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国的语言和文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30 10:4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越国的语言和文字
http://www.sxywh.cn  时间:2011-9-29

       我们如果从“语言文字学”角度来探讨诸暨“由来”,就必然会提及越国的语言和文字问题。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 桥驿(1923—)先生在《吴越文化论丛·多学科研究吴越文化》一文中指出:“越人的地名和上层人物的人名以及越人的一些重要活动,借用了汉字。一些有关 越人的汉字,则是汉人对越音和汉译,这些汉字有的又在使用中为越人所接受。因些,后世对越人地名、人名以及其他方面使用的汉字,来源颇为复杂。这一点,古 人早已看到,所以颜师古(581—645)注《汉书·地理志》句吴:‘夷俗语发声,犹越为於越也’。宋刘昌(生卒不详,主要活动于1181—1215间) 诗《芦浦笔记》卷4也有类似的说法。清李慈铭(1830-1895)在《越缦堂日记》同治八年七月十三日(1869.8.20)下记得最明白:‘盖余姚如 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於越、句吴也。姚、暨、虞、剡,亦不过以方言名县,其义无得而详’。所以这实在是一个古人有了研究结论的课题。正因为是 越音汉译,所以一音多译的情况不胜枚举。如乌程、菰城,由拳、由卷、囚卷,姑末、姑蔑,语儿、御儿等等。从国名和族名来说,《春秋》经传、《史记》《越绝 书》等译作‘越’,但《汉书》译作‘粤’,现在有人研究,也有作‘戉’的,这就是一音三译。所以我认为不必在这个‘越’字上望文生义,大做文章。正如不必 把‘丹麦’解释作‘红色的麦子’,把‘柏林’解释作‘柏树成林’一样。……因为这些文字都是汉人的东西”(523、524页)。
       著名历史学家董楚平(1934—)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越文化面面观》一文中亦指出:“在所有的文化要素中,语言是惰性最大的一种。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历 史事实已湮没失传,而古人名、古地名留下的语言化石却永远蕴藏着古老的历史信息。中国东南部吴越地区的古越语很有特色。其人名、地名的首字多为句、朱 (州)、姑、夫、无、乌、于、余、诸等。例如句吴、句践、朱句(州勾)、姑苏、姑冯、夫差、夫椒、无锡、无疆、乌程、乌伤、于越、于潜、余杭、余祭、诸 暨、诸樊等。其中,除句、朱古属侯韵、州属幽韵外,姑、夫、无、乌、于、余、诸等字皆属鱼韵。可见,吴越的地名、人名基本上以鱼韵发声,个别以侯、幽韵发 声”(《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68页)。
        当然,关于越国是否有自己的文字,还是一个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李学勤(1933—)在《越文化在中国文明史的地位以及对东亚历史文化的影响》一文中说: “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于陶器、玉器上的刻画符号应是中国汉字的源头。刻有符号的玉器大都是形制大而有宗教礼仪性质的玉璧、玉琮等器物。符号的刻画位置 也特殊,有时为了突出符号,还在符号外面施加线框,或者填有细线。良渚文化和玉器刻画符号已发现有十几种,大多可以用解读商周甲骨文的方法进行分析。我们 已经试释出‘炅’‘岛’‘山’‘封’‘燕’‘珏’‘目’‘石’等十馀字。其中‘昊’‘岛’‘山’‘封’‘燕’五种符号与大汶口文化陶器的符号完全一致。良 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代大致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但彼此之间有往来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3页)。
       笔者认为,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融合后所产生的良渚文化,均应属于“越文化”范畴。“良渚文化和玉器刻画符号”同样“应是中国汉字的源头”。这一 1936年被发现的、由发现地余杭良渚镇而得名的“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而 时隔数千年后的越国时代(乃至更后),作为“实物档案”的“句践剑”上仍然铸刻的精美的鸟虫篆汉字,说明至少在这数千年中是存在和使用着汉字的。借用一句 不大好听的民间谚语:“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中国人读写英文,总难以超过英国人的流利和美观(不排除个例),越人如果不使用汉字,恐怕也难以铸刻出如此复 杂精美的鸟虫篆。因此不排除越人较早融入“汉字圈”的可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过当时汉人对汉字的使用或美化能力的可能。
笔者在《夏禹与“宛委图书馆”》一文中就指出:“就古越(以今浙江为主体)而言,最早恐怕也是经历了甲骨文时代的。据东汉《越绝书》载:‘勾践之出入也, 齐于稷山,往从田里;去从北郭门,炤龟龟山’(59页)。范蠡‘策问其事,卜省其辞,吉耶凶耶?兆言其灾’(102页)。又载:‘民西大冢者,勾践客秦伊 善炤龟者冢也,因名冢为秦伊山’(62页)。‘炤’即‘照’字(笔者以为此处当作‘灼’字用)。

      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并将占卜结果刻在所用龟甲上,这就是甲骨文。从中可以看出,‘勾践之 出入’也需到龟山先行‘炤龟’预测的,当时勾践专门请了一位名叫‘秦伊’的‘善炤龟者’,死后还将其厚葬于‘民西大冢’,并名其冢为‘秦伊山’。然而由于 南方多雨,甲骨极难保存,因此至今并无‘越国甲骨文’之发现”(浙江图书馆学会《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年第1期71页)。在《越绝书》与《吴越春 秋》中也多处记载了有关文字、书籍与通信方面的史料。如《越绝书》:“禹始也,见耆老,纳诗书”(57页)。“圣得记,发而读之,……伏地而书,既成篇” (74页)。“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84页)。“以丹书帛,置之枕中,以为邦宝”(96页)。《吴越春秋》亦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功可画图, 德可刻于金石,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145页)。“蠡复为书遗种”(145页)。文中所言的“禹纳诗书”“得记读之”“伏地而书”“书而成篇” “昼书不倦”“晦诵竟旦”“以丹书帛”“留于竹帛”“为书遗种(写信给文种)”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越人对“文字”及其载体“书籍(雏形)”的 创作和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9:25 , Processed in 0.0688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