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边缘化也有另一种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16:4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边缘化也有另一种意义——香港作家潘国灵专访

2012年09月17日
来源:羊城晚报 梁爽



  潘国灵,小说作家、文化评论人,在香港多份报刊撰写专栏,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新闻及传播学院、浸会大学中文系学士及硕士课程讲师。作品《爱琉璃》、《失落园》、《病忘书》今年在内地出版。
  关于文化:精致的中文正在被污染
  A
  羊城晚报:您习惯用粤语演讲,但台下个别观众听不懂粤语,要求您使用普通话,导致您的讲座中有一些争论,您有什么感受?
  潘国灵:语言问题很复杂。广州正在转变。几年前在广州讲广东话很正常,近年来外来人口增多,这是广州的变化。我个人寄望,白话有自己的生命力。其实语言的冲突不只是存在城市交流中,文学里也有体现,例如,是否应该使用口语?这是一时间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
  羊城晚报:您到内地的交流机会多了,交流上有什么障碍?
  潘国灵:我去了上海、北京,甚至在北京开讲座。交流上障碍很大。除了语言不通,别的地方也很不一样。可能内地人倾向于把事情想得比较“大”,例如民族性,或者“文学应该批判社会”、“文学应该反映人民”的倾向,写作的道德感、责任感比较重。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在香港,相对来说,文学的包袱没有这么重。
  羊城晚报:您爱看《红楼梦》,也看过很多中国古代小说。作为香港人,您怎么看待中国传统的文化?
  潘国灵:我觉得那些是宝贝,因为文字很美。我觉得现在中文在一种被污染的环境中,现在的中文很粗糙。在很多官方语言中,有一些很奇怪的中文词汇出现,像“上马”、“到位”,等等。稍微传统一点的中文,你可能得回到宋词、《红楼梦》、昆曲,等等,里面有些很优美的东西,如果被疏离了会很可惜。
  羊城晚报:哪些东西被疏离、被失落了?
  潘国灵:那些精致的文化。现代社会很急促,比较粗糙。美感、“慢”的状态,都遗失了。内地很明显,一定是很急的,就像在搭地铁时。日常生活缺少一种很静的状态。传统中国是有的,例如禅学、太极、茶道等等。
  关于创作:穷尽心力找纯粹=纯粹的反面
  羊城晚报:您来广州介绍《爱琉璃》这本书,是以“爱情”为主题,希望读者怎么看这本书?
  潘国灵:我希望读者不要把它当作爱情指南或者流行读物,我不是“专家”。我希望读者纯粹把这本书当作一种艺术,看文字的美,知道爱情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有这么多相关的文学、图画,文化和人性的话题原来可以从爱情、文学、城市等角度贯通来写。它应该是一本“跨界”的书,这种混合方式还挺少见的。
  羊城晚报:“文学边缘化”是内地文化人在讨论和关注的话题,在香港,纯文学作品是否面临边缘化问题?
  潘国灵:纯文学在香港也是小众,这小众的命运甚至是必然的,因为要普及、流行,可能就成了另一种东西。当然它也需要读者,一种文学理想的读者,如果连这一群人都不存在,作者就很难写下去,或者会泄气。边缘化是一种隐喻,譬如受商业文化排挤于外,科技速度令人的专注力分散,不利于阅读,等等。这是一方面。但边缘也有另一意义,就是站在主流之外,有一种冲击中心的力量,或曰“边缘视觉”,不随俗,不合流,不轻易妥协。社会要多元,作者、读者、文化事业,都要共同守卫这块阵地。
  关于城市:关系和生活模式也有“套餐”
  C
  羊城晚报:您的文学作品关注城市,各城市间文化影响很大,寻求自身角色和身份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您觉得现在城市的人会面对什么“病”?
  潘国灵:有一些共通的问题。例如,城市人很忧郁,忧郁证明压力很大,城市竞争很强。城市空间的规划,究竟是从上而下的规划,还是应该有民间的声音?是不是拆得很快?生存状态很流动。物品变得即用即弃,家具越来越轻,生活全是即时性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如何维系一段新的关系?空间和资源减少,城市面对全球化,如何能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本土性?消费主义这么强,我们是否会成为消费人,只知道通过购物来表达?本来童心是很纯的,但是现在要买一些玩具来表达童心。人们通过消费表达个性,听什么音乐?穿什么衣着?还有,城市越来越视觉化了……
  羊城晚报:现在的很多人的爱情观和物质、消费联系起来了。
  潘国灵:现在我觉得有些扭曲,不只是物质,连人也可以是。现在有“爱情专家”提供服务,解决你的婚姻问题。现在的社会很喜欢配套,你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就要整个“套餐”跟下来。爱情专家、住房空间、物质条件,你不做这些事情,别人会觉得你很奇怪。我们不只吃饭有套餐,我们连关系、生活模式都有套餐。
  羊城晚报:您怎么看待内地人“恨嫁”的心态及由此引发的相亲现象?比起虚无缥缈的爱情,生活现实本身更重要,不是吗?
  潘国灵:我到内地不同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都有跟当地年轻人聊起这问题,不少其实不是自己“恨嫁”,而是过了一定年纪,有很大压力,来自父母,来自社会,以至自加其身。这种心态不一定是对爱的追求,而是追求一种关系,与社会尽早达成和谐,以免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25岁已被称为“剩女”,这情况我看是挺悲哀和扭曲的,年轻人的青春期变得很短,毕业不久就结婚生小孩,这跟城市多元化关系、自我选择人生方式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现在的主流太强,但主流其实是和消费一起唱双簧的。是的,生活现实是重要的,但抗衡、反思也是重要的,尤其在文学写作中,文学不服膺于现实,它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
  羊城晚报:“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现在的“爱情套餐”不能满足“爱”的需求,怎么办?
  潘国灵:所以很多人感到失落。因为那些“套餐”其实是替代品。有人经历完配套的过程,总觉得有欠缺。很多人急于寻找“关系”,用关系代替了“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0:26 , Processed in 0.1059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