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马迁是个好记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11:4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司马迁是个好记者2012-05-28
     来源: 晶报      作者: 贾志刚      

看过《史记》的人很多,但是像我这样仔细研究过的并不多。或许出于记者本身的职业角度,通过对《史记》的研究,我发现司马迁是一个好记者。
首先司马迁喜欢传奇故事,这是很抓人的,放在现在,就是很八卦的。譬如吕不韦是秦始皇亲爹这件事情,譬如子贡凭借一张嘴就能灭吴强越等等,明知道不大可能是真的,司马迁依然当成真事来记载。为此,有些人说司马迁胡说八道,其实不然,这样的事情只是给大家增加阅读乐趣而已,你信不信都无所谓。
其次司马迁很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有的时候不便明说的事情,打打擦边球什么的,以很巧妙的方式告诉大家真相。
譬如当时独尊儒术,孔子地位很高。可是司马迁的调查发现孔子是个私生子,但是还不太好明说,怎么办?《史记》中司马迁记载“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是什么?一夜情。为了让大家更明白这一点,司马迁随后写到孔子葬母的时候,写道“殡五父之衢”,查查《左传》就能发现,“五父之衢”是鲁国的乱葬岗,士以下阶层才会在这里出殡。这就间接地告诉大家,孔子的母亲没有名分,根本就没有嫁入孔家。
再譬如司马迁写到孔子去周朝首都洛阳见老子,他就很怀疑孔子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镀金,为了给自己的私立学校的招生做广告。这一点很像现在的留洋镀金,在外国弄个真的或者假的文凭回来,立即身价百倍。可是司马迁不好明说,于是在这段故事讲完的时候写道“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隐含的意思很明显:孔子吹嘘自己跟老子怎样怎样,把老子吹上了天,其实都是为了招生做宣传。
司马迁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评论写得很好,而且角度独特,敢于质疑权威。在当时,上层社会流行黄老之术,老子地位很高。可是司马迁对于老子的很多说法并不认同,但是他并不在老子列传中批驳老子,而是在“货殖列传”中用了整整三段批驳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思想,不仅有理有据,而且用老子自己的话反驳老子。
当然,做一个好记者,最最重要的是要弘扬主旋律。在这一点上,司马迁也做得很好。
譬如关于赵氏孤儿这一段故事,《史记》中的记载竟然自相矛盾。在“晋世家”中根本没有赵氏孤儿这回事,可是“赵世家”中就写得有声有色。那么,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司马迁为什么要故意自相矛盾呢?答案可以从《左传》中找到,那就是“没有”。既然没有,司马迁为什么要说有?因为他要弘扬主旋律。当时的主旋律是什么?忠君。赵氏孤儿讲的就是忠君。
弘扬主旋律还有一例,那就是吴国的奸臣伯噽。在《史记》中的“吴世家”、“越王勾践世家”和“伍子胥列传”中,都记载吃里扒外的伯噽后来被越王所杀,且全家灭门。后来的各种历史小说,都采用了这个说法。可是翻看《左传》,我们发现真相完全不同,伯噽不仅没有被杀,而且很受勾践重用,做了越国太宰,吃香喝辣权倾朝野。毫无疑问,这是司马迁公开篡改历史,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弘扬主旋律,不忠君的就没有好下场。
业务能力强、有自己视角、弘扬主旋律,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一个好记者?《史记》是历史的记载,司马迁是历史的记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45:2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人的良知


作者:梁文道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24 次

当代最伟大的记者之一,阿米拉•哈丝(AmiraHass),是以色列《国土报》的专栏作家,长年住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巴勒斯坦地区,报道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她是个犹太人,父母都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但她却和加沙的计程车司机与伊斯兰教领袖交朋 友。她是以色列人,平常身处约旦河西岸等地简直是深入龙潭,不只要小心游击队”误伤”自己,更要躲避以军无区别的枪弹攻击。她是以色列国民,但当今世上没 有几个比她对以色列更不客气。她喜欢拿以色列和实施种族隔离政策时期的南非相比,指控以色列政府压迫甚至屠杀巴勒斯坦人。很多以色列人因此视她为叛徒,称她做”卡波”(Kapo,集中营里协助纳粹的”犹奸”)。以国法庭更曾判她罚款六万美金,罪名是”诋毁以色列殖民”。最最糟糕的,是她竟然还用英文写书, 把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和以色列带给他们的伤害公之于世。



    正是阿米拉•哈丝这种人使我感到记者的尊严与光荣。她是一位真正的”无国界记者”,在普世的人道价值和政府与同胞的欢迎之间,她选择了前者。然而,她又是一位最爱国的记者,因为她不能忍受自己的国家犯错,不能忍受自己的祖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是巨人但在道德 上却是个侏儒。看着自己的政府和国民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于是奋起孤笔一士谔谔,欲挽狂澜于既倒,这岂不就是新闻人的良知吗?



    一个记者报道或许一时无法见容于当权者,但是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就一定更聪明,更了解什么是国民应该知道的事、什么是对国民最有利的东西吗?任何政府都想叫人相信答案是肯定的,而任何记者都应该怀疑。



    约翰•皮尔格是我最敬佩的调查记者,数十年来,他走遍世界各个阴暗角落,用同情的眼光注视被遗忘的人群,专门揭出令大国权贵尴尬的事实,英语世界那些右倾的媒体无不视之为拒绝往来户,跨国财团的首脑与白宫里的鹰派则把他当作必须消声的噪音。同为澳洲媒体 人,他的老乡默多克坐拥亿万财富,把买回来的报刊电视全部变成喉舌工具,异口同声地为美军入侵伊拉克鸣锣开道,说萨达姆藏有大杀伤力武器。皮尔格孤身一人 手无恒产,却办起了独立新闻和评论网站 “Znet”,连结世界各地的进步人士,成为伊战期间最受注目的反战言论基地,拆穿无数谎言。



    外国的月亮未必特别圆,我们中国也曾出过一代又一代不畏权贵执着真相的好记者,政府还鼓励舆论监督,以收广开言路之效。但是经过长期的环境扭曲,有些新闻人已经忘记了令他们骄傲的根本价值了。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不得抒展心愿,大家可以同情可以理解;但是 自己心态不正,在没有太大的压力下主动迎合奉承,那就实在对不起记者和新闻人的名分了。



    我曾目睹一些人号称是做调查报道,却在受访地处处接受该地方官方单位和企业的招待指引,不但不因此焦躁,反而为自己的贵宾级待遇感到庆幸。我还想起许多同行前辈的教诲,评论时政要”该叫好的叫好,该批评的批评;政府做得不好,固然要批评;政府做得对,就 应不吝称赞”。我了解他们言者谆谆的苦心,也明白客观中肯的重要。然而,我还是没办法去赞美什么,不是我尖刻,也不是官府从来都错;而是因为这句劝告实在 不适用于拥权者身上:对着小孩,我知道不能老是责骂,还要适度地表扬;可是我们怎能把世上一切的权贵和官员都当成小孩呢?他们不会脆弱到稀罕掌声的地步 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40 , Processed in 0.0686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