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友谊之树 震撼人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2 14:0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友情之树
震撼人心




---

评谢宝红老师《去年的树》一课

《去年的树》一课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经典童话故事,记得我初次读这一课时,我就被文中鸟与树的情谊所感动,后来在与谢老师研讨设计教案时,随着对文本的深入,我的这种感动渐渐的加强,甚至有种落泪的感觉。因为我在故事中的小鸟身上,读懂了梁山伯对的祝英台深情。今天再一次接触此课,我的内心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悲伤。我想经典的魅力就在于能够震慑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人生吧!

今天,谢老师的这堂课,有几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 教学思路清晰、教材处理得当


对于本课的教学,谢老师设计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文中生字,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交流初读感受。第二课时细读、精读、广读课文,深入文本,体会文中小鸟对树的情感,领悟故事的寓意;积累语文知识。重点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处理教材非常得当、条理很清晰。

二、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小鸟的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合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同时,文中留白较多,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很大,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细细品位、静静思索、填补空白的“场所”。谢老师抓住这一文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与感悟、在读中感受与体验。

三、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手段入情入境


本课是一篇充盈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的文章。因而教学这样的文章,定要尽力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谢老师始终围绕着文本呈现的那种感情基调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始,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美的画面、轻柔而舒缓的音乐氛围,加上老师动情地讲述,将学生的心带入凄美的故事情节中,为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字里行间的情感作了铺垫。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语言要锤炼,提问要精当。谢老师的教学语言很亲切自然,对学生有很好的垂范作用。但有些过渡语言琐碎,尤其是在问题的设计上似乎没有优化筛选,而是发“连环炮”,弄得学生不知如何应对。课堂提问应该找准切入点,选取最有价值的问题解读文本,达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自身感悟,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容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在本课的教学中,体会小鸟寻树时的内心感受是重点,也是难点。谢老师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在没有让学生深刻体悟时,教师就急于求成的“帮”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这样违背了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感悟。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惰性,依赖教师而自己不动脑筋,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会得到永恒的记忆。

第三:教师的评价要精当准确,注重学生的感受。精彩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潮的催化剂,教师精当准确的评价在课堂上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谢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过于单一,激励性的评价过少。我认为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激励学生,让学生敢于举手、乐意举手。

第四:注意时控的把握。 教学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在我的教学中,也有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我将多学习、常请教、勤反思,尽力采百家之花粉,酿自己教学之蜜,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西河学区   李柏群                                    




                 西河学区道店小学
                    李红



                       2008
.10.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1:28 , Processed in 0.0644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