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青:母亲节何必强分中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1 19: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青:母亲节何必强分中外作者:韩青


  近日有媒体称中国已将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为“母亲节”,据悉,此报道不实。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华民族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呼吁确立“中华母亲节”,而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的母亲节,最终被“西化”。(5月13日新华网)


  母亲节是一个彰显亲情的温馨节日,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感恩的节日,在日期选择上应尊重既有民俗,没必要将其“意识形态化”,强行区分中外。要知道,我们的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甚至连阳历本身、连被我们奉为至尊的马克思主义都是西方的舶来品,要防止“西化”,是否也要在这些节日上彰显中国特色,搞中华妇女节、中华劳动节之类呢?
  母亲节和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不同,它起源于古希腊,流行于西方,中国虽然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但并无专门的母亲节这一节日,只是这些年来才在商家的推动下慢慢传播开来,和圣诞节、情人节有些类似,民间已逐渐接受,渐成一种新的民俗。这种情况下,专家和媒体可以顺水推舟,使母亲节让更多人知晓,何须悖逆民俗、另择时日?
  当然,人家这些所谓专家和我们小老百姓的视角不同,向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能将一个母亲节的日期上升到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角度,并宣称,中国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勤劳、坚强、善良、包容的母亲,美国人民有自己的母亲节,我们中华民族也该有自己的母亲节之类。这种宣传伎俩将“阴谋论”、“敌我论”组合在一起,很容易煽动民族情绪,因为它利用了人们下意识中的成见、恐惧、喜好、敌意、自我优越感等,但却架不住理性推敲。
  一则敌我思维意识僵化,将母亲节看成“洋节”,将其流行视为“文化侵略”,但要知道,文化本来就是兼容并蓄、不断演变的,别人好的、我们没有的为啥不能拿过来,为啥已经拿来而且民众已经习惯的还非要另搞一套;二则文化自恋情结严重,光顾得自夸了,试问哪国的母亲不值得赞扬;三则依然幻想“为王者师”,注意到,这些专家更多的是在向权力喊话,希望通过政府来强行移风易俗。这也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点。要知道,英美的母亲节都是在民间流行后政府才认可发扬的。
  这些专家学者是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的,这一名号很唬人,但只是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又隶属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后者挂靠在国务院办公厅。不知道他们的经费来源哪里,在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连菲律宾那样的撮尔小国都蹬鼻子上脸的今天,没看到这些专家给出什么务实的对策,反倒看到他们在母亲节的日期选择上上纲上线,作为一名纳税人,我可不想税款被用来养这些人。
  希望母亲节是一个充满人性温情的普世节日,而不是一个被盲目民族情绪裹挟、被权力强行指定的特色节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22:46 , Processed in 0.1220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