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成小学生承认早恋 外貌是第一“恋爱准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6 19:1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成小学生承认早恋 外貌是第一“恋爱准则”2012年10月06日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杨静雅




近期孟女士忧心忡忡,因为五年级的女儿莉莉每天都会抱着手机跟同学发短信。有一次莉莉的手机正充电,碰巧来了条短信,孟女士翻阅后竟发现,她和一名男生一天内短信来往近百条,除了“你睡了吗”这样的问候语,还不乏“我很想你”、“好喜欢你”这样的告白。
其实这名男生是莉莉以前学校的一个同学,去年孟女士就发现莉莉与这名男生来往密切,她私下询问了女儿及男孩班上的同学,发现女儿与这名男生正在“谈恋爱”,孟女士立即给女儿办了转学。没想到换了新学校,女儿和那个男孩还是经常发短信联系。
孟女士很疑惑,现在的小伢是不是都很早熟,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早恋”了吗?
五年级学生已“相恋”三年
两人相约长大后结婚
案例
“前几天,我在QQ上说‘阿姨希特鲁’向萌萌示爱,她没有回应我,我想她还不知道这是日语的‘我爱你’的意思!”11岁的晓杰说,同班同学萌萌是他的女朋友,两人“谈恋爱”已有三年。
晓杰回忆,第一次跟萌萌告白是二年级的时候,两人在学校操场上玩单杠。晓杰酝酿了很久,憋了足足半小时,才对萌萌羞涩地挤出一句:“我很……喜欢你……”瞬间,萌萌的脸红得像个苹果。晓杰凑过去,轻轻挨了下萌萌的脸,“当时我的心怦怦乱跳”,就这样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晓杰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当然知道啊,我每天花一半的时间想她,还送了戒指给她,而且星座书上说天蝎座的人为了追求别人会不顾一切,我就是不顾一切喜欢她。”
记者又问萌萌,她很大方地承认是晓杰的女朋友,还表示两人长大后会结婚。除了他们,班上还有“两对”,6个人常约在一起玩,还成立了一个“小帮派”。
“他们俩的事我知道,戒指还是我陪他用珠子串成的。”晓杰的妈妈刘女士说,知道两个孩子彼此喜欢,但应该是小孩间天真的想法,自己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两成小学生承认有“恋爱”对象
外貌是第一“恋爱准则”
调查
老师
别对孩子们的“恋情”盖棺论定
小学生不懂爱情只是模仿
“我们班有一对很出名啊,大家都知道。”就读于汉口一小学四年级的晓敏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以“老公”、“老婆”相称,两人还假扮“结婚”,闹过数次分手,但是怎么都不“离婚”。
记者随机采访了武汉三镇的80名小学生,其中54人都表示同学间有“谁喜欢谁”这样的绯闻,14人承认自己有恋爱对象。
“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一大堆、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夫妻一对对。”汉阳一所小学五年级的晓佳说,这是他们自创的打油诗,“情书满天飞”一点也不夸张,班上传纸条示爱的同学非常多,当然这是不能让老师知道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9:18:4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晚上,我莫名其妙地收到班上匿名同学的短信,像是自编的情诗,言语很肉麻,我看后立即就删了。”五年级的晓璐说,班上有32名男生,其中20多人都明恋或暗恋着自己,平时都相当殷勤,比如抢着帮她拿重东西、捉满瓶的蝴蝶送给她、爬到树上捡飞碟“逞英雄”、跳长绳的时候“放水”让她过关……还有两个男孩抢着玩她的手机,结果大打出手,闹到老师要求请家长。不过晓璐说,虽然爱慕者众多,但她一心都只在学习上,这么小“谈恋爱”没有必要。
长得漂亮、性格温柔、成绩优异……记者调查发现,小学生的恋爱准则中,这三条居首位,不少小学生喜欢他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她漂亮”、“因为他帅”。
四年级的晓俊就坦言,自己从二年级开始就有心仪的女生,是隔壁班的一个“小美女”。不过一直都是处于“暗恋”,也不打算表白。
“晓杰和萌萌两个孩子感情非常要好,我平时也看在眼里,但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恋’。”班主任陈老师说,晓杰这个孩子性格有点另类,不是很合群。二年级新转学过来,萌萌是他的第一任同桌,面对全新的环境,倍感孤独的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萌萌身上。晓杰的爸爸在美国留学过,深受西方教育熏陶,所以思想比较开放。平时也常陪晓杰看外国大片,里面都会涉及到爱情这方面的话题,小孩子看得、听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要“模仿”里面的情节,但他未必是真的理解“爱”。
“当看到两个小孩关系要好时,一定不能盖棺论定地说他们在谈恋爱。”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的王老师说,最好的方式是“冷处理”,不把它当回事儿。“班上曾有一个男孩子每天给一个女孩送饮料,我就开玩笑地说,能否给老师也每天送一瓶。男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有问题’后,慢慢减少了对女孩的关注。孩子们都有叛逆心理,最好不要明确跟他说不能怎样做,但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并不妥。”
70后家长对“早恋”看法开明
“这只不过是懵懂的好感”
家长
专家
“早恋”是对小学生情感的误读
家长老师应加强对孩子正确引导
“他和班上有个女生很要好啊,但应该是闹着玩的吧!”34岁的唐先生说,儿子刚上四年级,虽然有一次在QQ上看到他和同学讨论喜欢、结婚之类的话题,自己也没有太在意。过了几天他主动问儿子有没有喜欢的人,没想到儿子很大方地承认。“儿子心里的‘喜欢’,应该只是孩子间一种懵懂的好感。”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直到初中才知道有‘喜欢’、‘爱’啊这回事。”家住五里新村的曾女士说,现在的小伢比他们那个年代早熟多了,女儿上三年级就说班上有人写纸条说喜欢她,不过她没有理睬。现在电视剧、漫画书甚至动画片里,都有情情爱爱的话题,也难免小孩子会懂这些。
“我们那个年代,学校、老师对‘早恋’管得非常严格,那时候谈恋爱的同学非常少,如果发现一对就会引起轩然大波。”70后家长胡女士说,本来男孩、女孩是约在一起好好学习,只是彼此间很有好感,但是经过学校、老师、家长的介入后,反而引发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偏要在一起。“我在成长过程中体会过这样的心情,所以在教育自己孩子时,我一向比较开明,和女儿建立良好的沟通。”
记者随机采访的80位70后小学生家长中,62人都对孩子间的“喜欢”、“爱”持无所谓的态度,都认为只是孩子懵懂情感的表现,闹着玩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对此感到忧虑,这么小就“爱啊”、“结婚啊”、“娶你做老婆”这样的话语不离口,会不会弄假成真?长此以往,会不会就真的“早恋”了?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感情,恋爱没有早或者晚这样的说法,当你懂得爱情的时候,就是在恋爱。”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家梅志罡教授认为,“早恋”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即便叫上“老公”、“老婆”这样的称呼,也只是基于彼此间深厚的友情、懵懂的好感,与恋爱本身没有关系,但是用恋爱的形式伪装表达出来。因而说孩子“早恋”,本身就是对恋爱的一种误读。
孩子之所以会懂得这么多,这和社会上涌现出的大量影视作品、图书出版物是分不开的。国外的影片、著作会明确指出适合怎样年龄段的孩子看,但在国内,很多不适合孩子看的成人电视、成人著作,孩子都有所接触,导致孩子情感的发育伪成熟,表面看来就好像是“超前”了。作为家长不必过分紧张、担忧,过多地干涉孩子情感的正常发展反而会引起反作用,可多引导孩子看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电视、书籍。
梅志罡说,对于个别孩子,经过家长、老师确认,他的确处于恋爱状态,大人们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在校受到的关注少,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同龄人身上,形成对同性或异性的“高度情感依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益于帮助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  (为保护未成年人,文中小学生均为化名记者杨静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22:29:08 | 只看该作者
别让青少年性教育成为真空地带



 9月26日,第六个世界避孕日,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在京举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发布的当前青少年性教育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至24岁青少年在首次发生性关系时只有49%的人采取保护措施,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父母对子女性教育方面严重缺位等。对此,专家提出,学校应加大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父母在孩子的性教育过程中不能缺位,广大农村青少年的性教育不应成为无人关注的真空地带。
  家庭应承担性教育的应有责任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所做的调查显示,有74%的高中生父母没有与子女交流过性方面的知识,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主要渠道来自学校的占20%,来自父母的仅占9%,远远低于来自互联网的49%。对此,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高翠灵表示,如今青少年对自我保健、健康避孕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渴望了解,书刊和网络这些大众媒体和同伴之间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来自学校、家庭和保健机构等正规渠道的信息反而有限。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承担起性教育的责任。
  学校是性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家庭在性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缺位。“现在,很多父母和教师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还停留在表层。其实,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安全的性行为、生理保健、艾滋病防治等,还应该包括心理、观念和情感方面的状态,以及与异性平等相处和规避危险行为能力的培养。”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告诉记者。
  张汉湘也认为,父母在性健康教育过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因为青少年人格成长和正确的性观念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家庭是这个传承的关键环节。他呼吁相关组织和机构在重视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同时,多开展一些形式丰富多彩的性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健康,明白性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知道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教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内容。
  学校最好以隐性方式进行性教育
  据了解,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性健康教育大纲,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适合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大纲,并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途径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看来,学校应是青少年性教育的主渠道。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渗透性教育的理念、知识、方式和方法。”张玫玫说,目前中国学校性教育的模式主要以开设性教育即显性的课程形式,效果并不理想。从现实来看,以渗透的形式即隐性的课程,如班会、班级团队活动、情景互动、同伴教育或者利用新媒体、手机、网络等手段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学生会非常欢迎,效果非常理想。同时,针对个体学生的学校心理咨询也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性。
  作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高翠灵认为,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开展性教育方面的培训,一年一次的培训频率肯定不够,还需给教师提供每月一次或小范围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去分享性健康教育的成果,共同解决一些难题。“在培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地域、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
  青春期性教育要惠及更多孩子
  据了解,与城市中小学相比,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甚至存在空白,性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陈旧,用书稀缺。少数民族儿童、留守儿童和被人抚养儿童、服刑人员孩子等群体的性健康教育往往也不受关注。
  如何向更多的农村孩子普及性教育知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建议,把性别角色教育、健全人格塑造作为性教育内容的生长点。要从调查入手,编写性教育简易读本,包括学生版、教师版、家长版、社区版、媒体版等,同时组织讲师团,培训志愿者,争取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协助,尽可能使各地具备“造血”功能,充实性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并不高,学校也缺乏相关的受学生欢迎的好课程,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别也比较明显。”高翠灵说,特别是西部地区,学校里的性健康教育还不充分。在内容、方法和师资方面,与国际上倡导的综合性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联合国人口基金在其他国家做过尝试,如在一些足球文化盛行的国家,让青少年通过足球游戏了解一些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认识和避免性别暴力等,这是很有效的一种做法,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也可以广泛推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贵勇)




重庆一小学课堂发卫生巾 男生起哄女生脸红害羞2012年10月23日

来源:华龙网 作者:谢聘 刘晏如












近日,江北区米亭子小学,女学生领到的卫生巾和青春期健康教育读本。记者张路桥摄
近日,(重庆)江北区米亭子小学六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女学生们发放了一包卫生巾和一本青春期健康教育读本。一些调皮的小男生见状,不时起哄取笑坐在身旁的女生……昨日,记者了解到,发放卫生巾的活动系江北区教委统一部署,且该活动已持续了十余年。对此,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均认为,这是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是值得赞同和提倡的。
男生哄笑女生不好意思
11岁的女孩可可,是江北区米亭子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几天前的午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在教室里,为全班50位男女学生讲解了一些女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接着,刘老师给全班28名女学生每人发放了一包卫生巾。“牌子是‘护舒宝’,蓝色包装袋里装有一片日用型和一片夜用型”,可可的说法得到了同班女同学蕾蕾的证实。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江北区米亭子小学,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来自六年级3班的女生丽丽,以及4班的女生燕燕、男生军军等8人均表示,自己所在的班级都已在本周内向女生发放了卫生巾。
对于老师给女学生发放卫生巾一事儿,丽丽和燕燕都表示理解。她们认为,自己正处于青春期,这是学校对学生的正常健康教育。“只是,当拿到卫生巾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一点不好意思”,燕燕说,“我领到后,坐在我身旁的男同学就笑着起哄,还故意问我,‘是什么东西?老师怎么不发给我?’”燕燕说,当时她觉得有些尴尬。
不过,比起害羞的燕燕,可可和丽丽就显得大方多了,“也有男同学来问我,我直接告诉他们,这是女生用的卫生用品”。
全区65所学校同步发放
昨天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米亭子小学。该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谭老师向记者证实,最近几天,该校的确向六年级四个班级的约百名女学生,每人发放了一包卫生巾和一份介绍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读本。
“在发放卫生巾前,我们会先向孩子们讲解一些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播放一些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影片”,谭老师说,“五六年前我们就这样做了,每年都要发一次,卫生巾由江北区教育委员会统一提供”。
“这是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教导孩子们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告诉家长们如何关注孩子的成长”,江北区教育委员会德体艺卫科负责人称,“十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对即将进入和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发放卫生巾”。
“这次发放对象包括全区45所小学的六年级女生,以及20所中学的初一年级女生,共计约五六千人”,该负责人表示,卫生巾和读本均由生产厂家赞助。
家长:对孩子成长有益
“我上初中时就领到过学校发放的卫生巾。我觉得,正面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我赞成教委、学校、老师的做法”,蕾蕾的妈妈说,平日里,她也会不定期地和女儿分享一些成长的心得和秘密。
吴先生是一位单亲爸爸,他的女儿也在米亭子小学读书。对于学校的做法,他表示“坚决拥护”。“简直是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帮了我的大忙”,吴先生解释,在向女儿讲解青春期健康知识时,身为男性的他不免有些尴尬,“不仅我和女儿都觉得不好意思,我还担心我告诉她的知识不够正确和全面”。吴先生认为,向女生发放卫生巾,实际上也是在教她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文中家长、学生均系化名)
专家
值得提倡,但要注意顺序
对此,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胡朝阳认为,学校向六年级女学生发放卫生巾的做法是健康的,值得肯定和提倡,“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放卫生巾前,一定要先向学生们进行相关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胡朝阳强调,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已经出现了朦胧的性意识,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其进行正面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重庆商报杨玺实习生谢聘刘晏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08 , Processed in 0.0791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