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焱:武断的观点和立场是有害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4 04:2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焱:武断的观点和立场是有害的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1996年前,《读书》的目标是搭台,搭一个知识分子公共交流的平台,编辑部只是搭台的,唱戏的是别人
    本刊记者尼克
    人物周刊:有人把《读书》读者的流失归因于外部图景的变化:1980年代毕竟不复存在。
    在你看来,1990年代中后期盛行的三农问题、恐怖主义、金融危机这样相对专业的话题,可否继续延用《读书》1980年代坚持的文风?知识越来越细分,《读书》是否应该放弃类似相对专业的讨论?
    王焱:过去10年,中国知识界处于分化重组的过程,观点各异,众说纷纭,各种争论层出不穷,1980年代那样以改革、开放、多元为共识的时代确实已经不复存在,“共识破裂”这是一个前提。但是把读者的流失简单归因于这个共识的破裂是不太负责任的。
    1980年代,《读书》的目标读者是明确的,就是广义的知识分子。不论何种讨论,不同专业的知识分子,都要能看得懂。知识分子的平台上,相对专业的讨论,无论何时都是必须的,但不能说,《读书》讨论三农问题是为了给三农专家看的,杂志又不叫《三农研究》。还是要兼容并蓄,单纯地靠左派路径、经济主义、法制主义,或所谓的三农专家,都很难对问题有全面认识。一个知识分子的公共平台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也是不可取的。
    人物周刊:学者的专业化、体系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后者的蓬勃发展,是否使《读书》的式微成为必然?
    王焱:1980年代,《读书》的着力点之一,是自己的定位,她不同于学术期刊,也不同于一般性的大众读物,她介于大众文化和学术刊物之间。大众文化和学术期刊之间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她们之间有个莫大的可耕耘的过度地带,也是个莫大的市场份额。简单地说这一地带受到了毁灭性的冲击,没有任何可耕耘的空间和价值,是不严谨的。
    举例说,《纽约书评》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但它的文风也很幽默、风趣,一般的知识分子也能看得懂的。它的定位,是建立在广义知识分子基本素养上的。广义知识分子的基本共识是有的,不能说全破坏了。当然,这一共识也需要培养的。进入近代以后,学科分化,知识越来越专业化体系化,但知识分子的共识应该是源远流长的。
    人物周刊:如何评价1996年汪晖入职前后的《读书》,他的学者气质对《读书》可能的影响?
    王焱:不严谨地说,1996年前,《读书》的目标是搭台,搭一个知识分子公共交流的平台,编辑部只是搭台的,唱戏的是别人。编辑部自己不要有强势的立场和观点来左右这个平台,如果你自己忙于唱戏,那和你调子不一样的,下次肯定就不来了。即使你再标榜自己是兼容并蓄的,但客观上,人家不来了。
    不同意见、观点,很正常,编者是要替作者着想的。不是说,你的观点和我的不一样,我就不用,而是说,我作为编者,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如何论述得更好,逻辑完善、语言生动等。没有偏见,他下次还来唱两段。特有主见,便不容易扮演公共平台的角色。如果你的倾向特别明显,那我何必到这来说一些你不爱听的话呢,我可以到别的杂志上去呀,不像1980年代那样,现在杂志那么多。
    人物周刊:介入当代社会问题的讨论,势必产生尖锐、冷峻的论争,如何保持《读书》1980年代的那种优美、雍容的写作风格和编辑思路?这种风格,现在的《读书》是否已经丢失?
    王焱:可能已经丢失了。分析问题时,不应该嬉皮、后现代,无所敬畏,也不应该总认为自己真理在手,而应该有适度的谦卑吧。具备了对知性和理性的敬畏,以及对知性和理性的局限的了解,自然而然地有了优雅之感,这本身也是知识分子的气质和特点。
    评论任何事,都应该对其复杂性有所了解,知道其复杂性所在,就不会武断、专断,不容许别人的声音了。武断自然就排斥了复杂和其他可能性。
    另一个能力,便是呈现复杂的能力,看台湾政论文章,把政客们那些内心的小九九,剖析得纤毫必现。讨论问题时,尽可能保持可读性,敏感于语言风格和人文趣味,不无原则逢迎,也不强加于人。
    人物周刊:1988年,你离开《读书》后去社科院做专业研究,在你看来,《读书》由出版家或学问家操盘哪个更合适?
    王焱:我的大体感受,相对编者而言,学者要独断一些。学者没有独断精神,他也就没办法做学问了。这个也有道理,那个也有道理,那我说什么。这就是所谓“片面的深刻”。
    一开始做《读书》编辑,各路观点涌来,需要保持审视和距离,再互相比较,看得多了,发现武断是不可取的。即便揣摩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应该足够谦卑,随时准备修正。像尼采说的,所谓视角主义,就是说你只是站在一个特定的视角上,而不可能站在全知的视角上,这样想来更不可能武断了。
    武断的观点和立场,对《读书》这样的公共平台而言,是个非常大的损害。而文风,其实是思想的投射,武断的人很难写出谦逊的、优雅的、与人为善的文章的,就更难认可这样的风格了。

责编:徐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17 , Processed in 0.0560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