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昌实小以树为“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 20: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昌实小以树为“魂”
——读张基广校长《赤脚走进校园》有感
朱少平
我想无论何处,没有树就不能称为好地方。在校园里,树是不能少的,没有树的校园是不存在的。湖北有一所百年老校——武昌实验小学,始创于1905年,校园曾是清代张之洞先生创办的 “两湖书院”,校长张基广说:“校园里有很多树。大树。老树。”我想这所校园实质上是以树为“魂”,因为张校长是个特别爱树的人,师生也深爱着树,人人都会受到树的影响。
“校树”是老槐树
张校长笔下的小诗《一树槐花开》写得实,像“槐花开遍了树尖”;也写得虚,如“我愿站立成 一棵树  开满一树的花”;同时富有生活情趣,“我听见  小鸟对槐花  讲着远方衔回的故事……”,我想这个故事就是鸟儿衔着树种时,飞过河流和村庄,在一个地方张开嘴了,就让种子落地生根了,年复一年地花开花落,鸟儿也飞来飞去,学生一帮去又一帮来。
张校长见到了槐花开遍了树尖,就把自己幻化成一棵老槐树了,渴望自己岁岁都能开满一树的花。这是一种博爱的情怀,对教育事业爱得深沉。
关于这棵老槐树,张校长又用另外一首诗歌来赞美。
“……
百年前扎下的深根
百年张开的臂膀
百年沉淀的精气
百年凝结的沧桑

从百年前的冬天
到今年的春光里
一直矗立 风中雨中
述说着这片土地的
雄壮与苍茫
……”
读了《老槐树》,我知道了,“校门口有一棵老槐树,大家都称它为‘校树’”。在我的老家徽州,门前有槐树是乡土情深!而在校门口有一棵老槐树,又有着怎样的校园寄语呢?
在张校长眼里,“老槐树”就是“我”,“我”有力量,活着不怕孤独,醒着也便发出力量。试想,一所学校把老槐树称作“校树”,一位校长以“校树”来比照自己,这是在激励自己向树学习,能在学校扎深根,能为学校添绿阴……
校园经历了百年的风雨,老槐树也饱经沧桑。读了《一所有树的学校》一文,我又知道了:老槐树是一棵带着红领巾的树。
那是谁带头把扎根在学校大门口的一棵老槐树称为学校的“校树”呢?是张校长吗?是哪个学生吗?还是数代师生口耳相传?
又是谁,第一次引着师生,在老槐树下举行一年级学生少先队入队仪式呢?这是多么有诗意的想法,是多么有创意的一场入队仪式。日后的入队仪式都会在老槐树下开展,一年又一年,是谁在给老槐树戴红领巾呢?是年幼的孩子,还是儒雅的张校长;是风华正茂的老师,还是年长的老园丁?
“活教材”是香樟树
张校长在《一所有树的学校》一文中说:“有一棵香樟树,它非常奇特,因为它是长在学校教学楼的回廊中间的,树身穿廊而过,直达教学楼的四楼。在当初修教学楼的时候,这棵香樟树恰好处在回廊的位置。经过同学们讨论,一致决定把这棵树保留下来,让它穿廊而过。于是,香樟树成为教学楼中间的一道别致的风景,也成为我们这所老校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真实写照,是学校环保教育的一页活教材。”
香樟树是一种散发着独特香气的树。我由此想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仅高大,而且枝繁叶茂,有着宋女士的情怀。武昌实小的校园里有这么一棵老樟树,在修教学楼时,经过学生讨论,它得以保留下来的。
向来教育家办学,一般会随时随地开发教育资源。我想,把树的存留交给孩子定夺,这一定是张校长的计谋。此后,香樟树才有穿廊而过,直达四楼的奇特景象,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页活教材。
无声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校园里这棵老樟树也像一位儒雅的师者。这棵香樟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张校长的身影。张校长的教育情怀,当是爱世间万物,当是一切顺其自然地生长。
“求本真”的是杂树
《把树留下》一文,写一次学校迎接绿化评估,前来预检的人提出校园田径场周边的野树杂乱无章,请清理掉,栽种整齐的绿篱。校方迟迟没有动作,学校也因此失去了一块匾牌。
张校长和师生做出了留树的选择,是因为百年老校的办学理念是一直在追求“自然、从容和本真”,这些野树恰恰就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本真的生命。何况,这些野树以它们自己的姿势生长着,会碍什么事呢!
从这个事件中,张校长感叹:“幸亏当初坚守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幸亏没要那块所谓的奖牌。你看:每到春天,所有的野树都攒足了劲发芽;一到夏天,都千姿百态地撑开了绿伞;而到了秋天,那简直就是在校园中间画了一幅秋天的油画,五颜六色,把校园妆扮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张校长时常这样想象着:“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哪一天,云淡风清,一只小鸟衔着一棵树种从我们校园上空飞过,就在它开口唱歌或是呼唤同伴的时候,种子不小心掉落,落进我们校园的泥土里。春天到了,种子发芽了,阳光下,风雨里,小树苗和孩子们一起慢慢长大。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它看着小小孩儿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又看着一群长高了的毕业生欣欣喜喜地走出校门。它的生命与校园同在,与孩子们的笑声同在,与大自然同在!”
那么留下这些树,有什么用呢?张校长畅言地说“留下了学校的历史,留下了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也留下了我们教育的本真。”
看来,留下杂树是“求本真”。“那就让我们把校园里的树永远地保留好吧!”张校长呼吁着全校师生。
“共分享”的是枇杷树
张校长在《枇杷树的故事》中写:“校园里有几棵年事已久的枇杷树。每到春天,枇杷树都会开花结果。阳光下,一串串澄黄的枇杷就像是一盏盏点亮的黄灯笼,煞是好看!引得小鬼们馋得直掉口水。一到下课,总有小鬼跑到枇杷树下,仰起脖子看不够。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去摸一摸。”
每年“五月枇杷正满林”的时候,张校长会请校工把枇杷摘下来,分到全校的每一个班去,全校一起过“枇杷节”。孩子们都分到了枇杷,都那么小心的,一点点的品尝着大自然馈赠的礼物。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美好,随着这甜美的枇杷汁沁入孩子的心灵。
在张校长的眼里,学校绝不仅是教书的地方!学校要有故事,校园里要有美好的东西。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理由,小小的一个载体,都会给孩子一份童年的记忆。譬如这个初夏,譬如这小小的枇杷果。
试想,在某一天,张校长夹着书,从老枇杷树下走过,望着满树的黄灯笼,他灵机一动,就有了教育的契机。他想“把枇杷摘下来,分到全校的每一个班去,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分享到校园里的枇杷果,也让每一个孩子都增添一份对美丽校园的喜爱,全校一起过一次‘枇杷分享节’……”
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张校长博客上留言:“我的儿子提起学校的那些树,每次都是眉飞色舞的。他会喜滋滋的告诉我又有哪些花开了,他会很自豪的从书包里翻出一个枇杷,说,是学校树上的果实,老师分给大家的。实小是在用自然的生存方式,教给孩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友情树”是樱花树
张校长在《一所有树的学校》一文中说:“那两棵樱花树,更有一段佳话。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友人访问学校时,从日本本土带来了樱花树苗,由中日教师和学生共同栽种。如今,这两棵樱花树已值壮年,一到人间五月天,樱花烂漫,冠盖如云,如霞似雪,令无数目光叹为观止。无论中日关系如何变幻,两棵樱花树都会随春风绽开笑脸,一如往年。”
又是一年春,校园里的樱花树绽开了如霞似雪的花朵。校园里的每个人,都会自发地绕树看花儿,留影纪念。这两棵树在百年校园里,虽资格不老,但四十余年的树龄也够长的了,不是吗?我想,当大伙来看花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花儿开,春风暖,迎面的花海是多么的美。他们会想一想,今年的花开得旺,我来看花,那去年的我,此时在那儿?当年的植树人,如今又在那里?
当看花人,听说了这是两棵友情树,它们象征着中日的友情。看花的人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友情,不是吗?
如果我来到这两棵树边,我会想到我可亲的朋友,我也会想到有关日本的事儿。我想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关系,想到我的亲戚在日本读书。去年春天,日本遭受了地震,我的表侄正在日本求学。当时,我也劝了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回国来学习。但他坚持在日本读书,今年的春天考取了东京大学,开始了他的另一段读书时光。在他三四岁时,我曾经抱养过他,而今他已长大了。想着,也许此刻春风起,樱花飞舞。
转眼,当年的樱花树苗已悄然长大了,亭亭如盖。又想着,一个又一个人聊着天,大家纷纷知道了校园里的樱花树,这是棵“友情树”呢!
张校长是“梧桐树”
张校长在《一所有树的学校》中写到:
记得每次到师范学院招聘老师的时候,见面会上,我都会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地介绍我们的学校:“这是一所有很多树的学校,有很多大树的学校。有树就有生气,有树就有学府气质。有梦的青年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到大树底下去做梦,做着教育的梦,做着人生的梦……”这样的情感告白,往往会唤醒或是拨动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吸引他们到学校去看大树,然后到大树底下做着美丽的梦。
张校长聘请老师的法子,是以树为“魂”进行介绍学校,对青年进行诱导的,可谓是循循善诱。
可他不仅关注身边,还留心千里之外的我。二月底,他给我写了亲笔信:“能够通过博客结识你这样的朋友是我的荣幸!我不知道你在江阴那边的工作性质,如果可能,我和我的学校欢迎你!到那时,我们可以一起聊诗、写字、论文,一起做着乡野的、教育的、人生的清梦……”
在我的眼里,张校长可算是武昌实小的一棵“梧桐树”,他能引得凤凰飞来栖。他的胸怀算是树的根系,他的见识算是树的枝叶,他所在的学校就算是片沃野。张校长是以树为“魂”,来召唤我们这些年轻人扑翅飞来……
校园里有树就有梦想
《像树一样生长》一诗,寄寓着张校长对生活的思考,他把自己幻想成一棵树,“根在土里,阳光在心里”,扎根大地,在蓝天下生长,顺其自然,“不选择出生,也不选择四季”,“也决不放弃”,“做自然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像树一样生长”。张校长怀着这样的生活心态,他的情感世界也便有了阳光,有了风雨,有了根。有张校长的引路,师生的奔走,每个人都愿意“像树一样生长”!
张校长在文章《一所有树的学校》的结尾写到:“是啊!一年可以建成一座漂亮的大楼,三年可以建成一所现代化的学校。但是,一棵大树需要多少风霜雨露才能长成,一园大树又需要多少岁月的累积啊!有树就有底蕴,有树就有人气,有树就像家园,有树就有梦想。”
我想,武昌实小正是以树为“魂”,才使百年老校有了自己的特色。在校园里,种树就是育人,老树就算是无声的教材,不管树是开友情之花,还是结分享的果实,只要这是一所永远有树的学校,那么会不断地种新树,保护老树。
没有树的校园是不存在的,校园里有树就有梦想!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20:22:40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20:24:09 | 只看该作者


20110402与华中科技大学李伟博士联合创建科研工作坊




2011年3月31日晚,华科大李伟博士携郑旭兰硕士来校,同张基广校长、徐莉主任和主动报名参加的8位老师一同探讨、交流。


为了创造公平、和谐的谈论空间,李博士打破常规,和大家一起在操场的草坪上席地而坐,点上蜡烛,伴着星光,夜幕下,我们一同就工作坊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名字定义进行了讨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20:26:29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22:26:0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7:59 , Processed in 0.1248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