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2011年12月21日,农历冬至夜,朱季海先生病逝于苏州。 1949年后,他辞去教职,闭门绝户,专心从事著述,有《楚辞解故》、《石涛画论》等行世。 王元化1997年对笔者说:“朱季海是章太炎先生最小而最有才气的弟子,如今活着的大学者中只有两个人我最敬佩,一个是季羡林先生,另一个就是朱季海先生。” 朱 季海在“文革”中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因为他是“三无人员”(无单位、无职业、无工作),但他突然失去了生活来源,过去靠稿酬生活,一夜之间文艺出版单位 停业,稿费被取消。他寄放在好友家中的数千册图书资料被红卫兵抄走,其中有一批他视之为身家性命的珍贵宋版图书和绝版外文书,例如德文第一版的席勒文集, 连德国国家图书馆也只有一套。许多年后,他和友人谈起这件往事仍痛苦不堪。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举,像朱先生这样国宝级的硕学鸿儒是大学 和研究机构争抢的对象,最后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慧眼识英雄,以优越的条件礼聘朱先生:一、月薪260元,不包括津贴、车马费。二、每周上三次课,每次 为45分钟。三、可以不参加一般非学术会议与活动。朱对第一条没有意见,对第二条大有意见,他既然是给专家、教授上课,那么这种课就重在精而不在多,在质 而不在量,用不着像学生那样一定要45分钟地灌知识,半个小时授课时间足够了。例如国际学术会议,大师巨匠、硕学鸿才级的学者半小时的论文、演讲,有多少 精彩的见解,足够与会者受用。对第三条他特别反感,明白提出,除了重要的学术会议,他不参加任何会议和活动,而且当天讲课结束他要回苏州老家。他的苛求跟 校方的条件相去甚远,使这件优越的差使告吹。他也因此和家里的矛盾发展到分灶而食、视同陌路的地步。 从1982年起,笔者利用节假日跟朱先 生往来。笔者每每一早赶到拙政园和朱先生喝茶交谈,有时聆听先生解答前来讨教的学者所提出的问题。时近中午笔者便将朱先生请到家里共进午餐,饭后朱先生习 惯在后园打盹,之后继续在厢房里交谈。话题不受束缚与限制。一年之久业已记了厚厚的一本。 令人痛惜的是,1989年笔者的一幢百年老宅包括宅中的明清瓷器、字画藏书被付之一炬,成为江苏民房火灾史上的重大事件。《朱季海谈艺录》文稿亦难逃祝融之灾,仅剩下断简残篇。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
GMT+8, 2024-11-25 16:29 , Processed in 0.0613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