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稼句:我说旧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6 09:4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稼句:我说旧书


旧书的概念,实在很宽泛,旷古久远的是,隔日黄花的也是,它的价值,因其版本、藏主等等而悬殊上下,或贵如瑰宝,或贱如废纸。即以苏州为例,辛亥革命时,乾嘉名人钟校本俯首可拾;抗战初期,又有大批珍本古椠散出,价格低廉得难以想像。至“文革”,愚蠢之事颇多,焚书就是其中之一,许多书都灰飞烟灭,这时的书,包括旧书和新印不久的书,都成了累赘。抄家的,固然都搜绝烧尽,不抄家的,也将书偷偷地烧掉、扔掉,或送去废品收购站,这时似乎没有书的家庭,才是真正彻底的无产者,也就是最安全的了。
历史就这样开了一个玩笑。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旧书价值陡然高涨。即依北京嘉德公司的一次拍卖活动为例,一部百衲本《二十四史》,市场价约二万元,拍卖至十七万元成交;一部《四库全书珍本》,市场价约三万五千元,但拍卖以二十九万元定槌。另外有一册宋本蝴蝶装《文苑英华》,虽为残本,但在拍卖会上以六十万元起价,终以一百三十万元被一位外籍人士所得。没有想到,书竟然会与花园别墅或豪华轿车等值起来。线装古籍如此,民国时出版物也是如此,在中国书店的一次拍卖会上,阿庚编的《死魂灵百图》起价三千六百元,甚至印数甚多的张爱玲《流言》初版本也起价三百元。据说,在深圳拍卖的新文学初版本,起价都是四位数。照此说来,如今几位民国书刊的收藏家,都应该是巨富了。
喜欢买书,且再收藏的人,都可以称为藏书家。然而其中也有分别,洪北江将藏书家分为五等,一是“得一书必推求原本,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二是“辨其板片,注其误伪,是谓校雠家”;三是“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亩通人博士之浏览,上谓收藏家”;四是“等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纵未尽窥,而刻书之年月最所深悉,是谓鉴赏家”;五是“于旧家中落者,贱信其所藏,富室嗜书看,要求其善价,眼别真赝,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是谓掠贩家”。而今这五等,除浅薄的“掠贩家”外,其他也少见了,更有一些人以藏书装点居室而显示风雅的,也有以买古刻名钞显示富有的。
有人说,旧书将会和字画、陶瓷、玉器、钱币、邮票等等一样,成为收藏的热点,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既为热点,就是藏书人和贩书人都“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书价的行情还将看好,也就有经济实力的较量。再说,旧书也有赝品,但毕竟少于字画、陶瓷之类多多,特别是民国刊本,本来价值有限,做赝本反而不合算,至多是伪托作者或藏家而已。由于我既没有收藏癖,又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对于这个收藏热,只能持一种旁观欣赏的态度,就像有人也属于爱车一族,但只能羡慕而无力购置,那就订一份《车迷》杂志,来煞煞有车的瘾。这是因为藏书毕竟含着附庸风雅的意味,附庸风雅总比赞美粗俗要好。
我虽然没有收藏癖,但阅肆访书还是隔三差五的事,凡买得一两本中意的书,也很会高兴一阵子。我所中意的书,也就是实用的书,要读的书,这就未必是旧书了,有时新的就好于旧的。比如民国年间整理的笔记、别集一类,本来校雠不精,鱼鲁亥豕的,不及新校点的排印本。新的影印本也好,毕竟有旧版的面貌,有的新印本附有索引,有的还专门印出配套的索引,如中华书局印的《太平广记》,便先后印过两本索引,这对我来说,就是有用。再比如珂罗版的画册,自然也不及新印的,新印的逼真细腻,与原作更接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书价还很便宜,当时许多笔记、别集还没有新印本,我就买了一些旧版的来读,有的便是当年“一折八扣”的货色,当买得新书,我便将这些旧书尽数送人。
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几乎没有什么旧书,虽然对民国文学比较有兴趣,但读的大都是新印本。读新印本并不是在靴外搔痒,与读初版本感觉实在差不多,然而正像和一个人交往,时间长了,就会有点感情,随着读的过程不断深入,也就想去寻找它的初版本、毛边本。十几年过去了,却还没有搜得多少本。个中原因很多,大概最主要的还是手头不宽裕、囊中羞涩,收藏癖也就难以养成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09:41:44 | 只看该作者
王稼句:新书如同我的新娘  2009年06月10日  作者:阿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苏州书友为我寄来一本书——《谈书小笺》,是稼句兄早年著作。书分两辑,第一辑是书信,是他信中谈书、品书内容的辑录;第二辑是读书的感想以及有关书的掌故。进入了稼句兄的精神世界,仿佛看到,坐在窗前伏案疾书的稼句兄在向远方的朋友诉说着自己读书的感受;又仿佛坐在芭蕉树下,品着香茗,听稼句兄说知堂、说孙犁、说钱钟书……那种感觉让人陶醉。

  稼句兄似乎为书而生,在他的“城南小筑”里有3万多册藏书,每日浸淫其中,读书、编书、写书成了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每每“去邮局取回那一大包一大包的新书,解开纸包时,心绪难以言说,好像是旧时进入花烛洞房,正挑开新娘盖头的一刹那,这里究竟有些什么呢?当看到真想买而未曾买或未曾买到的书,往往会笑出声音来。”这种心情每一位书友都体验过,把打开包裹、急于看到包裹中书籍的那种急切、那种兴奋,喻作洞房花烛夜揭开新娘盖头的心情,真是恰如其分。

  稼句兄耐得住寂寞,整日为还文债伏案写作,还要钻进故纸堆里点校古籍。稼句兄曾主持一家出版社的编政,策划了不少有关苏州历史、文化方面的图书,如《忆江南丛书》、《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古城地图》等,受到出版界同行的赞赏。他自己更撰写、编纂、点校了多部有关苏州的专著,如《苏州山水》、《姑苏食话》、《苏州旧梦》等。如果说陆文夫先生的小说、散文反映了苏州的文化精神,稼句兄则从苏州文化的描述、研究、文献整理上作出了贡献。

  本想在北京的一个会上能见到稼句兄,结果,他没有赴会。直到辛酉秋末,他有本书在山东出版,我们终于在济南见了面。中午,高朋满座,齐鲁书社原副总编辑、《藏书家》丛刊主持者周晶先生,山东画报出版社徐峙立女士,篆刻家陈威光先生,以及自牧、徐明祥、石灵……一大帮书虫子聚在一起,席间话题亦皆书也。稼句兄对我说:“《泰山周刊》在你们那地方办到这程度,有那么多的大家支持,很好。但你不要满足,你满足了,就是当地的阿滢,不满足,就是全国的阿滢。”过了几日,接到龚明德老师电话说:“你的《书事》我看到了,王稼句说得对,那句话很好,你不要只做山东的阿滢,你要做全国的阿滢。”

  稼句兄“闲来喜欢读前人的墨迹,有时读着读着,似乎那笔墨也在缓缓流动,觉得有一阵小风在树林吹过,抑或是岩上的水滴落下深潭”。他的书法和他的书话一样耐读。秋缘斋里藏有一幅他为我写的知堂先生的感逝诗:“绕过中秋三两日,东园风景太萧条。墙阴草色浑如旧,无复闻人话六朝。”时常展读,以消倦意。

  正当酷暑,又收到了稼句兄的新著《看书琐记》,在这炎热的季节,为我带来了一丝凉爽。书中所收作品没有一篇旧作,并恪守承诺,在出书前没有交报刊发表。稼句兄在《小引》中写道:“几乎每天午后,我常常拿一本书倚着软榻,随便翻翻,自己是当做休息的。特别是从天高云淡的凉秋,到那暖风烂漫的杏花天,晴朗的日子,看着看着也就有些迷迷糊糊,前人说的负暄之乐,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多么惬意的读书生活呀。(阿滢)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09:43:08 | 只看该作者
闲话王稼句
陈秉钧
  王稼句,我仅晤其一面。就此一面,便难以忘怀。有的人纵然朝夕相处,却始终形同陌路;有的人虽只见了一面(甚至根本就没有会过面,只是神交),便终身难忘。稼句于我,恐怕正是这后一种情况了。
  知道稼句的大名,是早些年间的事情。不仅知道他是一位藏书大家(有3万余册),知道他是一位学者型的文化青年(国际上认为人到52岁才进入中年,他尚未达到这个年龄,故还踩在青年的尾巴上),而且还知道他在文化圈中已被誉为“江南才子”,事业和名声正如日中天。但是我与他缘悭一面,始终不得相识,因而常戚戚。
  直到2006年,苏州市举办首届阅读节,地方上推荐我参加藏书家报名评选。20余年间,我积累藏书5000余册,也跃跃欲试,忽然心中一凛:苏州有王稼句在,我去参加不是给垫底吗?后来阅读节的评委们到我家中实地勘察,我便把心中的想法向他们说了:有王稼句在,我们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一个人就可以抵上我们好几个。评委们告诉我:这次王稼句不参加。于是我“定下心来”。后来我果然得了个首届阅读节“优秀藏书家”称号。拿到证书后,欣喜之余,心中不免又生出点悲哀:在王稼句不参加的情况下,这个称号有多大意义呢?一个不能和一流高手对阵的拳击手,即便拿了个冠军,又会有多大分量呢?既然如此,我还是“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收藏我的书,阅读我的书,利用我的书吧!
  与稼句相遇,可说是公务之中偶然和必然撞击之后的结果。我主要的工作是承担古镇景点讲解事宜。10月24日,正是秋高气爽之际,稼句应官方(或文友)之邀来古镇沙溪参加旅游文化发展座谈会,我奉命忝陪末座。在晚宴中,气氛舒缓,彼此放松,稼句豪气干云,手握一杯白酒,时而细品,时而鲸饮(南京老作家宋词说他“不是能喝酒,而是敢喝酒”),而我,深感有知遇,紧随他亦细品,亦鲸饮,居然以酒会友了。
  稼句是文人,我亦喜文(虽然远不如他),没想到第一次相遇是以酒为契机,交谈甚欢。宴罢,稼句回房休息,情绪亢奋,仍邀我再饮,而小镇客房内未备酒,于是以茶代酒,继续交谈。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自己曾写过的一则随笔:“上海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在谈到郁达夫好酒的时候,说他就是乘坐火车也是酒不离身的。呵呵,写文章我远不如郁达夫先生,若论好酒,倒是同道。”这随笔用在稼句与我这一次相遇,似乎也正好合适。
  都说酒会误事,也可以举出许多这一方面的事例,然而稼句并未因酒误事。他今年50岁尚未到,却已经出了52本书(都是自己著述的,编辑的还不算其内)。这个数字在我的眼里,真如一串天文数字,让我惊诧、敬畏、羡慕。忆及当年与顾炎武齐名的归庄在《与陈言夏书》信中云:“譬之登山,足下与道威(按即太仓陆世仪)已凌翠微,望绝顶,而弟犹徘徊林麓,披榛觅路,且勿言陟巘登峰,不知何时得见山腰也?”正是我的心境写照。
  仅过一周,稼句从苏州寄给我两本书,一为《闲话王稼句》,一为《吴门烟花》,使我大有受宠之感。我窃思似乎也能写一篇《闲话王稼句》,虽不能与方家高手媲美,但必定是出自我的真情实感,于是就有了上述文字。
  且搁笔,让我像品酒一样,慢慢地去品尝《吴门烟花》。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09:44:02 | 只看该作者
读书人的境界
  
  
  陈学勇
  
  
    加盟“书人文丛·序跋小系”的很有些享誉读书界的前辈名家。就王稼句的名声而言,似不够出这种书的份儿,我就听到过如此议论。总有人太讲究内容以外的东西。
  
    王稼句是个读书人。社会唾弃了“读书无用论”之后,读书确实很有用了。读书可以为斗争,更多为稻粱,为乌纱,为留洋,为各种各样的实用。而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读书又只是为读书,谈谈写写的,也只是在于书,这才是我所说的读书人。他们埋首书页的陶然非读书为功利者所可理解。王稼句说:“我每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就常常感到是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一望无际的蓝天绿地,远处似有袅袅的炊烟在淡淡散发,那时的我,似乎就拥有整个世界了。”“我的所做,为许多朋友所不解,认为过于寂寞了,似乎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所谓有意义的事,我也曾经做过,做完之后,似乎也感觉不到有什么意义,还是做点寂寞的事吧。虽然寂寞,我却做得很有兴味。”这兴味便是一种境界。这些话都说在《谈书小笺后记》里。所以,到了年杪,王稼句又能这么说:“这一年几乎没有写什么活得也平平淡淡,但活得很充实,这样的充实,似乎也从未有过。在这样平静的生活里,可以随意地读书,可以随意地聊天,可以安安逸逸地抄古籍,可以冷冷静静地想问题。”一本《王稼句序跋》尽道出读书人的境界。
  
    王稼句与许多读书人稍许不同。有些书友,只读不写。每有体会,于一杯清茶中尽情发挥。茶凉了,人散了,精彩的发挥也在空气里消失了,至为可惜。王稼句乃吴地才子,自不止与三二知己口头交流,文章写得相当漂亮。《砚尘集后记之二》即是一篇十分漂亮的美文,平淡而隽永。他毫不避讳文章走的是周作人路子,《砚尘集后记之一》写道:“本集所收大都是读书的札记;这类文章,知堂老人写的,我最为服膺,学之也是东施效颦,望其项背而不可及。”周作人喜欢一本清人的《煎药漫钞》,又为自己编过《药味集》《药堂杂文》《药堂语录》,一度用过笔名“药堂”。王稼句有本散文集书名也就叫《煎药小品》。当今青年文人,崇尚周作人文章,且颇具才分而得其遗韵的,我知道北方有止庵,南方有王稼句。但两人又自具特色,止庵搞学术研究,并习过医学,不乏学者气度,文章透着智性。王稼句是中文系出身,以后进文联这样的机关,再长年编书编杂志,一身文人风采,文笔便饱蘸性情。这本看似质朴、散漫的序跋,却从容闲适,情致溢出。止庵另有长处,但文章的亲切是稍逊于王稼句的。
  
    读书人不做学问,然而书读多了岂会没有学问。王稼句读于那么多书,再编了那么多书,很有学问的,比我见到的某些教授、学者更有学问。这本集子选编王稼句撰写的序跋三十四篇,并非他所作序跋的全部。他的书话集《秋水夜读》里有一辑“栎下序跋”,收十五篇,入此“序跋”者仅《江南名镇后记》一篇。序跋里学问不少。《典藏插图本浮生六记编后记》这等学术含量的文字非等闲古代文学教授写得出来,《古保圣寺前记》也不是所有的历史教授都能为之。《昆明梦忆前记》和《桂林风烟前记》,同样是有的地理教授不敢轻易下笔的。王稼句说自己“买杂书,读杂书,再写点杂乱的文字。”(《补读集自序》)他的学问都在“杂”里,…种不容易的学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位上年纪的女编辑,编书稿不知稿上“天癸”两字为何事;遭到书稿作者讥笑。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不是相关专业,在课堂里或书上是难碰到这两宇的,以此作笑料,未免有失厚道。然而,她若肯读些杂书的话,或许免此讥笑了。我私忖,著书立说在别人呕心沥血的事情,而王稼句凭其学问、才气何难之有?他不走经院的路是否有点儿可惜。再一想,也不。眼下无特色建树的教授、学者如过江之鲫,添不添他一个无妨,若读书界少了这么一个读书人倒真是有点遗憾。
  
     我喜爱《王稼句序跋》,还因为书里附着不少人物照片。图书插有照片为眼下时尚,但选用的照片往往讲究姿势、背景、地点,不免流于炫耀、作秀,印制上也太过求其精美。王稼句选的图片都很家常本色,似乎还感觉出照相时的随意、匆忙。加之黑白单色,这些照片就与序跋的质朴文风、淡远情致相谐,可谓图与文并欠“茂”也。照片里有刘绪源、龚明德、薛冰几位是我交道过的,而缘悭一面,算在这里认识了。公刘、流沙河,均是我心仪多年也未睹风采的诗人,原来这般模样!还有晚年的张兆和,当年的“黑牡丹”经历岁月的风蚀,气质依旧不凡。尤令人唏嘘的是,王稼句与铁衣甫江合影附一行旁注:“他回京后不久,就传来了噩耗。”照片还以王稼句启己的居多。端详照片,从稚气满脸的中学生到青春未尽的读书人,再回味他的文章,行文老到,反映酌人生态度那么散淡,就越发感慨,王稼句何以如此老气横秋?《王稼句序跋》自然应是探究的文本了。
  
  博览群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44 , Processed in 0.1061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