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1 14: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





本报记者 李斐然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08日   09 版)
从高中老师史金霞的课堂外走过,总能有些不一样的发现:正在上课的教室里会传出咿咿呀呀的黄梅戏,抑或是左小祖咒的歌曲《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会跟着老师一起哼唱蔡依林的情歌,他们甚至会大声地争论:“早恋是个伪命题,爱情不应该有年龄限制”……
    可以谈古论今,甚至“谈情说爱”——苏州星海实验中学这名语文老师,把自己的语文课定义为“为教育正名,为语文松绑”。
    “现在普通读者有一种心理,就是看语文课本出丑,然后骂几句,但是何去何从,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关于语文课的谎言,现在已经成了饭桌上的笑料了。”史金霞说。
    年近40岁的她却想做“严肃讨论价值原则的人”,用自己的力量为语文课带来变化。她把自己摸索出来的这套课堂模式写进了《不拘一格教语文》中。
    这本鲜活的一线教师课堂记录,不仅打动了来自苏州、湛江等地的许多学生家长,也重新点燃了业内对于语文教育话题的又一轮反思。在各大教育类网络论坛上,许多同为语文教师的“战友”们在读过此书后“陷入痛苦的思索”:如何让学生这只鸟儿,从语文应试教育的笼子里飞出去?

    很多固定我们灵魂的工作,事实上是从语文课开始的

    和史金霞一样,作家苏小和曾经也是一名语文老师,“捏着粉笔头,带着孩子们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回想起那段教书经历,这位作家想到了四个字:“度日如年”。
    很多语文教师对这种感受都不陌生。史金霞的同事、语文教师刘会一度认为,教语文的自己不过是一个“高级文字搬运工”,从网络上搜罗课件,对照着教学参考书的答案,然后站到学生面前复述一遍。
    “那么多标准答案,要把孩子们训练成统一的面孔,统一的发型,统一的赞美,还有统一的悲伤。这种固定我们灵魂的工作,事实上就是从语文课开始的。”苏小和说。
    在史金霞看来,现在很多语文课其实是一项体力劳动,机械地重复、积累,不致力于培养人,而致力于“制造”产品,“这不仅不能使人心向善,反而在加速人性的堕落”。
    而她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的梦想和快乐的期望,成为思考开始的地方,成为心与心融会交流的家园”。
    原本,一篇《西厢记》的《长亭送别》节选只是一段列入考试项目的文章,史金霞的课却将这段折子戏变得有滋有味。上课时,这位喜欢音乐的老师不仅用上了黄梅戏的《西厢记》选段,还融入了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阿牛的《桃花朵朵开》以及刘若英的《分开旅行》……
    听着歌曲,对照着课文,这名语文老师带着十五六岁的学生们思考:莺莺是不是在担心张生“移情别恋”?在不同的时代里,女子在爱情中的地位有什么变化?
    “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以被糅合在这么有趣的课堂形式当中,不知不觉、细水长流、水到渠成地完成。” 江苏扬州中学的语文教师王舒成这样评价。
    而史金霞对“小溪”的选择没有禁区。最近,她看中了美国电影《妈妈咪呀》,打算拿来作为一个热门话题的由头——两性。在她看来,虽然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很八卦的故事”,但“内容非常干净”,适合让孩子们面对这样的话题。
    “只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考量,不管教什么内容,都会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精彩”。史金霞希望自己的书能够影响到其他同行,“敲开他们的门”,让他们从为了应试疲于奔命的怪圈中走出来,“改变一个老师,会改变不知道多少孩子”。

         这个时代做教师,如果你不肯遵循常识,不尊重真实,是会被学生耻笑的

    和史金霞一起走在校园里,很难判断出身边这位究竟是不是老师,因为时不时会有迎面而来的学生笑着跟她打招呼:“嘿,霞姐!”
    他们的“霞姐”个子不高,穿上高跟鞋身高才和她上初二的女儿差不多,顶着洋娃娃一样的大波浪卷发,在随处可见带眼镜的人的校园里,她总用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看着学生,叫着学生们的外号。
    “我记不住学生的成绩,也从来不去记,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写来的随笔。”随笔几乎是史金霞的语文课唯一的作业,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写书摘,写影评,甚至记流水账,唯一的要求是“真实”。
    “我最喜欢改作业了,这就是在读青春故事。”史金霞边翻看学生们的随笔边笑着说。
    这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交流的纸质平台。在这里,学生写的大都是“不能跟父母说的话”——最近喜欢看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暗恋的同学有什么新进展, 甚至还有学生直截了当地表示,“我真的很想喝酒”……
    他们把心思一股脑儿写给“霞姐”,而这位“知心姐姐”还会跟他们互动,帮他们出主意,听他们的看法。
    “作为过来人,我也曾经和学生一样年轻,能够体会他们的心情。”史金霞说。
    这位女老师对学生的体谅打动了同为老师的王舒成:“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最重要的不是教法的借鉴,而是教师的人格养成。”
    让他印象最深的例子是,当班上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时,其中一位同学因为读得很慢迟迟不能结束,史金霞没有打断他,而是一直等待他,直至这节课接近结束。
    作为同行,王舒成一方面觉得这节课非常“奢侈”,因为没有“讲”什么;但“细想其效果,则又非常惊人,同学们学到了尊重差异,学到了欣赏和包容,可能会影响有些同学一辈子”。
    而除了体谅学生,更让史金霞在意的是学生“智慧上的健康生命和健全人格”。她觉得,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课”。
    这个19岁就登上讲台的女老师常常为自己感到遗憾:“在自己最好的年华,十七八岁的时候,求知若渴,没人引导,读了一大堆垃圾书。”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拓宽眼界,她专门给学生们列阅读书目,其中不仅有司马迁的《史记》,还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何伟的《寻路中国》、龙应台的《目送》,以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等。
    史金霞还给自己的阅读课立下了“四要四不要”作为规矩:“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识,要敢于提出异见,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有根据的道理,要突现自己个性的智慧,动自己的头脑,而不依赖他人。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老师,尤其是不要意图在我这里找到唯一的标准答案,我的观点只代表我个人。”
    在她的推荐下,一些高二的学生开始关注书本以外的大千世界,有人已经开始读哈耶克的专著,也有人在看过《史记》后写下了题为《我们该如何书写“历史”》的随笔。在课堂上,学生们则会主动就毒奶粉事件展开讨论,在随笔里写下对奥巴马执政理念的看法。
    “在一方天地中的我们是被囚禁着的思想者,因为有敬畏,因为有约束,我们才更应该思考。”史金霞的学生宋越在随笔中如是说。
    “这个时代做教师,如果你不肯遵循常识,不尊重真实,是会被学生耻笑的,学生会看不起这样的教师。”史金霞说。“教师要摘下虚幻粉饰的眼镜,恢复自己的常识判断,养成批判思考的习惯。”
    一位学生带来史金霞的书,希望老师为他签名题词,而史金霞则写下了自己对学生最大的期许:“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与自己愿望大相径庭的力量在步步逼近,而她在用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反击

    可是,即便是在史金霞所在的中学教师办公室,人们讨论的仍然是另外一个重要话题——分数。
    作为同行,王舒成觉得,语文,以至于整个中学课堂,“对苦读模式的认同和模仿到了扭曲的程度,是当今教育界的一种时尚、一种标杆,现实对大多数教语文的来说,是那么沉重,以致于他们常常拖曳着镣铐,忘记了跳舞”。
    史金霞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处境。几年前在一所民办学校教书时,有一次学校的教研室进行调研,因为史金霞的课程几乎从来不考试,她把一些学生随笔和读书笔记交了上去,结果,教研室回复,这不算数,他们想看的是学生的考卷和分数单。
    同在应试教育前线的王舒成不禁发问:“史老师在书中营构了一个理想教育世界,那只笼中的鸟,在如今越发恶劣的教育环境下,真能自由飞去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时常困扰着史金霞。在此前任教的民办学校她曾遇到过一个被班主任批评得直掉泪的女生,被批评的原因是“看杂书”,结果她打开一看,正是自己推荐给学生的《苏东坡传》。
    “我不能三年语文课都为了一个分数。我不想用野蛮的愚蠢的手段获取分数,而且,比分数重要得多的东西,多得是。”史金霞说。
    事实上,在史金霞所负责的班级里,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因为语文教师讲课的“不拘一格”而受到拖累,因为“好玩”爱上语文课的学生们常常会拿到全校的最高分,而班级平均分也会在高考时拿到第一名。
    视胡适为偶像的她把自己的这种坚持称为“温和的改革”,“与其跟体制决裂,不如多去推动它,改变它”。
    “我相信教师这个群体并不是铁板一块。但是在这个体制里需要生存,必须要先拿出环境想要的东西来向别人证明,我这个方法是对的,让这种方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史金霞说。
    但是,与自己愿望背道而驰的力量依然在一步步向自己逼近,而史金霞也在用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反击。
    “生活有很多种,既然能够站着把分数拿了,就不必跪着、趴着。”史金霞说,“我希望孩子们在最年轻的日子里,能有一个最美好的回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4:09:3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一位教师的自我救赎作者:pplong
——读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一书有感
知道史金霞,始于今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看了之后非常振奋,就将这篇文章放到了我的博客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后来,单位开会的时候,我提到了史老师的语文教学,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奇女子,有着非同寻常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于是又购买了她的书来读。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走进了史金霞多彩的语文世界。
听过了太多的语文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对文本肆意肢解的课堂。明明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片森林,老师偏不让孩子们去欣赏森林的壮观,而是引导他们去找寻其中的一棵树,就书上的几片树叶、几根枝杈进行学习和讨论。以至于学习了一篇又一篇的课文,孩子们依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堂上那些偏离在工具性、人文性之外的莫名其妙的演绎,就更让人感到奇怪了。语文课被人称之为教学效率低下的课程,多上几节课、少上几节课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语文教师,似乎都认可了这样的教学“传统”和“习惯”,有的老师对此虽有微词,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依然坚守着这些“传统”和“习惯”。语文课,只能如此上吗?
史金霞不这么认为。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加丰沛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视野中找寻一部作品的历史坐标,揭示作品本身深刻的思想内涵,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表达,使得史金霞上出了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并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青睐。听听学生是怎样说的吧:
2010级的新生黄宇澄说:上了九年的语文课,经历了四个语文老师,我热爱过语文吗?没有啊,只不过是我对成绩的追求罢了。在这半载中,我才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优秀文化的魅力,我很幸福,我感谢我的语文老师。
2010届学生陈恺说:人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但绝大多数只是教我们知识,而很少有老师教我们怎样对待生活、感情,怎样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样的老师很少,但是,一辈子遇上这样一个老师也是幸福的。
我是一个理科教师,对语文教学缺乏研究,但从《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中,我读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语文课要凸显工具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还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这一争论已经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就会有不同的思潮出现。在现阶段,大家似乎比较倾向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无意加入这方面的讨论,但我觉得,语文学科首先要凸显工具性。
在信息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最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交流沟通的能力。每个学科的教学,都应承担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责任,但主要的责任依然应该由语文学科来承担。这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价值所在。
交流沟通的能力如何培养?从史金霞老师的《不拘一格教语文》中,提供了三条非常清晰的线索,分别是阅读、写作和演讲。
交流沟通的基础之一是清晰把握别人的思想观点,而阅读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阅读的素材是多样的,有对他人的阅读,包括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以及所表达的观点的聆听;有对文本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有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有对电影电视等视频作品思想的把握和诠释。
史金霞分五个部分介绍自己的语文教学,其中第一个单元就是她的阅读教学。她给这个单元所起的名字是“打破课堂的樊篱”,但从这名字看,就可以体会到她课堂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了。史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教材为我所用。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及采取什么手段来做,经由什么路径达成。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学养做底气,更要有专业的素养为依托,要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是宏观把握与微观品味兼顾。首先要整体感知,梳理脉络;其次是具体赏析和深入探究,由表及里。第三是阅读、写作和鉴赏相结合。但就阅读教阅读,是很难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必须要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做,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史老师还提炼了阅读教学的四种方法:一是尊重历史,还原文本。这其中,将未经教材编写者删减过的课本原文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文本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很值得老师们借鉴。二是打通内外,丰富文本。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有关文本的信息,让师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对话。教师不能有意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封闭起来,以便在课堂上的发挥。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师道尊严和专业威信,是很可悲的。“人越开放,吸纳的越多,成长就越快,就越能够超越自我。”三是纵深多维,重构文本。即站在时空的坐标轴上,调动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如各种文本、历史资料、音乐、电影等等,让学生多维度的挖掘文本的意义,勾连对照,重构文本。让一篇篇课文,成为一粒粒的种子,凝聚成孩子们成长的力量。四是精心设问,把玩文本。把握一个文本的教学,要有精当的问题意识。“一个出色的好问题,好比打开文本的一把钥匙,设置一个精当的问题,如同在阅读的大门上,安装了一个有力的把手。”
交流沟通的基础之二是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和演讲则是达成这一目的基本途径。史金霞老师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提出“作文”这一概念来?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极力回避“作文”这一概念,代之的是“写作”。让学生写随笔,每周2-3篇,是她一以贯之的教学行为。在她看来,写作是人生存的一种方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渴望真实自如地表达自我和充分和谐地与他人交流。学生写随笔,就是书写个人的历史。而我阅读他们的随笔,就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心灵的对谈。
正是因为如此,在本书的第二单元介绍自己有关写作教学的经验时,她用了“唤醒沉睡的心魂”这样的语句。斯宾塞说:“在根本上,写作是孩子自己的事。也只有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的能力。”我阅读着书中孩子们的一篇篇习作,感慨万分,想到了电视台上的一档节目——“我心唱响”。潘熙圆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了电影《入殓师》之后,写出了一篇随笔,感慨自己对死亡“有如此深切的思考和了解。”之后又利用周末,将这部影片看了三遍,写了一篇影评。但自己感觉到依然没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寒假期间又将这部电影看了两遍,还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分五个部分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随笔。这样的一种学习自觉,不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吗?
把写作的权利还给孩子,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孩子们从“无话可说”到“不吐不快”,从“为别人写作文”到“为自己而写作”,从“我的写作”到“我们的写作”,从“感性化写作”到“理性化写作”……史金霞老师为此做出了艰苦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写作不是技巧,应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生活方式,如果失掉了思想,淡漠了情感,缺失了个性,那么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何在?”那些整天训练孩子们应试作文技巧的老师们,读了这句话,不知道有何感受?
以宿舍为单位组织的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代表集体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并接受大家的评判。这是多么好的锻炼机会啊。
今天的教育,一个最令大家痛心的问题就是讲眼睛紧紧盯在分数上,对分数之外更有价值的事情认识不清,关注不到位。很多教师非常担心在分数之外用力多了,会影响考试的成绩,受到各方的指责。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学了好几年,都没有一次在公众讲话的机会,回到家里也不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社会需要的交流沟通能力与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史金霞老师的实践告诉我们,其实培养学生一生所需要的基础性素养与学生所需要的分数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孩子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了,不用刻意去追求分数,分数自然也会有的。教师首先要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自己。
二、语文课要重视人文性
史金霞老师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有明确的追求:课堂教学要坚持“十六字方针”——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加深素养、提高能力;要贯彻“一少四多”——少做一些题、多读一些书、多写一些文章、多思考一些问题、多锻炼一些能力;要秉承“三个结合”——阅读、鉴赏、写作;要回归“一个原点”——教育、生活、人本身。这些追求的本身,就体现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作为人们用来沟通彼此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无论是该表之情、应达之意,还是所载之道,都属于思想的范畴,这就要求语文学科必然要重视人文性。所谓人文性,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系、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目标是追求美和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纵观全书,处处都可以看出史金霞老师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到她将这种人文关怀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体现在课堂的点点滴滴之中。她说:“有的老师,以学生长得越来越像他而觉得成功。而我,是以学生长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而欣慰喜悦。作为教师,全部的幸福就在于此。”
为了让学生长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史金霞老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它整体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个学段的语文教学任务进行整体把握和细分,然后合理安排各个年级的主要教学活动,除了对课本中文本的研读之外,还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来启发学生对生命的关心、对人类发展的关注、对真善美的追求。她设计了文学大师研究专题、慕仙思圣古韵心声专题、各种类型的辩论赛、语文报社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在很多学校形同虚设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活动,在自己的学科中得到了切切实实的落地。她充分认识诗歌在人的成长中的价值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一个诗人,都应该是一个诗人。生活的美好,青春的美丽,甚至忧愁苦难,都有着诗歌的魅力。”于是让学生品味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表演诗歌,放飞青春的纸鸢。我阅读着她的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心非常感动,因为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体悟出了放飞心灵的快乐。
她将电影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一边看电影,一边看学生,密切关注影片播放流程中学生的反应,鼠标在手,眼疾手快,在关键时,暂停、回放,适时追问、激疑、点拨、提示。在观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注意铺垫,学会联系,学会比较,体味品悟,领会解读,可谓手把手地教会他们看电影。”我读着她的书,感受着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成长的步履,觉得非常的欣喜。史老师自己认为:在语文课程中,引进电影这个元素,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可以促成对教材更为合理的开发使用;不但不会影响考试成绩,反倒促进了学生观察力、理解力、思考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引导孩子们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给她的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电影的主要内容完了之后,孩子们常常是拉动座椅回原位或者立刻去做别的事情,“每次您都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或者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直到电影最后的字母播放结束。”慢慢地,大家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总是能够完整地聆听片尾的音乐,完整地看完片尾的制作,完整地讲奉献给我们如此优秀影片的人们的名字,一行行看过。以至于孩子们到了电影院,也要坚持将字母全部看完,才会离开座位。这样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陶冶精神、润泽情感、丰满心灵的过程。用等待、用濡染、用文明教给孩子文明,其实并不难,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
拉拉杂杂写的太多了,用史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吧:“我们做老师的别用暴力去挤逼人生,对每一天都要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重它,尤其不能污辱它,教育要救赎的不是教育对象而是我们自己。”

《不拘一格教语文》 史金霞/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1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4:10:12 | 只看该作者
史金霞:管理在教育中的意义

一个朋友在读了我的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拘一格教语文》一书之后,这样写道:“《不拘一格教语文》不但指向老师的备课上课,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的教学案例也真实的谈起了教学管理。没有老师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教学组织、教学目标都是一句空话。”
确实如此,教学管理在教学中,意义重大。推而广之,管理,在教育中,意义更加重大。

管理,目的何在?
近十几年来,先是研究性学习,再是新课程的推行,随之而来的,课堂形式的花样也不断翻新,讨论、辩论、汇报交流、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活动……各种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远的不说,近的就有“洋思”和“杜郎口”。
2006年,“杜郎口旋风”刚刚刮起来的时候,我曾经想写一组文章谈对杜郎口模式的看法,但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而一直没能动笔。这几年间,各地一窝蜂地学习“杜郎口”模式,却少有人关注“杜郎口模式”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因而也就忽略了它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如果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谬种流传,也许并不夸张。
其实,不管是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课堂,不管是构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面对教育教学之管理。而思考管理的意义,小到一个教师,还大至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厘清的问题即是:管理,目的何在?
20061114,山西沁源二中“11·14”车祸,二十多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毁灭了。山西省教育厅紧急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即使在太原市,也有学校因校园场地小而学生人数多,无法正常跑操而将晨练的队伍拉上市井街道。至于其他县市,像沁源二中这样,带领部分学生到公路上跑早操的,更不在少数。
对症下药,令行禁止,可想而知,公路跑操之举,行将迹绝于山西,而其他省份,殷鉴不远,警钟长鸣,也必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而,二十多条性命,得到的教训就是这些吗?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公路跑操吗?在于这一决策的失误吗?
事故发生之后,当记者问及以前跑操时有无大货车从公路上驶过来,是否感觉害怕时,受伤学生说,经常有车横冲直撞驶来,我们跑操时提心吊胆,怎么能不怕呢?公路上跑操,为时已久,生命的恐惧,从未免除。这违反常识的决策为什么能够制订出来并推行下去,不至惨祸发生而不能取缔呢?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出发点不外两方面,一是有利于管理者实施管理,一是有利于被管理者幸福生活。
从有利于管理的角度出发,是我们制订政策者所最习惯的思维,怎么利于调度,怎么便于协调,怎么适于统一,怎么合于尺度,总之,方便的、整齐的、省力的,就是高效的、出成绩的,因而,就是好的。管理者,是从管理者自身出发来制订政策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简便易行操作顺当。许多学校上路跑操这样的决策,决策人所考虑的是学校要在统一的时间里,全部出操,统一调度,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口号,这一切的统一,体现了校园的章法,符合校园的常规尺度,是最重要的原则。于是在决策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问题就被理所当然地忽略掉了,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有悖于人之常情,那也将多半被决策者最后以学校必须出早操、必须统一步调,否则不成体统而否决掉。
倘使决策从有利于被管理者角度出发来制订,恐怕大多数决策者都会感觉许多很简单的问题,原本挥手之间就能解决的,忽然就难缠而棘手起来,因为被管理者总是多于管理者的,其个体需求之繁多、其个性差异之巨大、其个别情况之庞杂往往令管理者应对乏术不堪其扰。诚然,如果管理一个车间,管理机器的师傅大可不必考虑每台机器的个体之需,只消订一个标准,整体检修一下,让它们全都符合规范,就轻而易举的搞定了!但是,如果管理者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血肉之躯而非钢铁模具的话,譬如学校,定标定矩,整齐划一,心中有法,目中无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灾难就无法避免了。
比如当前,各地高中(尤以县中突出)正是人口高峰期,大部分学校,都存在着学生人数与学校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一个标准教室和宿舍经常硬塞进两倍乃至三倍以上的人,一到冬天,校园里必然成为流感的高发区。而最可怕的是,有的学校,学生人数从原来的八九百,激增到五六千,作息时间竟然纹丝不改,依然是老黄历旧章程,比如午饭吧,12点全校统一放学,五六千人从一幢大楼里分四个楼梯口同时释放,同时涌向也只有四个门口的一个大餐厅,同时打饭吃饭……而40分钟后,则要求这五六千人必须已经躺在各自的床上了!这样的决策是不会出现血案的,没有人会挤死,高峰期下不了楼,可以留在教室里赶写如山的试题;没有人会饿死,打不上饭,可以吃面包啃方便面;没有人会渴死,打不到热水,嘴对着自来水龙头也能解决问题。所有的人都活得好好的,不,肠胃病多了,感冒多了,连阑尾炎、尿结石都多了起来,但是,所有的人都活着,活着,就好!虽然活得很悲惨,尚且不能免于饥渴劳累的恐惧!
许许多多看得见血泪和看不见血泪的规章制度背后,都是制订者一本正经严肃端庄的嘴脸,在得意地欣赏着自己治下的繁荣和整饬!没有对人的关怀,只有对形式、效率和成绩的疯狂追逐,悲剧才会不断上演。倘使不能回归人本身,人祸将永远猛于天灾!
20061114日的山西沁源二中中学生公路跑操血案,到20111116日的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惨剧,死者已矣,生者何为?痛定思痛,何以告慰年轻生命的在天之灵?所有有权制定管理条例的教育者,请你们反思其根本,恢复其常识,呼唤自己人性的回归,让更多的生者,能够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吧!
须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全成长,是为了他们成长为一个个和谐快乐幸福的人,而不是为了你们的政绩成绩事迹,更不是为了化成血迹!

管理,如何作为?

在此,我不想给教育行政部门开药方。因为,前文已经阐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出发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做起来并不难,如果守护良知,坚持底线都做不到,任何方法都无济于事。
作为教育组织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管理层面,大有作为。
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也许,你不得不为自己管理的班级设置班干部。但是,至少你在如何设置班干部上,有自己的选择权。是让学生自由竞选民主选举,还是按照学生的不同家世身份,按照你所需要的社会关系来分配权力,你可以做出选择,这是没有人会逼迫你的。至于评优、评先、各种评比、各项活动、每次考试的前后、甚至微观到教室内座次的安排,都可以体现出你管理的层次和目的,这些,都是你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如果,你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管理,那么你必然知道,班级管理应该追求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你必然能够为了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而想方设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组织方法。而绝不会,在学生中培植亲信,鼓励学生告密,甚至采取威逼利诱的各种下三滥的伎俩来拉拢或者孤立任何一个学生,在你的心目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你绝不会用封官许愿的卑劣手段来污辱教育,你也绝不会像一些地方的一些班主任那样,为了减少一个升学的后腿,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所谓任务,而不惜用各种卑鄙的手段,让不愿意中途离开学校的孩子,因为无法忍受嘲讽孤立等折磨,不得不放弃参加毕业升学考试,去上职业学校……
如果,你是一个语文教师,你可以在你的语文教学中,为孩子们的健全成长做很多努力。比如,你可以利用语文课程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自发参与,自觉竞选,自主分组,合理竞争;你还可以组织孩子们成立社团,设计社徽,确定自己的社团宗旨,一个月出一份报纸,或者两个月办一份杂志。
即使是日常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你都可以既合理组织,又获得实效,让孩子们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完成自身的成长。
直面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现实,你可以把阅读摘评的时间,安排在你自己的语文课上,从而,既能保障学生阅读摘评的质量,又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速度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抱怨没有时间,没有办法让学生阅读,你为什么不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呢?你明明知道,学好语文,关键不在于做多少题目,根本不需要重复做那么多题目,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去做,你为什么不大胆地,把属于你自己的,你可以完全支配的语文课的时间,还给语文呢?一方面助纣为虐,一方面又顾影自怜,这样扭曲的教学生活,你并不快乐,那么,你为什么不在你可以作为的地方,开动脑筋,运用智慧,放手去做呢?
至于写作,既然你自己都不喜欢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你为什么要教学生写那种没有自我没有个性的文章呢?你不要说写考场作文需要这个,你应该知道,考场作文中,真正能够得到青睐的,恰恰是富有个性、具有文采并立意深刻的文章。就像斯宾塞所说:“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的表达更吸引人,就应该经常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
如果,你让孩子们把“写作”当作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让“写作”成为使孩子的自我日益舒展饱满的一种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作文”的任务尤其不是为了揣摩教师的喜好心思而去“作文”,那么,写作本身,对于孩子还会不会这么令人厌烦?那么阅读过程,对于你还会不会成为苦役?那么,你的写作教学还会不会成为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单调的沙漠?
是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就是这样管理我的写作教学的——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孩子。
我们每个学生都要首先给自己的随笔集取名,然后,写上自序诠释自己的文集,并要首页留白,以便当这个本子用完之后,建立文章目录。看看我们学生自己的文集吧:
《我的秘密花园》(吕媛媛)、《成长》(徐朝)、《飘》(杨云飞)、《带充实走过》(李岩)、《明白心中糊涂味》(梁学慧)、《酸甜苦辣咸》(刘贝贝)、《奔跑》(刘晓光)、《梅香竹韵》(肖雅梦)《足迹》(王梦颖)、《只要半颗心》(张政洁)、《心灯如月》(许倩)、《新长征的路上》(刘旭涛)、《七彩雨蝶》(王孟君)、《鞍上客》(谢晶晶)、《一只小小鸟》(韩克琼)、《叶子》(董思辰)、《坚持到底》(张旭)、《碎碎念》(赵璟琨)……
就这样,在自己亲手选定的随笔本上,自己冥思苦想“像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样”(学生卢山语),他们,给自己的随笔取出了自认为足以表达自己此刻心情的名字。不但如此,很多人还为自己的随笔精心设计了封面。
于是,他们开始为自己而写作了。
如今的高中生活,是异常紧张的。如果每天都写,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一般要求每周2-3篇,并要求他们每一篇都写上写作的具体时间,最好每篇都拟定一个题目(一般写随笔一两个月之后,每篇都拟题目就能养成习惯)。而他们的写作过程是有我的阅读过程一路相伴的。
我把班里的学生按照竖排座位分成小组,每组头排的学生自动晋级为小组长,负责本组随笔的收发工作。每天,我收取一组学生的随笔,认真批阅,写上评语。对于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乃至标题、结尾、结构立意等等问题,只是划出来在旁边打上一个问号或者提示几个问题,发还给学生后让其自己修订。下次再收到后,我都要把前面的浏览一下,看看问题改正了没有,如果没有,就折起来,背面用朱红大字批上一个鲜艳的“改!”,如此,直到他们每个人,知错就改。而如果学生对于所出现问题,不明白,就继续启发引导,直到他自己明白修正为止。写作,就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亲自体验经历,只有在反复不断地自我调整完善的过程中,学生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师只做启发引导,而绝不能包办代替。即使偶做示范,也应提示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修改。比如,删节一些冗余拖沓之处,不要说这里冗余拖沓而删除,而应该提示学生,让其比较删节前后的文字,有何区别,思考为何删除。而对于用词不当或者不够准确传神之处,只消提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修改,而不宜技痒难耐越俎代庖,倘使学生确实修改不得要领,再帮助不迟,因为这时候,已经是学生历经百思而不得其解之时,可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了。修改文章,不仅仅是删节调换炼字造句这些小修小补,更应有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等大手术,经常,我会指出学生某一篇文章在整体构架上的问题,或者在立意上的偏差,或者尚可以换个角度,深入挖掘剖析之处,让学生重起炉灶另开张,再写一篇。
“修改”,在一个人的写作过程中,其意义是不仅限于辞章修饰的,它更是一个人的思维、思想、审美乃至文化构成的自我健全过程。
因此,除了引导、督促学生养成细节之处不断修改的习惯,在追求简洁、典雅、优美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写作风格之外,更为重要而经常的,是与学生就具体问题不断深入地对话、交流和探讨,以促进他们心灵的生长、思想的成熟和精神的完善。
翻阅学生的随笔,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往往是我做了批注,下次收上来再看,批注之下又有了学生的回应,于是我再继续回应,而有时候,学生会因为我的一段段批注,奋笔疾书,再写下一篇篇文章。如此往复,乐在其中。
如果,你是一个数学老师……
是的,教育管理的天地,大有作为,端看你是不是愿意做,为之,则不难。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教育教学中,离不开管理,而管理,绝不能为了收服学生以便更好的管束与灌输,不论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教师,都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管理这门学问。
我们不能用我们所恐惧甚至憎恶的手段,栽下贫瘠、丑陋与怯懦,却一心想着收获丰盈、美丽与勇敢。胡适说得多好,要想怎么收获,先得怎么栽。

2011-12-28

(此文应《师道》之约,发于2012.2A)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4:10:5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史金霞:做自己的太阳作者:夏花微尘


她是灵魂在高处的女子,在博大的思想宇宙里成就了自己光明的太阳系,散发着沉静而柔和的光芒,引领了无数学子的精神成长之路。
                                           ——题记
见到史金霞老师,纯属意外收获。
记得去年12月,梅子姐去苏州参加《教师博览》年度原创作者会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后,跟我谈到当时的盛况,特别是史老师大气从容的上课风格和王军兄倾倒四座的犀利点评,真是让我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凡是高水平的人周围,必是卧虎藏龙,这简直是真理。王军兄已然是大才,公务繁忙之余,尚关注和研究史老师的课堂,可见她必是了得。而梅子姐这样清韵幽绝的人,文章写得冰雪剔透,又是与于永正老师同台上过课的小学名师,在听了史老师的课之后,居然深悔错过了高中学习阶段,准备重新捧起课本,可想见其魅力。我当时就回她,看课本的心劲可用错了,那不是教材好,而是史老师课上得好!
前几日,我在博客上刚和史老师交流过对作文教学的看法。我们探讨完福建高考作文题之后,她便告诉我,55日将到厦门讲学,这可把我乐坏了。托厦门六中校长刘卫平先生求贤若渴之福,我躬逢其胜,也有幸聆听了史老师的讲座。
讲坛上的史老师知性而温婉,明亮而柔和。这次讲座《让理想生根开花》,是她的新著《不拘一格教语文》的现场版。她的教学实践是将阅读、鉴赏、写作三个核心相结合,并落实到教学中,加深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建设自己的课程方面,史老师在主题板块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教材,梳理文学史体系,便于学生的记忆。关于阅读教学的宏观把握和微观探究,应该说很多老师都有各自的心得,毋庸赘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线老师比较青睐的做法。我认为史老师的过人之处在于打破课堂的藩篱,以阅读无疆界的理念拓展了语文课的空间。
史老师结合教学实际,精心选择文本,坚持“每课一读”,将王小波、陈丹青、龙应台、周国平、李泽厚、刘小枫、王开岭、史铁生等当代大家都请上了自己的课堂。她重视书目推荐,学生保持每周两万字的阅读量,提倡批注式阅读,师生共读共写,及时交流反馈,以好句阐发、手法鉴赏、阅读随感等方式作为语文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文化知识积淀。相较于当前语文教师贫乏的阅读量,史老师那种房间里到处是书,连厕所都堆着书的学习劲头就不是轻易可比肩的了。
完备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养,不仅仅来源于书本,史老师认为网络平台的开发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我所知,她和梅子姐、王军兄都在最早期就加入朱永新先生创办的教育在线,并且都是其中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史老师的网络之旅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在读书、写作、反思中,不断地引入知识的活水,不停地碰撞思维的火花。如今,作为“潮”客的史老师,微博粉丝已经超过汉皇的后宫三千,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这样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弄潮儿,自然跟学生是没有代沟的,交流当然也没有隔阂。
青春年少的时候,如果能够遇见这样一个有着深邃的理性思考又洋溢着明媚笑容的老师,真是一件幸运的事啊。人即文化,我相信,不给史老师任何一本教材,以她的深厚学养,照旧能够把课上得风生水起,也照样能教出有探索思想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她的教学,是用情感激发情感,用理性引导理性,用智慧浇灌智慧。很少人的课堂能像她这样对听众产生强烈的震撼,而她的影响力的源头又是什么呢?研究她的课例,我看到的是大爱情怀,是全人类视角,是独立人格,是自由思想,是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对历史的清醒剖析,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当我看到学生的随笔里,写给S君的谢绝其他人翻阅的书信时,不禁心领神会地感受到史老师的快乐。做一个能够分享学生秘密的老师,一定是别有一番幸福滋味的吧。想象她在校园里叫着学生外号和他们打招呼的样子,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师!她不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俯视懵懂学子,而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开启了他们的情感之门、理智之窗。她求真的理想教育是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思考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在实践活动与探究中深化他们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我想,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更是民主社会最重要的公民人格养成。
做自己的太阳,意味着敢于坚持独立的思考和反思。在现行的教学评价系统里,教学方式的改变实际上需要的是对新知识领域的挖掘和突破。没有教师的深刻感悟,就不可能将学生引导到光明的方向。更多的人容易随波逐流,根据外界的评价和标杆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史老师致力于重理教材的组织体系,重构文本的内涵与外延,推行知行合一的课程理念,无疑是个人的朝圣路,理想的光芒使她与众不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史老师做的更有意义的事,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做自己的太阳。如何成就学生的个性,点亮他们生命内在的思想火花?最有效的学习行为就在于学生的主动感知、思考和实践活动,这一点上我与史老师非常有共鸣。课程开发与应该与学生的社会化相适应,演讲、辩论、诗歌、文学大师研究固然可以引入,影视、动漫、广告、流行歌曲研究也应该是发展方向。这种“立足语文,面向世界”的新语文课程观,意味着语文世界蕴含无限的可能性,一切和语文相关的文化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仔细研究史老师,愈了解她,便愈明白,她是不可复制的无上珍宝。我们应该向她学习的不仅仅是外显的术,更应该是内在的道。她宏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旺盛的求知欲、热忱的感染力,都是只属于她自己的独特鲜明的教学个性。长期阅读和思考形成的深厚人文素养,才是她课堂魅力之所在。正如史老师通过最后的短片《本杰明的古典音乐世界》启发我们的:“如果孩子们的眼睛没有闪光,我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
短短的一晤,真是令人眷恋,史老师的惊鸿飞渡,在我心里荡起层层涟漪。我对于好女子的热爱,简直和贾宝玉是一般无二的。但宝玉不知道,世上的女子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都由珍珠变成鱼目。史老师这样在冰与火中淬炼过的凛冽而丰盈的灵魂,散发的无穷魅力,远胜于大观园中少女的美丽纯真。史老师,除了热情的拥抱,还要给你最真诚的祝福:愿你未来的路越来越开阔,飞翔的天空越来越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2:33 , Processed in 0.1119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