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网络写手:特点、类别、困境及动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19: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网络写手:特点、类别、困境及动向

作者:蒋新红   


    “互联网”这种全新媒介的横空出世,不仅是印刷术时代的神奇延伸,而且是技术革命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向全世界人们真切地展现了“地球村”的壮丽图景。网络写手也应“网”而生,“网络写手”只是一个俗称,法律术语是“网络作者”。网络写手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写手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的人,而狭义的网络写手则是指以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为职业或事业的人,本文将主要以广义网络写手为研究对象。
一、网络写手的特点
    我国网络写手先是以网络为途径和载体进行一些没有功利目的的“聊天”写作,键盘敲击代替了执笔手书,在键盘输入文字、图片的同时,写作便呈现出一种个体生命自由自在的潇洒状态;他们也融注“自我”的情感、期望和信念进行创作,从而使写作具有了传统写作未曾有过的愉悦和满足,逐渐地沉醉其中而一发不可收。但是铅华洗尽,我国网络写手队伍尚处在以下“三化”进程中:
    1.年轻化
    由于网络技术的习得对文化有一定的要求,网络写手大多为年轻人,据调查统计在17-35岁之间的居多,这个年龄段在心理学上属于人生的“第二断奶期” (即“准成年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并且思想活跃,但由于传统文学体制对“话语权”的严密封锁,一般文学爱好者成了传统写作的“边缘人”,他们渴望在媒介中获得自己的话语权。所以网络一横空出世,便迅速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和相互交流的自由天地,网络写作便成了他们自娱自乐的便捷平台。他们也抛弃了传统文学的种种刚性要求或隐形规则,痴迷于网络的“自由、民主、个性”的宽松环境,尽情地释放自己、展示个性和表现“自我”。
    2.城镇化
    由于网络覆盖的限制,据统计我国广大农村的网络写手还不到10%,并且还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而超过90%的网络写手则居住在城镇。网络写手作品大多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公司白领、学校学生占了75%强,且大多以电脑、网络、广告、设计等为专业或职业。他们键盘操作熟练,工作或学习闲暇经常“触网”。他们以业余的心态在网上写作,使写作回归了文艺怡情乐性的本源,不但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等体裁不限,而且还热衷于纪实报告、博客日记、玄幻故事和图片“写真”等新兴文类,使网络成了城市文学滋生壮大的肥沃土壤,网络写作成为城市文学再度繁荣的重要表征。
    3.小资化
    网络写手大多是在城市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从小看的是“肥皂剧”,听的是流行音乐,接触的是市场经济,熏陶的是消费文化……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而这些网络写手笔下的题材很有“小资”生活气息,多是一些小人物生活的荒诞、青春的苦闷或爱情的邂逅等。这些年轻人多少有些敏感、自恋或愤世嫉俗,他们喜欢用第一人称来创作(特别是早期作品大都带有自传样式)。酒巴、麦当劳、电影院、地铁、溜冰场、保龄球馆、卡丁车场……成了网络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场景;而Cappuccino、泰坦尼克、哈根达斯、蓝带啤酒、Dolce Vita香水、蓝格子手绢、白棉布裙子……则是网络作品场景中常见的“道具”。

二、网络写手的分类
    从痞子蔡、宁财神、李寻欢到安妮宝贝、黑可可、今何在,再到慕容雪村、何员外等,他们几乎是一夜成名……纵观我国网络写手的写作目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悠闲族”
    当报刊杂志还在为吸引读者眼球而绞尽脑汁时,网络文学已悄然崛起,并很快成为一块令人趋之若骛的“乐土”;几乎同时,网络写手也如雨后春笋般充满“网坛”,又像见风就长的葫芦娃一样成长和壮大起来。“漂泊京城”在一个帖子上写道:“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把文字转成一种叫‘帖子’的东西,再按照‘物质守恒定律’这帖子就在网络上生根开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少女,等待别人在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点击。既然是‘少女’,就会有人对你品头论足,就会有人对你暗送秋波,等你门口的‘菠菜’堆成堆开始腐烂的时候,这少女就开始成熟,就开始陶醉。在网络里,一个写手终于从‘菠菜’腐烂的气味里诞生了。”终于,网络写手队伍迅速壮大,使网络文学得以很快崛起与繁荣起来。“悠闲族”的心态演绎,就如《我的爱慢慢飘过你的网》中男主人公所说:“原来我很崇拜报社的编辑,很希望能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但当我无数次地把名字变成‘加贴者’并看到一串串‘楼梯’时,我的成就感就丝毫不亚于那些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腕’,有时我甚至为没有跟帖而苦恼万分。总之,我几乎忘记了还有一种东西叫报刊。”“悠闲族”在网络里就是这样“痛并快乐”地悠闲着。
    2.“职业族”
    最受媒体欢迎的是“职业型”网络写手,他们既有灵活的思维,又有机敏的方向和独到的视角,写作题材紧随网站或纸媒的“心脉”,久而久之就练成了“指哪就能写哪”的专业素养,于是在网络里很快走红。他们从网络“上岸”,往往先给平面媒体做主体作者,然后开辟文学专栏,再后就在家里坐等编辑邀约。这样风光的职业族虽然是少数,却着实让普通网络写手羡慕不已,同时他们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网络写作的方向。“彭希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先是写一些前卫大胆的稿子,用媚俗和“另类”吸引了网民的眼球,紧接着出了几种电子书籍,从此一路飘红……2003年彭希曦离“网”后在深圳混杂志,2004年便到北京混名气。他一篇《惊世骇俗不是我的本意》在“天涯论坛”首发后,立即被网络写手奉为他们新阶段的宣言。
    3.“事业族”
    职业族是以上网写作为谋生职业,而事业族则视网络写作如生命,为此可以辞掉工作,甚至抛妻别子。就拿2004年一鸣惊人的网络写手“绒布”来说吧,这个把网络写作视为事业的男人,为追求SOHO生活方式而辞去了稳定的记者职业,经过三年泡网不计炎寒的日夜煎熬,终于在2004年被一家文化公司发掘出来:现在编写的两个剧本一部已经拍摄成连续剧热播,另一部则还在寒冷的西北紧张地拍摄之中。有专家在评论王小波时曾说“真正的高手在文坛之外”,不知是不是在暗指网络写手中已经成功的事业族。而大多“事业族”为了能让自己在网络写作中上“星”升“段”,他们执着地撰写着,坚持不懈地发稿,让自己忘我地浪漫着,充实地疲惫着……正是他们的心血、情意和责任筑就了今天网络文学的繁荣。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9:20:58 | 只看该作者
三、网络写手的困境
    当前,中国网络写手的处境尴尬,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没有应有地位
    许多网络写手的投入意识与多产情况,都是传统文学写作所不能企及的。但一些网络作品在思想表达、情感释放、交流需要的背后,往往带着浓重的个人宣泄、排遣成份,淡化以致遗忘了人生、人性等深层价值的追索,从而使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流于肤浅而平板化,在情感形式上则因为随意而情绪化。因此,在网络文学“繁荣”背后,伴随的是大量文字垃圾的不断累加和精神空白的持久延续。虎头蛇尾、主旨游离、布局凌乱、脉络不清、风格单一、情节虚假等等,这些都为传统的读者和批评家们所诟病,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速食文学”、“快餐文学”的代名词,从而导致了网络写手整体在文学上没有地位的势态。在他们看来,网络写手忘记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和厚积薄发的涵养,用并不成熟的文学表达着自己并不高明的思想。这样,网络文学貌似一只来势汹汹的“纸老虎”,实际上对传统文学并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
    2. 没有生活保障
    令网络自由撰稿人郁闷的是,他们的劳动通常还是一种得不到应有报酬的无偿劳动;在首发网站推出的热门帖子或点击率居高不下的连载作品,被其他一些网站无偿转载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正是“免费的午餐”让他们“曲线救国”——回归传统在纸媒上求生存,而纸媒稿酬支付现状又往往难如人愿。已经出版杂文集《下辈子做一条狗》的“醉客”发帖说:“发出去的稿子,人家用与不用一般很少通知。再就是开稿酬慢或根本收不到稿酬,一般情况下,作品刊载后三个月开出,还经常被粗心点的编辑拖延或忘记。”剥去在网络里刹那的繁华,依稀看见“网络自由撰稿人”趴在电脑前那双熬红的眼睛,蛇蝎心肠说:“从事这个行业的,还有几个身体好的?”
    3. 没有知识产权
    罗兰·巴特认为,一部作品的问世意味着一道支流融入了意义的汪洋,增加了新的水量,又默默地接受大海的倒灌。别看有的网络写手有时抄袭别人的东西,但他们更担心别人“复制”他们的作品。“红袖添香网站的编辑留言给我,叫我把《支离破碎的北京往事》转帖到他们那里,等我注册进去时,发现已经有人走在我这个作者前面了。我用google一搜,好家伙,竟然有大小10多家网站在无偿转载!”“漂泊京城”气愤地说,“包括在起点网站的一个散文集子,竟也被四家所谓的文学论坛转了过去。心血啊,就这样被别人盗去了。”面对这样一片肃杀的网络江湖,忽然有一天网络写手发现自己只剩下那么一丁点儿可怜的奢望,在网络世界里再也找不到一片意义的星空,写作一时迷失了方向与理想。确实,对于一名正直的网络写手来说,既要自由表达,又要为“稻粮谋”,真的有太多的艰辛不为外人所知。
   4.没有成就感
    “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中的老大,而“性”在这些网络小说中被无限地放大,紧张地对抗着无奈的传统生活。这些所谓的文学像瘟疫一样在网络上扩散,将萎靡之气呈递:人格的丧失、责任感的萎缩、思想性的缺失和情感的泛滥成灾。在这漫天浮泛和遍地颓废之中,一位网络写手留下了这样发人深省的文字:“信仰丧失的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焦灼,生活中没有了真实的吸引,因此没有归属感,大脑失去专注能力,善变、疲劳而厌倦。这一切在‘新小说’中就表现为对粗暴刺激的追逐,好像戴着表情夸张的欲望面具,在狂欢与孤寂中不断摇摆,可喧哗逝去,人们却没有自己的表情。”诚然,当裸露和脸庞已经麻痹了感官刺激,网络写手也就只能揽镜自怜了。

四、网络写手的动向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普及,目前中国网络写手主要呈现以下三种状态:
    1.功成身退
    早期网络写手向传媒行业发展。他们在人们对互联网充满热情与幻想的年代出现,曾在网络中大受网民的青睐与追捧,传统媒体也借机炒作,以时尚的招牌将他们推向纸质媒介市场。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也渴望得到传统媒介的接纳与欣赏。如“榕树下”就积极与传统媒体联系,最终将网上大量的优秀文字结集出书,扩展了网站发展空间并获取了较好的经济回报。这样,早期“榕树下”推出的一批网络写手很大一部分借此机会便投身于传统媒体了,如善于写IT评论的“猛小蛇”“下网”后曾到一家财经杂志当编辑。一些网络写手则开始从业余状态转化为专业作家,曾获得“榕树下”第一期文学大赛小说组第一名的尚爱兰,就完全放弃了过去投身于专业写作,长期为报纸杂志撰写专栏文章。
    2.双栖作业
    第二种是近几年来从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的网络写手。他们在非官方网站建立个人专栏,借这个平台与网络媒体联络感情和寻求沟通等。而今,在天涯网站、凯迪社区、西祠社区、榕树下以及新浪、搜狐、起点等著名的网站论坛里,数以万计的网络写手沉浸其中,用彰显个性的ID 期待着网站的慧眼识才。他们一篇接一篇地把帖子加到论坛上,然后满怀激情期盼众人的跟帖,然后期待被网络编辑约定,在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中双栖作业。“流氓燕”的心态便代表了很多网络写手的态度:“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不管多么漫长,我想我还有等待的勇气……”“80后概念”的提出者“恭小兵”则认为:“网络是条小巷子……能写下去是我的造化,写不下去只能证明文学跟我之间发生过一场美丽的误会。”
    3.急流勇进
    第三种是目前在网络上继续滋生的活动频繁、投稿量巨大的网络写手。这类写手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学生族。他们通常年龄较小,空闲时间较多,游荡在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文学论坛或写作网站。他们的文字个人化写作取向浓郁,言语鲜活,态度真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能够清晰地凸现一些对现实的叛逆思考,但文章内容比较单薄,结构不够严谨,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是游戏成人族。这种写手以表达为嗜好,在闲暇时间大量撰写文字,将写作视为游戏式乐趣,而工作则与文字工作相游离。而今,放眼国内著名的几大论坛,在摩肩接踵的BBS里可谓是写手成堆,帖子纷飞,呈现出一片繁华兴旺景象。这其中也蕴涵了高手级的写手,如在早期的网络汉语电子刊物《橄榄树》上,每期都有大量精彩的文字,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丰富的知识背景与聪颖的天赋,给网民留下深刻印象。
    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将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写作也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需求,到那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写手,网络和纸媒也将走向融合。现在,有的传统媒介也开设了网站(有的还拥有自己的BBS),有的网站也出版了纸质刊物,它们论战、交流的最终结局就是互相融合。

作者: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2009/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54 , Processed in 0.0639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