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错位与变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00: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错位与变味
——也说“有感情地朗读”
闫学
  作为教研员,听课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得多了,发现有一句话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很高:“某某同学,请把高兴(激动、痛苦、悔恨……)的感情读出来!”一旦学生没有读出“指定”的“感情”,或读得不够“到位”,教师往往还会亲自示范,直到满意为止。于是,我们听见了稚嫩的童音伴随着夸张的语调朗读着教师指定的段落,表达着“指定”的“感情”,或激昂,或沉郁,或喜悦,或悲伤……乍听下来,很为孩子们的理解和朗读能力欣慰,但仔细回味,却总觉不是滋味——那不是孩子自己的感情,虽然他用的是自己的嗓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具体建议”中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条专门针对“有感情地朗读”的建议可谓抓住了当前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最常见的问题,即忽视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情感真正的理解,过于强调“语气语调”与“有感情”,陷入了模式化与技术主义的误区。由于这种所谓的朗读指导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学生在朗读中过于关注自己的腔调和语气,反而让自己对作者及文本真正的“感情”变味了。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据笔者的观察与研究,这首先与教师平时范读的语调有关。我发现,不少教师在范读时非常喜欢使用这种过于夸张的语调来指导学生朗读,认为不这样读就不够“有感情”,一定要通过这种夸张的语气与腔调来表达“感情”,强调“有感情”;在一些公开课上,有些教师甚至以此作为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听课教师的“必杀技”,而远离了朗读指导的真正初衷。自然,这也是一种发生了感情“错位”的朗读。
  其次,我认为还与教师上课时表达的语调有关。我发现,一些教师上课讲解内容时、与学生对话时使用的语调是一种专门的讲课语调,与平时说话时的语调截然不同,几乎是判若两人。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声音嘶哑,精疲力竭,学生也头昏脑涨,疲惫不堪。其实,我非常理解许多老师之所以习惯于上课时使用专门的语调,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的暗示,希望借助于这种专门的语调引起学生的注意,提示学生能集中精力听课;另一方面是教师试图用这种语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若非如此,往往被认为是上课“缺乏激情”。由此,本应自然而然的课堂对话尚不能没有“激情”,“有感情地朗读”就更应该“激情澎湃”了。但是,我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课堂是给人智慧、教人思考的地方,不是过分抒情、表演抒情的地方。
  “有感情地朗读”,渴望摒弃矫饰,呼唤真情回归。
——(此文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9期卷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12:00 , Processed in 0.1614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