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赴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考察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5 19:3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赴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考察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  宋烨


    为进一步完成蒲公英行动课题组在云南为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纳西族、白族等6个少数民族编写美术教材的任务,根据实际教学安排,于2010年4月12日至5月7日,在谢丽芳老师的带领下,远赴云南西双版纳、丽江、大理等地,对当地民情,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民间美术进行考察,并多次就编写教材进行讨论。这次考察时间最短,但收获很大。亲眼目睹了当地淳朴的民风,更切身感受到了众多民族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整个考察活动是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开放课、实践课,我们全体青年教师志愿者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责任感、压力感和空前的使命感增强。现将西双版纳地区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初到西双版纳,我们全都被那里的热带景色所吸引,在当地教育局的带领下,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考察学习和参观讲座。对于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我们还是了解颇少,真的来到此地,我们才真的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民族文化,才发现,原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到的魅力。
    首先是对西双版纳山的印象。南方的山和北方的无论在形状、质地和植被上都有很大不同,虽然早就知道这一点,但这次确实亲身的体会。北方的山没有南方的高,北方的山没有分明的棱角,少见陡峭的山崖,而南方的山则高耸入云,峭壁耸立。北方的山上零星分布着粗大的树木,远远看去,看到的往往是裸露的土壤,而南方的山则以葱郁的灌木丛为主,漫山遍野,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全是自然绿色,而这是以往见到的人工经过修整的草坪所不能比拟的。这些绿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没有任何的修饰和破坏。生长在这里的民族也会像周围的山一样,有着纯朴的民风。
    淳朴的傣族有着自己的节日。来到西双版纳,正值傣历新年时,泼水节是这个民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的标志,时间为每年的公历4月13日至15日。泼水节活动的内容,除了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等,虽然这些都是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但是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民族精髓,编写教材,都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淳朴的民风有的时候会使人联想到未开发,贫瘠等词汇。这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相对欠发达,所以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导致云南少数民族学校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然而这次云南之行所考察的学校在我的印象中不仅仅于此,更有一种别样的深刻记忆——考察的学校有市区,乡镇小学,也有城乡结合的农村寄宿制,自然条件造就了那里的贫乏,但他们的教育却让我感受到了生机盎然。
    勐龙镇中心小学的石东风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感受傣族文化。再次乘车来到景洪市勐龙镇,当地中心小学的夏校长和办公室主任张老师亲自接待,给我们讲解傣族的历史、风俗。让我们更多的感受这个别样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热情和对课题组的支持让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身上的责任。哈尼族的李冬梅老师在当时有这样一句话:“我是爸爸,你是妈妈,以后的教材就是我们的孩子”。
    回到我们的教材中,我们从当地了解到,在民族民间文化这方面来说,近年来,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不少云南的小学已增加了“民族教育”这门课,专门介绍各少数民族的习俗和传统;另外,通过社区教育,建立乡土传统文化教育试点,如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社区教育项目等在各学校的开展等,也同时从文化多样保护的角度促进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云南各个实验点校的老师和学生,包括各级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都已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以上都是值得我们“蒲公英行动”课题组学习的。另外,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汇、融和中,如何提高人才的民族精神素质,使之经受住多元文化的考验,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形象,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新修订的课程计划中,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和部分有关的自然学科都提出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以形象化与情感见长的美术学科。这些都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本次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部分县乡镇中小学校长、老师组成的教育学习考察团队,高效率地到部分学校以及拜访当地民间艺人和专家去进行针对性很强的寻经问道,足以看出教育局领导对我们活动的支持,和推进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及民间美术传承教育发展的决心。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及当地少数民族教师和教育局领导几次在中途开展了民族简易美术教材的编写会议,就民族民间美术如何以美术课的形式进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切入点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激烈的讨论。我们教师志愿者前期查找的资料和初步建立起的教材编写框架,层层筛选,层层把关,以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确定并完成我们的初步工作。为了确保我们的课堂完整性和40分钟内必须完成一课,每个志愿者在自己负责教材编写的民族要讲一堂课。
    当我站上讲台的那一霎,我不再认为这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讲课,不仅仅是为了体验那40分钟紧张的课堂。此时,我们不仅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知道有很多人在关注他们。此刻,我们的使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识向他们毫无保留的敞开,让他们完全的去获得,去吸取。课堂上孩子们那样热情,他们积极的配合着、积极的回答问题,非常踊跃。很明显,山里的孩子与城里孩子的最大区别,就是真诚不高傲,他们平易近人,他们给予我们热情、给予了我们赐给他们更多知识的能量。
    一张张稚气的脸虽然可爱天真,但是它的背后却背负着沉重的客观现实。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求,更使我感受到我们来这里的意义重大,他们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没有先进的教学器材,但是我相信,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但可以更好的保护好他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能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我们希望的,也是需要我们去实施的。
    丰富的民族人文、自然资源是构建各所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要以校本课程来支撑校园文化,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挖掘当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在活动过程中使之课程化,融入到师生的生命之中并绽放出智慧的花朵,是值得我们蒲公英课题组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 这些精彩的文化元素更是要靠长期的积淀,这就需要的不但是我们这一次特殊的行动,而是全社会的长期关注和一种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
    这次云南西双版纳的民族考察是短暂而富有意义的,充满了感性和激情,在那种说起来闭塞,但充满很多生活情趣的地方,让我们都逐渐感受到了内心的充实和成就感。虽然对校园中的每一名学生,每一寸土地都还没有完全熟悉,但在这里的一点一滴,孩子们每一张纯朴的笑脸,已经唤起我对这片热土的怜惜。这种怜惜并不是我们6个青年教师志愿者所能承受之重的,需要有前赴后继的人去感受、去继承。也许,很多人都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辛酸与快乐,但是,我相信,真正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有一种灵魂的触动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9:37:30 | 只看该作者
苗族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以黔东南苗族服饰、刺绣和蜡染为例

(贵州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贵州苗学会执行会长 杨培德)

一、审美视角差异
    民间美术是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又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创造文化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每个具体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的文化之中,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民族文化的模塑下创造出了各不相同的民族艺术;因而人类的艺术才呈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用什么样的审美视角去理解这些异彩纷呈的民族艺术,这里关涉到一个文化理解的方向问题,也即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跨文化理解。人的审美视角往往都以从小习得的“我族”的艺术。这就好比 “我”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他”,得出的镜像肯定是变色的、扭曲的“他”,这就是审美视角差异产生的错觉。在过去一些介绍苗族民间艺术的书刊和宣传媒体中,曾出现过以“我族”为中心的审美视角去误读“他族”的现象。比如将苗族传统服饰说成汉族遗留的“唐宋服饰”、“魏晋遗风”、“年年有余”、“华夏民族的活化石”。这样一些否定苗族智慧地独特创造文化的单线进化论错误说法。有的人类学家甚至将苗族在盛大宗教祭典的鼓藏节,给祖神献祭的牺牲品——牛,说成是苗族的祖宗图腾,因而有的人把苗族妇女银角头饰解读为戴在头上的图腾。这些跨文化误读通过话语霸权的传播以讹传讹,以至于谬种流传,误导世人。要避免这些误读就需要运用文化人类学“相对文化论”的方法,去尊重“他族”的自我文化解释。只有摒弃唯我独尊的文化中心主义审美视角,才能够真正理解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艺术的审美价值。
二、苗族民间美术是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歌颂
    要想读懂苗族民间美术,首先要了解苗族宗教。苗族有宗教吗?这是从“西方中心论”的一神教观念提出的问题,西方人认为只有一神教才是宗教,多神教不是宗教或称之为巫术,原始宗教,这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有色眼镜”的错误。宗教分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普化宗教可以解释为大众化的宗教。这种宗教将信仰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交融在一起。苗族传统宗教属于普化宗教。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史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眼认识宇宙,认识自己,认识生命,人就创造了文化。人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一次性,死亡是万劫不复的。于是人便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人如何使生命得到永恒?在苦苦的寻求中,人便创造了一个永恒的神圣的彼岸世界,与我们现实的世俗世界相对应。宗教使人的生命终于在神圣的彼岸世界里得到延续,得到永恒。宗教提供了人类对宇宙及人生意义的回答,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宗教还对人关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观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宗教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基督教文化是西方许多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儒教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苗族传统宗教是苗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撇开基督教无法解读西方文化,撇开儒教搞不清汉族文化,撇开苗族传统宗教读不懂苗族文化。因而我们说,宗教使开启文化的钥匙。
    怎样才能认识苗族传统宗教,方法很简单,研读《苗族古歌》便能一目了然。《苗族古歌》是苗族传统宗教的“圣经”,是苗族的神话、史经和百科全书,苗族的宇宙观、生命观都在其中被锁定。苗族的审美观也是从这部神圣的经典中来。《苗族古歌》的创世说生命从枫树来,蝴蝶妈妈“妹榜妹留”从枫树心孕育出来后与“水泡”、“游方”,生下12个蛋,脊宇鸟帮助孵出了姜央、雷、龙、虎、水牛、蛇、蜈蚣等各种生命,姜央世人类的祖先。人类与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兄弟,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欢乐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命,都有灵魂,都是神灵,生命之间可以互通互变。《苗族古歌》说“砍倒了枫树,变成千万物。锯木变鱼子,木屑变蜜蜂,树心孕蝴蝶,树桠变飞蛾,树疙瘩变猫头鹰,半夜里高鸣高鸣叫,树叶变燕子,变成高飞的鹰鹞,还剩一堆树梢,风吹闪闪摇,变成脊宇鸟,它抱来蝴蝶的蛋。”关于生命的欢乐,古歌这样说:“啄木鸟敲鼓,咚咚又咚咚。姜央在田坎上跳,水牛在田里跳,牛尾巴跳在两腿间,跳累了都不知道。牛鞭听见鼓响,也要来踩鼓,牛背当鼓场,蚊子一群群,围着牛头转,踩鼓踩得更欢。还有一把钉耙,它在田角打圈圈,跳得田水翻大浪。大家都在跳舞,大家都在唱歌。”
    从《苗族古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族宇宙的同源,生命同源,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平等和谐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这种观念有别与西方《圣经》上帝造人,上帝赐予人主宰控制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的观念。苗族为了使生命具有意义,于是创造了一个人和宇宙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神圣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之共同生存的大自然都是众多的生命,无论日月雾气、山水树石、鸟兽鱼虫,花草风霜皆有灵魂。生命之间都是平等的兄弟、亲戚、朋友。各种生命都可以自由驰骋在神圣而又欢乐的世界里并获得永恒。
    苗族的民间艺术与苗族的传统宗教互为表里,互为依存,苗族民间艺术就是苗族的传统宗教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熏陶下获得神奇的灵感。苗族为了消解艰辛生活带来的痛苦与忧虑,他们发挥天才的想象力和智慧,编制出一个能与自然融洽,并使自己欢乐地善待一切生命的文化意义之网,创造了自己的宗教和艺术,构建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需要的非理性王国,一个苗人栖身的精神家园。
    从黔东南苗族服饰、刺绣、蜡染众多的民间美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美丽而又欢乐的生命赞歌,一幅幅浸透着苗族宗教的非理性王国。在每一幅画面里苗族民间美术家都向我们展示了苗人对生命存在的体验与歌颂。从这些画面里我们还可以证实艺术与宗教同源,他们都是人类为了灵魂的安宁而创造。宗教虚拟了一个灵魂在来世欢乐的幻境,艺术则创造了慰藉现世心灵的梦幻。
三、面子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
1、意象性的非理性美术
    西方的美术是科学理性的产物,是以人主宰自然的理性观念二产生的艺术。东方的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所谓“气韵”是指画家在笔墨中将景物与自我的情感融入“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这是一种以非理性审美为主的艺术。苗族民间美术同属于这一东方艺术体系。我认为苗族民间美术比中国画更为非理性,因为苗族民间美术让人摆脱表象的物理世界,进入一个神奇美丽的自由非理性艺术王国。这样的艺术是是人类心灵获得自由的艺术,因而我用意向性美术来加以表述。
    苗族民间美术主要是苗族女性的美术。苗族民间女性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用意向的审美观念,用心灵意识的视觉语言来表达女性的情感。如《苗绣苗锦》书中26页的“人面兽头龙与人”的绣幅,就是一幅典型的意象性的非理性美术。这是一幅母亲描绘的女儿舞蹈图,作者为了表达期望儿女健康快乐的情感,运用意象性审美观念和心灵一时的视觉语言,突破理性框框的约束,将画面的三分之二描绘一条人面、牛头、龙身、鱼尾长花草的起舞神龙,并将儿子嬉戏翻滚舞蹈于龙头之上,另外的三分之一画面是一条牛头、龙身、鱼尾长花草的共舞神龙,随着舞蹈的女儿起舞。画面上两只伴舞的鸟儿,一只长鱼尾,一只头长草。右上角是一只飞舞俯视的蝴蝶,碟的触须长草。在这一幅绣画里,我们可以看到苗族民间女性美术家,为了表达儿女与大自然的各种生命同欢同乐,可以不受理性形象的约束,放任其艺术想象力在非理想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在这种意象性的艺术思维里,作者可以天马行空,用心灵意识的视觉语言将所有的形象任意夸张变形抽象。人与山、水、树、石、花草、虫鱼、鸟兽可以无障碍地交融,互变、沟通、欢聚、和谐相处。在苗族民间美术中可以随处看到人头龙、人头鸟、人头兽、人头蝶、人头鱼;牛头龙、鱼头龙、鸟头龙、蜈蚣龙、蛇龙等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互变的形象。在我们看到的这一绣幅里的两条龙,牛角可以随意长在耳下两腮。整幅画的用色也非自然本色,而是用主观的意象色彩,为了突出喜庆欢乐,画面以红色为主,鸟是红色,蝶是红色,牛角可以是红色与可以是白色,花草也是以红色为主,配有少量的蓝白。人肤色以白为主,局部可以任用,如鼻子可以深蓝、手可以用黄色和深蓝。鸟嘴有一直用黄色,另一只用白色,爪一只用蓝一只用红。整幅画的色彩是违反常理的红色天地。
    这种意象性的画有一种视觉魔力,它会让人飘然进入一种美丽、神秘、悠远、具有生命力的梦幻世界。
2、表现生命的力与美
    朝气蓬勃的生命是力与美的生命。苗族文化崇尚的就是力与美,因而苗族民间美术总是围绕着力与美来表现。
    我们仍以“人面兽头龙与人”绣幅为例,在苗人的形象里牛是最有力量的象征,兽中之王的虎都被牛打败,斗牛成了苗人的嗜好。因而这一绣幅里象征力量的两条牛龙几乎占了整幅画面。为了打破静态的绣幅平面,民间画家让绣幅中所有的形象都激情地舞动起来,让画中所有的生命充分展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为了表现这种舞动产生的韵律与节奏,整幅画几乎都用动态的曲线组合,构图使用的是有两条龙横向相连的具有律动感的S形。画家为了表现有三维空间的律动,对画面的形象结构做了巧妙组合。人面牛头龙作正面向画面冲出的姿态,龙身为侧向,表现龙在纵深空间的舞动。龙头伤的男童,与龙身有空间距离。男童正面头侧面身,只见单手单脚,表明男童舞蹈在三维空间之中,另一只手和脚已被遮挡。画面上另一条牛由双眼的正面头,侧嘴,侧身,看是不合乎视觉规律,然而却合乎龙在舞动翻滚中给人的视觉意象。
    绣幅画面色彩使用大小、宽窄不等的大红、玫瑰红与丁丁点点的绿、蓝、黄、白等色,错杂对比组合,颤动的色彩像一股涌动的红潮,犹如一支节奏感强烈的交响乐,犹如一曲歌颂生命冲动的高亢激越的苗族飞歌。
表现生命的礼遇的苗族民间美术作品比比皆是,如《苗绣苗锦》一书中35页的“三龙图”、37页的“双身共头飞龙”。《苗族传统蜡染》10页的蜡染幡60页的143图和144图。《苗族银饰》一书中27页的银角等。
3、表现生命的圆满美
    黔东南苗族有句俗语叫“dlenx jil vat guf”意译为一棵树的枝桠要圆满树梢要向上长好。这句话比喻父母健在,儿孙满堂、和睦美满的家庭。在挑选宗教盛典鼓藏头时这是一条首选条件,其它各种红白喜事的代表人物也必须先有这种家庭的人来担当。因为这些人象征圆满吉祥。在这种以生命圆满美的审美价值取向指导下创作的苗族民间美术,构图、造型、线条、色彩都非常饱满。在进行动物和人物纹样造型时,为了表现圆满,无论形象正面侧面,几乎都画出双眼。在 画龙时,一般都是双龙,如果是单龙,则将龙的正反面剖开铺满在画面上,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龙完满的二维空间。如《苗绣苗锦》一书中37页的“双身共头飞龙"。
    为了表现圆满而大量使用圆形纹样,如《苗族传统蜡染》一书中27、28页蜡染。为了表现圆满,在服饰、衣饰、裙饰上都布满了刺绣、织锦、银饰。如《苗族盛装》一书中14页、15页、32页、33页等。
四、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人是使用文化符号表达意义的动物。苗族民间女性美术家在民间美术中,大量使用象征审美符号来表达苗族文化的意义。这种象征审美符号是苗族文化符号体系的一部分。
    1、识别认同符号,如苗族服饰中的纹样不只是审美符号,还是被苗族用来作为对外“我族”与“他族”,对内“我支”与“他支”的识别认同符号。一个苗人,只要见到苗族服饰,以研究能识别是否是自己支系的苗族,如果是,立刻就产生亲近的认同感。如苗族服饰就有一百多种,每一种服饰就是其支系或亚支系的符号,同时也是其支系或亚支系婚姻圈的符号。
    2、历史记忆符号。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苗族历史上除了用口传承之外,就是用服饰符号记载历史进行传承。如苗族服饰中的九曲江河纹、田连阡陌纹、城池纹、鱼纹等纹样记载的是苗族古代生活在长江、黄河下游地区的历史。苗族妇女百褶裙上的多条横纹符号象征的是苗族古代迁徙经历的江河符号。在台江县施洞苗族服饰中,还有直接描绘清代咸同年间苗族起义女将军乌卯西人物纹样。
    3、农耕稻作符号,苗族历史上是一个农耕稻作的民族,农耕稻作离不开牛和水。为了表现牛和水,苗族民间女性美术家创造意象性的复合型纹样作为农耕到做的象征符号。如将犁田的牛和施雨的龙复合造型为牛龙的纹样,各种牛龙纹样被大量使用。另外还有大量象征水田的鱼、虾、蛙、水瓢虫、水蜘蛛的纹样。
    4、生命繁衍的符号,人类将生命的繁衍作为生命延续的头等大事。恩格斯说过:“生产本身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事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苗族民间美术运用大量的象征纹样符号来歌颂生命的繁衍。如各种复合型的鱼纹、蛙纹、鸟纹、石榴纹等。《苗绣苗锦》一书中24页绣幅纹样非常特别。湖面中心大部分的位置是一头人头、牛角、大肚的复合型鱼,左上角是一只鱼尾鸟。鱼因多子被苗族视为主要的繁衍符号。这一绣幅的纹样哈符号象征,可以解读为赞美人、牛、鸟多种生命的繁衍。
    5、宗教信仰符号。前面我们就已谈到,艺术与宗教同源,苗族民间艺术与苗族宗教互为表里。苗族民间女性美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宗教信仰,为了获得神灵的护佑,吉祥的企盼和信仰的慰藉,便创造了许多苗族宗教信仰纹样符号,并绣、染在服饰和其他生活用品上。如苗族盛大宗教祭祖节日“鼓藏节”的礼服,礼服用象征祖神的图腾符号枫叶纹和鸟纹组合加以装饰。苗族信仰认为,穿有这种祖神符号礼服的鼓藏节仪仗对使者,便会获得与神圣世界中的祖神沟通对话的神力,便可祈求祖神护佑消灾赐福。蜡染鼓藏幡伤的蝶纹和鸟纹,象征祖神已从天堂降临在旗幡上俯视关爱族人。这些宗教信仰符号在苗族民间美术上比比皆是,这表明苗族民间艺术与苗族宗教像空气和水一样与苗人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以上只择其较为突出几点进行简略介绍。

                                                           2007年7月15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9:38:13 | 只看该作者
你们的名字 我们的角色——黔东南少数民族儿童美术教育考察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柳润


    从黔东南的考察回来后,感触良多,思绪万千冗繁,旅行中的新奇见闻使贪婪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但是好奇心过后总伴随着思考中的不安和沉甸甸的责任感。记得大学时经常参加志愿活动。当时学校里面有一支队伍“农民之子”,主要任务是为边远山区和城郊的农民工子弟提供支教活动。面试的时候,我信心满满、踌躇满志;但是没有录取,拒绝我的负责人的一番话让我感触良多,“你很优秀也很有奉献精神,但是你的陈述一直围绕在我们的活动可以为你带来什么,你为什么要参加活动等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你可以做多久?如果你只是想要一时同情心的满足以及圣施舍者般的成就感,你大可不必这样;我们更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是做有用的事而不是形式上的响应号召之类的,并且坚持也是很重要的。”
    这次的考察中,这段话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镜头下孩子们的灿烂笑靥,我的心里面却有一个巨大的空洞,洞穴中传来的回音在我脑中萦绕不去,反复播放着:嗨,你们好吗?我能为你们做什么?

你们的名字
    名字当然也就是有的,我知道你们很多人的名字,当然更多的小朋友我没有说过话、打过招呼、更提不上记住你们的名字。而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更多的是一种称呼、称谓和身份,引申开来说的话也就是一方面:人们对这些孩子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认知。换言之,在他们的名字中间,在关于他们的描述中其实包含着两种认识,这两种认识互相影响,借由对方而得到强化。
    在这次的考察中,新鲜的民俗见闻着实让人感受到苗、侗两族丰富的文化形态。当地的陪同人员和所访问的乡亲们在回答我们的问题之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到我们苗寨来就一定要喝酒的。”“这是我们当地人自己酿的姊妹酒,很好喝的。”“我们的侗族大歌啊,连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过来都没有办法记谱子,年年都去国外演出的。”关于类似这样对本民族文化的炫耀般充满自豪感的对话我听了很多。施洞的银子和绣品也成为了当地人乐于推销的民俗商品。侗族大歌我们更是走到哪里听到哪里。

图1  西江的农民画家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西江千户苗寨,苗家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歌舞、食品、建筑、风俗都成了旅游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这里的小孩子们也更为大方,为我们介绍展示自己的苗族装扮。当时,还正逢西江举办老年人民族歌曲大赛,好不热闹。当地的吊脚楼经过改造也成为了具有苗乡特色的旅馆和饭馆。在这里,凡是与苗族文化相关的都成为了人们乐于接受并加以利用的资源。在西江民族小学考察的时候,正赶上课间操时间。老师们赶紧向我们推荐孩子们的苗舞课间操,是西江所属的台江县统一向全省铺开的一项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当地从政策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已经把苗族这个民族身份作为一种标榜和一种可以获得好处(经济利益)的功能性称谓。
    这种自我认知的形成当然与外界对苗、侗民族文化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大众的猎奇心理和学者的学术关注都投射给苗、侗两族族这个民族身份以很大的关注,而体现这种身份的各种民族文化形态也就自然而然的被重视和利用起来,因此当我们遇到施洞的银器价格联盟、西江的苗文化旅游热、岩洞杂货店里兜售的侗族大歌自刻光碟也就无需感到奇怪了。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对于这些以刺绣、歌舞为代表的文化形式也有较强的认同感,乐于学习和模仿这是可喜的。

图2  孩子们争相敲打苗鼓


    然而在这次的考察中,消费社会和流行文化的影子也是随处可见的。不仅是在较发达的西江,西江的商铺中所兜售与其他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绣品也都是廉价的机绣复制品,更不用提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也根本不属于西江的旅游纪念品。当我们最后到达位置相当偏僻的述洞时,都被这里尚未被标准化、快节奏的现代工业文明所染指所感动。但是在农户家中走访时,却看到了在正对着织布机门上的S.H.E的海报以及取代了镜子充当避邪物的光盘。心中未免对流行文化和现代工业的无孔不入有一丝喟叹。而孩子们的穿着也基本与我们无异,牛仔裤、人造织物上衣、球鞋……是我们最常见的穿着,当方便、耐穿、廉价的现代工业纺织品对上苗、侗两族制作工艺繁琐、成本较高、不够耐穿的民族服饰,人们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图3  述洞村寨农户家中一隅


    当然冲击还不止这些,在我们考察的几所小学中,学校的老师都提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孩子的父母多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而到了初中,退学率相当之高,很多孩子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在我们的询问中,孩子们对自己的未来也相当迷茫;较大的孩子多数回答会随父母外出打工。且不说孩子的父母对孩子们疏于管教,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承;更值得让人思考的是这些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的身份认知问题。当他们离开大山去到城市,他们的民族身份已经不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城市需要他们的身份转换,城市给他们的身份是打工者、外来务工者。而附着在他们的民族身份后的文化形态在城市中也就成为了累赘,此时的他们还会不会保留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将他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上文提到的外界对少数民族的关注绝对不是民族认同形成或加深的唯一原因,只有生活在此文化中的人才会形成独特的对于此文化的自在的认同。在考察的听课中,尹少淳老师提到了文化的概念和要义: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定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在要义中有几点是值得强调的: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在一个空间中存在和发展的;有历史和传统的;通过学习而受到影响的。通过这几点我们不难发现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习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民族自在认同的形成和加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也如上文所述,尽管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不多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习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费社会所同化,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以苗绣为例:工业社会以效率为先,机绣省时省力省工,在我们考察各地都可以见到;电视、电脑深入苗家,苗族妇女生活娱乐方式大为丰富,小群体聚集起来刺绣已不是常见的生活消遣了;各种廉价耐穿的纺织品从各种渠道进入苗家,需求的减少必然导致供应的减少;苗族妇女对刺绣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一无所知,打工潮使得大批青年劳动力外出,传承方式的断裂……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既有时代发展的无奈又有民族文化手工制品衰落的可惜。
    而我们所关注的这些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对他们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的自我认知又会形成怎样的偏差呢?而在这样的偏差之下,民族传承会如何进行下去?我不敢设想。



我们的角色
    我们的任务是编写十三个不同民族的教材,当然我们会面对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精神;但是面对消费社会的冲击和现代文明的困惑,这些少数族裔的问题是一样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我们任何人所无法阻止的,妄想式的隔离保护只会犹如螳臂挡车。美国的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曾说过:“如果我们对习俗中那些甚至很细微的变革都忧心忡忡,那就实在是与此情理相左了。文明本身所能够产生的变化可能远比人类任何权威所希冀或想象的对文明的变革都要更彻底、更激烈,而且仍是完全切实可行的。”那么我们的角色是什么?
    我们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的文化。在考察中,我们碰到了成长与此种文化中并自觉承担起研究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苗学家和侗学家。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精神与历史层面的研究让我们对其衍生出的各种文化形态有了更好的了解,他们对于本民族命运的深沉责任感让我们倍觉使命艰巨。审查自身,我们所具有的哪些可以对教材的编写有所助益呢?或许是我们关于课程教学论、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或许是基于我们对于整个的世界的更全球化的认识;或许是我们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普遍性经验……
    在上文提到的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到了一个美国加州印第安人的首领,唤作拉蒙。拉蒙在谈到他的民族命运时感叹道: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杯子,一只陶杯,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都在水里蘸了一下,但是他们的杯子不一样。现在我们的杯子破碎了,没有了。以杯子为喻,只有被盛在杯子里的水才能被饮入,一旦杯子破碎,水会流光;也只有赋予人民生活以意义的那些准则、历史和信仰才能承载丰富的文化生活形态并且不断繁衍创新,而一旦那些赋予人民生活以意义的东西丢失,那些它所承载的文化样式和形态也会丧失殆尽。
    还是以苗绣为例,苗民南迁为了记录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于是就有了苗绣;而苗族的婚姻制度则让苗族妇女穷其一生都在准备自己或者女儿的嫁衣,所以在汉族服饰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苗族妇女还是固执的保持了她们对于刺绣的热情;而纵观苗绣的图案,则是对图腾和信仰的歌颂:蝴蝶妈妈、苗族英雄斗恶龙、铸造日月等等。而在我们的考察中,了解这些的妇女已经不多了。当我们问及绣的是什么的时候,回答多数是沉默。或许会有人质疑,这些孩子不需要了解她们绣的是什么,只是从小她妈妈绣什么她就跟着绣什么。而当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我们的考察中变得如此普遍时,这些孩子是否还会对刺绣抱有极大热情或者直接绣个机器猫、比卡丘之类的,我们不得而知。因此我想在我们的教材中,对这些东西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这些孩子对他们的民族准则、历史和信仰有深刻认识并且进行自觉的维护传承的时候,他们的杯子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可以饮入的水。

图4  台江施洞小学的孩子们在上刺绣课


    我想我们的教材通过各种形式,为这些孩子带去的不仅仅是本族丰富的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传达蕴含在这些文化形态背后的民族精神等等更有聚合力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手边摆着的是王明珂先生的《寻羌——羌乡田野杂记》,(我负责的是羌族的教材编写。)“面对真真实实的羌族,我觉得自己对人、社会、民族、历史等等的知识贫乏得可笑。只是我十余年的‘寻羌’之旅找到的并非传统,而是变迁。”我想变迁并不可拍,只有强大的民族精神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有自己的名字并不断的为其填充更多的内涵。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9:39:48 | 只看该作者
西江民族小学艺术教育照片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9:40:57 | 只看该作者
贵州施洞民族小学艺术教育照片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9:42:21 | 只看该作者
贵州岩洞民族小学艺术教育照片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9:43:0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重拾——对贵州西江县刺绣现状的调查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宋烨

    苗绣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 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精神智慧的结晶。在精美的苗绣面前,人们会惊叹于那来自山野的灵动和不羁。
    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贵州的苗族刺绣,有的不用起草,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样子粘贴后进行刺绣。苗绣的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如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桃子、石榴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常见。图案颜色有大红、水红、紫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尽管苗绣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纹样形式是统一的,一般都采用水云纹,很多形成s状。
    虽然刺绣作为苗族最精彩的一门传统手艺流传至今,但我们从贵州西江县的调查情况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如今这古老的民族艺术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危机,根据我们跟当地的交流,发现了几点苗绣衰弱的原因:
    1. 地位的改变
    苗绣织锦对苗族来说,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衣是人们生活必须品,而这个生活必需品就是苗族人自家妇女从纺织到绣花再到缝制成衣一针一线亲手做的,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苗绣织锦才得以传承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人可以不用在过着自己自足的生活,苗服、汉服都可以在市场上随意买到,市场的供给给苗绣织锦的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我们在当地走访的平凡住家看到,家里已经完全没有了传统刺绣工具,苗绣对苗族人来说没有以前那样重要了,只能作为一种技艺、一种艺术流传。
    2. 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苗族就出现了机械绣花了,机绣比手绣用时少,花样图案精美,颜色丰富多彩,价格也很便宜,对年轻一代来说,机绣比手绣经济又实惠。一般来说手绣一套衣服要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一百多个工时),复杂的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据说有花费一两年缝制的衣服,而且有时还要买线和布料,花费就更多。而随着缝纫机和绣花机的出现,使苗服时间和花费上大大地节省了,一般彩线和布料花费40元左右,机绣花只要2-3个小时,花费十几二十快,整套衣服也只要50-60元,而且颜色款式多样,布料花色任意选择。所以对很多妇女或喜欢穿苗服的老人来说,机织服装是更好的选择。
    3. 打工潮的来临
    随着打工潮的来临,现在比较年轻的一代,有许多是很小就出去打工了或一直在外打工,有的是丈夫或妻子一直在外打工。特别是比较小就外出打工的女孩,基本上就没学到苗绣这个手艺;而在外面务工的妇女由于长久未接触,基本上都不会记得苗绣了;而在家的妇女,因为丈夫外出,家里农活比较重,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去绣花。加上在寨子里的年轻妇女较少,妇女们绣花的氛围没以前那样的浓厚,所以绣花的也越来越少了。
    4. 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我们跟一些老人谈话了解到:以前苗族妇女很少与外界接触,她们的主要娱乐就是苗绣、苗歌、苗鼓和苗剧等活动。然而随着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发展,受外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她们接触了更多的娱乐方式,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苗族妇女宁愿在家看电视剧、打麻将等并以此作为娱乐消遣,传统的娱乐方式也就在无形之中被忘记了。
    一部苗族的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藏在深闺的苗族服饰和苗绣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关注,但就目前苗绣的发展状况来看,这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苗绣却快要失传了,怎样把这具有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下来呢?
    1.以经济带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近年来,苗绣饰品在国内外市场走势很好,在品种上不断增多,用途上不断拓宽。如锦带由一般的捆腰带、背兜带发展到领带、吉他带、像机带、挎包带、壁挂、挎包、衣裙等等,苗绣的各种日用品日益增多。政府或企业可以利用这样好的市场条件,发展各种工艺品生产,充分调动苗族妇女的积极性,把苗绣苗服等这些民族技术保留下来,传承下来。
    2.家庭传承方式
    像苗绣这样的技术用家庭传承方式是最有效的,文化部门可采取生活补贴、收购收藏等方式进行鼓励,也可将一些手工艺术传统进行评定等级,以区别对待,有市场前景的手艺项目可以让其办班招生,使地方手工艺品走向市场、社会。
    3.学校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我们的教育面向高考,面向市场,但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教育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现在正着手为少数民族地区编写民间美术教材,同时,教育部门还可以邀请各个民族每年进京或在当地城市汇演,优秀作品与优秀学生可以作为特长生入驻艺术类院校,或给予一定奖学金。民间文化传承如果不落实到学校艺术教育上,我认为这种传承将是无力的。
    苗族儿女衣食住行都出自山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岁岁地迎接着春天万物的复苏。然而,这种古朴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经济现代化的浪潮的冲击,各种机械、电子产品进入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祖先留下的宝贵手艺渐渐遗失了,我们尽我们的力量,也许是杯水车薪,但仍希望能让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生生不息传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20:02 , Processed in 0.2098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