“推介”新教育实验之嫌,但有益于来自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员们更清醒地认识、了解到新教育实验所取得的业绩及理性面对诸多问题。
  湖南师大刘铁芳教授的《教育要面向人事、人心、人文》直刺我们的教育心,让我不禁自剖曾有的教育心路历程,沉溺于人事,浮华于人心,脱离于人文,汗颜不已。从武凤霞(翼然)处借阅的《守望教育》,短短二日的间隙就读完了,更深入地体悟到刘博士那宁静的教育边缘人心态,广博的人文视野和深刻的哲学思辨。
  湖南教育报刊社编辑、记者黄耀红一落座,并没有从如何撰稿、投稿的功利路径上介绍“论文发表秘诀”,而是诗意地阐释中小学教师应有的文学素养。
  中央教科所科研管理处郝志军博士在《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问题与方法》的讲座中,于我而言,虽然新意不大,但谈吐真诚,他在对话时袒露当下众多教育研究机构面临教育科研效益低下之痛。“每个人都需要自救”,体制的束缚,作为他、我而言,其实还是有突破的路径的。
  华东师大吴亚萍副教授是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的核心成员之一,小学数学是她研究方法,她作了《在问题处找到突破》的专题报告。她的出现,满足了诸多数学教师部分的求知欲。
  第一线中心主任李玉龙的阅历颇有一些“传奇”色彩,曾是军人,而后“失身”于教育媒体便不能自拔,与教育结缘为最缠绵的恋人,虽历经困难磨砺,仍有夸父追日般的热情,豪迈向前。感佩于他“教育疯子”般的情怀之余,理性地考量他的教育学养,我不得不称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报告,如一股清新的思想之风,吹拂开压在我心头上的乌云。课堂观重建、教师专业发展链、专业发展关键词……他的视角、他的新颖观点、他的沉重思索,完全不同学院派的“固封自守”,也不同于田野研究者的“拘泥狭隘”。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43:34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岳阳(3)
作者:流石悟道 提交日期:2006-8-2


   [2]
  
  教育学视野、人文视野拓宽、专业实战技能是第一线教师培训中心的三大板块课程。高实战、高强度、高实效,这是李玉龙为首的第一线团队着力打造的教师研修品牌特质。在追述教育学板块的时候,耳边不时又响起第一线教学实战研磨的刀剑声。课堂闻箫声,鼓荡教育之劲风,第一线用如诗的语言描绘此图景。
  对于窦桂梅之《珍珠鸟》“首映式”是期待已久的,19日下午有幸一饱眼福。“郭初阳的《珍珠鸟》(2005年全国中小学多风格课堂教学赛课获得者,课件及设计分发于《人民教育》2005第4、5期)似一座大山压顶,让我难于超越。” 窦桂梅如是感慨。作为全国小语界一株骄艳夺目的红玫瑰,窦桂梅马不停蹄地作课于全国各地舞台,也许你会有质疑:她在不断学习与超越自我吗?有幸在第一线第2期、第3期研修班上与她相遇,我走近了玫瑰,渐渐熟知、理解、敬佩她的一直行走、拓步向前的姿态。从《教师之友》的徐州青年论坛到第一线宝应研训班(第1期,04年7月),又从第一线升庵研训班(第2期,05年7月)至第一线民院研训班(第3期,06年7月),她的身影始终穿梭其间,她不仅收获了真情厚谊,更为重要的是她的人文视野不断拓展,课堂观价值不断重构。祝愿她永远是与时代脉搏共振的新生代,而不是遭到摒弃、批判的“那一代”。《珍珠鸟》一课博得了许多掌声与喝彩,更有一位铁杆“粉丝”当场赠送了她一扎“火红似火”的玫瑰,但正如她所坦言的,“滴水不漏是我不变的风格”,孩子们时时被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所牵制,预设之巧妙、完整,当然也限制了课堂之自然生成,儿童做为课堂之主角,思维能力、文本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难免受局限。玫瑰引人注目,她从来没有以“孤芳自赏”为傲,相信她在不会汲取养分,蕴蓄着新一轮的芳香。
  闫学,一位时有佳作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的小语特级教师,我与她认识近一年。读过她诸多文章,但课堂之风采倒是第一次领略。她的《童年•阳光•骆驼》、武凤霞(翼然)的《生命、生命》、张康桥的《滥竽充数》、李勇(实小十八子)的《抬驴》等,每一节课都有他们个人独到之处。娴熟的教学技艺,精妙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地吸引住我的眼球。当然,各有优劣之处,有闲暇心情时再做评述吧。
  18日,小数课堂也不敢示弱。有数学王子之美誉的江苏张齐华执教《认识分数》,河南的席争光执教《周长的计算》,此二人是今年黄山全国小数赛课的第2、3名,此次被李玉龙邀请,可见第一线研究的学科范畴不断拓宽了,各路英雄好汉被李玉龙所感召。江苏特级教师周卫东《奇妙的斐波纳契数列》取材于课外阅读材料,让我打开眼界,其实,对于儿童的课外阅读而言,数学学科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周特别喜欢收集各种书籍、报刊中数学知识,不断推荐给他的学生阅读,这样的数学教师是令人尊敬的。
  19日,第一线第1期学员、来自杭外的郭初阳执教《写作探究——留白》,让我感受小语与中语教师之间学养的巨大差距。如此素材丰富、方法多元的写作指导课,非一般只教书不读书的语文教师所难企及的。随后,韩军的《致大燕》,让我领略到做为大家的他教风不断转变得朴实、扎实、真实之后的原生态课例。光影浮华的公开课舞台需要韩军这样的真诚的前行者。多年来,总是习惯于仰视名师之课,个中原因是他们的课堂架设于舞台之上,而观摩席总是低于他们。本次,与大侠美忠多次对话,点拨之余,豁然开朗,得意认识他们之不足,不由得自信心开始膨胀,平视之、俯视之,乃是今后看课之正道。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44:11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岳阳(4)
作者:流石悟道 提交日期:2006-8-3


  [4]
  
  心中藏有一个秘密,参加第一线之后,随着阅读方向的调整,蒙蔽的双眼渐渐睁开,思想的殖民地不断解放,那源于第一线课堂的“人文视野板块”。从教十余年来,函授、培训、会议数不胜数,但不外乎于教育这一狭窄天地里打转。而在第一线的研修平台里,审视、研讨教育,不再就教育论教育,大人文学科的基础,让我因而获得了全新的视角和新的思想武器。曾跟一位外地的友人说,人文视野板块是第一线的精品课程,它能给我们“精神补钙”。
  错过于第一期唐昊、丁东、崔卫平等国内一流学者的面授,受益于第二期夏中义的《大学人文读本》课程,期待于第三期吴思的《潜规则》。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聆听第一期的故事,亲历第二、三期的对话,关注学友中经常提及的一些姓名,利用网络阅读的便利,我辈才渐知何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学者,何为敢于担当道义的公共知识分子,何为“为学术而学术”的智识阶层。更为重要的,不仅仅是景仰这些学者,更为重要的是亲历启蒙。“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核心价值,一天天地在萌发着,抗拒形而下的恶,崇尚形而上的善。“每个人都需要自救”,在巴蜀奇人冉云飞的眼中,这是常识,而我要真正读懂,确实不易的。读过《一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我也与王小波一样,开始怀念他所称诵的猪了。
  面对《炎黄春秋》杂志主编吴思先生的课程,心中期盼已久。来岳阳之前,我已穷搜苍南、温州的书店,终于找到了《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海南出版社)一书,读之,沉思之、沉浸其中,不由觉得历史的虚无与荒缪,但同时感觉自己有一股力量,正视“潜规则”,做一个与俗世保持距离的清醒者。在天则经济所双周论坛曾发言的吴思,那天第一次面对“无知”的中小学教师群体,他并没有一丝架子。他用那平和的语调娓娓道来,“潜规则、隐身份、血酬、法酬、元规则……”,一个个看似生造的词语、牵强的概念,实则揭示历史上那股从未间断的暗流。不同的人面对历史,可以读出不同的要义。鲁迅的眼中,数千年的国史,一直写着“吃人”二字,吴思的眼中,一直存在着“潜规则”的支配。睿智的双眼,发现前人未所发现的奥秘,这是才是先知,这是研究之要旨。“以史为鉴”,已熟知十几年的这句话,在阅读了吴先生之书后,终于体悟其中要义。“目明心开”,这是吴先生为我幸苦觅得的《隐蔽的秩序》一书所题赠,谨记于心,感谢他拨云见白日的讲学。在与吴思的对话中,他以独立媒体人的身份解说年初的《冰点》事件,深深撼动我内心的还有他四十余年前的“人民公社”经历,以及十余年前行走梦魇边的黑色日子。
  谢湘,湖南人,系中国青年报新闻中心主任,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社会记者,她近年来非常关注教育问题,写下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报道稿。经常翻阅各种教育报刊,读到了太多的宣传应景式的文章,对于谢湘的演说,我是非常期待的。《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教育》富有新意,关注教育的视角毕竟不同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机关报,独立性的特质有益我们认清时下教育之弊病。“关注教育改良,揭示当下时弊,担当社会道义,呵护弱势群体”,在我的对话纸条中,我向她传递了一线教师对于媒体的几许期盼。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岳阳(5)
作者:流石悟道 提交日期:2006-8-4


  
  第一线的诱人之处还在于有“品茗论剑”的茶座。所谓茶座,并没有小资情调的香茗、咖啡与古典乐曲,而是指更富有对话性质的讲座。本期研修班几乎每日都安排茶座,时间为每晚的19:00-21:00。本期研修班的茶座嘉宾发言时常激发我更饱满的教育热情,更引起了诸多学员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对话。
  范美忠,北大怪才,第一线研究员,03年加盟于原《教师之友》杂志,因其《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刊登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2005年6月29日)一文,而刺痛了许多教育人、非教育人的眼睛,直面这个时代应试教育痼疾的现实图景,宣告自我追寻有意义教育的心路历程与愿景。
  有幸主持了范美忠之专题茶座。他纵横驰骋、天马行空、“夸夸其谈”式的演讲,让在实在不愿中断他的发言,但听众早已按捺不住的发言热情我早已猜到,我便“挑拨”大家的提问。范美忠的博学、纯粹、直率、真诚让许多学友称奇,但因为对话者之间知识的巨大落差,对话的质量大打折扣。范的另类发言,不是逗号、句号,也不是感叹号,而是永远的省略号,启迪着我们这些俗人、庸人、平凡人的思索。面对范美忠的发言与他讲述不完的故事,许多学员自然而然会扪心自问:面对范美忠,我读过几本书;面对范美忠,我该如何克服身上的无知、浅薄、狭隘、世俗……
  周迪谦(泥土),重庆一位即将退休的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作为第一线研修班中年龄最大的长者,他的求知热情让太多的学友感动不已。难忘去年暑期窦桂梅讲座时把名酒相赠的那一幕,感动去年他在第一线教育论坛上所发的长文《为什么我来参加第一线研修班——答流石悟道》。“泥土大哥”,这亲切的称呼背后,代表着许多学员无法释怀的尊敬之情。从第2期的《我的阅读史》到本期的《作为与责任》专题茶座,老学员们最直接地感受着他不断觉醒的生命自觉、文化自觉、从业自觉意识。“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是他去年发言时我我们记住的一句话,而今,他告知我们,这一年来他执教高复班语文,在应试魔棒的淫威下,坚持独立教育思考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我甚至也不能影响这个环境,但我可以改变我自己。嘴是我的,手脚是我的,脑袋是我的,如果我愿意,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我支配的。我是个教师,教中学语文的,我想活得有人样一点,那么,我可以做点什么?”一位五旬左右的老教师,一位在不间断地阅读讲真话的书和网络文章后,他的生命不断拔节成长,他的教育生涯由此而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帮助、保护、引导学生精神发育和精神追求”,这其实是教育常识,但现实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让太多的中学教师忘乎所以了,周老师也深知自己的不易与另类。“我力争用自己的言与行向学生表明:人,首先是要有尊严地活,然后是要有智慧地活,还要有趣味地活。”泥土不断忏悔着过去将学生视为考试机器的行径,而今他在矢志不已地笃行他的精神追求。诚如吴非所言,太多的教师都喜欢或者默然“跪着教书”,而今泥土大哥已经站立起来了,成为站立起来“大写”的人,令人振奋。
  摩西(夏昆)的胡子不知为何而留,颇具艺术家气质的他还能拉着吉他唱着美曲,这位读高中时就通《史记》,让我觉得他实在是一位“有趣”的学友。本次研修期间,他马不停蹄地摄影,为网络直播立下“汗马功勋”,在这之余,他还主持了《教育案例写作》专题研讨活动。他做了1小时的专题讲座,随后做案例点评沙龙的主持人,与耿银辉(修远)、李勇(实小十八子)、魏勇(刘支书助理)等客串嘉宾作案例评述,让大家收益菲浅。
  魏勇(刘支书助理)的《谈教育写作》专题茶座也是值得记述的。刘支书助理是著名ID,一位高中历史老师,与泥土同事,他才思敏捷,语言风趣幽默。听他“坏蛋式”的话语、“无厘头式”的文章,总会给人耳目一新之痛快。他的长项其实应该是谈中学历史教育的思考,但谈写作之话题似乎还是“胸有成竹”、句句在理的一付姿态。他关于写作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我想不必求全责备是否都在理,但他的一些话语却给我们以深思与启迪,教育写作范式可以是多元的。“向世俗抗争,这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元素。精神是向上的,而物质、琐碎的生活总是向下的。”这两句话非常值得我反复玩味。
  最搞笑的茶座当属来自杭外的郭初阳上《珍珠鸟》一课了。7月22日夜,部分学员想观摩一下原版的《珍珠鸟》(中学版),以便与窦桂梅的《珍珠鸟》作一些比较研讨,因此便要求郭临时上一节,害得郭只能上QQ,请杭州的同事传来课件。没有中学生,便挑选了部分学员为郭的弟子,其中有范美忠、武凤霞、黄海及其民院附小的十余位教师。郭初阳面对着一群特殊的“学生”,在我们诸多学友的监视下,一脸正经相,带大家认识他的《珍珠鸟》。“差生”范美忠的错位回答,(柳丝如风)的悦耳朗读,“编外学生”的抢答,这一幅幅画面已经成为学员们津津乐道的谈资。跨越中小学教学的鸿沟,打通不同学科的隔墙,共同探讨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对于第一线中心而言,已经是不再仅仅停留于纸张上的话题。对于那些不断想超越自我的诸多第一线学员,他们在观摩其他学段、学科课堂实例时,所获得的课堂价值观、课堂技术观思考太为宝贵了。
  在郭初阳《珍珠鸟》课堂对话研讨之后,时间已经20:30,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随后,韩军作《新语文教育》讲座,他激情澎湃,声音洪亮,义正词严地解说他的语文教育观点。很显然,他对于语文教育之思考,与新生代教师郭初阳有许多观点相异之处。不同教育思想的交锋,也许会让刚出道的新教师无所适从,但对于大部分第一线学员来说,学会独立的教育思考,这是最为宝贵的。假如说第一线中心有什么核心价值,那么用“自由思考,兼容并包”来赞誉,也是不足为过的。曾读过韩军发表于《中国青年报》上的《反对伪圣化》一文,佩服于他数十年致力于中学语文教改之路。语文教育的伪圣化,其实不是基础教育之本源,在当下社会大背景下,本应中立的教育受意识形态之影响,伪圣化、真圣化,当然也在所难免了。他关于新语文教育的探索,对于改变费时、低效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非常有意义,但限于韩军本人固有的知识结构、习惯的思维方式,他的某些观点也是存在偏颇的。韩军是一位教育的行者,现在他读博于苏州大学,相信他能不断否定自我、修正自我、超越自我。
  那夜的茶座持续到23点多,用韩军的话来说,“这样的研修,真是全国独一无二呀!”诚如斯言,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研修,一线教师应该不会说累的。
  值得一书的茶座还有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专题。23日晚,由第一线小学数学论坛版主无聊主持,华师大吴亚萍副教授对于张齐华、席争光、周卫东三节课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引发诸多学员不同声音的评论。虽美曰对话之茶座,但吴老师似乎缺乏“学术对话”之考量,喜欢把持话筒,由此那日的对话留下了诸多遗憾。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45:28 | 只看该作者
回望岳阳[6]
作者:流石悟道 提交日期:2006-8-5


  [6]
  
  虽然白天课程时间充实,加上夜间又有茶座式讲座,但来自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学员们个个精力旺盛,热情似火,因而便有了自发产生的许多真正意义的茶座。夜晚,三三两两的学员相约于民院附小附近的酒楼茶肆,信口开河交流各种话题,当然,教育与读书话题是其中不可回避的。
  23日深夜,我参加了成都新教育书店经理、中国教师用书网创办人陈浩召集的茶座,有张齐华、席争光、无聊、修远、冰雪妹妹等。在交谈中,我有幸了解诸多小学数学的青年才俊们对于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之思考,也分享到数位参加2006年黄山全国数学赛课的前前后后之故事。张齐华刚届三十,却有数年参加苏教版教材编写的履历,聆听他的一些讲述,打破了我对于教材编写的神秘认识。书商,是陈浩的英雄本色,但他连续三日观摩课堂的热情,实在叫人称奇。在与他数日的交流中,我便知道了他创办十余年的成都新教育书店是中国教育书刊最齐全的专业书店。我从他的口中还获悉了李镇西成长的逸闻趣事,以及聘请干国祥(干干)为新教育书店和国基教育培训中心的顾问之事。干国祥担任新教育书店之顾问,做有关教育之咨询,其实主要时间还是让干国祥自由来去,率性博览各种书籍。干干教育研究之火候日佳,原来有此等方式的“留学”经历,实在是举国上下少有呀。
  又一日,在范美忠召集的一次茶座中,修远、巍巍中条、柠檬的心、关起捕鱼等参与的聊天中,聆听范美忠的独到语文思考,夸张而言,有猢提灌顶之感。我建议美忠,不要只做一位口头的批判者,拿起笔,用更多的文字启蒙一线的无知教师,担当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点道义吧。不读书、不思考的语文教师太多了,假如没有唤醒大家,不是还会培养诸多类似于“北大之前的范美忠”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17:31 , Processed in 0.1509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