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只有回归生活的数学教育才会更有生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孩子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新教材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儿童在生活情境中学数学,数学课堂因此充满生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和学生共同感受数学的存在。
数学是在客观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使人们淡薄了对它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的事实。传统的数学教材内容远离生活,公理化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培养人们的逻辑习惯服务的,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自然对之缺乏兴趣。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实验教材不再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数字,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似曾发生的某件事情,调皮可爱的卡通形象等。学生的认识由感知到抽象,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从此获得新生,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翻开新教材,我们随处可见生活的影子:《比一比》、《分一分》、《上下》、《左右》、《前后》、《认位置》、《小小商店》、《假日小队》……。比如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中,教材以小朋友坐车为背景,有45座的大巴1辆,车上已经坐了30人,问题是: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熟悉的生活场景,调动了学生强烈的积极性,他们很快列出了算式“45-30”,有的小朋友知道答案是15,但怎样通过这个式子计算出来呢?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图文结合的情境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枯燥和难懂。一年级下册《认图形》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以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素材,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们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所学的数学内容与自己每天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从而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激起探究的欲望。
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学生在愉悦中体验与感悟数学,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更好地进入数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学习数学前总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它可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就如通常所说的是一个一个有限的知识点,但这些正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即便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也不能小看,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则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形成情感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用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也可从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喜欢看的图片、实物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现实”的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寻找到学习新知的基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魔方、教科书、红领巾、茶叶筒等实物,然后由体到面,描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生活中的有太多的数学素材,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蒂与价值。
再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没有按部就班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是在课的开头设计了“ 向老师介绍你自己”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且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当我请“第3组第2个”小朋友回答时,每个小朋友都用眼睛告诉我谁坐在第3组第2个。在轻松的交流中,他们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新座位这样一个环节,顿时,课堂气氛沸腾了,孩子们情绪高涨,他们愉快而迅速地找到了位置。在这样的现实情景中,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扎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的现实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但当他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时却常常不知所以,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因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面值较小的人民币都比较了解,而且人民币的作用是购物、流通。可是课堂教学只是书本知识的传播,不能体现人民币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来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实践,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知道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会简单换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之,而在相机诱导,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体现了“再发现”的过程,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可贵的“发现”的方法。像这样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采了。
一年级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就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分一分》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动手把学具和文具来分类理一理,学生在动手分类整理的同时,学会了做一件自己身边的小事——学具和文具分开整理。这一课的练习中还设计了一道用两个口袋装东西的题目,通过动手,学生知道了吃的和用的东西要分开装。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有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验证,才是最终的学习目的。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的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以学生考试成绩、解答数学题的正确率来衡量,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否通过数学教学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衡量。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新教材更能体现这一点。
如,学生学习了“左右”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白从走路者的角度来看都是朝右走的,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楼梯、马路走一走,使他们获得直接地体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提高了兴趣,又教育学生养成过马路,靠右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让学生比较使用“液化气”和“电”哪个便宜?如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怎样筹备野炊事宜?模拟购物、存款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而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打破以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体验中解决问题,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起来,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本色, 把无声的“数学语言”演绎成鲜活的“生活语言”,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