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三定:《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后记
时间:2012年9月6日 作者:余三定(《云梦学刊》主编) 来源:学术批评网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是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书了(前面2本分别是2005年7月出版的《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和2010年1月出版的《南湖藏书楼》)。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一样,是我心中的学术圣地乃至精神家园(我的南湖藏书楼专门设有北大版典藏室,北京大学哲学系杨辛教授为此挥毫题书“燕园翰墨”),本书能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到特别高兴和荣幸。在此,我要首先感谢张黎明、张文定、高秀芹、韩文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朋友,感谢本书责任编辑魏冬峰。
本人一直认为,人文学者的学术研究一定要有时代性、现实性,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除了原来的文艺学外,增加了当代学术史,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北京日报》、《社会科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界》、《社会科学论坛》、《云梦学刊》等发表了近百篇有关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论文,先后出版了(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当代学者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当代学术史研究》(本人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等相关著作,由本人担任首席专家的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基地”于2007年1月获得批准。本人还将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成果引人高校课堂,与锺兴永、李灿朝、朱平珍等位在近七八年来连续在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本科生和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生中开设了“当代学术史”课程,该课程于2006年6月被确定为湖南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我们的教改项目“‘当代学术史’课程的创设与建构”于2007年1月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因此,《人民政协报》、《社会科学论坛》、《高教研究参考》等先后以“研究、编辑、教学三者良性互动”为题刊登了对我的访谈录。积极关注、追踪、研究学术热点,是我当代学术史研究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用力甚勤、长期坚持不懈的一个研究领域。本书可以说是我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一个回顾和小结。
本书中的内容,全部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过,它们分别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界》、《文艺报》、《中国教育报》、《东方文化》、《理论与创作》、《云梦学刊》等,其中有4篇为《新华文摘》转载,有2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有4篇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以上均不含论点摘编),有7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等转载,有1篇收入《2000,中国年度文坛纪事》(漓江出版社)。我在此作出上述具体统计,意在表达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借以说明我的上述研究先后引起了学术界较为广泛的关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是借以表达我对上述刊物、报纸编辑朋友的由衷感谢,其中特别要感谢喻阳、张耀铭、柯锦华、姚申、徐亚男、石晶、程郁缀、刘曙光、黄颂杰、吕晓刚、吴承学、杨海文、阎晶明、熊元义、袁玉立、李本红、杜悦、罗成琰、白烨、夏义生、王涘海、陈善君等朋友对我的研究所给予的热忱关注和真诚帮助。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编“个案论析”部分中有些关于著名学者的专题研究由于完稿时间较早,所以并非是对该学者的全面研究,而只是对其在某一个时段学术成果和治学经验的分析和小结;其中第十二章“许诺在‘文革’中关于真理无阶级性论题的探讨”,所写虽然是新时期之前的学术个案,但因为许诺关于真理无阶级性论题的探讨,实际上是新时期初期真理标准讨论的孕育与先声,故收入本书中。
本人主持(参与者余晶、李志美)的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基地”)委托项目“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项目编号 2010JD37)于2010年10月立项(见“湘哲社领【2010】17号”文件),本书即是该项目的成果之一。在此,要特别感谢肖君华、邓清柯、骆辉等朋友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在整理、编辑过程中,李志美对书稿的编排、打印及部分修改工作给予了大力帮助,黄去非帮助认真通校了全书,在此特对上述二位朋友致以由衷的感谢。
2012年4月8日稿毕于岳阳市南湖畔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余三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