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晖援教:见证草根公益生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9 12:2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晖援教:见证草根公益生命力
                    记者 刘茜
公益无关乎形式,无关乎能力大小,很多公益践行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也许不能一掷千金去做慈善,却可以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做一件善事,他们不追求回报,因为他们乐在其中。“春晖学院”负责人李统兴和他的“湘派”校长志愿者团队就是这样一群平凡的公益践行者,他们怀揣一颗柔软的公益之心,不追求利益回报。





结缘公益源于对教育的责任

“教育最大的不均衡就在城乡教育的差异,而城乡教育最大的差异又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农村教师学习的氛围差,学习的机会少,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负担重、经费少、信息闭塞。”李统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湖南教育报刊社编辑,由于一直和教育打交道,对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一语中的,道出了农村教师成长、发展的艰难。
也许,发现这问题的人不少,但真正去解决这问题的人却不多。李统兴将问题看得很透,解决问题特别认真。
在工作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农村教师太需要得到培训了,部分农村老师理念陈旧,视野狭窄,甚至稍微大点的城市都没去过,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他说起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春节回老家,李统兴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老师说最近去过长沙。“是去长沙培训吗?”“不,是给老婆看病。快退休了,我都还从来没去长沙学习过呢!”
与老师的对话让李统兴心里十分沉重:“必须有人站出来,做点什么……”。
在他周围,因为工作原因,以湖南省“名优校长论坛”、“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为平台聚集着一群优秀校长、教师,李统兴萌发了做教育公益的想法。当他把想法告诉一些朋友时,很多校长拍着大腿说:“你早该这样搞了,我们支持你”。
2009年底,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博士编辑李统兴和他的“湘派校长”团队策划实施“春晖援教计划”,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2012年7月份,他们将“公益大门”打得更开,为农村教师提供内容更丰富的服务。7月21日,400多名农村教师(包括旁听生)在平江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免费培训,来自省内外的20多位一线名师通过示范课和讲座的方式为他们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李统兴告诉记者,在暑假集中举办免费培训班是今年“春晖援教”公益活动的重头戏。
几年来,“春晖援教计划”通过“跟班学习”和“送教下乡”的形式,把农村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派到城里的名优学校学习,名优学校派骨干教师手把手教,免一切费用。截至目前,全省有20多所名优学校加入成为基地学校,跟班期次达到30期,培训农村教师近400人。同时,2010年,全省近30所名优学校送教贫困县平江县,在平江农村14个乡镇同时开展送教和讲座,受惠教师达3000人。
正是由于是公益性的加上教学质量有保证,所以每年“春晖援教计划”都十分火爆。但李统兴坦言,作为一个年轻的公益组织,“春晖援教”在满足广大农村教师的学习需求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2012年,“春晖援教”决定在暑假集中举办培训班。今年暑假在培训放在平江县党校,集中培训七天,面向全省招收200名农村教师,免一切费用(食宿、资料费、讲课费等)。当平江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定辉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李统兴联系,要求在平江开办首届“春晖学院”,李统兴被吴定辉局长的诚意打动,决定将首届“春晖学院”放在平江举行。
在一周至两周的时间里,一个活动到底能给乡村老师多大帮助?有多大成效?这也是“春晖学院”最受关注的问题。

李统兴说,我们的活动主要是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培训则是最直接的方式。

他接着说,当前的教师培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行政领导充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中,以理论说理论,没有实例指导,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对这样的培训方式也极为厌倦。另外一种倾向是,以地方教师培训地方教师,这样的培训只有似是而非的实例,没有任何理论高度。我们笑称这样的培训是“土豆炖土豆”。即怎么培训都不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培训形式?”在活动之前,主办方特意通过各种渠道征询了不少一线老师的意见。显然,主办方充分考虑到了老师们的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实例加讲座的形式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培训形式,只有这样的形式,才可以使人对所接受的新的理念或模式加以很快吸引,避免了单调与枯涩。
“于是,我和我的志愿者团队通过不下于10来次的讨论,终于把课程设置定下。通过晨读《论语》、名师上示范课、说课与交流、专家讲座、专家点评、分班研讨、撰写反思等相结合的方式,让老师培训得到时效。”说到这些,李统兴很是自豪。
为什么在活动中特意将《论语》安排为晨读课?在听完课程介绍后,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春晖学院”为期七天的培训里每周一次的《论语》晨读,内容为《论语》的经典片段。将读《论语》列为老师的晨读课,并希望老师们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来指导学生。

李统兴说,《论语》中有许多经典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还有很多鲜活的教育素材,值得辅导员学习借鉴。“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论语》中的一些哲理和处事之道是调节工作压力的‘心灵鸡汤’,可以帮助他们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教育学生,起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学习《论语》对工作很有帮助。”7月22日,读完半小时《论语》后,来自平江的苏小栋感慨地说。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大部分老师都比较赞同这个安排。
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益阳市桃花江小学校长黄丽君认为,《论语》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等,对于改变传统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让农村教师学到他们想要的,是“春晖学院”希望达成的目的之一,而志愿者们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使这个目标成为可能。

相比一些注重规模和声势的公益活动,活动的专家名师的课堂和讲座普遍更加理性和务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公益活动的专业化管理以及通过商业力量保持其可持续性非常关注。“春晖”志愿者岳阳楼区副校长刘圭说,“最重要的是老师真的能得到什么,我们最反对的是表演和作秀。”


“春晖援教”爱洒三湘
记者在平江采访时发现,这次由民间力量发起的“春晖学院”,受到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迎,满足了农村教师对高水准培训的渴望。

“经费少,想到的事情做不到。”说起教师培训,在平江县教育局师训股工作的李勇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前几年,80%的培训都要教师自己掏腰包,虽然老师们对此很反感,但为了“上职称”,许多老师无奈只能“被培训”。

近几年开始,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有了国培、省培计划,部分骨干教师被选送外出培训,所在学校出路费,吃住培训全由政府承担。对此“老师都非常欢迎”,不过,培训僧多粥少的局面很难因此一下子改善。

苏小栋老师来自平江城北学校,工作10多年,苏小栋一共参加过两次算是比较正规的培训。上一次,还是几年前市里组织的免费培训。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听课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培训缺乏,好的培训就更加可遇不可求。
    7月21日上午,“春晖学院”开学典礼开始,让能容纳四五百人的平江党校大礼堂座无虚席。为了能赶上“春晖学院”的活动,许多老师从全省各地早早赶过来。
“耳目一新,深入浅出,朴实震撼。”来自冷水江的苏平安说。7月20日凌晨6点他们从冷水江出发,由教育局安排车辆把他们送到平江,来到这里,他感觉,“春晖学院”给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打开了一扇窗户,找到一个方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部分低水平的农村教师培训,“两张皮,侃大山,大报告”。“有些培训跟教学生活的实际离得太远,老师上课学生都在打瞌睡,效果怎么会好呢?”苏平安说。更不用提一些收费的培训,一方为了收钱,一方为了拿学分,效果就更没人在乎了。
在益阳南县五完小教一年级语文的何云辉老师是半路出家——她原来是在乡镇农村学校教初中语文的,前两年,她有幸能从乡下进城,但由于各种原因,她被 “赶鸭子上架”,安排教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这个过渡太大了,刚开始无所适从。
因为一年级更多的是拼音识字的教学,和初中不一样,害怕误人子弟的何云辉老师很有紧迫感,只要有培训,不管是交费的还是免费的,她都会报名,“能学多少学多少”。但不知是自己的基础太差,还是培训缺乏针对性,虽然感觉每次培训似乎都有收获,她的一年级语文依然教得很吃力,尤其是识字课。这让她更加渴望系统有效的高质量培训。“人家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缸水’,我必须要做到。”
7月21日,她的一个参加“春晖学院”的同事把当天的彭艳如和刘英姿的语文示范课、以及省外专家的讲座拍成了录像通过网络发给了她看,这一看不得了:“这就是我需要的培训。”当机立断,她立马通过同事找到活动组织者李统兴的电话,接通电话后,她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来当一名旁听生。她是幸运的,活动方给了她这个机会。为了参加培讯,她特意跑到益阳市普通话测试中心,软磨硬泡,把原本定于7月24日的益阳普通话考试推后。7月22凌晨5点她就起了床,往平江赶。

刘倩的烦恼和何云辉不同。何云辉愁的是难得有好培训,刘倩愁的是难得有培训。
刘倩告诉记者:“涟源市伏口镇地处涟源、新化、安化交界之地,素有涟源‘青藏高原’之称,属贫困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办学条件差,教师培训机会少之又少,除了在县里有过培训外,还未走出过大山。我一直很渴望得到这样的培训,走出来开阔一下眼界,吸纳一下新思想新理念。”
刘倩在一周时间里十分忙碌,不仅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10点才能休息,每天还要写教学心得与反思,虽累却有收获,面对课间记者的采访,她几乎还沉浸在上课中,“太值得回味了”。“课堂导入、课堂情境设置、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名师教法确实不一样,给我很多触动”。

在平江采访 “春晖学院”的几天里,记者发现中途不少教师放弃休息,从各地赶来来做旁听生。
“现在名师来到了本地,我自然不能错过。”39岁的卢金凤说,她所在的平江县栗山学区普庆村小离县城50公里,是这所学校7名教师中最年轻的一名老师,像很多村小老师一样,卢金凤是个“包班教师”。工作10多年她一共参加过两三次培训,还都是短期的。这次培训,她是主动跑来听的——名单里本来没有她。卢金风感觉,教了十几年书,很容易倦怠,但每被培训一次,自己就会有点动力。但平时“学校的机会比较少”,更多时候,她只能靠网络。
7月23日,在数学名师的贲友林的《暑假里慢的数学》的数学示范课上,平江梅仙学区尖山学校的欧阳珍珍在认真的作着听课笔记。如何不是记者坐在她身边和她聊起来,还真很难发现她是一个怀孕三个月的“准妈妈”。“这次学习机会难得,虽然身体不是很方便,但是收获比付出多。”
活动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李统兴说,在一些人看来,很多农村教师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教案几十年不变,上课千篇一律。“实际上不是这样,在我看来,农村教师尤其是现在年轻的农村教师,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成长的需要,他们渴望得到自我成长的机会,他们中有很多抱负着教育理想,想对农村教育作出一些改变的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他们在专业成长里,是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
而在平江县教育局局长吴定辉看来,这样高层次有质量的培训比爱心企业捐建一所学校来的更有意义。他说,以平江县为例,平江县是有100多万人口的大县,尽管县教育局确保公用经费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但每年也只有100万元左右,这远远不能满足全县上万名教师培训的需求。尤其是这几年,平江县新进教师1000多人,“他们大多刚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践经验,没有教学主张,有的只是从书本上得到的一些基本理论,而教育的很多理论与经验都来自于实践,如果要快速成长,他们需要从名师那里学习,但这样的机会很少,我们很渴望这样的公益培训再多些。”
   

“能够聚到一起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3年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打拼着。3年后,他们为了共同的教育理想,“春晖学院”的专家名师志愿者这团队已为三湘大地的不少农村教师提供服务,包括跟班学习、送教下乡、免费培训等。“晚饭我们是在路边吃的。”7月21日晚上8点,班主任培训著名专家、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特级教师,63岁的高金英和她的助手终于赶到了湖南省平江县,第二天,她给“春晖学院”400多名学员做了《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让阳光的味道洒满校园》的讲座。
高金英能来到平江并不容易,一是她非常忙,刚刚才在昆明参加一场培训,还得马上赶回北京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课,抽空才来到平江;更重要的是,能让高金英参加“春晖学院”,主办方与她进行了长达近5个月的沟通,李统兴为此给她发了近100条短信。
高金英笑着说,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太多,鱼龙混杂,原来我并不相信这个的公益活动,认为是个骗子,经再三确认,才了解了“春晖学院”的来龙去脉。“我很忙,有很多理由可以不来,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教育公益很有价值,我愿意做这样一个志愿者。”
作为“春晖学院”年龄最大的志愿者,高金英3个小时的精彩讲课不仅有丰富的事例,还有引人入胜的小魔术,这让她赢得了将近60多次掌声,她还专门带来了她的60本专著赠送给在场的老师。“我的课本来是要讲6个小时的,这次时间安排的太紧了,下次要是我来参加这个活动的话,希望能时间长一点,给老师们讲更多的东西。”
在记者拿到的一份春晖学院志愿者名单上这些志愿者,有不少全国有名的专家教授,有很多名优校长,有不少青年骨干教师,当然还有不少后勤志愿者,他们中间很多是不远千里地跑到平江这样个偏远的山区进行援教的。



在湖南,“春晖学院”爱心团队,正书写着一部令人感动的传奇。
“我早就想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说,他在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一个村小工作了四年,当听说是来培训农村老师,一下子就激起了参与这场活动的强烈愿望。
贲友林说,农村教师参与一场培训,受益的不仅是这位老师,受益的还有农村孩子,农村教师的视野、理念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我与我的朋友交流,他们很多人也特别想做公益,有这样的想法,不求报酬,但没能做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缺少这样的公益平台。现在有这个平台,我自然愿意来,明年我也愿意继续来做。”
‘春晖学院’将着眼点放在了老师身上,而我觉得这是要改变农村地区教育现状最核心的东西。我们看到,其实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有在关注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投入很多钱去建很多的希望小学,去改善教学设施,这些都是很好的,但是我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影响人,而影响人的不会只是那些硬件设施的外壳。教育的核心在于老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范秋明分析得很在理。7月23日,他结束了明德学校的一个大型活动后,一刻也没歇着的就往平江赶,因为他要在晚上7点钟给参训老师上一堂《课堂的科学性》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他必须马上赶回长沙。要知道,第二天他必须出现在海南。
就是这样一群乐于奉献的专家名师让记者感动着。来自江苏的段安阳和吉林的耿玉苗都表示:“我们是活动的忠实志愿者,以后春晖有什么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义不容辞。”
事实上,和许多民间公益组织一样,“春晖学院”也有着“成长的烦恼”。
李统兴说,像“春晖学院”这样的草根公益组织目前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社会不信任,要取得各方面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志愿者支持不容易。二是筹集资金难。春晖学院目前的资金全部来自于亲朋好友的捐助,而来自企业的捐助没有。要取得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必须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善款管理的高度透明。三是平台难以搭建,做什么样的公益组织,怎么建立起一个公益组织,没有一帮志同道合者不行,有一帮志同道合者,没有有影响的平台去搭建也不行。
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组织,“春晖学院”幸运地得到了平江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不仅为“春晖学院”首届培训班提供了场地,还解决了后勤以及学员的食宿问题。吴定辉说,当我们了解到“春晖学院”公益行动后,我们立即与李统兴博士联系,我们非常渴望“春晖学院”能落户平江,因为我们很多农村老师缺乏培训,农村教师太需要这样高层次有质量的培训。“如果明年‘春晖学院’还在平江举办,我将组织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股室长和中心学校校长做志愿者。”而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范秋明也表示,他愿意全力促成“春晖学院”另一基地在明德中学落户,以培训全省的农村校长,“培训农村校长更重要”。
李统兴呼吁,现在教育公益教育系统外面的人做得很多,像扶助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等,但我们教育人自己做教育公益的少,我们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教育人做公益更具专业力量,我们希望更多的教育人发挥自己的力量,为教育公益出一份力。

礼堂里,不知是哪个参训老师的孩子,七岁左右,他似乎对全国优秀教师、桃江县桃花江小学校长、“春晖学院”班主任之一黄丽君胸前的爱心团徽章的兴趣,抓着不愿意放手。“那我们给你戴上一个,等你长大了,也参加爱心团。”一位爱心团队成员,摘下自己的徽章,放在小家伙的小手上。
那枚徽章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和情怀,已经与这群人、这片土地深深相融的精神和情怀。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无论社会环境怎样变换,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在默默传递。
正如“春晖”爱心团队互相鼓励的一句话——
能够聚到一起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所能做得就是一个表率,我们期待的是传递和延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0:36 , Processed in 0.1102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