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师培训中提倡“研修文化”
温儒敏 发布于 2012-08-26——2012年8月19日笔者在“国培计划”北大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骨干培训者培训班的讲话
北大承担教育部的“国培计划”已经几年,这次大家来北大参加“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我想讲几点看法。
这几年“国培”计划的实施,国家不少投入,教育部主管部门也花了大的力气,作为承办方的北大,包括北大网院和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我们一定会认真做好工作,让大家经过几天集中学习,真正有收获。来的都是全国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回去以后你们将承担远程培训项目,这次培训等于是培育“种子”,你们这些“种子”将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产生辐射性影响。大家都要一起努力,让这次培训有好的效果,不辜负教育部期望,也不辜负你们所在单位的期望。
现在各种培训很多,老师们已难于产生新鲜感,甚至可能有些厌烦,觉得培训“就那么回事”。我们希望这次培训能有些新意,不落俗套,有实用性,有新鲜感。如何做到?最重要的是紧密结合一线老师实际,设身处地为一线老师着想,解决他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实在一时不能解决,也要正视、触及、探究,不回避。比如课改搞了多年,大家冷暖自知,有成绩,也可能有很多不满、抱怨和困惑,应当在培训中实事求是总结课改经验得失,对课改有正面的建设性的思考。
培训不追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一两个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呈现问题意识,面对一线老师最关心、最重要,也可能最难解决的那些问题。具体到你们所在的学校或地区,如果举办教师培训,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比较长远角度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重点探究,而且把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起来。大家都比较关心教学,面对当下还很难解决的应试教育大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能改进什么?我觉得这可能是大家比较有兴趣的,可以多讨论。
培训的氛围很重要。要营造良好的建设性的氛围,培育一种民主通达的“研修文化”。在研修活动中,不同地区学校来的学员,看问题可能会有差异,专家和学员看问题角度也可能有所不同,应当交流碰撞,取长补短。我们很多培训都是专家讲,学员听,听完了也就完了。这次培训不妨改一改,要格外重视“研修”。北大几次培训发明一种“工作坊”的形式,让老师们结合问题一起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大家彼此沟通,交流,切磋,在课改的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培训方式等方面都有收获。这个办法不错,可以继续用。建议大家在设定培训方案方面下点功夫,通过这次研修,都能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拿出回初步的培训方案来。
我还希望大家通过几天学习,把在北大感受和践行过的“研修文化”带回去,让培训常态化。回去除了办班,很重要的是让更多的老师都能坚持自我研修,不断提升。可以有“小圈子”学习活动,若干同好者组织起来,经常有彼此交流学习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彼此“取暖”,这不但可以让研修常态化,还可以在你们学校或地区营造讨论、研修的学术空气,切实提升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这样,会使大家感到生活更充实,不至于陷入那种无边无际的“职业性的疲倦”。
这次培训中心是学习新课标。大家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新课标。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需要认真体会和探讨。最好读三遍,第一遍通读,粗略一些,了解大概;第二遍细读,理解核心的理念。第三遍,联系实际,找出重点,边读边想。最好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和平时培训不同,课标学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要把课标作为完整的文件来学。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
现在社会竞争加剧,到处弥漫着某种焦躁和焦虑的情绪,一线老师很累,不止是工作量大的累,而且“心累”,有疲惫感,无力感。不是说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吗?很可能老师本身就对语文缺少兴趣,没有明确的方向感,没有个人的精神发展空间。我们能理解这种状态。如果我们的研修能多少从这些根本性问题上有所触动、反思与探索,甚至有些建设性的意见,给老师们精神上注入一些活力,那我们的研修就可能别开生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了。但愿如此。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