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近几年关于初中学生钢笔书法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中,对学生硬笔执笔方法不当的严重程度感受极为深刻,其错误的方法可以说令人瞠目,根据笔者对于七年级学生入校的执笔方法调查,其方法不当者竟高达百分之六七十。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其整个学习生活中,所花费时间最多,最持久的事情恐怕就是执笔书写了。然而,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就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书写水平是不敢令人恭维的。目前学生的书写状况与我们这个素来重视书法艺术的国家是不相称的。这种书写的现状虽然有诸多原因,但执笔方法的正误与否,应该说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从表面上看,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写字端正平稳横平竖直,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所写的是一种僵死生硬的字体,其特征为线条无节奏轻重,直来直去刻划,写出类似火柴棍拼搭起来的印刷体模样的字,这样的字在作业本上看起来整齐清楚,故而受到小学老师有意无意地鼓励,但这样的书写成型之后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学习汉字行书的书写,并且取消了汉字手写体独有的、风格多样的、流畅的书写艺术美感。
古人关于“执笔”的评述可谓多不胜数,几乎历代名家都要对此说上几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虽然可以用“执笔无定法”来作一个笼统的总结,然而“执笔”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虽然古人讲的是毛笔的执笔,现在的学生用的是钢笔或者其它硬笔类工具,但其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指实掌虚,即在书写的过程中保持手指最大程度的灵活。正确的硬笔执笔方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学生的执笔及其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正是基于此,我们通过观察和调查,展开了此项针对执笔现状及其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期从理性层面对此问题作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一、对初中学生执笔现状的调查
针对执笔问题,我们学校对每年九月份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进行了实际的调查,目睹了学生中千奇百怪的执笔方式,但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三类。
第一类为低执笔式,即手指执笔位置接近笔尖,离纸面小于1厘米左右,这类学生占多数。
第二类为竖执笔式。即笔杆几乎垂直于纸面,笔杆不是斜搁于虎口上,而是紧贴着食指的第一、第二个关节处,虎口处也没有形成“凤眼”状,此类学生约占一半左右,
第三类为手指交叠式。即执笔时大拇指叠于食指上,或食指叠于大拇指上,这样虎口关闭,掌心不能空虚,写字如握拳,不能发挥手指的灵敏度,此类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左右。
这几类错误的执笔比较常见,由此就造成了书写姿势的不正确。例如由于低执笔式和手指的交叠,使手指遮住了卷面字迹,书写者不能从正面直视,因此必然造成头的左倾斜视,甚至卧案书写,久而久之,则会大幅度地影响学生的视力。当然,这还只是给学生生理上带来的影响,而从学生自身的态度,性格等方面来看,错误的执笔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危害。
首先是容易使自己感到疲劳甚至是厌学。因为执笔不正确,掌实是拳,无法灵活运指运腕,腕关节受到挤压,过多的抖动,牵动到脑神经,容易造成脑神经的倦怠,耐性受煎熬而兴趣索然,以致视写字为苦差事而移情于其他的事,直接影响对各学科的学习,智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
其次是容易感到自卑甚至是消沉。因为执笔不正确,不易把字写好,常受责备乃至奚落,引起情绪不佳,心情不爽,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受挫,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再次是容易烦躁性急。因为执笔不正确,容易困倦,而任务的压力不容懈怠,为了完成好书写或其他学科的作业,于是心烦焦躁之性油然而生,长时间的负重运转,加以初中课业加重,作业量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势必厌烦心理加剧,对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萌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从而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
最后是由于执笔不正确,其基本笔画写不规范,不仅无法表现出笔画和汉字的美感,而且还会感到非常费力,心累心疲,兴趣大减,自信心明显受阻。
二、初中学生错误执笔形成的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的观察与调查,我们认为初中学生错误执笔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外部原因和根本原因两大类,下面试作分析。
(一)学生错误执笔形成的外部原因
执笔姿势对学生来讲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之间可能会有一点生理特征上的差异,比如手指短,或肥或瘦等,但这些生理上的差异决不致于决定其何种执笔姿势,现在学生的错误的执笔很大程度来自于其外部原因。
首先是初学执笔写字的学生由于其手小,控制运笔轻重的能力差,当其选择的书写工具是一种不合适的工具时,就会迫使其采用错误的执笔姿势。如笔芯过软、过脆、过长容易折断时,或当学生使用自动铅笔笔芯容易断时,就会造成其低执笔或垂直笔杆书写,因为这种错误的执笔至少不会让笔时时折断,影响书写速度和心情。再比如,有些铅笔,活动铅笔,圆珠笔笔杆光滑,纤细,很不利于手指固定,为了抓住笔杆,学生只得采用交叠手指的方法,再加上圆珠笔笔尖的球珠往往在笔杆大于45度接近垂直时才滑动特别流畅,所以容易造成这种垂直笔杆交叠手指的执笔方法。另外,初中生作业量过多,而产生的手部疲劳也容易使学生改变书写姿势。
另一个外部原因来自于家庭的误导。学生家长大都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小小幼儿便让其执笔乱涂乱画,以为动笔有益。无奈家人往往无意识正确指导,有的家长则不知正确指导,或因孩子太小不易领会,加上手细笔粗,无法正确执笔,以致形成后来被人们称为“习惯”,难于改变。
(二)学生错误执笔形成的根本原因
1、早期教育的轻视
一般来说,幼儿园是让幼儿正式习字的开始,如果幼师习字方面素质高,正确引导,逐步纠正,大多可以顺利过关。可是因为师者在师门下所学的往往在歌舞音乐及初步识字和娱乐,正确的执笔方法这最起码的操作的训练却给忽略了。有的幼儿园教师甚至自己都没有过关,如何引导幼儿们执笔。
2、基础教育的失职
由于学前执笔关多数未过,小学应是进行执笔习字的主要阵地,可惜多数学校在教学质量的检查上往往只看分数,只关注排名,没有顾及书写,就更不用谈执笔方法加上有的老师执笔和书写方面的素质不高,对执笔强调不多,指导不力或避而不谈,而到了中学,能否成才的关键在于看中高考的卷面分。近几年虽然在语文试卷中设有文字书写的考察,可由于执笔方法问题仍无从考察,课程设置上没有落实,老师们自然也就放任自流了。即便在日常教学中,有老师提醒,但更多的是提醒注意背挺直,注意眼睛和纸面保持一尺等一些整体的大姿势,极少注意手型的变化,时间一长,手部姿势变形且定型了,想改就更难了。所以,这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失职。
3、应试教育的压力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背负了大量的作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一直在呼喊,但是题海战术还是初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为了争取有较多的娱乐时间,学生不得不提高书写速度,再加上教师和家长没有及时关注执笔的手型,即使一开始执笔正确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其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形而毫无察觉。
4、自我约束的不强
学生自身的约束力不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的关系,小学生手部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正确的执笔姿势要求大拇指、中指、食指的灵活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肌肉很容易疲劳,因自制力相对较差,假设他们的执笔姿势一开始都是正确的,因为书写量大,肌肉疲劳,再受老师对书写质量要求的三重影响,大部分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基本没有精力再去注意执笔的手型,久而久之手型变了连自己也不知道。第二个方面是在初中阶段,作业量大,无暇顾及执笔正确与否,此前已说,不再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