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话与反思:《项链》教材设计及试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 20:0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话与反思:《项链》教材设计及试教

倪文尖  季丰

  (说明:以下设计部分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试编本)《项链》一课的初稿。其余部分为试教情况介绍,以及试教者与教材编撰者的对话与反思。)
  【准备与预习】
  1.通读课文,作5—10则旁批,并注意体会小说的巧妙构思。
  2.有条件的话,找到《项链》的多种中文译本,并快速浏览一遍。
  【整合与建构】
  一、以玛蒂尔德为重心,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小说。结合你自己的态度,说说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季:在试教中,我先让一列学生(大概六七人)把自己觉得最得意的旁批读一读,与大家交流一下:一为检查预习情况,不使旁批作业落空;二为调节课堂气氛,顺利导入新课。从试教情况来看,效果不错,也为下一环节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倪:这个步骤加得好,做到了预习与课堂的自然衔接。
  季:另外,这篇小说在英语教材中已学过,学生比较熟悉,因此我就把默读去掉了。让学生直接谈对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认识,学生有话可说。
  倪:的确,因为有了交流旁批这一步骤,课堂已经热了,不该再冷却,去掉默读,好!而我当时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要打开“快速默读”这样一些着眼于技术层面的阅读方式的“灯”。
  2.从下列表述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描述你对玛蒂尔德形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
  贪慕虚荣  不甘平庸  自尊心强  死要面子  敢作敢当  自作自受
  3.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选择。
  季:选择是自由的。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贪慕虚荣”、“死要面子”、“自作自受”等有贬义倾向的评价。当然也有选择其他三个的,这样正符合设计意图,后面的多义性解读也才显得有价值。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试教中很多学生恰恰就在第3自然段里找依据,这使下一环节的展开非常自然。
  倪:太好了!这是本课的教材设计之关键所在,否则不堪设想。如果更多地试验下来都差不多是同样结果,在对学生的揣摩和想象方面,我们对这个教材以及自己的追求就更有信心了。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同学的选择情况以及讨论的过程。
  二、关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感受统一水平的提升
  1.请尽量多地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落实你的印象与评价。
  季:这个步骤放在这里让我很奇怪。后来,我把这句话放入第一部分的第4点,作为讨论活动的要求。不知可否?
  倪:你的调整也是很不错的,这样,“二”这个环节更清楚,一开头就比较集中。
  但我还是说说设计时的“如意算盘”吧。我期望这堂课能够上出来的最好效果是,整堂课由“一、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同学的选择情况以及讨论的过程”的设计直接顺流而下,形成一个整体:不是有代表汇报本组的“选择情况”,以及“讨论的过程”吗?这个代表应该会说谁怎么选、他的依据是什么,谁又选什么、他的依据是什么,他们几个就争论起来了,等等;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说,既然如此,还是让谁自己来发言吧,另外谁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也请自己来说。
  而且这里,“尽量多”也是个关键。一,有利于课堂上把课文又疏通一遍;二,正因为是要“尽量多”,所以,下面的“多义性”问题才一定会出现,我们的设计就能够“顺”下去了。
  最后,我还要麻烦你估量一下,依据你试教的情况,我那“如意算盘”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操作的难度是否太高?因为这关系到,我是按照你的试教实际情况来修订呢,还是保留我的设计。
  季:我并不觉得这两者有太大的冲突: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状况应该是差不多的,操作难度也不大。在让学生选择并要求用具体语句来落实时,我也就鼓励其发表个人意见。我把“请尽量多……落实你的印象与评价”理解为上述讨论的一项要求,而不是一次单列的活动。事实上,如果它与选择讨论这一环节是不同的另一次活动,那我还觉得这个活动的指令不明晰呢。所以,我坚持把“请尽量多……落实你的印象与评价”这一点归入上一环节,作为选择讨论的要求。
  2.在相互交流中发现文本的多义性。
  (1)朗读小说第3段,并想一想: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贪慕虚荣”、“不甘平庸”以及“自尊心强”的证据,这是为什么?
  季:我估计你意在引导学生认知同一文本、同一句子也可能有多义理解。但是我以为,这个问题的设计不足以体现这种意图。所以我改成了: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贪慕虚荣”的证据,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不甘平庸”的证据,有人把它看作是玛蒂尔德“自尊心强”的证据,这是为什么?———你看这样是否明确一些?
  倪:你的估计是对的,改动也清楚多了。当然我的本意是,表达有歧义,而这可能也是我所需要的:最简单的,就是你现在改到的意思;还有呢,有的学生很厉害,他能把小说里的某一句话作多元解读———既是“贪慕虚荣”,又是“不甘平庸”,同时也还是“自尊心强”的证据。这样,我更是为了防止紧接着的“(2)努力从更多元的立场出发理解下面这段话”顺下不去,这里先启发一下。
  我又想请教了:是否需要考虑为了防止(2)之不能顺利地下去,而只改掉原有的歧义,却又基本保留我的设计?
  季:段落由句子构成,并非每个句子都能达成多元解读。试教的情况是:在课文的这个语段当中,以“狂乱的梦想”为界,前半段句子,学生能读出三者并存的理解;而后半段的几个梦想,在“自尊心强”上就不那么突显了。因此,以我的方式发问,也能达成这个目的。
  我在想,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我们的分歧到底何在呢?在“发现文本的多义性”这个目标下,是需要对问题的多元解读还是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同个一句子可以作为三种不同的证据。而我的改动表面上好像把三种证据割裂开了,但事实上由于对象的同一性,它并没有破坏多元解读的可能,相反,倒更能激发学生对同一句子有不同理解的争论。
  (2)努力从更多元的立场出发理解下面这段话:
  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季:学生有多义理解出现。
  倪:妙啊妙啊!
  (3)找出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进一步提升自己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水平。
  季:考虑到这类句子在课文中并不多,就删掉了这一环节。
  倪:会吗?容我再读读课文。
  季: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这次试教安排了两节课。按现有进度,刚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倪:你说得对,课时是该首先打开的“灯”!看来,我的注重一、二环节和你的注重后面的环节,要兼美也非易事啊。所以,我还是需要请教,我们的教材设计应如何改进?我以为这里的取舍标准应该是:本单元的基本目标———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否则课是好课,却未必好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觉得,这也是眼下许多优秀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课例,看一个,的确很精彩,但是看多了,或许就总是一个样:教的东西差不多,教的方法也差不多,课堂的形态更是差不多。这样,最可怕的隐患在于,不能做到语文课程内容的多元与平衡,用我以前的一个比方来说,就是无法教出个完整健康的“人”来,有的“左手”特别长,有的“右脚”特别长,也有的,只一个“人头”。所以,有研究者提出要动态地听课观课来考察教师,是很有道理的。
  季:你其实已经看出来了,我在试教中,并没有突出“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个目标。
  因为我面临两个障碍:一,我上的毕竟是一堂没有单元背景的试教课,并没有机会按照你们教材设计的整个单元来试教,因此,本课对“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的教学铺垫不充分;二是,我好像也很难把“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一课程内容解释给学生听。所以,虽然带上了这一理念,但我还是觉得有点虚,心里很没底。总之一句话,我清楚自己没有奔着你所设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去。
  事实上,现在的语文课程是混乱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并没有课程的系统意识。像我自己的整个教学就也还很混乱,总觉得无法整理出一套有说服力的课程知识构架来。
  所以,看到你们这些教材样章,我好像看到了希望:语文教学太需要这样一个教材了。这绝不是吹捧。
  倪:谢谢你的鼓舞,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你还能写出其他词语评价玛蒂尔德吗?与同学相互交流,注意同样要言之有据。
  季:我也删掉了,理由同上。
  倪:这个?我觉得不能删吧。教材设计时我们试过,还是可以有更多语词的。而且这样,可以“复奏”一下,就能够重新回到小组讨论的课堂状态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这样的学生,他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阅读反应而非有别的看法不可,我们怎么可以埋没他的独立思考呢!况且这课、这单元最要教的,就是这类着眼于主体的阅读图式,所以,更不容我们有闪失,哪怕是万一。
  所以,课堂上,必要的开放乃至重复是一定要的。
  当然,这确实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课堂上没有上述情况,那么,就给教师增加了麻烦,多了一个必须处理掉的多余环节。
  季:我备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可能会想到更多的语词,但我觉得支持这些语词的依据可能是一致的,无非是换个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而已;而如果一致,这种“复奏”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我就删掉了。现在看来,我当时考虑得简单了:其实这种开放性的复奏是非常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巩固与拓展的。
  4.圈出课文中的点题之句。结合小说的具体细节,探讨作者对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
  季:考虑到与下面比较不同翻译的衔接,我就把这步骤移到第四环节了。
  倪:在我原先的设计里,前面几个你删除的步骤是要花不少工夫的,因此,到这里,课时也基本上用完了,而就这一课的选文(鱼)的学习来说,也确实到了“收官”阶段;下面的环节,印出来看有许多行,但在我的构想里,需要花费的课堂时间并不是很多,它主要做的是“反思”工作。
  ———当然,费时不多,绝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事实上,这个反思的环节太重要了,因为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那个“着眼于主体的阅读图式”(渔)。
  另外,这里特别提出“作者”是有考虑的,因为我们反复阅读的结论是,作者的情感态度本来就有“多义性”。也因此,这才有了下一个环节:对不同翻译的“评估”。
  ———这个,你关注了没有?学生明白了没有?
  当然在你的试教里,依据你的情况,你加重了后面的环节,而且还把后面的内容一分而二,也是非常精彩的!甚至比我预想的还要精彩,这大概也是因为你这个班的学生基础相当好。
  季:作者的情感态度,我注意到了,尤其是在这个主题句当中。学生在此讨论了很多,也明白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因此,后面针对钱理群先生的观点进行讨论时,他们一方面能理解造化弄人的无奈与对主人公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提出不能由此来概括文章的主题。
  倪:太好了!
  我们果然不能低估现在的高中生的理解力。记得当初我之所以要评估相关研究,目标之一,就是要让最好的学生认识到,那些研究结论在“合理性”方面还是存在瑕疵的。固然另一方面,“深刻性”特别是“阅读的开放性”的考量,又制衡着这一观点。
  三、评估相关翻译与研究,探索阅读的开放性
  季:如前所说,我擅自把这一步骤改为:“评估相关翻译,探索文本的多义性”。
  倪:回头来看,“探索文本的多义性”这个说法可能出了问题。前面有关作者的情感态度的问题,教材设计里的意图也不显著,难怪连也你会忽略了。那么,怎么改呢?我们都想想。
  季:我是这么想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也是文本多义性的一个方面。它应该和读者的多元解读共建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面。假如它在前面过于突显,是不是也并不利于评论维度的构建呢?
  而我现在又觉得,我改为“评估相关翻译,探索文本的多义性”也欠考虑了。因为下面比较翻译的工作并非探索文本的多义性问题,而是培养学生对译文的清醒与敏感,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就好比黄灿然在《译诗中的非个性化与个性化》中所说:“词语的表达是直接受译者个人用词癖好、文学修养和诗歌领悟力影响的,一旦译者主观色彩太浓,出现个性化倾向,词语表达的准确度就会立即受到扭曲。”那么,可否改为:评估相关翻译,探索译文的多义性,提高认知水平。不过,“译文的多义性”这个提法还是有点问题。
  但有一点我倒越来越清楚了,我在文本的多义性与阅读的开放性上的强化,可能导致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一目标的淡化。
  1.评价不同的翻译,反思阅读的过程。
  (1)说说下面的翻译与课文中的翻译有哪些不同?
  有时,她丈夫去上班时,她坐在窗口,想着从前那次晚会,那次舞会,她曾是那么美,那么大出风头。(顾嘉琛译,《莫泊桑小说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你觉得这两种翻译为什么会有差别?
  (3)哪一种翻译更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多义性以及作者的意图?
  (4)重读课文中的注释1,理解教材处理译文的用心。回想一下,初次阅读时你能否有现在的认识水平?
  季:这里的设计真好。学生非常感兴趣。
  倪:这个,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比较满意,又是一盏“灯”啊: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有权利、也需要对教材有自己的评判。
  顺便一说,你可能对我之“灯”的隐喻及相关思考有些误解。所谓要打开更多的“灯”,绝不等于每每要把它们都放在课堂的“前景”,那样,谁吃得消、吃得了!比如这儿,轻轻一带而过,明白人明白了,当然我希望教师尽量是明白人;不明白的,有所默会也是好的。而编者,如果没有这许多“灯”,比如这一个,那总是就缺了点什么吧。
  季:在我的试教里,把你的第三部分一分为二了,所以下面的内容就变成了:“四、评估相关研究,探索阅读的开放性”。而且,还把你的那个步骤“圈出课文中的点题之句。结合小说的具体细节,探讨作者对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从上面移用到了这里。我觉得,这恰好也能接入“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从对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到其他评论者的情感态度。
  倪:你的改动自成一路,在你的理路里完全正确!所以我说,我们这个教材还真是有教师备课时用力的地方,选择与创造的地方。
  2.从认知与情感统一的角度,评估下列研究观点的合理性与深刻性:
  ◎《项链》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高中《语文》第三册《项链》“预习提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项链》说明了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的尊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名作欣赏》2002年第2期)
  ◎《项链》是对爱美女性的警示和勉励。(《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项链》表明了人的命运是由意料不到的“造化”安排的。(钱理群《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项链》“将刹那的幻觉当作生命现象之真,以致堕入悲剧的境地,影响一生的命运,这富有哲理的暗示,使读者读后如梦初醒,遂使它成为不朽的名篇。”(这是鲁迅曾在课堂上介绍过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分析,《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季:这一步骤非常有效。学生活跃起来了。有一个学生居然用了李商隐《锦瑟》全诗来对应诠释这种理解,令听课的老师都叹为观止。
  倪:哦?我这里本不敢有如此高的期待。现在竟有如此效果,好幸福!原先所谓“评估下列研究观点的合理性与深刻性”,我考虑得是比较虚的。那么现在,我倒是要请教了,你们具体是怎样进行这个环节的?因为我有点想按你们试教的情况来修改了。
  季:对研究观点的评估,你们列出的五个观点,在合理性与深刻性上皆颇值得玩味,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理解力去研究评估。
  在具体的试教里,我先示范了对第一种观点的评估,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各分给一个观点进行评估,同时允许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在处理的时候,需要对“合理性”与“深刻性”这两个概念作些解释,这在教师示范时可以一带而过。
  其实,我也做得很简单,关键是这几个观点实在很吸引人,学生有说的欲望。所以我在想,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一切鉴赏都由学生自由发生当然是好的、值得追求的,但是,学生的视野和深度毕竟有限,而你们所设计的这类“互文性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意义重大,应该大力推广。
  倪:我觉得你“示范”的步骤值得借鉴。但又想,这是否不必由教材来规定,而应该由教师来创造性地做。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如果略前详后,确乎该把你的步骤落实到教材层面;如果不略前详后呢?
  所以,关键还是前面的那个问题:应该要扣住“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个目标,我们究竟如何来作取舍?
  季:不知说得对不对:我觉得可能不是取舍的问题,而是诠释与对接的问题。在活动与环节设计的时候,能否就“知识与情感的统一”多作一些诠释,以完成目标理念与活动设计的对接呢?这,其实也是我在读你这个样章时的困惑,我在这上面还是有些不明了。
  倪:你的意见容我三思。我的主要顾虑和困难在于,我们的教材“风格”是潜藏式、启发式的,课堂形态是以讨论为主的;我怕加入一些有关“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的“诠释”,似乎就非得让教师“一言堂”好一会儿了,这难免不协调。不加,确乎又说不清楚。加,怎么加?我们又碰到了教材设计的一个真问题、真难题了,我们都再想想吧。
  3.分角色朗诵小说结尾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重逢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想象以上五种研究观点分别会如何阐释小说的结尾。
  季:我原以为这一步会比较难,没想到学生竟然做到了。真高兴!这是需要他们有清醒而灵活的头脑的。
  倪:对此我倒不是太意外,因为我有个预估,如果前面的环节足够成功,这里应该可以出彩。当然,你和你的学生超额完成了任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2)替玛蒂尔德续写一两句话,以准确完整地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季:成功。
  倪:太好了!
  【应用与拓展】
  1.结合本课的学习经验,围绕下列问题,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思考:
  ◎阅读是认知活动还是情感活动?
  ◎阅读活动有无终点?
  ◎阅读的深化过程,是不是提升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水平的过程?
  2.有的小说人物形象比较单一,不难从一个方面概括;而《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多义性。在生活中,你应该也听到或遇到过一些人和事,很难让你作出善恶、优劣的简单判断。试着写一篇作文,努力表现出你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方面的复杂性。
  季:这是我上《项链》这一课最成功、最愉悦的一次。谢谢你,令我和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开了眼界。
  倪:要说感谢,更该感谢的是我,千金难买你的实验!这倒不是因为你试教的成功,而是,我们这套教材要想有大的成效,就首先要有你这样有效的实验。甚至试教出了问题,那才更管用。比如,到底如何通过教《项链》来教“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个大问题,我们就还得费心费力地进一步研究———这也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我突发灵感,真想把我们这个往返几多回的“电邮谈兵”,好好整理出来,这是非常鲜活的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语文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0:36 , Processed in 0.1028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