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家新: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02:3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家新: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我想我只适合于单干,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个人写作’。现在人们习惯于把我归于什么派或‘阵营’,那多少是一种误读。”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摄

  人物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1992赴英国任访问学者,1994年起在高校任教。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及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对隐秘的热情》、《没有英雄的诗》等多部。
  记者手记
  世纪之交,那场由“盘峰论战”引爆的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争论将王家新推向了焦点,虽然是始作佣者,但尘嚣渐渐落定的现在,王家新宁肯没有参与这场“没想到闹得这么大”的争论,因为“从来没有有意识地提倡知识分子写作,更没有把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当做对立的阵营”,这场“炒作”令“坚持知识分子精神中的个人精神”的王家新从此以后,更加“坚持把写作当做个人的事情”,远离“可疑的整体”。
  有人如此评价王家新,“他是一个忧心忡忡的人。他的责任感近似于‘诗是吾家事’的杜甫。”他的回答是:从凯尔泰斯那里学到“生活就是屈从”。彻底地屈从,屈从到了家,也就自由了,解脱了。
  如今,王家新正在人民大学教一门名为《创造性写作》的课程,“大一、大二的学生瞪着圆圆的眼睛,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一边鼓掌”,醉心于身为教师的喜悦满足,但警告学生不可以“创造者”自居,原因是“越天才的人越谦卑”。
  难以痊愈的“历史痛感”
  也许,像我这样的人要多一些“历史的痛感”。小时候,因为父母“出身不好”,同学们都疏远我,更痛苦的是没有书读。在那样一个知识匮乏的年代我居然莫名其妙地迷上了文学,这真有点不可思议。实在没有什么书可读的时候,我曾经把鲁迅杂文都背诵下来了,甚至把家中糊顶棚的旧报纸都拆下来读了。
  有时候偶尔得到一本好书,却遭受到更大的打击。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忘情地读一本借来的《一千零一夜》,突然一只手从我背后伸过来,没收了这本书。过了几天,我路过校长家门口,看到校长的儿子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读那本《一千零一夜》,真是敢怒而不敢言啊。
  上高中时,一个同学神秘地对我说:“我有一些书送给你。”我将信将疑地跟着他走了10多公里山路,到了一个农民家,他拖出一个木头箱子,一打开我就愣住了,感觉他好像为我打开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果真有一摞已发黄的书!其中有冯至诗文选、曹禺剧作选等,还是50年代初出版的竖排体版。
  从此这些书成为我最隐秘的伴侣———我平时忍住不看,以免再遭没收,只是一个人在放学的路上大声读冯至的诗,尤其是他那首“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的,没有言语”,我读了惊讶不已,好像就是专门为我而写的一样!我读得禁不住浑身战栗。冯至的诗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几首好诗或一些新奇的句子,而是对我的一生都无比重要的东西,它唤醒了一个少年心中生命意识的觉醒。
  获得自我意识,还离不开入学时填写“家庭成分”栏那样的时刻,每次填写都令我非常痛苦,我不愿意填“地主”,因为那是父母的出身,我想填我父母的职业“教员”,又怕别人说“不老实”。
  也许正是从那一刻,我感到了“笔”的沉重。
  读完中学,我被当做知青分配去农化厂劳动。给我安排的活自然都是重活。
  高考制度恢复之后,我这样“出身不好”的人才有机会考上大学。我大概是作为湖北省文科第一名被武汉大学录取的,这太不敢让人相信了。去看榜时,和我一块去的一个知青朋友没有得到任何录取书,他就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抱起头来痛哭。现在他已是某市宣传部副部长了,我回老家过春节时,他带着一把据说值五六万元钱的小提琴来看我,要来为我的诗伴奏!
  那时的珞珈山惟一的“这一代”
  在大二时我写了那首《在山的那边》,写的是我少年时代的经历与幻想,当时发表在《长江文艺》上。我上大学前,从来没有走出过山区。上了大学后,一周内会如饥似渴地读上百本书。现在,我已很不好意思去看早期的诗,但这首诗突然广为人知,因为它被选入中学课本。经常有中学生写信来,比如问我为什么诗中上一行有标点,下一行却没有?
  1981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接触了北岛、顾城那一批朦胧诗人。记得顾城有一段时间心情很沮丧,我写了一封长信给他,无非是表达认同与支持,顾城很感动地回了一封信,他说:“你知道我爸看了你的信后怎么说吗?他说你是中国的别林斯基!”我也随着大家一起投入到当时的“新诗潮”和大学生文学运动中去。我们办珞珈山诗社,办油印诗刊。
  后来,和北大、北师大、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十几所学校文学社团联合办《这一代》,第一期就由武汉大学来主办,我担任诗歌和文学评论编辑。
  我们有一个叫张烨的同学,他和北京的徐晓、黄子平、陈建功都很熟,所以他负责联系各个学校的社团。第一期本来有陈建功一篇小说,但是突然有公开的杂志要发表,所以只好忍痛割爱。《这一代》涵盖广泛,除了诗、小说、评论,还有电影剧本,是一个大工程,因此我们全年级同学都投入进来了。但是,《这一代》很快就停了,它的创刊号同时也是它的终刊号。
  大学毕业后,我被发配到了一个山区师专学校。我曾经在一首名为《回答》的长诗中写到:“珞珈山已是墓园,埋葬了我们的青春。”或许,青春本来就是用来被埋葬的。
  海子:舞者和舞蹈最终融为一体
  海子临死前大半个月,他还到《诗刊》找过我,一如既往地在一起谈诗,我们甚至还一起上楼去文联出版公司买书,当时过道的书柜没有上锁,他顺手拿了2本,还分给我一本,是塞林格的《九故事》。没有任何迹象,惟一的征兆是他在谈话中谈到他春节在老家安庆期间的一个发现:黑暗不是从别处,是在傍晚从麦地里升起来的。但在当时我并没有怎么在意这一点,直到后来我读到他的遗作《黑夜的献诗》:“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我才如梦初醒般地理解了海子的死。
  海子死后几天,我在家里坐立不安,我当时最想见到的就是多多,但又怕他承受不了。多多的诗歌天才是圈子里公认的,但他的脾气比较暴烈孤傲。一次在莫非家的聚会上,多多一来神就亮起了他的男高音歌喉,唱了一首帕瓦罗蒂的歌,接着还念了一句曼杰斯塔姆的诗“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然后还加上了一句“瞧瞧人家,这才叫诗人!
  哪里像咱们中国的这些土鳖!”可以说在那一刻,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多多!
  我没去找多多,他来找我了。4月初一天夜里,11点左右,我听到多多在门外叫我,然后他就像地下党人那样紧张而神秘地走进屋来,还没有坐下,就说:“家新,我听说海子自杀的事了!”我们都被这件事彻底震撼了。
  多多谈到他这两天翻海子的诗,“家新,你说怪不怪,他写过死亡,写到过火车站、小姐姐……哎,我也写过这些呀!我这样写过:小姐姐向火车站走来……”谈到最后,我们都沉默了。
  还说什么呢?最深的震动都是难以言说的。叶芝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心目中艺术的最高境界:“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明亮的眼神,我们怎能区分舞蹈和跳舞人?”我觉得海子的死正是这样:舞者与舞蹈最终融为一体。
  对“集体兴奋”兴奋不起来
  就像有人说过的那样,在80年代谁不当诗人就不正常。那时我家住在西单,又在诗刊当编辑,所以经常有北京和外地的诗人流窜到我家,甚至要拉我入伙什么的。但我不大关心什么“代”或“派”,我对这种“集体兴奋”实在是“兴奋”不起来。
  80年代后期我只参加过芒克等人发起的一个北京诗人俱乐部。但参加了几次活动,就退出来了。我想我只适合于单干,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个人写作”。
  现在人们习惯于把我归于什么派或“阵营”,那多少是一种误读。
  有一次在我家举行的诗人俱乐部活动,去了二三十人,屋子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地方坐,大家把惟一的单人沙发留给了多多,多多也就当仁不让地在那里坐了下来,并点起烟,一副大师的派头。
  大家沉默了二三分钟之后,海子自告奋勇地念了一首他的诗,没什么反响,“我再念一首吧”,接着念了一首新写的比较长的和草原有关的诗,这一首节奏更为缓慢,依然没有什么反响,气氛就有点尴尬。多多说话了:“海子,你是不是故意要让我们打瞌睡呢?”就是这句话,使多多后来深深地内疚不安。但了解八十年代诗歌圈子的人知道,那时的人们就是这样在一起谈诗的,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矜持和顾虑。
  1987年,我和唐晓渡编选了一本《中国当代实验诗选》。那一年,我们还经过争取,使一批优秀的诗人在山海关“青春诗会”上相聚。
  我记得那时有人随口吟出了“把玉米地一直种到大海边”!还记得有一个叫郭力家的诗人,穿着尖头皮鞋喇叭裤到处溜达,也不开会。我们都看出来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揍欧阳江河一顿,因为欧阳老是在会上滔滔不绝地大谈庞德,还好,这样的事没有发生。
  口述:王家新
  采写:新京报记者刘晋锋
2006年03月16日09: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41 , Processed in 0.0636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