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埃里克森的早期人格发展理论谈学前儿童人格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7 08:5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埃里克森的早期人格发展理论谈学前儿童人格教育
作者:欧贤才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要:埃里克森早期人格发展的理论强调学前各期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格教育必须从家庭开始,从婴幼儿开始。基于埃里克森的理论,提出早期儿童人格教育的具体实践,包括母婴之间的亲密接触,父母对婴幼儿自主性的培养,通过身教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心理感受,避免过早的专门教育等四个方面。


词:人格理论;儿童;婴幼儿;早期教育


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其中早期的人格发展对成人人格有着重要影响。但我们现行教育很多时候是在儿童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基架后才去教育和改造,因此对一些人格有所偏异的孩子,我们难以改造或是只能抱怨:“孩子是天生的,拿他没办法。”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个体早期人格发展的机制及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指出:“在讨论发展时,不可避免地要从开始处开始。这是不幸的,因为我们对人的心灵的最早而又最深的层次了解得太少”。为此,他从婴幼儿出生开始研究个体社会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中强调早期社会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早期人格是人的整个一生的人格基架。如果早期各阶段的人格基架建设不良,那么,这将会严重影响个体以后整个一生的人格发展。

一、埃里克森的早期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在其著作《童年与社会》中,在弗洛伊德所划分的性欲阶段基础上划分了人的心理、社会性征的发展过程。他将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心理冲突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儿童早期心理和行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它对个体以后的人格定型化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个社会化阶段(婴儿期,01岁):发生于口部性欲感觉的接受和被拒绝,从而产生婴儿的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心理。它分为两个阶段。

1阶段:最初口部合作阶段。这一阶段是婴儿与外界第一次感情交流的时候,主要是婴儿口与母亲奶头之间的相互感觉合作模式,同时伴有排除模式(吐唾液)和保留模式(紧闭嘴唇)。

埃里克森认为,口和奶头的这种最初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体验快感,在婴儿最初经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的确有些神秘),要取得别人给予的东西,就要学会让别人为他做他希望做的事,那么这个婴儿也必须发展它的自我本能,学会给予别人。”而如果没有做到相互合作,比如母亲怕奶头被咬疼而突然抽回,或是把奶头硬塞进婴儿口中,或不时变换喂奶时间和方式,情况就会是“婴儿会试图用各种强迫的手段而不是用互惠的方法来达到他的控制目的。”

2阶段:咬奶头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牙床发育了,可以咬硬东西了,视觉也可模糊“定位”了,而手臂也学会了伸展和有目的地抓东西了。这个阶段以啮咬的合作模式为主。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建立了许多以“取得”和“抓住”某些东西为核心特征的人际间模式。这些“东西”大多是慷慨给予和慷慨提供的,多少带有轻易滑脱的倾向。“这个阶段,‘善良’和‘邪恶’开始进入婴儿的世界”,“对啮咬的快感,对母亲抽回奶头的忿怒,以及由于自己的忿怒毫无作用而引起更大的忿怒导致婴儿体验了虐待狂和受虐待狂的严重混乱状态”,因此,“即使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相互调节处于最佳状态,仍会给婴儿留下一些初期邪恶的残余以及普遍的怀旧感,他会思念失去的天堂,于是(这个阶段)成为婴儿基本不信任态度的根源”。

第二个社会化阶段(幼儿期,23 岁):来源于肛门区域(括约肌)的“抓住”和“放开”模式,以至形成自主与羞怯、怀疑的基本心理。

这一阶段,幼儿以肠部和膀胱的彻底排泄来取得快感,但这又要求预先积累一定的排泄物,以增强肛门区域能力,这就形成了保留和排泄模式——对应于其他行为的“抓住”和“放开”对立机制。“如果外界控制的训练太早太严,始终不让儿童自己逐步控制大小便和其他功能,他就会面临双重对抗和双重失败。”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婴幼儿通过肌肉及排泄器官的适当训练中获得自主性和自豪感,不适当的训练则会出现疑惑感和羞耻感。

第三个社会化阶段(学前期,45岁):发生于运动和生殖器官,形成儿童主动和内疚的基本心理。

这个阶段儿童已能独立自由移动,并可单独与其他伙伴交往,做游戏,这时孩子开始发现了性别之间的差异。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发展了许多主动的侵犯性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男孩用放肆的喧闹干扰他人,用蛮横的挑衅干扰空间,用过分的好奇干扰未知世界。女孩则变得依赖性更重,渴求更多,性欲常采取“摄取”和“包容”模式。不论男孩女孩,他们这时的性欲都具有主动性,且产生针对父母的“恋母”情绪,但由于性能力及伦理的束缚又使他们产生犯罪感。于是,主动和内疚成了这个时期的基本心理冲突。

二、人格教育必须从家庭、从婴幼儿开始

目前我国正式教育是在三岁左右(第二个社会化阶段已结束)才开始,而这个时候儿童的基本人格特征已经相对稳定,正式教育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我们的教育体制错过了大好良机,我们在孩子形成基本人格的时期基本上是放任他自由发展了。正如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教授在其教育专著《发现母亲》中指出,“由于我们大大低估了婴幼儿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是在孩子已经养成不好的习惯之后再去教育,我们人类所有的教育都是再教育。”

所以,人格教育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从母婴互动开始,从婴幼儿阶段开始。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对学前期的人格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父母必须像正规教师一样对婴幼儿身心成长过程具有正规而系统的认识,给予精心的哺育,塑造孩子积极、和谐和稳定的人格基本构架。

三、家庭中的早期人格教育实践

埃里克森的理论对于早期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认为,结合埃里克森的思想,学前儿童的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在婴儿早期,母亲要与婴儿进行良好合作的亲密互动,尽量给婴儿以安全、快乐和温暖的生理和情感体验,培养婴儿对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合作、互助的关系。婴幼儿在头三年与母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连体,可以说这时的幼儿还是母亲的“一部分”,他的心理感受、情绪和精神都反映着母亲在这些方面上的状态。因此,母亲对孩子不要有丝毫的厌烦、怨愤、抛弃等消极心理,而要给予全身心的关爱。比如,有些母亲由于难产常常不自觉地敌视孩子,喂养孩子缺乏耐心、细心;孩子一出生就被母亲心理所抛弃,这不可避免地也使孩子产生敌视、排斥他人的心理,这可能为孩子长大后走向病态心理甚至犯罪边缘埋下隐患。同时,母亲要经常对婴孩作出爱的表示,比如经常和孩子呆一块儿,并对他进行身体上的爱抚,语言表情上的笑慰,让他感到一切都那么安全和自然,这样孩子的身心各方面才会不受打扰、不受阻碍的顺利成长。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皮兹的一项孤儿院婴孩身心发育状况的调查发现,母亲或代替母亲的人的存在,对于婴儿身心的发育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孩子就连步行、说话一类被视为天生的行为都培养不出来。现代医学也表明,孩子出生伊始,如果不立即进行母子接触,那么就很难有一个良好的母子关系。抱孩子、吻孩子以及同孩子搭话的爱抚行为比较多,其孩子出现神经质倾向明显比未有这些行为的孩子少。

其次,在幼儿期要鼓励孩子在行为方面的自主和独立,培养自主、自信的人格。父母要密切注意幼儿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尝试,给他尝试活动的机会,及时帮扶、鼓励和训练他每一个“第一次”。对小孩而言,从无到有,没有对与错,只要表达出新的动作、话语就是一种成长,因而要更多的鼓励和容忍孩子的尝试出错。例如,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儿童的佝偻病与婴幼儿早期行为自主性培养训练欠缺有关。他指出,幼儿受到父母过分宠爱,受到太多关心,小孩自身的尝试性独立动作总被父母“小心”阻止,如孩子四肢的伸展、挣扎,身体的蠕动、爬行等最初尝试行为受到了“扼杀”。许多孩子行走能力上的缺陷并非天生,而是父母没有及时帮助他们完成一些爬行、直立之类的动作尝试,往后也没有太多的帮扶训练,让孩子长时间安分于布裹、摇篮里,企望他“功到自然成”。阿德勒还举口吃这一语言障碍为例,认为口吃的形成来自于父母的过于溺爱,父母包办了孩子的说话机会和说话内容,孩子很少有面对他人用语言完整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孩子刚一开口说话,父母马上急不可待地替他说出后面的内容,孩子说话一出现错误、吞吐时,父母马上打断他的话语,提醒他哪些说的不好或斥责他不会说话等等,由此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很少得到完整训练,内心又害怕自己说话不好等,最终使他在与他人交流时,心情紧张、说话结巴。由此还引发孩子害怕与生人接触、羞怯、自卑等不良心理和消极情感体验。因此,家长对孩子说话不应采用一种权威、命令的口吻,而应采用“或许”、“可能”、“或者你可以这样尝试”等一类词语,以免给孩子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

再者,家庭中的大人成员要时刻自我教育,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和谐温暖的家庭情感气氛。因为孩子稍大一点(36岁)进入学前期后,虽然还未能主动深入思考,缺乏语言理解和推理能力,但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因而这时父母的身影重于声音。这时父母的自我教育就尤为重要了。父母在孩子面前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模式;此外,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人际关系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如大人们的吵架最好不要让儿童知晓。

最后,在学前期要避免对孩子强制进行过早的“专门教育”,例如音乐、书法和画画等方面的强制教育,否则儿童容易出现屈从、怯懦或反抗、敌意等人格缺陷。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成型之前,任何带有一定强度的强制性专门训练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其他人格方面的正常发展,并产生消极合作、怨恨父母的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注意了解孩子感兴趣的、喜爱的玩具、物件及游戏活动,将智力、艺术技能等方面知识巧妙结合进孩子的这些最初兴趣当中去,让孩子在接触自己喜欢的物品和玩自己喜爱的游戏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文化艺术知识技能感兴趣,即“以兴趣培养兴趣”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既使孩子身心全面得到自主而“安全”地发展,又使他们对智力、艺术技能产生好奇心,培养新的学习兴趣,如若孩子对这些不感兴趣,那强制教育又能有什么效果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埃里克森关于个体早期人格发展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个体的人格从出生伊始就受到环境以及母婴互动的重要影响,因此,人格教育必须从婴幼儿开始,从母婴互动关系开始。现代人格教育的重点不是等到儿童入学后才去矫正其缺陷人格,而是从开始处开始,以一种建设的态度去培养儿童积极的人格,防止人格出现偏差。因而,个体的早期家庭教育不应该被忽视,相反,我们要把它放在首要的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1:40 , Processed in 0.1226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