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教材须有独特的感知(郭志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3 21: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教材须有独特的感知(郭志明)



    有人说,做一个语文教师很简单,因为语文教学是以课文为单位,一篇篇弄熟了、参透了,自然就能教好。而且现在的教学参考资料很多,你只要广采博收、旁征散引,肯定会让你的教学左右逢源、上下贯彻。我们说,靠教材、靠教参教书,那顶多只是个“教书匠”,他会抹掉语文学科的“灵气”,优秀的语文老师会借鉴前人的、他人的研究成果,但更有对教材的独特感知,这种“感知”,不是置“定论”式的结论于不顾,不是视他人视角为“歪理”,不是对教材进行支离破碎、生拉硬扯,不是故作高深、矫揉做态、“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遵循“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规律,用自己对教材的独特思维去研究教材,合理采纳他人所已言,不断发现他人所未思,有所升华他人所持见,从而给孩子或心有所动,或耳目一新,或产生顿悟,或兴犹未尽……
  教材蕴蓄着无尽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有的人在浅表层挖掘,认识了些“皮毛”,不能深入悟到“真谛”;有的人则一个角度领会,还有更多的角度闲置着;有的人虽理解得比较全面、深刻,但往往是感性的理解,缺乏理性的梳理。所以,要对教材有“独特的感知”,我们也应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一是要努力“吃透教材”。作者写文章,总有他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往往与其经历、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教材时,我们必须条分缕析、细致入里,把作品的题旨领略透彻,而不能浮光掠影、不痛不痒地去理解课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清塘荷韵》,叙的是楼前清塘空空荡荡,作者以洪湖莲子埋入淤泥中,一连两年未见荷影,直至第三年,湖面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惹人喜爱,却细弱单薄,孤零零,可怜兮兮。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不仅一部分池塘“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有的“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又有瓣多色浓的荷花盛开……而到了冬日,荷花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而这梦是一定能够圆的。一般的人理解这篇佳作,总以为作者是抒发对生命的关注和歌颂,但这并没有把文章读透。从网上搜集有关季羡材先生生平、为人、治学以及写作《清塘荷韵》的资料,我们发现,这篇散文不仅融入了作者的美学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渗透着禅理,洋溢着理趣;不仅有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而且有对人生态度的参悟,作者欣赏和倡导的是一种心有所系、乐观豁达,平静如水、宠辱不惊,万事随缘、不必刻意追求的自然境界。作为教师,只有将这一点“吃透”,才能很好地带学生去理解题旨、分清结构、品味语句、借鉴技巧,否则,就不可能对课文“入骨入里”地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
  二是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更理性的把握。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分析文章内容、总结作品题旨时,往往流于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说明或者是重复性归纳,而这种说明和归纳又有一种简单的公式或套路,把渗透了作者心血的文字变成了僵化的符号,学生也不能真正有所得益。怎么办?我们必须向理性靠拢,要引导学生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比如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老师总结文章题旨时,一般只是作说明性的解读:要成就一番事业,除凭借物质条件外,更需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同时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种解读,只是一种归纳,缺少信息上的包容和思维方法上的延展,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怎么办?有的老师注重从人的行为哲学层面去解析王安石写游记的“过程”,解析其写游记的“心路”历程,从而让学生从王安石的内心变化中汲取有用的东西:一是王安石所以能写出《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在观察天地万物及生活现象时,能以思考的眼光映照已有的“经验”,在重温这些“经验”时又对自己的“思考”产生新的启发,所以游褒禅山看似赏山玩水,实是在读“无字书”;二是常人只注意直接经验,而王安石则思考游褒禅山的经验在自己这个“经验者”身上有什么新的效用,这就是他领悟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让感觉到的东西走出晦暗,把行为的意义揭示出来,变成一种精神,解释为规则和思想,从而使一次不完美的未尽兴的游山活动,在‘重温’中,也就是在‘倒回’来看的过程中,臻于完善”;三是作者的“重温”所以成功,在于“慎取、深思”的精神态度,这种精神态度不能只局限在“治学”上,而要作为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一种品质。所谓“慎取”,就是要谨慎认真、处处留心取之,所谓“深思”,就是要能透过事表,从世界的阴暗处提取出东西来。《游褒禅山记》,作者处处留心,“有碑仆道”、“华山”乃“花山”之误、前洞平近故记之者众,而后洞险远故记之者少等,足见其“慎取”之认真、仔细,而悟出“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则又是“深思”的结果。从以上分析可见,这种以文本信息为据的衍生式思维分析不同于传统的主题思想归纳式解读,从认识“重温”经验的必要性(由“重温”上升认识)到认识“重温”经验的目的(总结出规律)再到认识“重温”经验成功的原因(善于“深思”而“慎取”),这就是一个具体行为完整的行为哲学分析,这种分析对学生来说更有启发性。语文教师如果能对课文进行如此独到的理性解析,那教学中就会避免在“低效层面”作“精耕细作”,而使语文教学更具渗透力、更具哲理性、更具活力、更加有效。
  三是要以独特的视角对课文有新发现、新感知。人们对课文的理解总是因时、因地、因境、因人而异的,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对由文字构成的文本信息的理解就永无止境。不少读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读经典,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而这种感悟是永无终结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东坡的代表作,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对这篇作品的理解,通常是在肯定其气势磅礴、境界开阔、词人欲建功立业却为壮志未酬而叹的同时,指出其对人生有一点消极无奈、借酒浇愁的颓伤。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是否真正符合词人的心迹,作为教者就不能“人云亦云”。其实,如果深入探究,我们发现,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那鲜明的士大夫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词的上阕由眼前所见之景,跨越时空的隧道,将“风流人物”定位在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而相比这些当年曾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自己却被贬谪此地,不能望其项背,自然心生羡慕之情;下阕赞颂周瑜英姿勃发,儒雅风流,少年得志,指挥若定,而年青时的苏轼也是才华横溢,大器卓然,作者渴望也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雄才大略。纵观全词,一个以天下为己任,欲奋发有为、赢得功业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说明苏轼内心,充溢着儒家兼济天下、大有作为的思想。然而47岁的苏轼却屡遭贬谪,早生华发,面对壮美如画的江河,联想少年得志的周瑜,词人由衷慨叹“人生如梦”。但这“梦”,不是对人生失意而产生悲哀消极的思想,而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之情,原来,坎坷的人生只不过是虚梦一场,既然如此,又苦苦寻求什么呢?还是举起酒杯与江月共醉吧。久经官场险恶又屡遭贬谪,内心便产生仕途往往事与愿违、身不由己的切肤之痛,于是道家思想便占据心灵,一种超然的情怀,诸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便蓦然而生。这样,一首词,词人将儒道思想圆满地融合到一起:顺境时,以强烈的政治热情“入手其内”,以天下为己任,努力构建自己的平生功业;逆境时,又能立即“出乎其外”,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战胜精神疲惫……由此,我们理解这首词,既要赞叹苏轼的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又要借鉴其在遭遇失意、坎坷时用道家思想给自己以精神上的解脱的处世哲学,这虽有其消极成分却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精神羁绊,才能获取真正的欢乐人生。我们说,以这样的视角去诠释课文,自然是蹊径独辟,而对学生,自然才会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23 , Processed in 0.0739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