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管理为什么越来越监狱化?
许锡良
真正优质学校的标志就是看学校解放学生身心的程度,而不是控制与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程度。黑龙江某省重点学校,因学校管理太严,导致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男学生逃学,班主任处罚逃学学生停课反省,又导致该生离家出逃,喝药自杀,其父亲以为儿子没命了,继而跑到学校用铁锤击打班主任老师的脑袋,导致班主任脑震荡死亡。此事发生于去年年底,成为一件颇具影响的恶性事件。
看似这件事情是很偶然发生的。但是,其实后面有许多非人化的管理在起作用。小S是这间学校高二学生,成绩中等,过完暑假马上就进入高三课程的学习了。我问及此事,他很感慨。这间学校的升学率最近几年来是比较高的,全校一个年级的毕业生常常近二千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够升到本科。学费也是当地最高的。因此,进入这间学校学习,其实就相当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其实现在考上大学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即使考上北大清华,也不再如以前那样令人耀眼目眩。但是,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就是,一个人一旦踏进这间学校,就等于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因为,这间学校的管理完全是监狱化的。
学生常常眼睛一睁,开始竞争,眼睛一睁,学到熄灯。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必须在5点30分开始起床,6点整就要去教室早读。而班主任往往还会比学生稍早一点到教室监督学生苦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常常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他们的勤苦常常却是用来摧残学生生命的。学生这样苦读,一直到要中午12点,才能够歇口气,然后中午连吃饭带走路,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必须全部在学校食堂,说是为了安全,但是,学校的食堂却常常发生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下午开始上课要到晚上11点以后。算算睡眠时间,每天不足7个小时,而且还不能够有失眠,需要倒床就睡才能够保证有6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一年365天,总共的各类假期,包括寒暑假还足一个月。每天披星戴月,两头不见阳光。一个星期,只有可怜的一节体育活动课,而且就是这一节可怜的体育活动课,还常常被其他重要科目老师所占用。“由于长期以来的睡眠不足,所以每天要学会在课堂上打瞌睡。那怕只是十几分钟的瞌睡时间,常常也会对缓解身体的疲劳有所帮助。”小S痛苦地述说着自己的学习生活,感觉那就是纳粹集中营,暗无天日。小S由于长期运动不足,睡眠不足,每天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外出流放一次,然后能够美美睡上一觉。望着他一身由于缺乏运动而生出的一身肥肉,毫无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这间学校,院墙高筑,布满铁丝网,大门紧闭,电子监视眼布满校园,校长办公室几乎成为瞭望台。校长就是监狱长,教师就是警察,学生就是犯人。学生进学校如监狱,一切书籍、电子学习工具都是被禁止的对象。学生上课就是坐牢,下课就是放风,寒暑假就是假释,学生逃学就是越狱。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学生与这个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社会发生接触,避免其影响,而这一切都莫不是为了集中时间精力抓升学率。现在的学校,不是去改变学校教育与管理方式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是选择拒绝,导致学生一走出校门,常常有一种上当受骗并且弱智无能的感觉。学校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不知道这是在“诲人不倦”,还是在“毁人不倦”?
真是应了那句话:抓升学率要抓出血来。其实升学率面对社会的日益开放已经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用那样的分数来选拔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够说明教育质量。尽管,校园血案在这间学校频频出现。但是,由于这间学校的升学率比较高,因此,全省各地的学生,还是源源不断地花高价来读这间监狱学校。其实就是由父母花钱把孩子送进监狱来劳改,他们还以为找到了一间以严著称的学校,他们的孩子将会在这里锻造成器,其实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且这些损害是父母花费巨额费用买来的。可见人们陷入在教育的认识误区里将是多么可怕。
为什么越是名校,越是趋于监狱化?与纳粹集中营化?原因很简单,当一个社会以控制与驯服作为质量标准来评估学校的时候,自然是控制得越严,驯服得越厉害的学校就会被视为越是优质学校。中国的学校教育与欧美几乎是完全相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价值取向相反,因此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自然也是相反的。正因为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奉劝中国年轻父母不要盲目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名校,因为有许多名校其实只是监狱。尽管钱伟长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以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身份在《北京日报》、《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过严地管教青年是封建教育思想的反映》一文,在文中谈到:“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封建社会对青年的‘教育’有一整套,现在我们虽然已经不用那一套‘老成持重’、‘温文典雅’的字眼,但是这些字眼的某些内容却在“服从”、‘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等另外一套字眼内借尸回魂了,有许多对青年的不合理的要求,就是借助于‘服从祖国需要’这样的光辉的字眼里混了进来,新名词混进了旧内容,确实迷惑了不少青年。”
“约束和管教太多,终究是和发挥青年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我也曾看见过活泼的青年渐渐地变成沉默寡言,青年们自小在一起的好朋友因为怕被检查搞‘小圈子’而渐渐疏远了,正当的生活爱好和业务特长受到了限制,一切好像都有顾虑,甚至像吃根冰棍都可以算做生活浪费。这样动辄得咎的生活,显然只会伤害他们的锐气,是无益于青年的教育的。”
学生被管理过严,控制太死,动辄得咎的状态,是严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但是,摧残孩子身心健康越是有效率的学校越是名校,而越是这样“毁人不倦”的教师也就越是名师。其教训是令人深思的。钱伟长先生在加拿大与美国受西式教育,对此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他半个多世纪前的告诫其实今天还远远没有过时。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于潮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