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习作板块十组“热词”解
文章作者:吴勇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2·7-8C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写作主体儿童在习作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充分的确认,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也有所提升。但是,仍有不少教师对课程标准之于习作教学的本质特征把握还比较模糊,对习作教学与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大学阶段的“写作教学”还没有一个明晰的边界,以至于对当下习作教学的真正目标、内容、方法缺乏清晰的认知和有效的操作,“儿童怕写作,教师怕教习作”的现状没有得到真正的扭转和改善。因此,十年之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而是以“坚持”和“发展”并进的面目再次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因此,站在儿童立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寻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落差,重新设定习作教学的任务,是当下习作教学再出发的一个逻辑原点。
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和修订稿,在字里行间不难发现,有十组关键字眼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程,需要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细细揣摩,正确领悟,对建立以“儿童写作”为核心的习作教学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近二十年习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对存在于《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的这十组“热词”,作一个语境化、操作化的解读,试图以一孔之见,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正确把握“修订稿”的习作板块作出一番厘清,为他们的习作教学课堂实践提供一个参考。
一、儿童习作的起步需要“兴趣”与“信心”
小学阶段,是儿童进入写作、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他们对写作的良好体认,或许会成为其一生的写作动力;他们对写作的畏惧,会直接影响其从此对书面言语表达敬而远之。因此,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重于“黄金”。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不断表达这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前者让每个孩子觉得写作很有意思,我愿写;后者让每个孩子觉得写作很简单,我能写。
如何让儿童对习作有兴趣?童话、游戏、活动,是走进一个儿童言语世界最柔润的方式,也是打开儿童心灵的极其重要的“钥匙”。在一堂习作课的开始,执教者可以利用与习作语境最相似的“童话”,为儿童创设一个有磁力的“言语场”,一下子勾起了“在场”儿童言说的欲求,让他们畅所欲言。除此以外还有游戏,它可以给儿童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情境,寓玩于写,寓写于乐,让习作成为游戏的一部分,让游戏成为习作的课程资源。当然还有活动,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一下子打开他们的感官,让每一个孩子情不自禁进入到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嘴说的境地,习作素材、习作动机在此悄然蕴生。因此,可以这样说:“活动生活”解放了儿童的肢体,“游戏生活”解放了儿童的精神,“童话生活”则给儿童营造了一个鲜活的表达情境,这三种生活是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的丰盈“母体”,是儿童生长言语、发展精神的温润“土壤”。
怎样让儿童对习作有信心?其实,《语文课程标准》给习作教学对于刚刚进入写作的儿童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拾阶而上的习作台阶,而事实上,我们的习作教学基本没有将这些细化的学段目标课程化、教学化,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同类的习作指导,几乎都是一样的写作目标,都是一样指导模式,甚至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讲技法,要求写细节。这样没有“阶梯”的习作教学,这样缺乏远见的习作指导,破坏了儿童写作生态,最终导致儿童写作信心的丧失。我们在践行《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过程中应彻底丢掉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写作思维,给各学段的习作教学进行准确而适中的定位,让每个孩子都愿写,能写,乐写,觉得写作原来就是将自己想的、自己说的、自己做的写下来,做一个习作者,当一个“小作家”原来就这么容易。
二、儿童习作的内容包括“写实”和“想象”
写实与想象应该是习作内容上的两个维度。在写实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将写实和想象人为地割裂开来,错误地以为,一个习作内容要么写实,要么想象,两者之间不可通融。其实,《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实验稿,还是修订稿,对“写实”和“想象”的描述都是相提并论的:“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样表述,目的只有一个,为每一个习作者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经验的表达内容,找到适合自身言语特征的表达方式。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常常重“写实”轻“想象”——因为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写实源自生活实践,有内容可写,也便于习作指导;而想象不着边际,思想价值难以引领,指导边界难以把握。而儿童却是爱“想象”厌“写实”——因为写实“画虎不成反类犬”,而想象天马行空,来得轻松自由。怎样将“教”和“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教”扎扎实实,让“写”轻轻松松?《牙齿的故事》就是较好的实践样本:一是习作内容开掘上体现多维性,同样是写“牙齿”,但是对不同的儿童来说却有不同的生活体验,有的孩子在长牙上有故事,有的孩子在牙痛上有故事,有的孩子在拔牙上有故事。现在世界丰富多彩,习作素材也同样千姿百态,从而使在场的每个儿童有内容可写。二是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多维性,在习作指导上,我们应该给儿童丰富的原型启发。案例中的“现实版”和“童话版”就是给儿童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从自己的现实遭遇,从外向里如实写;可以从牙齿角度,从里往外想象写,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言语尺码。当然,并不是每个写作内容都能从“写实”与“想象”的角度同时开掘的,但是我们教师要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三、儿童习作的素养发自“引导”与“指导”
将小学的写作教学称之为“习作教学”,旨在说明小学阶段儿童是儿童学习写作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习作”阶段,“习作教学”存在的本意就是“教”儿童“学”写作。如果没有“教”真实运行,断然就不会有“学”的卓有成效。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关于“教”的描述有两个鲜明的字眼,那就是“引导”和“指导”。“引导”重在习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譬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指导”则体现在儿童习作过程之中,思路疏通铺陈,表达的丰富多元,文字的生动具体,譬如“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一堂成功的习作指导课,无不是“引导”和“指导”的完美结合。
而当下一些语文教师觉得习作教学不需要“教”,“教”会导致儿童习作千篇一律,无个性、无创意,甚至有人言之凿凿地提出:习作教学只需要“讲评课”,不需要“指导课”。我觉得这些说法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因为现在的习作课堂长期和普遍存在着“教”的效率不高的现状,为“不教”观点的存在和盛行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教学样本。而笔者以为,习作教学问题的关键,不是“教”与“不教”,而是在于“怎么教”,而是在于给“教”创造一个适宜的语境。
一方面引导应在“相似语境”中。习作教学的“引导”的首要目标,就是唤醒儿童的写作欲望。在我们的习作教学发端之处,应当找到一条通往儿童精神深处的通道,先是让他们觉得习作话题似曾相识,接着对习作内容耳熟能详,最后是对自己故事不说不快。这个通道是什么呢?可以是一段切合话题鲜活视频,可以是教师对自己童年的相关经历的描述,可以是一本图画书的片段,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语境,都是激活潜隐在儿童精神深处、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相似生活”。
另一方面指导应在“对话语境”中。习作指导并不意味着“习作传授”,就是直接将相关的写作知识技能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儿童,意图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其实,能称之为“指导”的教学行为,不是告诉,而是生成真正意义的教学对话——以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典型的同伴习作、重点的活动场景关注、捕捉的鲜明特征等媒介,借助针对的问题指引,让儿童阅读、揣摩、体验、发现,让习作知识在鲜活的师生对话语境中悄然渗入儿童言语世界:原来事情的发展顺序就是写作的顺序,特别喜欢、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环节就是写作的重点,要想写得有趣、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就得有细节、有波折。在修订版中删去“写作知识的教学要精要有用”,我以为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为了避免习作教学的唯知识化倾向。儿童学习写作不是不需要知识,而是需要基于鲜活语境的知识,基于儿童原有习作经验的知识,基于儿童自我发现和自我体悟的知识。这是习作“指导”的真义之所在,也是儿童习作素养发展的根基。
四、儿童习作的个性来自“自己”与“自由”
过去,我们对习作教学有不少误解,觉得儿童在习作阶段必须进行规范而扎实的模仿训练。孰不知,过于局限的模仿时间一长就会成为障碍,衍生成扼杀儿童言语个性的“套路”,导致儿童在习作阶段便消解了写作兴趣,丧失了言语的天性,沦为了“被作文”的工具。周国平先生有一段话意味深长:“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首先必须为自己写作的。”习作阶段正是孕育“文心”、催发言语意识的阶段,如果习作指导以丧失自我、消解个性为代价,实在是背离写作教育的本意。课标修订稿中关于“自己”和“自由”的要求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就是在提醒广大语文教师,要将儿童自身当作一份丰富的习作资源,要让儿童文化视作一种适合童年指导方式。
一是儿童“自己”就是一份丰厚的习作资源。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置身于儿童之外,教学为写作人为的设定了太多的门槛:内容要健康,要体现思想性;想象要美好,正确的一定要战胜错误等诸如此类。而对一个身处童年的孩子,他们原本心无芥蒂,没有太多的束缚和界限,一旦将他们圈进“道德围墙”、戴上“知识枷锁”,他们必将因自己的生活难以登上习作的“大堂”自惭形秽。教学不是唤醒,而是通过知识和情感目标的名义进行遮蔽。渐渐的,儿童忘记了自己是写作的主角,自己是故事主角,自己的一切生活就是一座天然的习作资源库——名字、零食、书包、牙齿、玩具、上网、旅行、阅读、写作业、生气……这些生活就生长在每个儿童身上,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将自己的故事开发出来,就是一本厚厚的童年大书。因此,习作教学要面向儿童自身,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让他们从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熟视无睹转变为明察秋毫。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树立开阔的习作资源观,将自身的教学视野自觉融进儿童“真我”的生活世界中。
二是儿童的言语个性得用“自由”来涵养。只有在“自由”的场景下,才能孕育自然生动的个性言语。笔者曾在执教的习作案例《藏在名字里秘密》中,设计了一个“我的名字我做主”环节,就是给儿童布下一个自由的言语空间。儿童的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和多元的选择性,名字作为一种文化代号,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不同的言语环境和文化背景,名字也会衍生出多种不同的“面孔”——网名、笔名、艺名、英文名,等等,每个新名字对儿童来说绝非偶然,这为他们的语言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当然,“自由”还不仅仅是写作内容上的自主选择,还应该表现在言语形式上的多元选择,面对一个习作主题,不能让儿童局限在一种文体的写作上,应当给他们更加宽松开阔的选择,让每篇习作真正适合儿童自己,让每个儿童在每篇习作中真正找到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