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 孔起英教授说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儿童美术欣赏是其视觉的功能。美术欣赏行为的发生是与视觉器官的发育的相对应的。只有儿童的视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美术欣赏行为。 美术欣赏除了认知成分外,还有情感成分。所以儿童美术欣赏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把0~7岁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分为: 本能直觉期(0~2岁) 艺术感知占优势时期(2~6、7岁) 一、本能直觉期(0~2岁) 这一时期的欣赏主要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直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和直觉的。主要通过视、听、动的协调活动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换。儿童对形状、颜色、等美术基本要素的视觉偏爱的研究。这种偏爱还只是由生理机能组织决定的,是一种本能的快感,还没有真正对立的美感反应。 在深度视知觉方面——5个月以后的婴儿不仅已具有深度知觉,而且就平面与独立物体而言,他们表现出更爱看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东西。 在颜色视觉方面——起码的视觉在出生后很短的几周就出现,婴儿辨别颜色的主要因素是色调(而不是明度)。婴儿在出生后的较早时期就已经对美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形与色有一定的审美感知了。虽然这是最初的反映只是一些本能的直觉行为,但这些本能的直觉行为为日后更高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成人在这一时期该做些什么?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给以儿童适当的视觉刺激,为他们自其所处的环境里创设一些有利于幼儿观察的视觉焦点以使儿童产生视觉运动。 例如:婴儿房里陈设以粉色系的块面背景为主,而以图案清晰、色彩鲜明的图片;在婴儿的摇篮或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色彩鲜明的玩具、饰物,如彩球、风铃等;还可以用色彩鲜明的玩具或图片与婴儿一起玩视觉追踪的游戏;另外,成人及婴儿自身的衣服也是婴儿重要的视觉对象,成人对此也应该做适当的选择。 二、艺术符号感知占优势时期(2~7岁) 2~3岁以后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其美术欣赏的发展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而且受到其社会认识的制约。在美术欣赏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在自发情况喜爱,儿童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 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学前儿童面前,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这件美术作品的内容,很少有意识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这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完全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而只是在一种“求实”的态度。进一步说,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的感知欣赏只限于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丁祖荫、潘杰(1964)认为,学前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和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可能与幼儿本身的认识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积累的不丰富有关。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有二能够识别画中国描绘的物体,并且这种识别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 例如:我们给幼儿欣赏毕加索《和平》这一些孩子看到这幅作品时所说的第一句话:"我感到这幅画画的是原始人的生活”、“我感觉这个地方非常可怕”、“啊!我感觉这幅画把握带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我感觉这些人很穷,在跟人家要钱”......虽然每个孩子对《和平》的中心意义的理解不同,但对儿童的开门见山式直觉型的话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儿童首先把握的还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作品的形式。 2、在教育的干预下,幼儿能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审美特征 在线条与形式的感知方面,幼儿总是喜欢把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谈论。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有二匹配枝繁叶茂、茎叶成放射状的树和“弯腰驼背、浑身无力"树与高兴和伤心之前的关系。幼儿大多数能完成这项任务。这表明,当线条融合在形象中时,幼儿能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实验证明,4岁时期是儿童感知图形的敏感期。 对色彩的认识而言,此时的而首先发展的是辨认颜色、正确配对,逐渐向指认和命名发展。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幼儿认识的暖色以及明度较高的颜色,而对间色、复色或色相相差别叫小的颜色认识较困难。 就对色彩的感受而言,丁秀玲(1993)研究了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象征效果的感受,结果发现: (1)幼儿在色彩的三个层面的审美感受存在着差异。表现为:幼儿的色彩视觉效果感受性最强,而色彩的情感效果和象征效果感受性相对较弱。 (2)幼儿的色彩审美感受具有明显的年龄发展特点,特别表现在有二对色彩气功能感意味和象征意义的感受以及色彩的冷暖、轻重感受上。但对非再在现性的色彩构成,4岁幼儿即已具有相当明显的先天直觉美感,甚至胜于5岁和6岁的孩子。 (3)在较高层次的色彩审美把握上,幼儿存在着较明显的个别差异。某些4岁儿童就已达到与6岁儿童相当的水平,即使同龄幼儿,也存在好差两个极端之分。 在空间构图感知方面,相当一部分的幼儿以及高具备了感知美术作品的空间深度的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在发展。对美术作品的构图的感知能力,在学前阶段以及国内开始表现了出来,并且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内容的影响。然而,当他们面对非再现性的租凭,即排除了内容的干扰时,则更容易注意到作品构图冈面的特征。 在对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性的感知方面,当幼儿被有意识的引导感知时,大多数幼儿能感知到作品的情感表现性。4、5、6岁幼儿的平均分数达到7.3、8.1、8.8(总分为9分)。他们通常从作品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偏好、想象因素和作品形式方面的特征四个方面来解释作品的情感表现性。(王芸美,1993) 孔起英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在不告诉幼儿绘画作品名称的情况下,要求36名6岁幼儿欣赏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然后给它起名字。结果表明,除了9名幼儿表示名字取不出来,以下是幼儿为《格尔尼卡》这幅画所起的名字: 1、黑暗空间 2、魔鬼画 3、破坏世界的地方 4、乱糟糟的世界 5、大战斗 6、快爆炸的灯泡 7、刀、牛、头 8、妖魔鬼怪 9、战争画 10、古代的战争 11、在黑暗中生活的小孩 12、乱乱的画 13、黑暗之星 14、狼吃人 15、地道 16、恐怖世界 17、奇怪王国 18、黑暗的世界 19、三国演义 20、骨头 21、黑白画 22、人和马在山洞里 23、形象世界 从以上所列名字,我们可以发现,有二所取得这些名字基本上能表明他们知觉到了文本的情感表现性。 在作品风格感知方面,王芸美的研究表明,幼儿表现出较为困难,他们往往受作品内容的控制。我们有一个研究表明,已经欣赏过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的作品后,在别的场合,当儿童们再次面对这些艺术家作品时,他们仍然能识别出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风格。他们会说:“这是马蒂斯画的”、“那是康定斯基画的”“米罗的话是夸张变形的”。我们还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小调查:将斯坦伯格的作品《护照》给欣赏过凡高的作品的10名大班幼儿看,就有两位认为,这幅画“有点像凡高的画。因为这幅画里的线条也是在转转转(儿童边说边用手指画着圆圈),像凡高的那样。卡尖以西儿童已能从作品zhogn 从线条的力的方向方面来感知其风格。 (3)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 在对美术作品的偏爱方面,幼儿喜欢的是再现性的作品和能够识别出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的非再现的作品。作品的内容是否客观地、真实的再现了现实世界,作品的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是他们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最主要的标准。无论是中国画、西洋画还是儿童画,如果他们看不出一幅作品花了些什么,他们就可能不喜欢它。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把具有明快色彩的作品作为自己喜欢的对象,儿童对偏爱原因的分析也越来越注意形式特征技巧方面。曾经在幼儿园对92名六岁的幼儿做过一个小实验,要求幼儿从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齐白石水墨画《虾》、东汉出土的陶俑《侏儒俑》以及民间色彩剪纸作品《老虎与娃娃》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结果显示,81位儿童选择了剪纸作品《老虎与娃娃》,理由是这幅作品“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好看、“颜色五彩缤纷”“颜色看上去喜气洋洋”、颜色鲜艳。而其他的几幅则“颜色不好看”。有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由最初的笼统、部分华、强烈关注主题和色彩逐渐地发展到技巧和主体性质发生兴趣。 从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的感受系统在发展进程中保留了感觉运动阶段的情感倾向性,例如信任、安全、亲近、温馨等情感特质。《老虎与娃娃》就具备了这种情感特质,《格尔尼卡》则相反。 总之,儿童的美术欣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笼统到分化,从没有标准到具有一定的标准,从以自己主观的情感偏好为主导比较客观的分析为主逐发展的过程。到达学前末期,其美术欣砂锅内能力也相应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特征要求我们,在美术欣赏教育或噢对能够中,应为儿童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给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选择应该是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以使儿童的欣赏经验系统华。同时,又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导他们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