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0 13:3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
漫漫人生路,深深红烛缘
  一、稚趣童年,如诗岁月未如烟
  二、年少追梦,师爱阳光暖心田
  三、扬帆教海,长风破浪天地间
     ( 一 ) 教书七年,多少辛劳多少梦
     ( 二 ) 幻方研究,质疑解惑出成果
     ( 三 ) 学习科学,学海无涯觅快舟
    ( 四 ) 创新学习,务实研究
  四、悠悠我心,情系烛业此生缘
    ( 一 ) 家谐为事业之源
    ( 二 ) “爱”、“勤”开成功之泉
    ( 三 ) 读书种慧悟之因
     ( 四 ) “研教”证今生之缘
创新学习概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学习
    ( 一 ) 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
    ( 二 ) 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 三 ) 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创新学习界定及特征
    ( 一 ) 创新学习的内涵
    ( 二 ) 创新学习的特征
  三、创新学习理论依据
    ( 一 ) 创新学习的哲学基础
    ( 二 ) 创新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 三 ) 创新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 四 ) 创新学习的脑科学基础
  四、创新学习发展历程
    ( 一 ) 学习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 二 ) 创新学习实验取得效果
    ( 三 ) 国际项目再铸课题辉煌
  五、创新学习策略
    ( 一 ) 自主学习法
    ( 二 ) 问题学习法
    ( 三 ) 开放学习策略
    ( 四 ) 案例学习法
    ( 五 ) 课题学习法
    ( 六 ) 网络学习法
  六、创新学习思维与“ TADI ”学习模式
    ( 一 ) 批判思维
    ( 二 ) 发散思维
    ( 三 ) 聚合思维
    ( 四 ) 创新思维
    ( 五 ) “ TADI ”学习模式
  七、创新学习与问题场力
    ( 一 ) 问题构成与提出
    ( 二 ) 提问技巧与分析
    ( 三 ) 问题场力与解决
  
八、创新学习课堂教学
     ( 一 ) 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 二 ) 创新学习子模式群
     ( 三 ) 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六境界”
   九、创新学习评价
     ( 一 ) 创新学习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二 ) 创新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堂操作
   一、创新学习策划方案
     ( 一 ) 《小珊迪》 ( 第二课时 )
     ( 二 ) 可能性大小
     ( 三 ) 比较
     ( 四 ) 打赌
   二、课堂实录
     ( 一 )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 二 ) 《自己去吧》 ( 教学片段 )
     ( 三 ) 纸船
   三、创新智能教学系统
     ( 一 ) 现行教学备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 创新智能教学系统特点
他人评说
   一、敢闯?敢试?敢冒
   二、聚焦“创新学习”拥抱世纪曙光
   三、《创新学习论纲》序
   四、创新与发展
   五、创新学习:教改科研的新选择
   六、《创新学习论》序
   七、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八、创新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九、创新学习:新时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十、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十一、创新学习:香港教改新领域
   十二、创新学习研究意义重大
   十三、创新学习影响巨大
   十四、向世界宣布了创新学习
   十五、创新教学的蓝图
   十六、创新学习,国际瞩目
   十七、有境界,自成高格
   十八、勺水言海
   十九、教师来信选
附录
   一、创新学习研究大事记
   二、著述目录
     ( 一 ) 著作
     ( 二 ) 论文
     ( 三 ) 幻方
     ( 四 ) 主持研究及主持的课题
   三、创新学习赋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34:37 | 只看该作者
龚春燕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创新学习 从重庆到世界
  龚春燕同志于1997年提出创新学习理念,1998年以来先后主持重庆市教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多个项目。龚春燕同志主持研究的成果15次获得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及重庆市教委奖励。
  一、改革教法学法,夯实学生创新素养
  龚春燕是国内创新学习研究的首创者与推行者,开创了基础教育领域公认的教育流派“创新学习流派”,构建起一个包括“创新学习心理论”“创新学习方法论”“创新学习运筹论”“创新学习指导论”和“创新学习教师论”等内容较为完备的创新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体系。10多年来,他听了1000次公开课,到了400余所城市学校和300所农村学校,和校长座谈,听老师的课,与学生交流,写下了研究笔记数百本,收集的素材好几书柜,1000多万字。
  二、创新管理理念,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创新学习取得成效之后,龚春燕深化创新学习成果,从2005年始,开辟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的研究。从过去对教师、学生的培训与研究转变为对校长的培训,从校长的理念、管理等多个方面渗透创新思想,尤其是对学校办学思想的形成,如何有特色、有创新成为新时期的主题。通过管理创新,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民教育》杂志社2009年、2010年两次以20万字的篇幅隆重推出“特色学校建设专辑”,面向全国推出特色学校30所。《中国教育报》在2010年3月,用“中国教育发展之路”冠名,以“内涵、特色、公平”为主题,13万字的篇幅深度解读了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成就。
  三、关注薄弱学校,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2006年以来,龚春燕开始以管理制度、学校文化的创新,促进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内涵发展,一批学校成为了优质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好评。他的主要经验是创新推进模式。第一步,选点,典型引路,其他学校跟进。第二步,边总结典型经验,边在全市推广,薄弱学校从几所发展到近百所。第三步,深化提炼,进行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的关联研究。
  四、坚持教育创新:从重庆走向世界
  龚春燕同志应全国有关大学、教育部门邀请做学术报告数百场,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爱尔兰及港、澳、台地区邀请在境外做学术报告近100场,还应香港教师中心邀请,对200多名香港中小学生分别进行了为期10天的创新培训。
  “创新重庆”的研究成果得到时任市长王鸿举的表扬性批示,多项建议被重庆市委市政府采纳。龚春燕先后获得“全国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贡献的先进个人”(中央统战部2007)、民进中央“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先进会员”(2006)和“重庆市优秀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2005)和“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2007)等称号。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35:12 | 只看该作者
龚春燕
  龚春燕,男,四川省渠县人.中学特级教师,现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现任重庆教育评估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常委。主要社会兼职有:重庆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香港创新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美国北美华人教育协会理事等。其著作入选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和《教育家成长丛书》,创新学习案例入选人社部编撰的全国培训教材。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创新学习论纲》等专著8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著作17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综合实践活动》等教材32册,在《人民教育》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篇。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等研究课题16项。有15项成果获国家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及重庆市教委奖励。获国家级、省部级多项荣誉称号。 主要成果  目前主要社会兼职有:重庆市人民政府特约教育督查员、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香港创新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美国北美华人教育协会理事等十九项。入选国家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全国共10人)和国家教育部首批教育家之列(全国共20人)。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创新学习论纲》等专著7部,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著作16部,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发表论文63篇。有13项成果获市政府、市教委一、二等奖。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课题9项,应全国大学、教育部门邀请做学术报告数百场,应美同、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邀请在境外做学术报告数十场。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
一、作者简介
  龚春燕, 男,四川省渠县人 .中学特级教师,现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重庆市创新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和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教育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会员。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北美华人教育研究协会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名誉会长等。主要著作有《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创新学习论纲》等专著五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等。
二、作者教育观
  (一)、利于新课程目标达成
  (二)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1 、创新学习开展,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 、创新学习开展,改变学习方式的单一性为多元性
  3 、创新学习关注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社会科技发展
  4 、创新学习的实践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创新学习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出了“理论学习――实践深化--活动交流――反思升华”的教师培训模式
  ( 1 )理论学习
  表现在课题组不断地进行理论的传播、扩散并组织学习,使实验教师以及其他未参加实验的教师接受和内化创新学习的理论。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对创新学习概念、特征、课堂教学模式、原则、方法等有了认识,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现了实验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向创新学习教育思想的转化。
  ( 2 )实践深化
  课题组坚持将创新学习理论转化为教师易于操作和运用的技术形态,提出了创新学习“四为主”教学思想、“四导”课堂教学模式,编制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编写了创新学习指导课教材,详细说明了学科教学渗透创新学习的方法等,解决了包括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材料、方法、途径、步骤等具体操作问题,实现了实验教师由原先的教学模式向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转化。使实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进一步体会创新的教育观念,并使认识更具体化、感性化。
  ( 3 )活动交流
  课题组先后组织了多次创新学习现场课赛课活动,在赛课活动中一批优质课、示范课向广大实验教师进行了展示,并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时,为了推动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学习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还组织了三届优秀论文、教案评比活动,促进了实验教师的成果形成。
  ( 4 )反思升华
  在创新学习的推广过程中,课题组坚持了开发性,鼓励实验教师在“应用、普及、转化”总课题组理论的同时,对实验进行积极的反思,对“修正、补充、丰富、完善、创造性的发展”创新学习理论做积极探索。可以说创新学习的推广过程,也是一个再研究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六年的实验中,区(县、市)、校子课题组结合本地的实际,各展所长,形成丰硕的成果。
  创新学习课题组通过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以学术活动为桥梁,以教师承担子课题研究为载体,要求所有实验教师边教学、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研究中不断提高。既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又提高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年轻教师成长极快。
三、社会反响
  聚焦“创新学习” 拥抱世纪曙光    教育部《人民教育》总编辑 傅国亮
  龚春燕同志是一个很有思想也很勤奋的年轻人,能坚持数年致力于这项研究,且不说成果之显著,单就其学人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
  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宋乃庆
  我期待着龚春燕同志和他的合作者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把创新学习这幕剧演得更精彩!     
  向世界宣布了创新学习
  美国 NASA科学家、查尔斯顿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HAKKILA博士
  龚先生提出要将中国的教育由一种“满足现状”的体系转变为以“创新学习”为基础的体系。龚春燕先生已经对西方教育中影响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有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思考了如何将之创造性地融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去 .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40:22 | 只看该作者
创新智能教学——访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春燕


记者:龚老师,你好。第九期我们刊发了一篇你的论文“课改与创新的结合:创新智能教学系统”,近段时间收到很多读者的来涵来电。我知道你很忙,想占你一点时间,请你谈谈。你提出创新智能教学的初衷是什么?
  龚老师:近几年,我去了很多省市讲课,经常和我国一些著名的课改专家一道为广大教师讲座,在和教师们座谈或提问中,老师常会提这样一个问题:“新课程的理论我们听了几次,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策略等都有所了解,但我们怎么有效地贯穿于课堂中?”有的教师问:“听了很多专家讲座基本上一致,很少有具体的教学策略”。在走访中,基层老师也常发感叹,新课程不知道如何教。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和课题组多次讨论,并征求知名专家的意见,形成了“创新智能教学软件”,其目的是帮助教师完成双重任务:推进新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记者:创新学习已经研究了七年,在国内、国外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国内外有上千所实验学校,那“创新智能教学软件”研发的人员是怎样组织的?
  龚老师:“创新教学智能软件”是创新学习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课题时所设计的研究内容。创新学习实施七年来,一开始就把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广州、鄂州、绵阳、西安、海口、玉溪、重庆举行了全国创新学习课堂大赛及专题研讨会七次,课题组在国内外聘请的指导专家和总课题组一道,多次讨论,分析优秀老师的特点,并设计了一个软件的框架,然后在重庆、上海召开软件人员与教师的研讨会,再次商定软件结构,组织全国众多特级、高级教师撰写了资源包,重庆软件业界的专家张舰、张杰总工程师加盟,聘请一批计算机方面的研究生开发软件,一年来,软件人员一共编写了70000多行代码(相当于30册25万字的图书),教师撰写了上千万字的资源(光盘约30张)。不论是资源包,还是软件,都数易其稿,反复运用,完成了我们最初的设想,最后经过了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中国版权中心的测评与登记,分别并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电子信息推广应用倍增计划项目”和“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创新智能教学软件”的特点?
  龚:简单地说,创新智能软件的特点是“推进课改创新为本,多元目标课堂回归,网络备课资源共享,操作简单科学管理,专家引领凸现个性,反思平台专业成长”。
  记者:前面你已以讲了软件研制的背景,体现新课程和创新的思想,多元目标课堂回归是怎么一回事?
  龚:大家都清楚,新课程要求我们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过程中,教师不知所措,“教学目标”被遗忘。于是我们通过研究并在实验学校实践,设计下三维目标下的亚目标。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落实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精神提供了可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亚目标的设计中,主要从实用出发。如“知识”,目前有多种分法,如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经验性知识(生活实践中观察、体验而获得的感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对事物的现状、特征、发生过程等进行陈述的知识)等。我们对其进行的分类显然是从纵向的角度,按学习层次分类。有如“技能”,常规分法为动作技能、智力技能和心智技能。但我们把智力技能分为言语技能、交往技能、动手技能、信息技能、创新技能、反思技能等。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我们非常关注学生的动手技能、创新技能、反思技能。如学生通过言语、交流形成知识,要求学生对某种用以沟通的讯息,加以分析解释,从而使人更能理解其意涵,并进一步说明该讯息的组织原则及传达的知识;动手、反思,要求学生能将学习到的零碎知识综合起来,构成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的知识。创新、反思技能则要求学生能在学习后对其所学到的知识或方法,依据个人的观点给予价值判断的知识。
  在过程与方法中,知识过程的学习,有内容目标和层次目标。在内容目标上,如自主学习过程:“计划――自读――自练――自评――自结”;探究学习过程“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合作学习的过程“问题――自学――讨论(合作调查、合作探究)――结果”等。从层次目标看,有学习经历,学习体验,学习结果。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从知识萌发、探究、完善三个方面来构造,是知识形成的纵向结构。
  方法,是我们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有多种,从笔者对众多学生的调查,选择了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多的几种方法,是横向的结构。记忆方法:是指某一知识的再认、回忆的方法。信息选择方法:是指保证注意力指向于有关信息(重要学习材料)的方法。精加工方法:是指对所学知识附加内容、逻辑上的推理、对信息的扩展与延伸,增加已知的例证,补充某些细节,进行某种类推或人为增加意义的方法。知识组织方法:是指提取知识中的重要项目上后再进行整理归类,并对各类及类所属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凡事多思考,并对搜集到信息进行分析,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动手实验或动手检索资料。实验既可是实验室的“精”实验,也可是生活中的“粗”实验。并在动中反思。提问方法: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广泛的扩散,多思路考虑。体验是自我监控中的创新,创新先是评价,对自己设想进行修正,使其有独创、新颖、合理与社会性。自我监控应当是学生执行策略和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应控制自己的行为,以确定取得进步。一旦发现问题,则要教他们尝试加以救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分解是很困难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的过程,变化是隐性,一定程度上才外显。但我们的学生有对自然界事物的情感、态度、观点;如对自然界中的花草、猫狗等的情感、态度、观点;对社会事物的情感、态度、观点;如对某制度、体制、活动、学潮等的情感、态度、观点;对人的情感、态度、观点如对同学、教师、家长、某领导的情感、态度、观点。通过学生接受(指对某事物、活动或刺激的留心、接纳或觉察。如对一本书、一场音乐会、一个图案或教学过程是否接受。)反应(有感情地对现象作出反应,出现不觉厌烦、愉快、兴趣、爱好等反应,开始产生某种志愿的行为);评价(是指学生对其所学,在态度与信念上,表示正面的肯定与否定);组织(将几个相关联的价值观组成一个系统);品格(将价值观、信念、态度组织在一个和谐的系统之内,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或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分解这些目标,是为了深入的研究它,有必要系统的整体的考虑这些目标。虽然就某一堂课、某一单元、某一个专题应各有侧重,但也应整体考虑。同时还给教师有了自主的空间,每一组目标教师都可以改写或增删,为学生发展服务。改变了过去教师备课只重教学结果的弊病,并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落实这些目标提供了可能,增强了操作性。
  记者:刚才你较详细谈了多元目标的建立,这也是你们这一个软件的显著特色,那怎样理解“网络备课资源共享,操作简单科学管理”呢?
  龚:目前,在新课程推进中,很多教师反应,教学资料匮乏,尤其是教师相互交流很少,于是我们一方面组织优秀教师提供资源,同时通过校园局域网、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教师教学工作很重,在操作上尽量简单,根据窗口提示,一学就会。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校长、教导主任都要检查教案的制度,但基本上又流于形成。通过“创新智能教学软件”,方便随时抽查,并建立学校教案库,随时都可查找任何时候所有教师的教案,实现了科学管理。
  记者:如何理解“专家引领凸现个性,反思平台专业成长”呢?
  龚:所谓专家引领,是指本研究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给出了一个“方向”,在软件的签定中,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但我们在研究中,非常注重每个教师的创造空间,不论是“目标”设计,还是“教学流程”,都有充足的拓展环境,尤其是在校本教研的推进中,建构教师反思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凸现教学个性,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记者:龚所长,我市刚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工作会”,作出了一系列的决定,其中是一段时间是抓好“教育八大工程”,你们研制的软件,对“教育信息化工程”有什么作用?
  龚:我们国家目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主要是对于“硬件”的建设,忽视“软件”,硬、软件投资比例约为9:1,西欧国家包括我们亚洲的了发展中国家软件投资比硬件多得多,前次我去美国讲课,去了很多中小学,学校告诉我,他们硬、软件投资比例为3:7。我们花很多时间研制“创新智能教学软件”,最大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软件建设,用活学校资源,实现网络时常备课。
  记者:最后请你谈谈“I3S”?
  龚:创新智能教学,英文为Innovative and Intelligent Instruction,有三个“I”,“S”是software的第一个字母,也是系统“system”,创新智能教学系统包括软件与资源包,所谓“I3”面是不是“3I”,主要是考虑建立以教师自己为本(以我“I”为本)的立体化教学,而且也有“I”上到天下到地“天人合一”的思想,迎接时代的挑战,提升民族创造力。
  记者:对不起,占用了的时间,代表读者谢谢你。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42:26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43:2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简介  龚春燕,男,汉族,1963年3月1日生,四川渠县人。就职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年被评为特级教师,任重庆市创新学习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进重庆市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界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创新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等。出版《创新学习论》、《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等专著7部,主编16部。在《人民教育》、《香港教师中心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3篇。主持或主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教育科学课题9项。应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邀请在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数百场,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邀请作创新学习报告20场(次)。研究成果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一、二等奖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香港凤凰卫视等数十家媒


目录  序 宋乃庆
  第一章 创新学习的背景
  第一节 课程改革与创新学习
  一、创新学习符合新课程价值取向
  二、创新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创新学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与创新学习
  一、全球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学习
  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学习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创新学习
  第三节 终身教育与创新学习
  一、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之必然
  二、我国建设学习化社会之必需
  三、创新学习是终身教育之关键
  第二章 创新学习的发展
  第一节 创新学习的研究概况
  一、学习科学八年研究奠定基础
  二、创新学习实验研究取得效果
  三、国际项目再铸创新学习辉煌
  第二节 创新学习的调查
  一、重庆创新学习调查
  二、新疆创新学习调查
  三、广东创新学习调查
  四、香港创新学习调查
  第三节 创新学习现状分析
  一、四地创新学习整体现状及比较
  二、四地分阶段创新学习现状比较
  三、创新学习现状调查的总体结论
  第三章 创新学习的界定
  第一节 创新学习的内涵
  一、学习内涵的界定
  二、创新内涵的界定
  三、创新学习的界定
  第二节 创新学习的特征
  一、学习个体呈现主体性
  二、学习内容突出方法性
  三、学习过程强调活动性
  四、感悟学习着力问题性
  五、学习思维凸显求异性
  第三节 创新学习的理解
  一、创新学习与知识传承
  二、创新学习与智力因素
  三、创新学习与教育创新
  四、创新学习与创新人才
  第四章 创新学习的基础
  第一节 创新学习的哲学基础
  一、人的本质在于不断发展创新
  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创新人才
  第二节 创新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一、创新是实现教育基本功能的途径
  二、教育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目的
  第三节 创新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一、发现、发明、创造与创造力
  二、创新与创新学习的心理研究
  三、吉尔福特对创造思维的研究
  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研究成果
  第四节 创新学习的脑科学基础
  一、全脑模型研究与创新学习
  二、四种脑波研究与创新学习
  三、多元智能研究与创新学习
  第五章 创新学习的策略(上)
  第一节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
  二、自主学习的程式
  三、自主学习的实例
  第二节 开放学习
  一、开放学习的特征
  二、开放学习的程式
  三、开放学习的实例
  第三节 网络学习
  一、网络学习的特征
  二、网络学习的策略
  第六章 创新学习的策略(下)
  第四节 问题学习
  一、问题学习的特征
  二、问题学习的程式
  三、问题学习的实例
  第五节 案例学习
  一、案例学习的特征
  二、案例学习的程式
  三、案例学习的实例
  第六节 课题学习
  一、课题学习的特征
  二、课题学习的阶段
  三、课题学习的实例
  第七章 问题与问题建构策略
  第一节 问题的构成与提出
  一、问题的意义
  二、问题的要素
  三、问题的类别
  第二节 提问技巧与分析
  一、审问法
  二、组合法
  三、感悟法
  四、分析法
  五、批判法
  第三节 界定问题的方法
  一、开放性问题
  二、封闭性问题
  第四节 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问题场力
  二、问题解决
  第八章 创新学习的条件
  第一节 教师创新现状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四地调查结果
  第二节 创新学习与教师素质
  一、教师的素质结构
  二、教师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创新学习与环境氛围
  一、学校环境
  二、家庭环境
  三、社会环境
  第九章 创新学习的评价
  第一节 创新学习评价的意义
  一、评价导向
  二、评价目标与原则
  第二节 创新学习评价的标准
  一、创新学习评价的内容及重点
  二、创新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创新学习评价四边形论
  一、创新学习评价四个因素
  二、创新学习评价四边形论
  第四节 创新学习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附1 创新学习研究大事记
  附2 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张新洲 董国华
  参考文献
  后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44:17 | 只看该作者
创新学习再认识
写在创新学习研究十周年

龚春燕





10年前,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课题“中小学生学习行为指导与矫正”结题后,如何进行课题的深化研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创新学习开始酝酿并随之启动。十年来,我们先后主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科技部等单位下达的有关创新学习的研究项目7项,就创新学习概念、特征、理论基础作了较系统研究,初步建构了创新学习的理论与操作体系。《人民教育》在2000年3期中刊发了《创新学习:21世纪的学习观》的长文,并加注编者按。随后的几年《人民教育》连续多年开辟创新学习栏目,报道创新学习研究成果。创新学习成为了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在大面积或长时期的试验中得到充分肯定,效果明显。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庆主持召开创新学习成果鉴定会,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知名专家在鉴定中写道“重庆创新学习研究起步早、规模大、成果丰,已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所谓创新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简单地说“创新学习就是把创新的方法寓于学习过程中实现以创新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在多种知识和能力积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反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以培养拥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的创新学习理念在不断探索、完善、再探索、再完善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丰富。
一、学习个体呈现个别性、主体性
从生命存在的个体性上分析,学生的学习是依照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兴趣、动机、能力、意志等特征而加以展开的过程。学习首先是个体化的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而不是“一致化、标准化教育”。创新学习的过程绝不能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别性。就如有些研究者指出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行把学生的个别性都磨平或削去,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学生,学生的学习变成验证标准答案的过程,这必然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戕害与抹杀,这种学习的观点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基于此,创新学习理念更积极提倡尊重学生的个别性差异,保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唯此才能呈现出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与教育教学的生命性。
在创新学习中,我们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体与客体是哲学概念,是用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指向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对象或内容,是学习的客体,而学生自然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学习观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强调学生的接受,强调知识的注入。当然,教师的教和必要的接受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无庸质疑的。但主体性是学生作为实践活动、认知活动的主体的基本特征,它的实质是由于人有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按照自己的意识相应地监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人在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中,自我意识的监控所表现出来的分析批判性,正体现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概念存在高相关性。自我认可、独立性、自主性上高水平的被试,同样也是高创造力者。
创新学习是使学生由“接受型客体”变为“被动型主体”,再发展为“主动型主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其次,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在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是完成了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使自身所有的每一部分都与新的知识或经验发生了相互作用,并促使其知识、能力、态度及人格等多方面发生变化。而这一切变化,只有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实现,从而使其学习更有创新的成分。最后,学生能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活动。反思或监控是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社会价值,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或自我反省,并进而自我调节,不断增强主体意识。
二、学习内容突出方法性、体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纪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创新学习正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学习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在研究中,我们在强调学习方法的同时开始重视各种学习变量对学习方法的影响,把学习方法的选用置于更为广泛的学习情境中考察,转向研究各种学习变量、元认知与学习方法选用的关系。这样就将学习方法的探索提高到了学习策略的水平。如果用战术与战略关系来比喻,学习方法属战术的范畴;而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选用最适当的学习方法才是学习的策略,它属于战略的范畴。可见,学习方法由于种类多,又因情境而区别,所以因人而宜。这种差异就决定了学生有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能否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方法,也决定着学生的创新程度。同时,创新学习的学生,在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时,往往遵循学习规律,明确学习任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条件,根据学习的情境、内容、目标和特点而灵活地应用。学习方法的学习中我们把习惯化与迁移化作为重点。习惯化,表明学生不再需要教师或家长的提示,也不再需要有意识的自我监控,而能够在潜意识的监控下,自发地使用所学方法去完成。在实验中,我们让学生填写《学习习惯表》,一月一习惯,其目的是让许多学生在教师或同学、家长的提示下能够使用所学方法,慢慢养成习惯,也标志着内化过程中初级阶段的完成。迁移化,表明学生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后,当他面对新的学习情景时,不仅能够使用所学过的方法,而且能够依据新条件、新情况加以调整和改变。习惯化是主体对其活动的监控能力的问题,而迁移化则反映了主体心智操作概括化的能力问题。十年来,我们仍把重点放在习惯和迁移上,创新也做(作)为一种习惯,初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创新学习理念倡导“体验性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体验就是一种学生亲身感受、探索、接近生活实践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理性与情感的整体参与。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上的乐意学习,才能达到知识与理性的完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本,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习方式的主要变革。创新学习,打破了“双基论”的旧观点,支持以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学习目标的生活性教育论,促使个体学习从认知、理性范畴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使学习过程成为知识增长与身心发展同步的过程。学生个体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创造中成才。“体验式学习”已经成为创新学习理念突出的现代特征之一。
三、感悟学习着力问题性、探究性
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因此,“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生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说过:“唯有大量怀疑论之方策才能扯去把我们与真理隔绝的帐幔。”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学生思考不够,学业也提高不了,当然就无创新可言。可以这样说,创新创见始于“问题”,没有“问题”何来创新?因此,“问题” 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在实验学校,我们要求教师给学生有问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在黑板上开辟“问题栏”或在墙上设立“问题墙”,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期下来,学生问题意识提高了,而且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因为过去学生学习初看效率很高,但遗忘也很高。而通过学生有问题学习,体验了学习中的艰辛与快乐,尝到成功的欢乐,遗忘率大大减低,提高了学习质量。
有问题学习可以说是感悟学习的初级阶段,而探究性学习则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所追求的更高目标。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它会给学生创设一个与生活、社会更为亲近的空间,它使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而进行的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与直接接受式学习相对,脱离了课堂空间,脱离了单纯的课堂提问,从单纯的向老师提问变为向自己、同伴等更多群体的提问,扩展了问题产生的环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既包括自主探究,也包括合作式探究,既有纵向式探究,也有迁移拓展式探究,但在探究的过程上是共通的,不只是简单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创新学习的过程,由于其“探究性”的特征而演变为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析疑──释疑”的过程。
四、学习过程强调活动性、协作性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活动”,一方面是注重了知识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品质,而后者似乎更重要。老子有句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不但滋润万物,而且也没有争名、争利、争功、争大的特性。也不但如此,水无论流注到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充分体现水的“和”性。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人所需要的。孔子一身讲得最多的莫过于“仁”。“仁”,其本质就是如何处人与人的关系,教会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曾论述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合作。善于交流合作和恪守集体纪律、能乐群合众等品质必然成为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因此学生要能主动适应群体或团队生活,为他人所接纳,与人友好相处。但现实中,学生的团队性越来越弱,集体感愈来差,虽然生活中的人虽然都以个体的方式存在,但是任何单一个体的存在都必然地要以由他和其它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为存在的基础和依托,任何个人的成就都要以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肯定为前提。另外,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与外界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开放性。言下之意是说,学生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在发展中交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性格、知识经验和技能大都在合作中获得。通过我们大量的活动,不认是课内或课外的,有意让学生在在交往体会到他人的重要,相互学习、互相鼓励,把活动内容作为信息,通过言语、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人,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创新性地“教”,在自己的教学中,大胆地“试”,这为创新学习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创新学习的方法、途径、规律上,不断总结经验,有效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为民族创新力提升贡献我们的智慧。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45:32 | 只看该作者
龚春燕,特级教师,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教科院教育发展所所长,重庆市创新学习中心主任,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项目主持人。他在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这样说:“工作21年,我坚持每天晚上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并且把反思、所感、所得记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很珍贵的原始素材。多次整理,写了不少的文章。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创新学习的内涵,我撰写了《创新学习:21世纪的学习观》、创新学习界定及特征、创新学习的方法、创新学习研究与探索、创新学习开展的有效途径、创新学习的模式等30多篇论文,出版了创新学习论等5部专著”
他还笃信孔子的教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总是将思考与读书结合起来。他读书,不是简单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见解,还运用“思考”把别人 的观点融会于心,变成自己的。2003年他应邀到美国芝加哥作了“创新学习”专题报告,获得广泛好评。他对此作了反思:“我的报告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因为我对报告的内容思索了很久。我想,讲心理学、教育学是不行的,美国是这些学科的发源地,经过思考,我选择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中挖掘创新的内容作为报告的框架,从中找到创新学习的基础。
案例分析
龚春燕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与思考相伴“,他的思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       持续不断
他讲思考变成一种习惯,贯穿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工作21年,坚持每天晚上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这是需要顽强的毅力的。
我们身边有不少教师,工作几年后或多或少有一些心里落差:我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为什么收获不大?我的良苦用心为什么总得不到家长、学生的理解?我的成绩为什么总不能被校长、同事承认?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思考,光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二)       读思结合
龚春燕老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之所以深刻有效,还因为他将反思与读书结合起来,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职工出现的问题,不是单纯地苦思冥想,而是以书籍作为思考的后盾。每年,他都从工资中取出一部分买书或订阅报刊。每一次出差,买回的东西中书是最多的,不仅有教育方面的,还有哲学、传统文化方面的,21年来,他藏书5000多册,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书籍滋养了他,使他的反思更理性,也更厚重。
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三)       以写促思
龚春燕老师不仅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还能及时将所思所想写出来,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在大力倡导教育反思的今天,有的老师说:“反思难道非得流于书面形式吗?实际每个老师上完课后都或多或少进行反思,只是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而已。有写得必要吗?”很有必要!停留于头脑里的思考,往往是零碎的、紊乱的,倘若你拿起笔将所思写下来,你就会发现,还需要对自己的思考做一番整理工作,而在这个写作、整理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和深刻。正是由于龚春燕老师20多年坚持将所思、所悟记下来,积累了珍贵而又丰富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才写出了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
(四)       系统性
龚春燕老师的反思,摆脱了零散片段反思的状态,具有明确的主题——创新学习。他多年如一日,结合教学实践,仅仅围绕“创新学习”这一主题,系统地思考了创新学习的界定及特征、创新学习的学习观、创新学习开展的有效途径、创新学习的模式等。由于目标明确,因此思考的针对性强,有利于在这一领域喝的深刻的认识,提出独到的见解,形成“一家之言”。反观龚春燕老师所取得的成绩,无不与“创新学习”相关,他也因此在创新学习这一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被邀请到美国芝加哥大学作专题报告,获得广泛好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3:46:0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2:45 , Processed in 0.0809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