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成长之路
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 龙俊甲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我叫龙俊甲,是一名来自腊尔山希望小学从教16年的美术老师,是教育部、中国美协“蒲公英”课题组成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市级辅导老师。我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能说会道的口才,我所具有的只是对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对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深情与关爱,对艰苦工作环境的挑战与奋斗。下面,我把自己的成长之路向大家作一个简要汇报。
在我的成长路上,既有奋斗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既有太多的无奈,又有太多的不甘心;既有不服输的精神支撑,又有废寝忘食的身心疲惫。终究,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有对献身教育事业无悔的追求,有对学生无悔的爱与责任。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95年迎来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代课教师。我教书的地方就是我所在的山江学区得胜坡村多年简陋失修的生产队旧仓库。学校里,几块木板搁起的课桌,高矮不一;黄泥巴捶的地面,坑坑洼洼;学校里,就我一个老师,既当校长又当主任兼教师和保姆;学校里,共有两个班同挤一个教室。那时,一年级18人,二年级16人,是真正的“复式班”。我的单身卧室便是那木板铺的“二楼”,一伸手就可以碰到屋顶。点煤油灯、自己挑水喝都不算什么困难,最让我尴尬的是每月106元的代课费,因为用来资助贫困孩子总是不够用,每月我还得回家背米来吃。代课3年期间,许多其它学校的代课老师纷纷外出打工。朋友也劝我放弃这又累又贴钱的临时工作,我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因为每当看到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神和寨子里家长们信任的目光,我更加坚定了从教之路。当然,还因为我的爷爷、父亲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从小受到他们的影响,非常崇敬“教师”这个职业,非常喜欢当老师。“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们啊”,时隔16年,我回忆起父亲这句话时心情还是激动的。
就这样,我代课了三年。在那些日子里,一边从教还一边复习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了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学习美术专业。1998年,得知我要去学习的消息,那群孩子和家长们都倚在教室门口含着眼泪看着我。我收拾完东西,都不敢转身,不敢再望他们。我最后告诉他们,如果可以,我会回来的。家人也理解我想当老师的心愿,所以尽全力送我去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学习深造美术专业。在校期间,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农村的学生,不能和很多的富家子弟相比,所以全身心地扑在学业上,于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吉大师院美术班毕业。
毕业后,同班同学有的分到了市、县重点小学,有的南下工作。这时,凤凰县两林乡一带缺老师的消息传来,我就赶忙收拾好东西又回到了乡下,成为了教育系统一名正式的美术老师,工资也涨到了250元,我下定决心好好做一个美术老师。可一到那里报到时,却让我凉了半截,由于老师缺乏,学校不管你是什么专业,对不对口,首先就得满足语、数双科教学。我最终被安排上语文课兼班主任还有其它一些科目,可谓一个实实在在的“万金油”了。就这样,我在那里去掉拼命干了两年,随后带着不少困惑和遗憾离开了两林学区,被调到腊尔山希望小学。
腊尔山,是凤凰县的“西伯利亚”,一个条件十分艰苦且很难留住教师的地方。但是为了能够教美术,我很高兴地选择了这里。自2002年我任教开始,这个边远的高寒山区希望小学第一次有了专职美术教师。我与学校领导协商,在学校在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我空出一间杂物间作为美术活动室,从而使美术教学能够顺利开展起来。
正当我以为可以在农村美术教育中好好干一番事业时,我却发现自己没法上美术课了。因许多学生家庭困难无钱购置绘画工具,除了学校发的国家统编课本和一本薄薄的练习册及同学们自己的一支铅笔之外别无它物了。按照统编美术教材的内容上课,大多数学生只得眼睁睁地看其他个别同学完成作业,干巴巴地坐等下课。我这个美术老师不得不给这部分贫困生“放羊”,久而久之部分贫困生就由爱上美术课而发展到害怕上美术课了。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是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里。美术教学所遭遇的这种极端的尴尬,作为美术老师的我心在痛苦。难道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不能上美术课吗?他们没有享受美的权利吗?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山里孩子是多么不公平啊!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无数次自掏腰包给贫困生购置美术材料。但都无法长远地解决问题,因贫困生太多,我的工资有限,这只能是杯水车薪啊!我不仅在教学中到处碰壁,在主观上还显得那么束手无策——农村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像美术这样冷门的学科更是不被重视的,渐渐地,越来越得不到家长和同行们的支持。在这个时候,我自己也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怀疑,甚至产生了向其它学科转变的想法。后来,在我左右为难陷入困惑时,蒲公英行动项目主持谢丽芳老师和湘西州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刘宇新老师等来到我校指导美术教学工作,在他们的热情关心指导下,我得到了很大启发,终于找到了开发农村美术教学资源的路子。从此,我充满了信心,开始了漫漫探索之路。
2003年,著名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谢丽芳老师、广州美术学院陈卫和教授和湘西州教科院刘宇新老师等专家,为配合国家的艺术教育改革,力求争取让更多的儿童获得美术教育的机会,同时使我们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得以延续,联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校被选定为由美国福特基金资助的“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课题实验校。我由此参加了“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课题实验的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我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思想认识,也终于找到了贫困山区上美术课的突破口。“蒲公英行动”旨在帮助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进行美术学习,通过将民间民族文化美术引进课堂的开发,以此推动美术教育在湘西乃至全国农村民族地区的发展。这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对新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让所有儿童参与美术教育活动,实现真正的公平教育理念。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民间美术的存在形态,进行山区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改革,是非常富有创新和有意义的课题。就在美术家何韵兰、候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少淳、广州美院教授陈卫和、县教研室主任田仁俊的关心帮助下,在美术教育专家谢丽芳的敬业感染下,我深受鼓舞,为之兴奋,为之热血沸腾,凭着农家孩子那一股执着与不怕苦、不放弃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实验课题中。期间,我珍惜每一次培训,抓住每一次到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深深感悟到“学习是一种机会,学习是一种工作,学习更是一种责任”。
在参与课题实验过程中,为能使美术课堂有充足的资料,并更好地让学生对本民族民间艺术有所理解、有所吸引,就是能将民间美术能成功地引入课堂。在那段时间里,我放弃了新婚期间本应浪漫温馨的时间,利用节假日,和课题组成员们用了很多时间,起早摸黑,忍饥挨饿,爬山涉水自费到苗族集聚的地区,如吉首矮寨,花坦麻栗场,凤凰的腊尔山、禾库、山江、阿拉,入乡串寨走访收集当地的一些民间美术资料,这种课外的挖掘从此持续了多年。其中比较艰难的一件事是我冒着刺骨的寒风邀请到曾用一把剪刀漂洋过海到日本进行剪纸传授的剪纸能手——禾库镇排云村吴香英老艺人。她为了生计她已“封剪”多年,改行做其它生意了,在我的三番五次的邀请下,吴香英老艺人最终决定来学校为学生们讲授民间剪纸,在老艺人和我的耐心指导下,学生的剪纸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还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到民间去调查、收集资料,深入了解湘西民间艺术的文化历史背景。如苗族历史的起源,传说故事,图腾崇拜……鼓励他们在节假日学习民族民间美术,促进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这样,我初步把民间美术和自然资源成功引进课堂,发挥了更大的文化教育作用。
农村的美术课由“贵族教育”变成平民化了,这种巨大的转变让我心里非常高兴,而孩子们带来的学习进步也激发我不断探索。我继而不断地为自己“充电”。由于课题组的极力推荐,2009年12月应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民间美术校本课程与农村教师成长研究》主持人肖弋的邀请到省会长沙为培训的师范生、教师上观摩课,2011年3月应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邀请到受扶贫对象学校上课。“蒲公英行动”课题主持人谢老师,把我介绍过去为他们“送教”,送课地点是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方祥乡毛坪小学,给那里的孩子们上几堂美术课,课程内容是教学生捏橡皮泥、画画、剪纸。做此事的目的是做爱心包裹项目的宣传推广,以便让更多小学生获益。同月29日又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爱心包裹经验交流会,作为“蒲公英行动”试点校围绕农村美术教育现状,以“农村美术教育”为主题做了农村美术教育《山里伢的美术课》的专题发言。学生美术作品先后进入了在广东美术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师范大学展览。学生作品不仅得到了展览,而且每次展览都受到众多专家及观众的好评,还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宣传报道。从此,学生的作品经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中学生优异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学校由此带动的美术教育改革成果,更吸引了很多省内外专家、老师、学生来校考察参观,得到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赞赏。这些外界的认可和关注进一步激发了本地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情。
2004年,我校美术小组应邀参加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暨阶段性成果交流会”上展演,受到来自全国23个省市600多位教育专家、代表的赞赏、好评。很多美术小组的同学自加入美术兴趣小组后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百分之九十升入高一级的学生都是美术小组的同学。这可见美术教育的成果是不局限在本专业内的,它对综合教育的促进也得到了证实和启发。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能自觉的投入情感,是因为民间美术本身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激发我们师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大家都主动放飞心灵,积极进行创作,充分展现了个性。在创作中全身心地享受到民间美术学习中的快乐,感受民间美术带给他们的愉悦与收获,因此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美术教学。重新认知民间美术的价值,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民间美术对基础美术教学的不能忽视且不能够被替代的教育作用,让我这个对美术有过失望的美术教师又重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认真投入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后,我提高了教育教研理论的关注度,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认识:更注重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向外投稿,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在国家、省、州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并获奖。例如我撰写的《有特色的课程资源》论文入编《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现代美术教育丛书;《挖掘民间艺术,放飞美的希望》一文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民间剪纸引进课堂教学中的探索》论文,发表在《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书中;《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论文,发表在《美在探索创新中》海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书中。还有我参与编写的《儿童与民间美术专项课题实验报告》、《民间美术》、《手工入门》等教材,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2009年我代表县里参加全州美术教学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专家的精心培育指导下,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党和政府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近年来,我先后被评为“州十佳青年”、“州十佳教研之星”、“州美术学科带头人”、“州先进工作者”、“州级劳动模范”、“县优秀教师”及教育部、中国美协“学术贡献奖”、“成就未来希望奖”。
回想一下,同为一线的老师,大家教育教学实践大致差不多,我所获得的成功根本上源于不懈的努力钻研和机缘。所以,研究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打个比方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片森林,只要决定走进去了,就要做个有心人,多发现、多发掘,一定会有收获的。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每个人付出的差不多,但收获可能还是不一样,关键是能否带着研究的意识去思考,研究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探讨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一起成长,一起成才。十多年来,我把所有课余时间用于教学研究,探索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我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在山里孩子们的身上,力图让他们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美的教育;我还尝试把所取得成果向乡小、片小、村小进行推广,让美的种子在大山里播撒……我想就是原来那个继续做教师的信念,使我坚持到今天,努力到今天乃至明天。
值得一提的是,“蒲公英行动”课题在湘西实验了九年,坦言地说没有课题的帮助也就没有我在美术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更没有我自己各方面的成长。记得2004年我校召开了全国“蒲公英行动”经验交流会,在大会发言上,我成为一名发言的老师,面对台下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老师们,我站在主席台上,半天讲不出一句话。如今,我已经成长为一个不胆怯、不羞涩的美术教师——这些都离不开州、局、校领导的关心和有关专家的热心帮助以及家人、同事们的支持,还有课题对我的帮助和提供交流成长的机会。
国家美术课标研制组长、首都师大尹少淳教授说过“我曾几次见过腊尔山的苗族美术教师龙俊甲,每次都感受到他从腼腆到自信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改善,得益于他有机会接触外界的美术教育人士和学术视野的拓展。”在这里我还想说说两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师,他们一直是我的人生榜样,刘宇新老师和谢丽芳老师,与他们二位老师相识已近十年了,他们那种对年轻人对山村教师的关爱、鼓励、赞赏,常常使我多少次在逆境中前行倍增了勇气和力量。他们身上那种人品、道德对美术教育事业的执着时刻鞭策着我对美术教育事业的追求。
总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定理想、奋力拼搏、不断进取、勇往直前,无论在何处何地、何种领域,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我也坚信,有孩子的地方都应该有美术教育,有美术教育就不应该忘记我们大山里的孩子,这是我的希望,一个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翅膀在美术天空中飞翔的希望……
编后语:自蒲公英课题开展以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多次播放凤凰县拉尔山希望小学龙俊甲老师的美术教学教研成果,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受到了高度赞扬:
2006年7月湖南教育电视台对凤凰县拉尔山希望小学“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为题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
2009年11月5日新华社的视频专线《今日新闻》午间版对龙俊甲老师作了民间美术教学报道。
2009年12月4日湖南教育电视台《教师新闻》栏目对龙俊甲老师以“苗寨教师授课、博士教授旁听”为题进行了专题新闻报道。
2011年6月7日凤凰县电视台对龙俊甲老师作《劳模写真》专题报道。
2011年8月15日中央13台的新闻对龙俊甲老师作了“乡村老师的暑假”-----《行走在苗乡山村的路上》报道。
2011年8月31日湖南新闻联播对龙俊甲老师作了“乡村教师龙俊甲和留守儿童过暑假” 报道。
2011年11月14日湖南公共频道20点零八分第五届运达乡村教师奖对龙俊甲老师作了《腊尔山的疯狂老师》专题报道。
2011年11月23日湖南影视频道对凤凰县拉尔山希望小学“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学生作品”为题进行了新闻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