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在读了我的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拘一格教语文》一书之后,这样写道:“《不拘一格教语文》不但指向老师的备课上课,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的教学案例也真实的谈起了教学管理。没有老师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教学组织、教学目标都是一句空话。”
确实如此,教学管理在教学中,意义重大。推而广之,管理,在教育中,意义更加重大。
近十几年来,先是研究性学习,再是新课程的推行,随之而来的,课堂形式的花样也不断翻新,讨论、辩论、汇报交流、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活动……各种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远的不说,近的就有“洋思”和“杜郎口”。
2006年,“杜郎口旋风”刚刚刮起来的时候,我曾经想写一组文章谈对杜郎口模式的看法,但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而一直没能动笔。这几年间,各地一窝蜂地学习“杜郎口”模式,却少有人关注“杜郎口模式”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因而也就忽略了它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如果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谬种流传,也许并不夸张。
其实,不管是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课堂,不管是构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面对教育教学之管理。而思考管理的意义,小到一个教师,还大至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厘清的问题即是:管理,目的何在?
2006年11月14日,山西沁源二中“11·14”车祸,二十多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毁灭了。山西省教育厅紧急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即使在太原市,也有学校因校园场地小而学生人数多,无法正常跑操而将晨练的队伍拉上市井街道。至于其他县市,像沁源二中这样,带领部分学生到公路上跑早操的,更不在少数。
对症下药,令行禁止,可想而知,公路跑操之举,行将迹绝于山西,而其他省份,殷鉴不远,警钟长鸣,也必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而,二十多条性命,得到的教训就是这些吗?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公路跑操吗?在于这一决策的失误吗?
事故发生之后,当记者问及以前跑操时有无大货车从公路上驶过来,是否感觉害怕时,受伤学生说,经常有车横冲直撞驶来,我们跑操时提心吊胆,怎么能不怕呢?公路上跑操,为时已久,生命的恐惧,从未免除。这违反常识的决策为什么能够制订出来并推行下去,不至惨祸发生而不能取缔呢?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出发点不外两方面,一是有利于管理者实施管理,一是有利于被管理者幸福生活。
从有利于管理的角度出发,是我们制订政策者所最习惯的思维,怎么利于调度,怎么便于协调,怎么适于统一,怎么合于尺度,总之,方便的、整齐的、省力的,就是高效的、出成绩的,因而,就是好的。管理者,是从管理者自身出发来制订政策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简便易行操作顺当。许多学校上路跑操这样的决策,决策人所考虑的是学校要在统一的时间里,全部出操,统一调度,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口号,这一切的统一,体现了校园的章法,符合校园的常规尺度,是最重要的原则。于是在决策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问题就被理所当然地忽略掉了,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有悖于人之常情,那也将多半被决策者最后以学校必须出早操、必须统一步调,否则不成体统而否决掉。
倘使决策从有利于被管理者角度出发来制订,恐怕大多数决策者都会感觉许多很简单的问题,原本挥手之间就能解决的,忽然就难缠而棘手起来,因为被管理者总是多于管理者的,其个体需求之繁多、其个性差异之巨大、其个别情况之庞杂往往令管理者应对乏术不堪其扰。诚然,如果管理一个车间,管理机器的师傅大可不必考虑每台机器的个体之需,只消订一个标准,整体检修一下,让它们全都符合规范,就轻而易举的搞定了!但是,如果管理者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血肉之躯而非钢铁模具的话,譬如学校,定标定矩,整齐划一,心中有法,目中无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灾难就无法避免了。
比如当前,各地高中(尤以县中突出)正是人口高峰期,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着学生人数与学校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一个标准教室和宿舍经常硬塞进两倍乃至三倍以上的人,一到冬天,校园里必然成为流感的高发区。而最可怕的是,有的学校,学生人数从原来的八九百,激增到五六千,作息时间竟然纹丝不改,依然是老黄历旧章程,比如午饭吧,12点全校统一放学,五六千人从一幢大楼里分四个楼梯口同时释放,同时涌向也只有四个门口的一个大餐厅,同时打饭吃饭……而40分钟后,则要求这五六千人必须已经躺在各自的床上了!这样的决策是不会出现血案的,没有人会挤死,高峰期下不了楼,可以留在教室里赶写如山的试题;没有人会饿死,打不上饭,可以吃面包啃方便面;没有人会渴死,打不到热水,嘴对着自来水龙头也能解决问题。所有的人都活得好好的,不,肠胃病多了,感冒多了,连阑尾炎、尿结石都多了起来,但是,所有的人都活着,活着,就好!虽然活得很悲惨,尚且不能免于饥渴劳累的恐惧!
许许多多看得见血泪和看不见血泪的规章制度背后,都是制订者一本正经严肃端庄的嘴脸,在得意地欣赏着自己治下的繁荣和整饬!没有对人的关怀,只有对形式、效率和成绩的疯狂追逐,悲剧才会不断上演。倘使不能回归人本身,人祸将永远猛于天灾!
从2006年11月14日的山西沁源二中中学生公路跑操血案,到2011年11月16日的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惨剧,死者已矣,生者何为?痛定思痛,何以告慰年轻生命的在天之灵?所有有权制定管理条例的教育者,请你们反思其根本,恢复其常识,呼唤自己人性的回归,让更多的生者,能够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吧!
须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全成长,是为了他们成长为一个个和谐快乐幸福的人,而不是为了你们的政绩成绩事迹,更不是为了化成血迹!
在此,我不想给教育行政部门开药方。因为,前文已经阐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出发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做起来并不难,如果守护良知,坚持底线都做不到,任何方法都无济于事。
作为教育组织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管理层面,大有作为。
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也许,你不得不为自己管理的班级设置班干部。但是,至少你在如何设置班干部上,有自己的选择权。是让学生自由竞选民主选举,还是按照学生的不同家世身份,按照你所需要的社会关系来分配权力,你可以做出选择,这是没有人会逼迫你的。至于评优、评先、各种评比、各项活动、每次考试的前后、甚至微观到教室内座次的安排,都可以体现出你管理的层次和目的,这些,都是你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如果,你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管理,那么你必然知道,班级管理应该追求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你必然能够为了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而想方设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组织方法。而绝不会,在学生中培植亲信,鼓励学生告密,甚至采取威逼利诱的各种下三滥的伎俩来拉拢或者孤立任何一个学生,在你的心目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你绝不会用封官许愿的卑劣手段来污辱教育,你也绝不会像一些地方的一些班主任那样,为了减少一个升学的后腿,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所谓任务,而不惜用各种卑鄙的手段,让不愿意中途离开学校的孩子,因为无法忍受嘲讽孤立等折磨,不得不放弃参加毕业升学考试,去上职业学校……
如果,你是一个语文教师,你可以在你的语文教学中,为孩子们的健全成长做很多努力。比如,你可以利用语文课程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自发参与,自觉竞选,自主分组,合理竞争;你还可以组织孩子们成立社团,设计社徽,确定自己的社团宗旨,一个月出一份报纸,或者两个月办一份杂志。
即使是日常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你都可以既合理组织,又获得实效,让孩子们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完成自身的成长。
直面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现实,你可以把阅读摘评的时间,安排在你自己的语文课上,从而,既能保障学生阅读摘评的质量,又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速度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抱怨没有时间,没有办法让学生阅读,你为什么不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呢?你明明知道,学好语文,关键不在于做多少题目,根本不需要重复做那么多题目,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去做,你为什么不大胆地,把属于你自己的,你可以完全支配的语文课的时间,还给语文呢?一方面助纣为虐,一方面又顾影自怜,这样扭曲的教学生活,你并不快乐,那么,你为什么不在你可以作为的地方,开动脑筋,运用智慧,放手去做呢?
至于写作,既然你自己都不喜欢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你为什么要教学生写那种没有自我没有个性的文章呢?你不要说写考场作文需要这个,你应该知道,考场作文中,真正能够得到青睐的,恰恰是富有个性、具有文采并立意深刻的文章。就像斯宾塞所说:“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的表达更吸引人,就应该经常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 如果,你让孩子们把“写作”当作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让“写作”成为使孩子的自我日益舒展饱满的一种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作文”的任务尤其不是为了揣摩教师的喜好心思而去“作文”,那么,写作本身,对于孩子还会不会这么令人厌烦?那么阅读过程,对于你还会不会成为苦役?那么,你的写作教学还会不会成为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单调的沙漠? 是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就是这样管理我的写作教学的——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孩子。
我们每个学生都要首先给自己的随笔集取名,然后,写上自序诠释自己的文集,并要首页留白,以便当这个本子用完之后,建立文章目录。看看我们学生自己的文集吧:
《我的秘密花园》(吕媛媛)、《成长》(徐朝)、《飘》(杨云飞)、《带充实走过》(李岩)、《明白心中糊涂味》(梁学慧)、《酸甜苦辣咸》(刘贝贝)、《奔跑》(刘晓光)、《梅香竹韵》(肖雅梦)《足迹》(王梦颖)、《只要半颗心》(张政洁)、《心灯如月》(许倩)、《新长征的路上》(刘旭涛)、《七彩雨蝶》(王孟君)、《鞍上客》(谢晶晶)、《一只小小鸟》(韩克琼)、《叶子》(董思辰)、《坚持到底》(张旭)、《碎碎念》(赵璟琨)……
就这样,在自己亲手选定的随笔本上,自己冥思苦想“像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样”(学生卢山语),他们,给自己的随笔取出了自认为足以表达自己此刻心情的名字。不但如此,很多人还为自己的随笔精心设计了封面。
于是,他们开始为自己而写作了。
如今的高中生活,是异常紧张的。如果每天都写,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一般要求每周2-3篇,并要求他们每一篇都写上写作的具体时间,最好每篇都拟定一个题目(一般写随笔一两个月之后,每篇都拟题目就能养成习惯)。而他们的写作过程是有我的阅读过程一路相伴的。
我把班里的学生按照竖排座位分成小组,每组头排的学生自动晋级为小组长,负责本组随笔的收发工作。每天,我收取一组学生的随笔,认真批阅,写上评语。对于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乃至标题、结尾、结构立意等等问题,只是划出来在旁边打上一个问号或者提示几个问题,发还给学生后让其自己修订。下次再收到后,我都要把前面的浏览一下,看看问题改正了没有,如果没有,就折起来,背面用朱红大字批上一个鲜艳的“改!”,如此,直到他们每个人,知错就改。而如果学生对于所出现问题,不明白,就继续启发引导,直到他自己明白修正为止。写作,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亲自体验经历,只有在反复不断地自我调整完善的过程中,学生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师只做启发引导,而绝不能包办代替。即使偶做示范,也应提示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修改。比如,删节一些冗余拖沓之处,不要说这里冗余拖沓而删除,而应该提示学生,让其比较删节前后的文字,有何区别,思考为何删除。而对于用词不当或者不够准确传神之处,只消提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修改,而不宜技痒难耐越俎代庖,倘使学生确实修改不得要领,再帮助不迟,因为这时候,已经是学生历经百思而不得其解之时,可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了。修改文章,不仅仅是删节调换炼字造句这些小修小补,更应有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等大手术,经常,我会指出学生某一篇文章在整体构架上的问题,或者在立意上的偏差,或者尚可以换个角度,深入挖掘剖析之处,让学生重起炉灶另开张,再写一篇。
“修改”,在一个人的写作过程中,其意义是不仅限于辞章修饰的,它更是一个人的思维、思想、审美乃至文化构成的自我健全过程。
因此,除了引导、督促学生养成细节之处不断修改的习惯,在追求简洁、典雅、优美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写作风格之外,更为重要而经常的,是与学生就具体问题不断深入地对话、交流和探讨,以促进他们心灵的生长、思想的成熟和精神的完善。
翻阅学生的随笔,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往往是我做了批注,下次收上来再看,批注之下又有了学生的回应,于是我再继续回应,而有时候,学生会因为我的一段段批注,奋笔疾书,再写下一篇篇文章。如此往复,乐在其中。
如果,你是一个数学老师……
是的,教育管理的天地,大有作为,端看你是不是愿意做,为之,则不难。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教育教学中,离不开管理,而管理,绝不能为了收服学生以便更好的管束与灌输,不论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教师,都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管理这门学问。
我们不能用我们所恐惧甚至憎恶的手段,栽下贫瘠、丑陋与怯懦,却一心想着收获丰盈、美丽与勇敢。胡适说得多好,要想怎么收获,先得怎么栽。
2011-12-28
(此文应《师道》之约,发于2012.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