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鲜活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7 02: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鲜活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对于学教育学的人来说,总是认为学生的改变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可是,自从女儿来到我身边以后,我才发现这儿的“必然”和“应该”,拥有太多主观意愿和专业霸道的色彩。当你觉得有必要教她一点知识时,不管你认为她学这点知识是多么的应该,也不管你认为她学这点知识是多么的容易,这些都是你的主观想法而已。当她有兴趣学时,一切都会变得顺利起来;可是当她没有兴趣学时,你的一切想法在她面前都变得软弱无力。要让她接受你的想法,前提是你必须接受她,包括她的兴趣所在,还包括她的能力所在,她的学习规律所在。于是,在我的教育学中,学生就变得高大起来,变得生动起来。尽管他们在形象上不如教师高大,在知识上不如教师丰富,但就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被真正激活,就课堂教学是否能够真正对学生学习有帮助,这个密钥却在学生的手上。

一、课堂中的学生因被泛化而消失
记得有一句歌词,说的是“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大家经常把这句话简化为“人多时候最寂寞”。这是一件在科学上难以解释的事情,寂寞总是相对于人少而言的,谁知到在人群之中,这种寂寞反而会加剧,似乎有了人群之后,人反而消失了。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却是如此的相似,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可能也真是因为这种现象而消失的。当教师和学生一对一开展教学活动时,这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无法撼动的,教师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教学活动必须因材施教。事实上,孔子在他那个时代提出要因材施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时代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个别化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容易顾及学生的感受,说得更透一点,教师更容易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人看待,从而尊重学生的兴趣,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才出现了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与差异化培养。
可是,有了班级授课制以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中,既然是一对一,所以教师把自己当人看,自然也要把学生当人看,这就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教师不但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更清楚教与学相对应时,教是为了学,所以教往往处于辅助地位,而学才是主体地位。这也就不难理解,西方教师为什么来源于“教仆”了。可是,自从有了班级授课制之后,一位教师要对面几十位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重心就发生了偏移,本来相对均衡的师生关系,一下子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降低了单个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按照经济学中的“物以稀为贵”的原理,虽然教师与学生并不是物,但这个原理似乎仍然适用,那就是课堂中会因为学生多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价值,与之相应就抬高了教师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师不可能把学生当作一个一个独立的、具体的个体来看待,只能把大家泛化为、抽象化为一个群体来对待,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教师会为了一些抽象的数据或评价结果而生气,比如班级平均成绩、班级是否得到流动红旗等,但学生对此并没有特别的感觉。
在人群中,当我们眼中有了人群,但却没有人时,这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没有人时的寂寞;同样的道理,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看到学生群体时,只能看到由一个一个学生组成的,但却被泛化为、抽象化为的学生群体时,教师眼中就不再有具体的学生了。当教师眼中不再有具体的学生时,课堂教学的重心就发生了变化,原来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现在变成如何维持课堂教学正常开展下去;原来是教学如何顺应学生学习的,现在变成学生学习应该如何顺应教师教学。于是,教师和教学很快就成为课堂中的主导者,学生和学习反到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配角;当学生和学习只是配角时,他们就不再对学习承担责任,也不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有主动精神。当我们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承担主要责任时,这时一方面教师自己会教得异常辛苦和心苦,另一方面会强力的规范和要求学生,学生也会异常的辛苦和心苦,而且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二、与学生渐行渐远的课堂教学
当你和一个人在谈话时,如果这人说自己感觉特别困,你肯定不会说等我讲完了你再去休息,而是很礼貌地说,等你休息好了我们再找机会交流。可是,当你给一群学生上课时,如果其中有一位学生表现得特别困,这时你不会觉得的确是他困了,而会认为是他不想认真听课,或者是他想挑战你的教师权威;这时,你不会因为他困了而让他休息,反而会批评不认真听课,甚至会以更严厉的手段惩罚他。因此,在一个个体面前,我们会尊重这个个体,并通过尊重个体来尊重我们自己;但是,在一个群体面前,我们似乎会失去对学生个体的感知,学生只是以群体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对待群体,需要的是征服与规范,这样才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当有了班级授课制之后,教师在面对学生群体时,会想着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管控课堂的能力,却会不自觉地忽略学生个体感受;会更多地想着如何让自己在课堂教学上表现得更好,却会不自觉地忽略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中学习得更好。因为教师在面对学生群体时,主要是想着如何征服和规范学生,而不是如何去帮助学生,尤其是去帮助学生的学习。
教师看学生,并不是看见一个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而是一个被泛化了的学生群体。当教师只看到学生群体时,学生群体就必须听教师的课,就应该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开展学习;如果学生个体和教师对学生群体的要求有不一致的地方,学生个体就必须牺牲自己的个性,来求得与学生群体特性的一致;因此,教师既不需要照顾学生个体的情绪与兴趣,也不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风格。可是,学生看自己,却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自己是永远不可能被泛化的。于是,在学生自己看来,既然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自己渴了就得喝水,自己困了就得睡觉,自己听累了就可以休息一下,如果自己实在听不懂,或者自己早就懂了,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听下去了。
当教师只看见一个抽象的学生群体时,他对这个群体的诉求,就会忽略很多个性化需求,比如让学生上课不要因为精神上的疲惫而打瞌睡,不要因为知识上的艰深而放弃学习,而是把学生群体当作一个预设的、规范性的“学习工具”,并通过自己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自己教学内容的调整,来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因为被泛化成为一个群体,就变得不再需要被尊重,就变得不再需要被激活,而是成为一个不可知的黑箱。对于这个不可知的黑箱,对教师来说,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的不是去理解、尊重和激活,而是如何对这个黑箱施加压力,让这个黑箱尽可能地增大产出,而不惜把这个黑箱压塌了。而真正躲藏在这个黑箱中的学生,一个有着人的本能的情绪的学生,一个有着需要被尊重的需要的学生,一个有着特定认知能力的学生,他的情绪得不到照顾,他也得不得应有尊重,他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就更没有人去理解和遵循了。

三、打开学生群体这个黑箱
有一位新老师告诉我,她说自己很怕见到学生,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特别安静,就会觉得黑压压的一片,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如果学生吵闹起来,那就更可怕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所能够控制得了的。我问她,你为什么会怕学生呢,学生年龄没有你大,学生胆子也没有你大,学生见识也没有你多,学生知识也没有你丰富,你为什么会怕他们呢?她说这种怕并不是怕学生骂她或者打她,而是觉得太不了解这个群体,既然不了解这个群体,自然也就无法教好这个群体,因此与其说是怕他们,还不如说是对自己如何教好他们的担忧。不管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也不管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学生总是一个一个的;教师要想破除这种担忧,就得打开学生群体这个黑箱,走到学生群体之中去,去和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情绪,去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去理解他们的认识规律。
在群体之中,学生往往会隐藏自己的个人情绪,从而尽量让自己和群体氛围保持一致;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营造出一个积极的氛围,但积极群体氛围的营造却离不开对学生个人情绪的了解和顺应。从学生看来,会尽其所能地与群体氛围保持一致,但如果群体氛围与自己个人情绪相差太大,最终还是个人情绪占主导的,而一旦个人情绪与群体氛围不相一致起来,那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显得与众不同,这就会通过调皮捣蛋,通过生气等方式表达出来。要让教师知道每位学生的个人情绪,这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老师来说,除了尽可能地知道单个学生的个人情绪之外,在无法知道学生个人情绪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营造积极群体氛围的同时,能够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人情绪,为每位学生个人情绪的表现预留空间,对于学生表现出与群体氛围不一致的个人情绪时,教师既要有理解的心态,还要有包容的态度,当然这要以不破坏课堂正常秩序为前提。
尽管学习肯定是学生不可推卸的任务,但任务只能是暂时存在的,而且任务也只能在学生承受压力的情况下,来想方设法地完成。因此,当教师眼中有了鲜活的、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时,这时候他们首先要承担的,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学生来讲,只有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在自己的内心激发出活力出来,这时候的学习就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个使命;这时候推动学习进程的,不是外在压力,而是内在的动力。可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面对那些高深的学科知识,学生又怎么可能有学习兴趣呢?问题还真在于此,往往对于教师并不高深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也不知道这个知识有多高深,但他只知道自己看不懂自然也就学不会了。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告诉知识有多高深,这会把学生的兴趣吓跑的;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又会催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从黑箱中解放出来,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泛化的群体,然后根据预设这个群体的认知水平,来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理解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还要根据学生个性化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来改造、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在教育中,我们经常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也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做应该在起跑线上做的事,因此这儿的起跑线既是一个物理的概念,也是对孩子认知水平的描述。当我们觉得孩子不能拿到高于自己的东西时,我们不会责备他,而是去帮助他,因为我们明白这不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当他长大了,自然也就会自己去拿了。但是,如果当孩子不会做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题目时,不管我们是否帮助他,都会责备他,认为他要么不认真,要么太笨了,而不会觉得这是他认知水平还没有发育到这个程度。身体的发育是具体的,认知的发育是抽象的,所以我们更尊重身体发育的阶段性特征,而容易忽视在学生的认识发育水平。所以,并不是学生都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笨,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他们的认识发育程度和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因循他们的认知发育规律,所以才会有“笨学生”的存在,否则这么小的学生,怎么可能就有那么多的笨蛋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45 , Processed in 0.07644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