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慧课堂:“与学生结盟”和“与教材为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1 12:4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智慧课堂:“与学生结盟”和“与教材为敌”
周  彬
面对家里的“小皇帝”,大家倍感头痛的事情,居然是请他吃饭。在我们孩提时代,不是怕我们不想吃,而是怕我们太贪嘴,所以对于好吃之人,不是给予奖励而是训诫。可奇怪的是,你越是鼓励孩子吃饭,孩子越是不吃饭;你越是训诫孩子吃饭,孩子越是愿意越饭。孩子吃饭如此,学习是否也如此:你越是教他教材,他越是反感教材;你越是批判教材,他反到喜欢教材?站在课堂之外,不觉得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有什么矛盾,因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三者在目的上是统一的。可是一旦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三者间的关系就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应该做什么,这得取决于教师自己对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关系的准确定位。
在传统的观点中,教学就是教教材;在新近的观点中,认为教学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可是,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师都是站在教材这边的。教师站在教材那边,这似乎是不容置疑的,既是教学的传统,也是教学的需要。
在没有纸与印刷术的年代,知识并没有外显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知识的教师,也就成了知识的代言人,成了知识的化身。在那个年代,教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四书五经背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背得住。当然,这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但却是教学的开始。因为没有教师背出来的四书五经,或者学生背不住四书五经,那就缺少了教学内容。正是受技术与条件的限制,才使得死记硬背成为最流行的学习方法,使得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代言人或者化身。
其实对古人的教育,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死记硬背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背完四书五经后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领会与实践。虽然他们往往搞不清楚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但这正是这种“搞不清楚”的状态,告诉我们他们对“六经”的学习,远不止于“死记硬背”,相信那时候的教师也应该是不止于当“六经”的代言人了。事实上,不管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还是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化身,并不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本来之义,而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获得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化身与代言人并不是教育进步的象征,而是教育教学技术落后的必然要求而已。但这种情况现在仍然存在,尽管教师与学生手上都有了教材,可教师仍然是教材的捍卫者,并通过教学参考书与考试内容来予以巩固。
教师就是教师,教材就是教材,当教师成为教材的化身时,也就失去了教师自己的本位。当纸已经被印刷成教材的年代,如果教师仍然以教学内容的代言人自居,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就严重了。换句话说,这就只继承了古人教学中受技术约束的一面,却丧失了古人教学中的本义。
教师因捍卫教材而丢失自己!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种天然的敬畏感,当然最可怕的就是教材了。书上讲的都是对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有一个并不直观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读书的时候教材上讲的都是对的。为什么教材上讲的都是对的呢?因为教师是这么说的,而且教师还讲,教材都是通过无数专家审核后拿出来使用的,怎么可能是错的呢;再说了,即使教材是错误的,如果考试的时候还是得参照教材执行,这不等于教材永远都是对的了。可是,当教师拼命捍卫教材时,教师自己呢?在学生眼中,教师也只不过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已,说得更难得一点,教师也就只是教材的“卫道士”了。于是,教师不再是一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不再是一个具有个人智慧的人,难道这样的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吗?无怪乎很多学生说,我才不想读这么多的书,越读越呆板,越读越不近人情,就像我们的某某老师一样。诚然,这样的学生难免过于偏激,但在批判学生过于偏激的同时,是否也要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或者有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呢!
教师因拘泥于教材而变得教条!每到一个地方,都提倡教师要驾驭教材并重构教材,并尽可能根据学校与班级的情况再造教学流程。可是得到的答复,总是说教材都是专家编出来的,我们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对教学过程更是如此了,上有课程大纲的规定,下有学校教学计划的约束,对于具体的教师来说还有再造教学流程的必要吗?是的,如果我们不必重构教材,我们不必再造教学流程,那么我们直接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与程序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了。可是,教材就那么地神圣与科学,以至于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上千万的学生!教材有其成功的一面,比如对知识的选择与组合;可是它也有失败的一面,就是对学校与班级学生的适应。当书上写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而学生的体验是学习哪有快乐可言呀,你说教材是对的还是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对的?当你拘泥于教材时,学生会认为你是在教学,还是在教条呢?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条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更为可惜的,是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教条,当然这其中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也要分担一定的,甚至在有些学校是主要的责任。初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连小学知识都没有学好,高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连初中知识还没有掌握,可是我却很少听到初中教师或者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策略适应学生。学生受力分析还没有学会,仍然继续学动量守恒;学生动量守恒还没有理解,能量守恒又开始了。再说一堂课,深怕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于是锲而不舍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哪怕吓跑了学生也不怜惜。
教师替代教材而成为学生敌人!小时候看电视或者电影时,总喜欢问一句话:他们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呀!长大了,才知道好人与坏人并没有必然的分界性。于是又开始看毛主席的《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总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拘泥于次要矛盾。当我们研究课堂时,就在想课堂中的好人与坏人分别是谁呢,课堂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又是什么呢?学生学习教材,那么课堂中的好人自然是学生了,一个好学的人当然是好人,那么坏人就成了教材了。课堂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又是什么呢?我想课堂中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内容深度之间的差距,次要矛盾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教学风格之间的差异。于是,当教师成为教材的化身与代言人时,教材反而退居二线,把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矛盾与敌对态度都转化到了教师身上。本来学生恨教材,因为教材太难学,当教师成为教材的化身时,就转变成学生责备教师不会教教材;本来学生与教材之间形成的主要矛盾,现在也因为教师的越位与教材的缺位,把学生与教师间的次要矛盾升格为主要矛盾了。
教材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教师则是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这时教师有着三种定位:其一,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这时教师与教材形成文化共同体,学生往往因为读不懂教材而被教师责备;其二,团结学生而进攻教材,这时教师与学生形成文化共同体,成为教材难学的共同遭遇者,当学生读不懂教材时与学生同行,甚至不惜责备教材选材不当或者编得不好;其三,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看学生与教材恶斗不止,而自己坐看风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学生与教材会结为利益共同体,既不怪教材选编得不好,也不怪学生没有学好,只怪教师没有尽到自己的教学责任。更多时候,教师都不会选择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因为这个角色既不能体现教师价值,又要让教师承担教育过程中的所有责任。
教师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这是绝大多数教师的选择。道理很简单,教师与教材结盟,教师就可以借助于教材的权威来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借助于教材来安排与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学失败了,责任也是学生的,教师只要忠于了教材就行。事实上,当教师选择了这种模式时,教师既没有承担教学责任的必要,也没有批判与研究教材的必要,结果也就是越来越低效的教学结果了。
教师团结学生而进攻教材,这是极少数教师的选择。道理也很简单,教师与学生结盟,那么教师必然要成为进攻教材的主导者。要进攻教材,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三项本事: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往往采用节选或者浓缩的方式来选择,教师要读透教材,就必须理解教材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要补充教材,就必须知道教材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教师要批判教材,那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与判断。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似乎就太高了,无怪乎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一生来备课了,也无怪乎常讲给学生一碗水需要教师有一桶水了。虽然这种选择加重了教师的责任,对教师的要求大幅提高了,但这却是教师走向成功的捷径。成功的课堂,就是教师带领着学生群体,富有智慧地在课堂中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而不是在课堂里对着教材顶礼膜拜。
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再依赖于教材,要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自己的生命活力,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结盟,共同去征服教材展现的知识世界,并在征服教材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让自己享受到体现教育价值的幸福。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但更需要教师与教材为敌,去补充与批判教材,这样的课堂才会一片火热,这样的课堂才会智慧满堂,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力!
周  彬
面对家里的“小皇帝”,大家倍感头痛的事情,居然是请他吃饭。在我们孩提时代,不是怕我们不想吃,而是怕我们太贪嘴,所以对于好吃之人,不是给予奖励而是训诫。可奇怪的是,你越是鼓励孩子吃饭,孩子越是不吃饭;你越是训诫孩子吃饭,孩子越是愿意越饭。孩子吃饭如此,学习是否也如此:你越是教他教材,他越是反感教材;你越是批判教材,他反到喜欢教材?站在课堂之外,不觉得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有什么矛盾,因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教材提供的知识,三者在目的上是统一的。可是一旦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三者间的关系就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应该做什么,这得取决于教师自己对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关系的准确定位。
在传统的观点中,教学就是教教材;在新近的观点中,认为教学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可是,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师都是站在教材这边的。教师站在教材那边,这似乎是不容置疑的,既是教学的传统,也是教学的需要。
在没有纸与印刷术的年代,知识并没有外显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知识的教师,也就成了知识的代言人,成了知识的化身。在那个年代,教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四书五经背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背得住。当然,这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但却是教学的开始。因为没有教师背出来的四书五经,或者学生背不住四书五经,那就缺少了教学内容。正是受技术与条件的限制,才使得死记硬背成为最流行的学习方法,使得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代言人或者化身。
其实对古人的教育,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死记硬背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背完四书五经后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领会与实践。虽然他们往往搞不清楚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但这正是这种“搞不清楚”的状态,告诉我们他们对“六经”的学习,远不止于“死记硬背”,相信那时候的教师也应该是不止于当“六经”的代言人了。事实上,不管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还是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化身,并不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本来之义,而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获得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化身与代言人并不是教育进步的象征,而是教育教学技术落后的必然要求而已。但这种情况现在仍然存在,尽管教师与学生手上都有了教材,可教师仍然是教材的捍卫者,并通过教学参考书与考试内容来予以巩固。
教师就是教师,教材就是教材,当教师成为教材的化身时,也就失去了教师自己的本位。当纸已经被印刷成教材的年代,如果教师仍然以教学内容的代言人自居,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就严重了。换句话说,这就只继承了古人教学中受技术约束的一面,却丧失了古人教学中的本义。
教师因捍卫教材而丢失自己!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种天然的敬畏感,当然最可怕的就是教材了。书上讲的都是对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有一个并不直观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读书的时候教材上讲的都是对的。为什么教材上讲的都是对的呢?因为教师是这么说的,而且教师还讲,教材都是通过无数专家审核后拿出来使用的,怎么可能是错的呢;再说了,即使教材是错误的,如果考试的时候还是得参照教材执行,这不等于教材永远都是对的了。可是,当教师拼命捍卫教材时,教师自己呢?在学生眼中,教师也只不过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已,说得更难得一点,教师也就只是教材的“卫道士”了。于是,教师不再是一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不再是一个具有个人智慧的人,难道这样的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吗?无怪乎很多学生说,我才不想读这么多的书,越读越呆板,越读越不近人情,就像我们的某某老师一样。诚然,这样的学生难免过于偏激,但在批判学生过于偏激的同时,是否也要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或者有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呢!
教师因拘泥于教材而变得教条!每到一个地方,都提倡教师要驾驭教材并重构教材,并尽可能根据学校与班级的情况再造教学流程。可是得到的答复,总是说教材都是专家编出来的,我们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对教学过程更是如此了,上有课程大纲的规定,下有学校教学计划的约束,对于具体的教师来说还有再造教学流程的必要吗?是的,如果我们不必重构教材,我们不必再造教学流程,那么我们直接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与程序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了。可是,教材就那么地神圣与科学,以至于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上千万的学生!教材有其成功的一面,比如对知识的选择与组合;可是它也有失败的一面,就是对学校与班级学生的适应。当书上写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而学生的体验是学习哪有快乐可言呀,你说教材是对的还是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对的?当你拘泥于教材时,学生会认为你是在教学,还是在教条呢?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条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更为可惜的,是教师对教学流程的教条,当然这其中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也要分担一定的,甚至在有些学校是主要的责任。初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连小学知识都没有学好,高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连初中知识还没有掌握,可是我却很少听到初中教师或者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策略适应学生。学生受力分析还没有学会,仍然继续学动量守恒;学生动量守恒还没有理解,能量守恒又开始了。再说一堂课,深怕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于是锲而不舍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哪怕吓跑了学生也不怜惜。
教师替代教材而成为学生敌人!小时候看电视或者电影时,总喜欢问一句话:他们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呀!长大了,才知道好人与坏人并没有必然的分界性。于是又开始看毛主席的《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总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拘泥于次要矛盾。当我们研究课堂时,就在想课堂中的好人与坏人分别是谁呢,课堂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又是什么呢?学生学习教材,那么课堂中的好人自然是学生了,一个好学的人当然是好人,那么坏人就成了教材了。课堂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又是什么呢?我想课堂中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内容深度之间的差距,次要矛盾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教学风格之间的差异。于是,当教师成为教材的化身与代言人时,教材反而退居二线,把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矛盾与敌对态度都转化到了教师身上。本来学生恨教材,因为教材太难学,当教师成为教材的化身时,就转变成学生责备教师不会教教材;本来学生与教材之间形成的主要矛盾,现在也因为教师的越位与教材的缺位,把学生与教师间的次要矛盾升格为主要矛盾了。
教材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教师则是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这时教师有着三种定位:其一,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这时教师与教材形成文化共同体,学生往往因为读不懂教材而被教师责备;其二,团结学生而进攻教材,这时教师与学生形成文化共同体,成为教材难学的共同遭遇者,当学生读不懂教材时与学生同行,甚至不惜责备教材选材不当或者编得不好;其三,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看学生与教材恶斗不止,而自己坐看风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学生与教材会结为利益共同体,既不怪教材选编得不好,也不怪学生没有学好,只怪教师没有尽到自己的教学责任。更多时候,教师都不会选择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因为这个角色既不能体现教师价值,又要让教师承担教育过程中的所有责任。
教师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这是绝大多数教师的选择。道理很简单,教师与教材结盟,教师就可以借助于教材的权威来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借助于教材来安排与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学失败了,责任也是学生的,教师只要忠于了教材就行。事实上,当教师选择了这种模式时,教师既没有承担教学责任的必要,也没有批判与研究教材的必要,结果也就是越来越低效的教学结果了。
教师团结学生而进攻教材,这是极少数教师的选择。道理也很简单,教师与学生结盟,那么教师必然要成为进攻教材的主导者。要进攻教材,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三项本事: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往往采用节选或者浓缩的方式来选择,教师要读透教材,就必须理解教材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要补充教材,就必须知道教材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教师要批判教材,那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与判断。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似乎就太高了,无怪乎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一生来备课了,也无怪乎常讲给学生一碗水需要教师有一桶水了。虽然这种选择加重了教师的责任,对教师的要求大幅提高了,但这却是教师走向成功的捷径。成功的课堂,就是教师带领着学生群体,富有智慧地在课堂中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而不是在课堂里对着教材顶礼膜拜。
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再依赖于教材,要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出自己的生命活力,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结盟,共同去征服教材展现的知识世界,并在征服教材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让自己享受到体现教育价值的幸福。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但更需要教师与教材为敌,去补充与批判教材,这样的课堂才会一片火热,这样的课堂才会智慧满堂,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24 , Processed in 0.2698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