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
《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方案
“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情境教育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开始,到整个儿童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在世纪大转折的时期,国际基础教育发生了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震荡、大变革。其基本走向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的全面成长;加强课程的综合,注重文理渗透、学科统整;促进课程与儿童生活、社会实际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与沟通;推动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选择需要;改变课程开发与管理过于集中的政策,鼓励教师广泛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我国为广泛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倡导者在1996年就明确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并开始了初步的实验与研究。本课题正是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国际与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进一步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模式的一个尝试。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学科中心取向的课程在我们的学校一直享有至尊的地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知识传授的状况,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主张的情境课程正试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一方面进行有益的和富有特色的探索。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实施课程的三级管理政策,倡导并鼓励学校、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可以认为,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一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情境取向”。情境课程的开发正是要大力倡导这样一种课程开发的取向。在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我们将坚持这种开发课程资源的情境取向和范式,更加充分地发挥课程在促进学生、教师和教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课题的理性思考
(一) 课题及其核心概念的界定
“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以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开发为研究对象。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密切相关的实验与研究:①它是关于“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②它又是关于情境课程的“课程开发”的实验与研究,旨在探索学校特别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独特模式。
本课题所涉及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情境”。我们所使用的情境概念与国外教育学、心理学中的情境概念当然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但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情境观更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哲学基础。“情境”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但情境还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活动和现实环境相互统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原理来审视情境,把情境看作“人化”了的教育环境,看作是人(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于其中,并且到处都证明着、显现着和发展着人的生命力量的教育环境。它体现了人(儿童)与教育环境的全面和谐的统一,具有亲和性、审美性、体验性、整体性、生成性等特征。开发与实施情境课程,就是根据情境的这些特点来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和经验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中的巨大功能。
(二)情境课程的理论支撑
情境课程的观念和主张一方面是在教育实践探索的肥沃土壤中逐渐形成的,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借鉴、运用许多科学的理论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的。大致可从哲学、心理科学和传统文化三方面来加以考察。
1、 马克思关于环境与活动的统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情境课程的根本依据
马克思认为,要改变环境和人自身,就必须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人正是通过活生生的生命活动,才“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自我确证”或“直观自身” 。就是说,活动实现着双重意义上的创造:一方面是对象世界(客观环境)的创造,另一方面是人自身(主体)的创造。通过活动,蕴藏在人身上的种种活动机能、禀赋、能力,总之,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马克思还认为,人的活动与现实(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本身简言之,对象世界或客观环境由于人的活动的全面展开成为一种“人化”的现实环境。马克思指出,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本质据为已有。”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哲学学说,我们把情境课程所开发和创设的情境称为是“人化的环境”。这种人化的情境,促使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2.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现代情绪理论等:现代心理学的借鉴
情境课程观借鉴了许多现代科学特别是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加以融汇贯通、有机整合,试图全面科学地揭示情境课程的本质和功能。这些理论主要包括:
① 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将知识视为工具,并试图通过真实活动和社会性互动促进学生 的文化适应,强调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获取经验并进行精制的学习过程。我们所倡导的情境课程在强调以真实情境促进学生的非正式的、无意识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这一点上,是可以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支持的。它是“人化”了的教育、文化环境,是人(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于其中,并且到处都显现着人的生命力量的教育、文化环境,充分体现了人(儿童)与教育环境的全面和谐的统一,具有亲和性、审美性、体验性、整体性、生成性等特征。
②现代情绪理论。情境课程观极为重视课程对人的情绪和情感的陶冶和纽带作用。现代情绪理论的许多研究成果可以对这种课程观提供支持,例如现代情绪理论中关于情感具有多种功能的假说、现代情绪激活理论、有关情感的价值化、人格化的假设等。情境课程认为在情境的作用下,儿童的情感会经历 “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等环节,最终渗透到他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人格之中。
③暗示与无意识理论。情境课程特别强调情境的暗示性及其在激活人的无意识潜能中的巨大作用。暗示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无意识理论可以说是情境课程观的一个重要来源。暗示学关注的是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对其他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情境课程强调用一种不显露目的的间接方式来创设情境,发挥它的暗示效应,形成儿童的无意识心理倾向。情境课程正是利用暗示诱导,通过周围环境与儿童心理共鸣的过程,迅速推进教育教学过程的。由于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所获得的东西大大超出了他的有意识地理解到的东西,所以,利用情境的暗示诱导可使儿童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④场论心理学理论和格式塔理论。场论心理学借用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心理活动,它把环境或个人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任何心理与行为都在这个整体的制约下发展、变化。在场论心理学之前,就有格式塔心理学借用物理学的“场”的概念来证明心理现象及其机制。它同样十分强调心理经验的整体性、结构性(即格式塔,指“整体”),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心理体验不是感觉、感性等元素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情境课程论借鉴了场论心理学的这些观点,认为情境课程具有“心理场整合”作用,它在情境、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多向折射的心理场,促进课程经验的生成,推动教与学的发展。
3.境界(意境)学说:传统文化的启迪
情境课程的思想是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的。情境课程的“情“和“境”都深深地刻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国文化追求以情境、意境为内容的境界。情境课程观可以说是以境界(情境、意境)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在现代儿童教育中的创造性转换。 “境界说”博大精深,确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而这正是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 “境界说”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讲究“真”,二是讲究“情”,三是讲究“思”,四是讲究“美”。境界说的这几个特点,也可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说所涉及的真、情、思、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反映了对人与自然、生活世界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心灵和谐的追求。情境课程观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汲取了境界说的精华,为教育所用。情境说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的最古朴的原理,运用它可以使儿童教育真正走出中国人自己的路,可以使儿童在接受初等教育过程中,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开发,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完美人格得到培养。我们认为这正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儿童教育的完美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