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21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如既往地参加了“书香上海•上海书展”。本次书展期间,大夏书系最新推出了“陈桂生教育学文丛”、“周彬课堂三部曲”“程红兵文丛”“大夏英语族”等系列重点书,读者群体涵盖中小学教师、学生,以及儿童家长。国内教育阅读优秀品牌——大夏书系,以专业、优质的图书,为越来越多读者朋友所熟知和喜爱。
上海的周末,风和日丽,天气炎热,成千上万的爱书人冒着酷暑前往上海展览中心参加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大门口又一次排起了几百米的售票队伍,令我们不禁感慨,市民们对读书的热情,真是一年高过一年。
巨幅“书香上海地图”,标记了城市每一处大小书店,引来了读者的围观。读书,已然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大夏书系的形象书架,展示了今年以来最值得推荐的教育新书:“陈桂生教育学文丛”、《直面教育现场》(程红兵著)、《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程红兵著)、《课堂方法》(周彬著)《教师要学陶行知》(雷玲主编)等,而家教心理类最值得推荐的有:《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教》、《世上没有成绩不好的孩子》、《教师妈妈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好教师也是好父母》等。
大夏书系的展台,呈现了上百个品种的教师阅读,来到“华东师大”的区域,直奔主题的教师朋友有不少,另外也有不少师范在校生、和即将选择师范类专业的中学生,也津津有味地挑选着大夏书系。在前来选书的新教师中,最受欢迎的是《给年轻教师的建议》(冉乃彦著)和《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任勇著)。
年长者作为书展非周末时最主要的读者群之一,对我社也表现出十分关注。时有年长的读者也在人群中专注地翻阅大夏书系的教育图书,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讲,《不跪着教书》(吴非著)《叩问课堂》(周彬著)《教师如何做研究》(郑金洲著)等经典品种,是经得起年长读者富有经验而挑剔的眼光的。
书展期间最受欢迎的自然是大夏英语的学生教辅,因为全场至少八折的优惠价格,趁暑期来选购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大夏英语族系列教辅既有系统的知识梳理,又有资深教师精心编选的练习题,以优良的品质和惹人喜爱的装帧,深受中学生朋友的欢迎。
五折特价区书架前,总是人头攒动。邂逅一本好书犹如结识一位朋友。炎炎的夏日,却丝毫不影响读者朋友“淘书乐”的兴致,有的读者在书架前一站就是半天,热了摇摇扇,渴了喝口水,以书为友,其乐融融。《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等实用类教师用书、《做一个书生校长》等名师随笔,在特价区里备受瞩目。
8月17日上午,著名漫画艺术家郑辛遥老师,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老师亲切交谈。随即,“漫条思理”——著名漫画家郑辛遥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会”在西广活动区(西阳光棚)举行。新民晚报总编辑陈保平、朱杰人董事长出席活动并讲话。粉丝的狂热让我们惊叹,这一天,不知道郑老师画了多少头像,签了多少次名,连午餐都是在奋笔疾书中匆匆完成的。
一位年长的读者,收集了20年《新民晚报》专栏中郑老师的漫画,剪贴成册,借读者见面会机会带到了现场。原来不止有年轻人会“追星”,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份执著和狂热。
这里进行的是华东师大出版社学前分社的活动,孩子王哥哥正在教小朋友一个家长、老师都忘记教的生活小常识,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后来,不知什么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纷纷起身跳起来舞来。
理解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大夏书系的幼儿教师读者,你们有什么特殊的教育心得,欢迎分享!下半年即将出版的新书《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六讲》,为幼儿园里的唱唱跳跳找到更合适的方式。
阅读改变教育
——在“首届大夏书系读书节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王焰
今天,能与各位教育名家,与这么多大夏书系、《教师月刊》的朋友、作者和支持者聚在一起,共话教育、阅读和出版,我非常高兴。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与大家相互认识的契机,还是我聆听各种真知灼见的机会。
作为出版人,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读到了好书,发现了好书,出版了好书。而认识了好书的作者,更是一件迷人的事情。我想,今天在座的,就有我所说的“好书的作者”——我要向你致敬!
我是198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二十多年来,我也做了一些对得起“出版”这两个字的图书。这二十多年里,我也认识了很多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思想个性的作者,更是和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好朋友。这二十多年,也是我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起成长的二十多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建社于1957年;1980年复社;1997年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开始调整出版结构,实现向内容策划的成功转型;2003、2004、2005连续三年销售回款码洋净增长1亿元,2006年达到5.6亿元;2007年,作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完成改制,由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单位;2010年,开始实施“企业化、集团化、数字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十年发展规划,迎来第三次创业浪潮。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九个分社,包括学前教育分社、基础教育分社、高等教育分社、教辅分社、教育心理分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电子音像分社、六点分社和北京分社。这九个分社都有各自的出版重心和品牌优势,比如,六点分社专门做高端人文社科图书,操办今天这个活动的北京分社主要运营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教研员的“大夏书系”和《教师月刊》。
作为教育部主管的中央级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社三十多年来,秉承弘扬优秀文化、传播先进学术、启迪智慧人生的理念,坚持走“大教育”之路,把教材、教辅和教育理论著作作为最重要的三个出版方向,同时在人文社科、国学经典、西学译介、电子音像、少儿动漫、大众文化等领域持续发力,出版了以《大学语文》、《英语听力入门》、《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当代教育理论译丛》、《影响力教育理论译丛》、《中国教育史研究》、《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尼采注疏集》、《杜威全集》、《施蛰存全集》、《尼耳斯·玻尔集》、《夏鼐日记》、《朱子著述宋刻集成》、《中古汉字流变》、《解读敦煌》、《美国国家地理(少年儿童版)》、《私想者》、《诗建筑》、《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图书精品,创造了“一课一练”、“大夏书系”、“阅读树”等知名图书品牌,形成了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门类丰富、品位较高、效益显著的文化产品体系。
这些图书和图书品牌当中,有的三十多年长销不衰,有的获得“国家图书奖”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有的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或“中国最美的书”,它们共同参与了历史文化的传承,服务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建设。
出版自有其专业的责任。出版业不但是文化传承、文明积累的桥梁,而且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的基座。作为大学出版社,除了这些责任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协助完成对下一代的教育。所以,我的出版理念是,将教育的功能在出版领域发挥到极致,帮助读书人、爱书人终身受益于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我个人的成长,很重要的就是得益于阅读。阅读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对于我来说,它是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活动,就像呼吸、饮食一样不可或缺。
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流,那么,阅读将决定河流的宽度、深度和方向。而且,我还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在“下游”阅读,我们应该参与到水源的挖掘和再造之中,因为,水源决定了河流的水质。
大家应该都有这么一个理解:阅读关系着人类文明进步、民族文化认同、个体心灵成长。不幸的是,阅读问题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的教育最令人担忧的一个方面。
就在前不久举办的香港书展上,我国著名国际问题与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先生在演讲中说:“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对于这个“盛世危言”,对于里面提到的“人种退化”的意思,我的理解,一个是人的体质的下降,一个是人的精神的萎缩,还有一个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恶化。所以我想,中国教育要改变,除了要在观念更新、课程重建、教学改进这些方面努力之外,还必须在推动阅读上下真正的功夫。所以,我对北京分社发起的“大夏书系读书节”充满了期待。
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的是“首届大夏书系读书节”,一直到明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将举办主题征文、新书发布、选题签约、读书沙龙、教育论坛、名家讲座、“书生教师”评选、总结颁奖大会等活动。我相信,这将成为中国教师的“阅读嘉年华”。
创立于2004年的“大夏书系”,已被公认为中国教师用书的领先品牌。创办于2009年的《教师月刊》,也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办刊理路。这除了缘自这个团队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得益于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诸多教育名家的信任和支持。这个“大夏书系读书节”,同样需要大家的鼎力帮助。
大夏书系团队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因为阅读,我们与众多教师成为朋友。我想,对于大夏书系团队来说,不仅要把它作为一种坚守的理念,还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持续的行动。
我相信,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也可以改变教育。所以,尽管这个民族是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但我们依然要努力成为一个读书人,并努力影响身边的人共同阅读。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可以把书带到任何地方,书也能把人带到任何地方。”
谢谢大家!
2012年9月15日
欢迎朋友们跟帖,说说你参加过书展或其他读书活动。
“首届大夏书系读书节”主题征文活动启事
2012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正式启动“首届大夏书系读书节”。“读书节”活动期间,将有一系列“节目”与读者分享。作为其中之一,从即日起,《教师月刊》面向全国教师朋友发起“迎接‘4·23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
·我的“书生活”(包括著书、读书、赠书、购书尤其是网络购书等)
·我与书店(包括网店)
·书与人
·读书与教书
·我的读书观
·我的书房
·我和一本书的作者
·我和一本书(包括自己的书)的事
·我和我的书友
·师生共读
·亲子共读
·班级(或家庭、学校等)读书活动创意设计
……
——只要和“书”(不限于教育类图书)有关,都在征文之列。
征文要求
·有故事,有细节,有丰富而独特的“书生活”体验。
·少用形容词,少用流行语言(诸如“给力”),少用很夸张的词句(就是不要把话说得很满)。
·尽量提供与文章相关的图片。
·内容原创,标题有味。不要一稿多投,严禁抄袭。
·稿末注明详细地址、邮编、邮箱、联系电话等信息,如有个人简介更佳。
·篇幅在2000字左右为佳,尽量不要超过4000字。
·截稿时间:2013年1月底。
·投稿专用邮箱:daxiashuxidushujie@126.com(文件名请注明“征文”字样。请勿投大夏书系、《教师月刊》其他邮箱)。
·除了个人投稿,也欢迎学校、教育局、教育团体组织参加。
征文回馈
·《教师月刊》自2012年第10期起,每期安排版面发表优秀来稿,稿酬照付并奉寄样刊。
·征文结束后,从来稿中(不限于在《教师月刊》发表与否)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各若干名,颁发证书、奖品;并视组织情况和获奖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获奖文章有机会入选大夏书系相关图书。
·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和部分获奖单位代表参加将于2013年4月举办的“首届大夏书系读书节嘉年华”,并参与“书生教师”、“大夏书系书评人”等项目的评选。
http://xnjyw.5d6d.net/thread-52666-1-2.html
http://xnjyw.5d6d.net/thread-52666-1-2.html
例文 “首届大夏书系读书节”主题征文选登
忽然就想念“先锋”
文 | 刘艳侠
题记:其实每天都会有这样的“忽然”时刻,是一种弥散在生命里的气息。
初闻“先锋”
最开始知道 “先锋”,是在报纸上。在南京读书的朋友芝芝随信寄了某期“南大文学报”给在盐城读书的我,是“先锋书店”的专题。报纸未读完,就哗啦啦啦写了一封信,按照一个自己也不确定的地址投了出去。信的内容早就不记得了,大抵是说如何爱读书,如何喜欢这个自己还没有见过的书店,称呼店主钱晓华作“晓华”,幼稚地想要表达对他和书店的亲切感。接下来的几个周末,我会去上网,查找一些“先锋书店”的信息。知道“先锋”是钱晓华千辛万苦从太平南路的一间旧书店做起,一直到五台山店的风生水起,看得既感动又心酸,异想天开地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在书店上班,会是多大的幸福。
随后就联系起来。他曾寄过一本有他的专访的杂志,依稀记得那个栏目叫“锋线新锐”,专访在第28页,里头有一张照片,很大的仰拍,他坐着,笑着,眉毛很浓,厚嘴唇微张,脚上是棕色的休闲皮鞋,红袜子赫然。知道我喜欢林徽因,他还寄了张清平的《林徽因传》给我。
那年的圣诞前夕,应钱晓华之约,我去了南京,去了“先锋”南大店。
见了又见
黄昏。雨夹雪。我和芝芝两个人下了公交,共一把伞,在风雨雪里穿过马路,寻访“先锋书店”南大店。上到二楼,看到“大地上的异乡者”,黄底黑字的大标志牌,立时一股不真实的天堂般的奇异感觉遍布身心。
书店是红与黑的主色调,间杂着大块的黄。灯高悬,发出明亮温暖的光。买书人排起长长的队,弯了好几弯;收银小票拖在地上,堆叠起来。我在店里安适地来回走,甚至帮着店员整理不整齐的书。到处是随意坐在凳子上或者地上埋头看书的人。一个瘦高的人穿着后背印有白色“先锋书店”字样的黑色马甲不时地跟人说几句话,也偶尔整理一下书。
第二天上午十点,我和芝芝如约去书店见钱晓华,他在狭长的办公室的最里边。笑着站起来,跟电话里头一样,一叠声地“你好你好你好”,只是多了一双有力的手握过来。他是一个热诚的人。
离开书店时,原价买了三本书(那时不知用学生证可以打八五折):尼采的《快乐的科学》、刘兵的《剑桥流水》,还有一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传记。如今还记得《剑桥流水》的定价是38元。那时,我一个月的伙食费不到100元。
后来,我到南京读研,每日亲近着书店,不经意地就进去坐上一两个小时,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偶尔上午去,带着干粮,书店里头有水,有厕所,有沙发桌椅。虽然书店到学校食堂只有三分钟的距离,但还是会在店里泡上一天。只看不买,并不觉得难为情。
买书最多的一回,是书店搞活动:原价购书99元,可以免费办理永久性七五折卡一张。我一个月补助是208块,导师每学期会给1000。我不打工,也不问家里要钱。每一次买书都意味着一段不好过的日子。不过还是办了一张卡。我的这张七五折卡便利了无数爱书的朋友,很多人买书时会问我借。
后来,因为竞争激烈,南大店被迫关门,钱晓华专营五台山店。但我听不止一人说过,南大店不该关,即使亏本经营,也该坚持下去,因为那是“先锋”最好的象征。
在“小百合BBS”阅读版上认识爱人后,俩人每每见面都会去逛先锋。我们常常会在书店待上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游走在大大的书店里,即使不看书不买书。
加入“先锋”
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读博,也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某日灵光一闪,何不去“先锋”?于是去找钱晓华。只是随意聊了两分钟,我就被录用了。那天是 2007年7月14日。从此,我也跟大家一起对钱晓华当面“钱总”、背后“老钱”地喊起来。
我是平足,上班时要一直站着。一个班下来,脚痛异常。过很多天,脚底板的老茧起来,才慢慢习惯了。这之后我的注意力就全转移到书店上来了。书店里的同事们单纯美好,大部分都很爱阅读,性格温和善良。在这里,我很安适,也努力做着属于自己的一份事:搬书、上架、理书;与读者聊书、推介好书。
许是我做得尽心,老钱看在眼中。两个月试用期后,他让我做大厅主管。虽然我知道自己不是做“领导”的料,但再三推辞仍被拒绝,只有勉为其难。现在想来,除了落下了一帮朋友外,我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大概就是每天早上的读书会了:每天晨会开始之前,先请大家介绍自己看过的一本书,并谈谈观感,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这件事一直做到我离开书店。
我的朋友“大兵”
读书会的一大支持者是“大兵”。他看书有品位,读得也深刻,见解独到,常引得大家好评。
大兵原不在“先锋”,是老钱去广州某书店时带来的。他只因为在书上看到过老钱,就一下子认出来了。老钱邀他来书店上班,不久后他真辞了那边的工作到了南京。
他在我班上,我们经常一起聊天。他去我家里吃饭,跟爱人一起喝酒,因为高兴,酒醉,倒在床上,狠狠地吐了一被子一地。我和爱人月夜架着他回他的租住屋。他住人家租来的房子的过道。大冬天的,只盖一床被子。床头小书架上堆满了跟他走南闯北的书,“商务”的居多。
他跟我同岁,没有女朋友。他曾跟同事说,找女朋友就要找我这样的。不要求好看,但要爱看书,能聊书。我虽然当笑话听了,但心里颇有些感动。后来,在我们将要离开南京的日子,请他到家里吃饭,是火锅,他和爱人一起喝酒吃肉,很是畅快。我因为身体不适躺下睡着了,迷迷糊糊地听到大兵的笑声。临走那天,搬家,三十二包书,是他帮着打包的,也是他帮着装车的。
后来,大兵也离开了“先锋”,在各地的书店来回飘着,直到现在。
其实“大兵”曾是个师范生,只因不满当时所受的教育,没读完就主动退学了。他做过半年代课教师,一直怀念那段日子,也一直想再有份教职,只为了跟学生在一起。
偶遇郭初阳
做了“领导”后,不需要再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图书上架整理上。很多时候,我都会在前台帮着收银员把书装袋,顺便观察一下那些买书的人,因此有过不少“艳遇”。其中之一便是郭初阳。不过虽然我是学教育出身,但并未深入过教育一线,所以当时并不知他的名头。
那日,顾客不太多,我正不紧不慢地在前台把书装袋,抬头看见一个“褐色夹克”,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我发现他买的书不多,但很杂。凭着那几本书,并不能知道他的职业身份,但我仍笑问:“请问您是老师吗?”他说“是的”,也是笑着。我没再说话,他也没有。与其他人一样,他拎起书袋就走了,快到大门口时,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跑过去喊住了他,“老师办一张会员卡吧”。他欣然回头,来到前台填写资料,顺便自豪地展示他的“枫林晚”等书店的会员卡。
其实,请他办会员卡,不仅仅因为他长得帅,也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书店,而是想不声响地获得他的某些资讯,可以继续联系。果然,我如愿拿到了他的手机号码,他又很慷慨地把MSN、QQ以及邮箱都告诉了我。不久后,我在他的博客里看到 “先锋书店”和那个叫作“刘艳侠”的我:
我……觉得惭愧,常常吹嘘喜欢书本,热爱书店,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南京的先锋书店。……一座蓊郁的小山,……山的低处有小口,斜斜往地下,仿若有光。与我视线平齐处,赫然四个大字:先锋书店。……再抬头往上,便是小山上的一片树林了。地下是书,顶上是树,多么奇怪的一家书店!于是便顺着斜坡,一路滚了进去,进门劈面撞上青铜的思想者。…… O MY GOD,我爱这书店。……查询《我们的祖先》与李士勋译《单行道》,结识了书店主管刘艳侠。付款时,她问我是否要办张会员卡,说下次来,就可以打85折了。我掏出枫林晚晓风新民甚至三联的卡炫耀……平心而论,的确是先锋全黑的卡最酷,于是办了一张。……小刘得知我要去逛旧书店,也正到了她下班时间,与她回家一路,就与她朋友一起,殷勤陪我过去。出门爬坡时,我补拍了正门的照片,暗想,这先锋书店,亦有着最好的后卫。
我承认他用的“殷勤”二字颇为贴切。就是在他眼中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我已经习以为常的地方,遭遇这样美好的人,自然热情到“殷勤”。
自“先锋”别后,我没有再见到过郭初阳。我在他博客里看见,很多人亲切地喊他“锅子”,我自觉没这么熟,所以仍称呼他为“郭老师”。一次,跟他在QQ上偶遇,聊起我的生活,在得知我在做全职妈妈后,他说了“这是最大的事业,教育好下一代,我们才会有未来”之类的话。他也说起,自己的一批学生曾到南京去,他请大家一定去“先锋书店”,去的话“买书找刘艳侠”。只可惜,那时我已经不在书店了。
再后来,他的“越读馆”开张了,他告诉我说有空去看看。时至今日,光阴草草,人事劳劳,也不曾去过。但是,我知道他受着耶和华眷顾,是如同亚伯一样的牧人,是为着彰显神而存在的人。“越读馆”的学生越来越多了,高贵的灵魂也会越来越多。他有个知名度很高的访谈“原谅我一生不羁爱自由”。他就是在自由中,阅读着,爱着,做着最大的教育事业,生长着这个社会的未来。
日子流淌
在书店上班的日子,辛苦异常,也舒心得很。我和爱人从来不会去逛街,所有的钱除了吃饭租房子就是用来买书。在书店上班满一年后,每个员工每个月可以领到五十元书券,同事们知道我们爱买书,就五折把券卖给我们。我也曾在“江苏音乐台·王丹音乐早报”做节目。每周四早上去,以聊天的方式推介两本书。其实,我之所以同意做这个节目,看重的是每次可以领到一百元书券的报酬。书店还经常有活动,爱人总是参加,那种原价购书99元送50元书券的活动,他总能刚好凑够99。直到现在,爱人都说,我在书店上班的那些日子,是买书最惬意的时光。离开南京时,收拾房间,书店的袋子是那样大的一卷,没舍得仍,都带回家去了。
在书店上班期间,曾搬过一次家。当时借了书店的手推车,堆得高高的。过马路上坡拐弯,手推车倒了,有路人围过来,以为我们是卖书的。现在想来,南京是个多么让人留恋的城市。
离开南京后,每个暑假都会回去,在书店坐坐。跟相熟的朋友聊聊天,吃吃饭。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了,但还是会去“先锋”转转,好像不去书店,不算真正到了南京。
现在人在长沙,只有一个小小的“师达”旧书店陪伴,实在是一大遗憾。偶尔迷路,发现了岳麓书社旁边的“麓之风”,规模与特色虽不似“先锋”,但书的种类颇有几分相似。于是,常行走在“麓之风”,活在对“先锋”的想念里。
《教师月刊》值得您订阅的八个理由
读者至上——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追求“与我(教师)有关,对我(教师)有用”;充分考虑阅读卫生,采用优质的纸张和先进的印刷工艺。
立足建设——本着与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交流、对话、分享、共赏的态度,致力于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专业支持——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专业力量,由中国教师用书领先品牌“大夏书系”策划团队精心打造。
深度策划——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普遍性问题,设计栏目,策划专题,适时组织动态性讨论。
名师经验——关注名师成长历程,提炼名师教学经验;邀请多位名师参与采访和主持栏目。
大家专栏——专栏作者包括:曾做过大学教授的中学校长李海林,曾做过中学教师的大学教授李政涛,集教育学者、大学教授、行政领导于一身的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曾做过教师、局长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特级教师、杂文家、《不跪着教书》作者吴非。
公益精神——每期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赠送2000份以上,积极参与各种扶贫助学(教)公益项目的活动。
尊重智慧——尊重作者的智力劳动,作品一经发表即奉寄样刊及稿酬,优稿优酬,最高每千字500—1000元。
欢迎您到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 34-65 每期8元,全年12期共96元
《教师月刊》2012年第12期“中国年度教师专题”
盛邀您:一起寻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
他们在教师不是被“蜡烛化”就是被妖魔化的时代,坚守职业的本分
他们在教育的工具主义愈演愈烈的当下,主动提升自己,积极影响他人
他们在教育日趋固化、板结之处,撬开了一条缝隙,擦亮了一点幽光
他们在教育常识被遗忘的地方,努力践履尊重、民主、平等的普世价值
他们是服务于学生的人,以爱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他们是保持着“源头的清洁”的水,深深卷入人类文明大河的奔流
他们是中国教育深刻变革、回归自身、焕发生机的建设性力量
他们是这个浮躁、功利的教育环境中,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那一部分
……
2012,这一片教育的大地应该记住他们!
您的身边,您的视野之内,是否有这样的教师(中学、小学、幼儿园,含校长、园长及教研员),在2012年引起了您的关注和深思?请您给《教师月刊》推荐一位。
他(她)是谁:
您的推荐理由(百字左右):
(期待您在 10月15日前,将推荐对象及推荐理由发至:lcju1212@126.com。如果您推荐的人选入选或入围《教师月刊》“2012中国年度教师”,我们将回赠当期杂志1份及大夏书系新书、大夏书系笔记本各1册。谢谢)
一份教育杂志的“儿童”情怀
儿童是教育的关键词。让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学习的能力和生存的本领,是教育的本真追求。基于这样的理解和价值观,自创刊以来,《教师月刊》一直呼吁珍爱童年的价值,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所有人”,自然涵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小学生”。
2011年冬天的一系列校车事故,深深刺痛了《教师月刊》主创人员的神经。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酝酿,《教师月刊》决定以专题形式持续关注国内儿童的身体处境、权利处境、教育处境。
自2012年第1期起至第6期,《教师月刊》“关注”栏目先后推出以“中国儿童安全”为总主题的系列专题,重点关注了校车安全、儿童饮食安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生活、儿童意外伤害、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并就相关话题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院储朝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权利研究专家尚晓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专家唐钧教授等。
2012年第7、8期合刊,《教师月刊》继2010年的“教育人文读本”和2011年的“教师素养读本”,结合2012年的选题重心,经过精心策划和广泛组稿,推出一册“儿童研究读本”,就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梳理了国内外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的“儿童观”。这个“合刊”独特的儿童视角得到不少教师的好评,也引起了教育学术界的关注。
2012年第9、10、11期,在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丽华副教授、原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老师及上海梅园小学的智慧支持下,《教师月刊》“关注”栏目又连续推出《让教学与儿童研究合二为一》、《教师最重要的“新基本功”:研究儿童》、《教师如何做儿童研究》等专题,既有学理上的探讨,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带动了更多的教师关注和实践“儿童研究”这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在中国教育史上,以陶行知、陈鹤琴等为代表的一代教育家曾经进行过扎实、细致的儿童研究。然而,在应试取向的时代背景下,当下基础教育中,“儿童研究”严重缺席,各种违背儿童成长规律、侵犯儿童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
一份教育杂志的力量固然微弱,但《教师月刊》愿意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力量汇集一起,聚焦儿童,研究儿童,重建健康的儿童观。
附一 2012年《教师月刊》“关注”栏目系列专题目录
第1期·中国儿童安全 校车篇(上)
为什么我们的儿童缺乏安全 | 本刊编辑部
中国校车:一堆废铁? | 毛俊玉
贫困农村:校车事故重灾区 | 朱金凤
一个未被关注的乱象:辅导班接送车 | 徐鸿
学校布局调整后的新问题:校车安全 | 袁桂林 常宝宁
储朝晖 根源在于对儿童基本权利的漠视 | 林茶居
第2期·中国儿童安全 校车篇(下)
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校车 | 本刊编辑部
储朝晖 让校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 林茶居
当前中国校车运营模式解读 | 任薇
跟车日记:2011年12月7日 | 沈建忠
我的跟车生活 | 徐越
国外校车概览 | 胥文飞 宗权
黄色校车:美国义务教育的象征
第3期·中国儿童安全 饮食篇
孩子,你吃的什么 | 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生不良饮食问题种种 | 本刊编辑部
不良饮食的两个突出后果 | 马冠生
农村小学食堂的几个主要问题 | 邢玉环
姜忠义 学校食堂最大的问题是监管责任过于分散 | 程晓云
台湾的营养教育与饮食安全政策 | 黄雅文
他们这样保障本国学生的饮食健康 | 王秀江 黄小春
第4期·中国儿童安全 留守/流动篇
“留守”or“流动”:乡村儿童的单选题 | 本刊编辑部
杨元松 留守儿童需要“面向未来的关怀” | 程晓云
王春华 流动儿童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 程晓云
刘蔓、潘小春 希望以后能找到好工作 | 陈德兵
“阳光家园”也不能替代正常的家庭——“黄坑模式”见闻及思考 | 李菁莹
第5期·中国儿童安全 意外伤害篇
世界未来的样子,就是现在这些儿童的样子 | 本刊编辑部
意外伤害:儿童安全的第一威胁 | 茅木木
楼朝辉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 林茶居
当学生遭遇较大伤害时 | 邰永福
英国《儿童安全教育手册》(节选)
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家长接送实施方案(二○一一)
第6期·中国儿童安全 权益保护篇
“儿童保护”的中国之痛 | 本刊编辑部
唐钧 制度设计:回归儿童立场 | 程晓云
尚晓援 教师要做儿童的保护者 | 程晓云
第9期·让教学与儿童研究合二为一
缺位的儿童研究 | 程晓云
回归儿童研究 | 王丽华 程晓云
张华 教师的思维就是关注儿童的思维 | 林茶居
第10期·教师最重要的“新基本功”:研究儿童
以儿童研究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合法性 | 程晓云
认识和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必修课 | 成尚荣
研究儿童是教师最重要的“新基本功” | 李政涛
第11期·教师如何做儿童研究
以儿童研究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 | 王丽华
教师的儿童研究 | 王丽华
我们学校的儿童研究 | 陆虹
我的儿童研究故事 | 姚依洁
附二 第7、8期合刊“儿童研究读本”目录
把教育建立在健康的儿童观之上 | 周彬
儿童是怎样成长的
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 | 李政涛
了解一个孩子 | 孙瑞雪
不要误读青少年的偶像崇拜 | 何小忠
日记里的隐私权 | 高德胜
孩子的隐私 | 郭学萍
孩童之道 | 孙春福
没有好睡眠,何来好学习 | 刘霄 李传禄
一项初中生午休现状的调查研究 | 滕媛 邹雪
儿童是怎样学习的
认知模式与学习 | 马瑞丽·斯布林格
视觉学习研究与女孩学习 | 艾比盖尔·杰姆斯
性别差异与因性施教 | 安杰
日本儿童为什么“逃避”学习 | 佐藤学
让学困生爱上学习 | 赵丽琴
中小学生考试归因的特点及教育建议 | 韩仁生
自主学习的四个要素 | 黄方芳 庞维国
记忆与论证,哪个更重要 | 徐洁
教师应该秉持怎样的儿童观
杜威:儿童是教育唯一的中心 | 邱磊
卢梭:给儿童最自然的教育 | 刘佩铭
洛克:外在理性应奉“儿童自由”为根本目的 | 王本余
蒙台梭利:让儿童在活动中自然生长 | 张康桥 王大伟
阿莫纳什维利:好教育要容得下儿童的“顽皮” | 宋建国 王继红
周作人:儿童工作者要葆有“赤子之心” | 刘绪源
丰子恺:构建儿童意识 | 董晓娅 高越
叶圣陶 让儿童像种子一样发芽生长 | 钱静
梁启超:把儿童引到高等趣味的路上 | 徐飞
孔德学校:教育要适合儿童本性 | 汪明帅
教师应该怎样走近儿童
他们在想什么 | 吴非
师生之间为什么有隔阂 | 班建武
师生之间,有多少“伪对话” | 王木春
面对一个自我疗伤的孩子 | 王怡文
相信孩子的力量:雷夫这样当教师 | 王小庆
面对新媒介,站在学生这边思考 | 陈翔 万弟娟 杨磊 陈斌
共生·共读·共看·共写 | 王开东
彩页
中国古诗中的儿童
中国民间体育中的儿童
中国教育邮票中的儿童
世界电影中的儿童
雷本本手机镜头下的儿童
世界美术史上的儿童
“《教师月刊》2012年度教师”揭晓
2009年做第一个“年度专号(专辑)”时,我们就考虑:是否推出“年度教师”的专题?2010年、2011年的“年度专号”,这个想法依然纠缠。到2012年下半年,“年度专号”的筹划进入倒计时,随着方案的不断完善,思路渐渐明晰——是时候了,“年度教师”专题!
自然的,这不是权威认证,亦非荣誉称号。它所要达到的,是表达对《教师月刊》所认定的“好教师”的一份敬意,并以此引起更多的人对“何为教师职业本分”这一基本问题的反思。
我们通过博客、邮件、短信,向全国各地的教师、校长、教研员、教育局长、媒体同行及专家学者,征集合适的人选,先后收到近三百份推荐资料。尤为让人欣然的是,有些老师作了自我推荐——这种自我认同感,应该得到不断的肯定和褒扬。感谢你们,推荐者及被推荐者们!
经过反复的斟酌和慎重的选择,六位“《教师月刊》2012年度教师”最终产生,他们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杨林柯,北京十一学校物理教师秦建云,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敖双英,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政治教师胡兴松,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地理教师邱磊,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校长赵群筠。
在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这就是《教师月刊》所理解的“好教师”的价值内涵——
他们在教师不是被“蜡烛化”就是被妖魔化的时代,坚守职业的本分
他们在教育的工具主义愈演愈烈的当下,主动提升自己,积极影响他人
他们在教育日趋固化、板结之处,撬开了一条缝隙,擦亮了一点幽光
他们在教育常识被遗忘的地方,努力践履尊重、民主、平等的普世价值
他们是服务于学生的人,以爱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他们是保持着“源头的清洁”的水,深深卷入人类文明大河的奔流
他们是中国教育深刻变革、回归自身、焕发生机的建设性力量
他们是这个浮躁、功利的教育环境中,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那一部分
2013年,我们继续……
杨林柯 一位语文教师的“万言书”
杨林柯 1964年生于陕西扶风县一个普通农家。1984年考进陕西师大政教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88年大学毕业后留陕西师大附中任教语文至今。编著各种读物多部,在多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教育教学随笔若干,多次参加全国高考语文阅卷。为陕西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专家组成员,2012年被聘为陕西少儿文学院副院长。
推荐语
杨林柯是一位扎根基层的普通教师。24年来,他甘于寂寞,勤学善思,坚持教育宗旨,追求教育精神,恪守教育良知,在平凡的教育行动中形成自己“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的育人理念,并把这样的信念和理想融化到日常细微的工作中。他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一切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用自己平凡的行动和理想主义者的情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他在2012年发表的“万言书”,感动了无数家长和老师,在全国范围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热烈讨论和深刻思考,并被作为议案提交“两会”,成为来自一线的呼唤教育改革的宏声。(推荐人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 钱理群)
秦建云 学校课程改革CEO
秦建云 1964年11月生于河北省尚义县,1987年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回家乡中学支教一年,1988年调入河北省张家口师专物理系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调入北京市十一学校,任物理教师;2010年出任北京市十一学校课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曾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最有魅力的百名男教师”等称号。主编《高中物理原理与方法》一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推荐语
他的物理课堂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眼中的“魅力秦爷”;他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CEO,被同事称为“魅力秦总”。他将物理学的精妙深深地浸透在血液中,善于用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酿就出的积极乐观之生活态度与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推进工作并影响身边的人。他就是想把物理学的教育之路走通,把优秀学生的培养之路走通,把真正的教育之路走顺畅的追梦之人——秦建云。(推荐人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李希贵)
敖双英 建设乡村里的完美教室
敖双英 1973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镇(当时为“乡”)古溶溪村敖家湾,1993年毕业于桃源师范学校,现为桃源县茶庵铺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2007年加入新教育实验,慢慢打开一片教育新天地。
推荐语
敖双英以感性的爱心,滋养着大半都是留守儿童的55名学生。每天黎明,她带着学生跳绳、跑步、登山,放学后,她和学生一起交流、写作,。带领孩子安全出游二百余次。她倾尽积蓄,购买数千册优质童书及投影仪、摄像机等,打造出硬件一流的教室,全方位陪伴学生成长。她更以理性的智慧,突破了山区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单枪匹马加入新教育实验,从新教育课程的践行者逐渐转变为研发者,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出适合家乡的课程,让孩子们快乐学习。2012年,她获得新教育“完美教室缔造者”的殊荣,用生命诠释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含义。(推荐人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胡兴松 让研究与实践相互激荡
胡兴松 1956年12月出生于洪湖岸边的贫农家庭,高中毕业后任小学民办教师、校长,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读本科。大学毕业后,回家乡中学任教,十二年后调回母校任教材教法教师,曾担任教研室主任。五年后走下大学讲坛,到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做政治教师。从教以来,主持和参与十多项国家和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教育专著8部,发表教研论文300多篇。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思想政治优秀教师等。
推荐语
胡兴松,一位由小学教师而中学教师,再到大学教师复而中学教师的人。长期从事政治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积极探索学科教学艺术,深入总结学科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和“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的主持人,他培养、培训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以一位“学者型教师、实践型专家”的智慧和汗水,成为“深圳市劳动模范”和“感动深圳教育人物”提名奖获得者。2012年,他出版的专著《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被誉为“我国思想政治学科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推荐人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教师 郭云奎)
邱磊 向精神的开阔地前行
邱磊 1983年2月生,江苏通州人,江苏教育学院毕业,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地理教师,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团委工作。爱教育,爱阅读,爱写作,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月刊》、《福建论坛》、《师道》等报刊。
推荐语
邱磊是个新人,既无耀眼的光环,也无多少阅历和显著的成绩。他就如一粒触角灵敏、生命力旺盛的种子,向着“好教育”的土壤,不断汲取水分、延伸根脉,竟撑开了自己的一片天,长得日渐茁壮。
他是学校的地理教师,他懂得如何走出学科局限,向精神的开阔地前行。2012年,二甲中学“今天第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沙龙”共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孜孜汲汲,见解独到,从报刊上常可读到他读杜威的“心得”。他的博文,有着探向“教育的源头”的思考气度与眼界,与同龄人大不一般。一个年轻人的朝气和努力,就此晕染开来。
他求得的知识,不仅施于教学,惠及学生,同样润泽于刚降生一年多的孩子身上。他每天的学习、生活,就如一场“生活在真实中”的实践,不断找寻着自我,叩问着教育的奥义。(推荐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 凌宗伟)
赵群筠 一所学校的文化密码
赵群筠 1970年3月生,毕业于丽水学院汉语言专业。曾任浙江省青田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现为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文晖中学校长。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推荐语
如何调和素质教育与应试体制的内在冲突,并以合宜的改革实现既“育人”又“提分”的目的,大概是诸多有抱负、有想法的教师、校长所面临的时代命题。在这一点上,作为一个语文特级教师,一个教师培训的亲历者,赵群筠校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身份,她都努力践行“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人生信条,不断追求“做智慧而从容的教育人”的人生目标。无论上课还是办学,她始终坚信“用平和的心态积极迈好每一小步,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的快乐”。她从一个个细节入手,致力于促进师生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一步步改造学校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师生交往文化。短短两年多时间,她和师生们一起创造了一门可以称之为“感动”的课程,走上一条属于每一个“我”的最美道路。
2012年8月,她又被任命为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区教研室主任、区教科室主任。她说:“教研工作应该是水,所经之地,生机勃勃、万木葳蕤……”(推荐人 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教师 王小庆)
(本刊将于今年第12期“年度专号”中推出“年度教师专辑”,六位“年度教师”将与大家探讨为师之道及职业心得,敬请教师朋友们关注)
《教师月刊》2012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各专辑“前言”
年度教师
2009年做第一个“年度专号(专辑)”时,我们就考虑:是否推出“年度教师”的专题?做2010年、2011年的“年度专号”时,这个想法依然纠缠。2012年下半年,“年度专号”的筹划进入倒计时,随着方案的不断完善,思路渐渐明晰——是时候了,“年度教师”专题!
自然的,这不是权威认证,亦非荣誉称号。它所要达到的,是表达对《教师月刊》所认定的“好教师”的一份敬意,并以此引起更多的人对“何为教师职业本分”这一基本问题的反思。
我们通过博客、邮件、短信,向全国各地的教师、校长、教研员、教育局长、媒体同行及专家学者,征集合适的人选,先后收到近三百份推荐资料。尤为让人欣然的是,有些老师作了自我推荐——这种自我认同感,应该得到肯定和褒扬。感谢你们,推荐者及被推荐者们!
经过反复的斟酌和慎重的选择,六位“《教师月刊》2012年度教师”最终产生,他们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杨林柯,北京十一学校物理教师秦建云,湖南省桃源县茶庵铺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敖双英,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政治教师胡兴松,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地理教师邱磊,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校长赵群筠。
在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这就是《教师月刊》所理解的“好教师”的价值内涵——
他们在教师不是被“蜡烛化”就是被妖魔化的时代,坚守职业的本分
他们在教育的工具主义愈演愈烈的当下,主动提升自己,积极影响他人
他们在教育日趋固化、板结之处,撬开了一条缝隙,擦亮了一点幽光
他们在教育常识被遗忘的地方,努力践履尊重、民主、平等的普世价值
他们是服务于学生的人,以爱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他们是保持着“源头的清洁”的水,深深卷入人类文明大河的奔流
他们是中国教育深刻变革、回归自身、焕发生机的建设性力量
他们是这个浮躁、功利的教育环境中,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那一部分
2013,我们继续……
年度关注·莫言与教育
为什么是莫言而不是其他中国作家?这是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人们的一个议论焦点。
不少人认为,当代中国作家中,莫言这个层级的不下十个人。甚至有人说,达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水平的当代中国诗人已经超过十个。
诸如此类的说法,看似“文学自信”,实际上还是“诺奖情结”在作怪,似乎诺贝尔文学奖是最高的文学标准,似乎紧接着几年中国作家、诗人再获诺奖那才叫扬眉吐气。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需要某种权威力量来认可才有快感。这恰恰是一种文化弱者的典型表现。
“从文学的视角看,莫言虽不能说就是‘世界冠军’,但他肯定是世界上最优秀、最杰出的作家。”这是莫言获奖两天后,刘再复先生在一个发言中所谈到的。支持刘再复先生作出如此高度评价的,是他多年来对莫言作品的研究与发现。1997年,刘再复先生就在发表于《明报》的一篇文章中说:“在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中,他始终是一个最有原创力的生命旗手”,他“使变成意识形态现象的中国文学又回归到生命现象与个人现象”。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在客观上正改变着生他养他的“乡土”的文化格局、发展格局的作家,莫言的生命历程中,有哪些是教育应该予以关注的呢?
本刊试图回到莫言的童年,回到莫言的学习经历,回到莫言在一些教育现场中的发言,来思考我们的教育怎样做才是适切、才是合乎人的成长的。
年度报道·2012年大众媒体视野下的中国教育生态
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主要问题的显示器。
因为事关家国兴衰、民众生活,教育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对于教育,大众媒体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和笔墨。
与各级党报党刊及专业教育媒体集中于教育政策解读、教育改革报道、教育人物宣传不同,大众媒体更多地聚焦教育问题、呈现教育文化变局,还原其中的种种事件、细节,打开这些事件与细节中的“人”的具体命运和生命困境,背后深含传达人性常理、通达民生百态的话语努力。
或许,从大众媒体的角度来看教育,我们会有更真切的体悟和幽思。
年度对话·追寻“高举心灵”的教育(刘再复 刘剑梅)
今年九月间,本刊收到刘剑梅女士的邮件,内容是她和她父亲刘再复先生的一个教育对话,近四万字,“这是我和父亲最新的对话,愿意交给你们来首发”。
这样的信任,让人非常感动。
本来,我们计划分几期连载,后来想,何不待“年度教育专号”,选择其中跟中小学教育最为切近的内容,集中刊发?于是,就有了这个“年度对话”——一个充满文化忧患感和理想主义光泽的父女对话。
在这个对话中,刘再复、刘剑梅父女纵谈教育的目的及何为德育、何为智育、何为体育等基本问题。在他们那里,“好教育”意味着对人的生命成长的全面关切。
年度发言(吴非 黄克剑 陈浩武)
这组文章,除了陈浩武老师的“发言”在网络上有所传播外,吴非老师、黄克剑老师的“发言”皆为首次发布。
他们所讲,不管是教师的职业态度、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育应该为了什么和朝向哪里,大抵都是常识。
回归教育常识,重塑教育精神,可能就是当下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
年度纪念·马小平:渐远,渐近……
这个时代,缺乏的不是“名师”或“厉害”的教师,而是:像马小平这样的老师。(本刊编辑部)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已经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成就了自我。(唐岳山 李瑞凝)
他是我在深圳中学八年里真正佩服的人,是我手里如果只有一杯酒我也一定要敬他的人。(王赫)
马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能够和自己的学生成为生命共同体的老师。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这个老师的特别之处。(钱理群)
像马小平这样的人,我认识的就有很多……他们代表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方向,代表了民族共同体重建的方向。(傅国涌)
【大夏新书】余映潮:致语文教师作为年轻的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积累资料、提炼经验,可能于一生的教学研究都有好处。
那种笔墨写的文字固然能够长久地保存,然而更重要的是那种刻骨铭心的咬牙坚持的历练,是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与行为,是那种在教学研究中朝迎彩霞、夜送星星、日有收获的幸福与愉悦。
——余映潮
余映潮教育教学智慧倾囊相授,助你成为优秀语文教师
《致语文教师》
余映潮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ISBN
978-7-5675-0212-3
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结合其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实例、评课案例和经验教训,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40项基本素养,包括理念创新、教材研读与处理、教学思路梳理、教案设计、课堂细节应变等内容。倾囊相授的态度,娓娓道来的风格,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优秀读本。
作者介绍
余映潮,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之一。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400余篇,出版《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讲语文》等专著10本。
章节提要
第一辑 成长智慧
有一份教师的工作,就有在教学之中成长的话题。
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师关注自身的成长,都是智慧的思维。
成长伴随着艰苦,也带来了乐趣。
没有工作中的艰苦甚至苦难,我们难以修炼身心,顽强奋进,表现出健康的成长力。
没有工作中的乐趣与幸福感,我们便缺少了长久悠远的时日中对工作的享受。
当教师的人如果能常常体验到“成长的乐趣”,那就会有年轻的心,会有童心,会有诗心,会有信心,会有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之心。
于是,就有了人生中最好的心情——快乐之心。
第二辑 教学智慧
做智慧的语文教师,需要熟谙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的创新设计,表现出来的是教师的水平与魅力。在学生的语文教育上,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
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创意表现在: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一课多案;教学的创新设计要关注五个字的要求:新,简,实,活,雅;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着力点是:优化教材处理,强化能力训练,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美化教学手段,诗化教学语言。
愿优美、创新、实用的教学设计走进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
第三辑 治学智慧
对教师来说,“研究”二字,应该就是为了“治学”。
在工作之中坚持治学,谋求进步,就是智慧。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研究不仅让我们能够读好教材上好课,研究也不仅让我们多想问题多认识语文现象,研究更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养成并具备研究的素养,让我们有终身追求发展的动力。
“坚持研究”带给我们的,是让我们成为有丰厚教学素养的语文能人。
研究,能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我们应该有优秀的治学方法。
详情:http://www.dxjy.com/BookDetail.aspx?id=432&did=2
自序
第一辑成长智慧
1耐力是一种智慧
2趁着年轻多做事
3练好四项基本功
4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是延长生命的一种方法
5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
6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7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
8不同深度的磨炼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
9角度:创造与创新的着眼点
10以自信迎接挑战
11体验成长的乐趣
12因为工作,所以幸福
13研究名师,发展自己
14不离学术,不离实践
15自己训练自己
16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17随时把思想所得变成文字
18一定要有指标要求
19教学资料与文献意识
20规划自己,塑造自己
第二辑教学智慧
21教学理念的创新
22教材研读的创新
23教学创意的创新
24教学思路的创新
25教材处理的创新
26教学手法的创新
27提问设计的创新
28课中活动的创新
29语言教学的创新
30教学细节的创新
31朗读教学的创新
32教学方案的创新
第三辑治学智慧
33课文读写法
34自建仓库法
35精品收藏法
36案例分析法
37多向运思法
38横向联系法
39纵深探索法
40发现命名法
为什么“病越来越重”
文 _ 林茶居
一位老师在处理完一起因学生觉得“老师处理问题不公正”而引发的师生冲突后,问当事的学生:如果这位老师是我,你会这样顶撞吗?学生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我们有感情”。学生的话让他深感意外,也深受触动。当他忍不住跟同事分享自己的心得时,对方却“很不屑”,说:“现在的孩子都有问题!我们以前站在老师面前,吭都不敢吭一声!”这话同样让他讶异,并让他想到成人身上的问题——“如果教师有错,学生也不能‘吭声’,那该是多么悲哀?我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只是说了一句:‘或许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更严重……’”
这个案例出自本期专题“如何面对师生冲突”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浙江省苍南县桥墩小学的丁振东老师。面对今天孩子的种种问题,人们常常得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结论;对于发生在孩子当中的极端事件如自杀等,人们又习惯于发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之类的感叹。对此,在这个专题中,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陈道龙老师的理解是: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禁区”,你“碰到了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毁灭了他”。
从两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到了一种非常可贵的文化自觉,亦即职业的反思和自我的觉醒,同时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同情(同理心、共情)”,即对儿童的感同身受——这应该是教师职业最为关键的内涵:缺乏内在的“同情”,所谓爱与善,都可能成为一厢情愿的说教和宣扬,甚至构成伤害。
值得进一步展开的是,陈道龙老师谈及的这个“心灵的禁区”,类似于台湾大学教授黄武雄先生所说的“人格系统的核心”,即“自我价值感”。黄武雄先生说,作为与生俱来的生命里面最珍贵的东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只是一棵芽苗,需要与世界不断有正面的互动,才会慢慢长成”。他还说,如果缺乏自我价值感,人就会失去自我肯定的力量,“他随时要借助外来的肯定”,“才看得见自己”,“当他得不到这些,便可能会转而用负面的言行,甚至破坏劫掠,引起外来对他的重视”。(参见《学校在窗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所以,对于“孩子问题”和“问题孩子”,要避免以流俗的观点来分析,避免在简单机械的因果链上来看待人性的复杂和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生命辗转。一个孩子选择跳楼,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只是缘于“作业没有完成担心被教师批评”,实质上却可能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出了问题,导致其选择对自己(或他人)的“破坏劫掠”。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浮现出复旦大学投毒案主角林森浩面对死刑判决和媒体采访时那张“冷静”的脸。很多人只是注意到他对他人生命的冷酷——对此我们应该首先看到,他对自己的生命,也是淡漠的。而在这样的冷酷、淡漠的背后,是一个人心智的长期蒙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诸多生命建设所必须的基本要素没有得到呵护、唤醒和打开。
听一些教师朋友说,像这样的极端案例,在中小学当中的反应是非常强烈的,大家也意识到当前学校教育所隐伏的严重问题,诸如人文教育、做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交往教育等内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发为课程加以实施,只是“收效甚微”。
在我看来,问题可能出在内容的选择和实施的方式上。关于前者,今年2月17号“凯迪社区”转载的一位学生家长的帖子《刘胡兰,请离我的孩子远一些》引起广泛讨论就是明证——帖子中老师说,开展学习刘胡兰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刘胡兰“对理想的坚守和自强不息的品质”,而家长说:“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在一个原谅、包容和关爱的散发着人类自然天性的环境中成长……”
至于后者,情况更加复杂。一方面,非学科内容的教学常常变形为思想品德课;另一方面,相关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窄化、异化,如社会交往教育变成社会潜规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心灵鸡汤喂养,做人教育变成“成功学”灌输,尤其是自1990年代以往愈来愈受关注的人文(精神)教育,早就陷于技术主义和工具化,不仅失去审美的意趣,也缺乏思辨的功能,很多人文理念被教条化、绝对化,成为新的专制和霸权,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
这就是现状之一,非常吊诡:病因是找到了,病却越来越重。
目录
专栏
动听的声音——清末民初的学堂声音文化史 _ 周勇
教育的味道 _ 李政涛
始于每一个人的观念 _ 朱永通
教师个性的张扬应有度 _ 叶菊艳
封面
北京十一学校教师的一周
名家
袁运开 要把师范性和学术性统一起来 _ 汤涛 胡琨
现场
记事 特别的加分 _ 周益民
给自己一个简单的梦想 _ 王维审
阳光露脸了(日记连载) _ 刘发建
对话 陈荣艺 家长的成长也是一门课程 _ 朱永通
吴非说 应当想到可能会发生什么
朱永新答 你是自己教室的“国王”——答王新祥老师问
话题
如何面对师生冲突
那一年,我们一起恨过的老师 _ 刘艳侠
“我们有感情!” _ 丁振东
不要碰触学生的“逆鳞” _ 陈道龙
师生冲突中的反躬自问 _ 林真
师生冲突的背后 _ 朱哲
阅读
“大夏书系读书节”征文专辑
晾书 _ 梁新
我的“荐书症” _ 都启玲
读书:为了寻找和确认 _ 吴登文
人文
“3·21世界诗歌日”专辑
里尔克的学生生活 _ 拉尔夫·弗里德曼
皇村中学和诗人们 _ 安琪
视窗
校园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德信现代学校
答问 _ 曹晶 _ 闫付庆
图片 广东省举办“小学生诗歌节”
启事 名思教研
大夏 郑杰文丛
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变革,本刊将持续关注,欢迎“问教李希贵校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1jvqv.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