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前沿诗歌聚焦》 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05: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前沿诗歌聚焦》 后记  
                              陈仲义

没想到这本书稿写了将近十年。

在讲究效益的快餐时代,如此拖沓磨蹭,老牛破车,实在不合时宜。因为世纪之交《扇形的展开》刚刚杀青就病了一场,于是给自己立下规矩,还是悠着点吧。

研究对象的复杂和多变中的不确定,让你在悠着和绷紧的交替时,多了几分踌躇。又偏偏不自量力,把那些个纠缠难清的“前沿”作为目标锁定,便再一次尝到吃力不讨好的苦果了。后悔之余,也只好咬紧牙根,勉为其难地坚持了下来。

所谓前沿,就是前端、前矛、突前的意思,它往往是事物矛盾与动力最集中的地方,应该说也是有点作为的地方,它确乎需要一种钻探的胆识。但目前学界有一种误区,不太认可那些变动中的前沿研究,以为难以形成学术积累。所谓的学术积累,应该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作业,不管是属于起始的垦荒,抑或后来的集成,都有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你饱餐餍足时,你敢说,第一碗不起作用吗?

新诗的前沿地带,往往孕育着新诗建构的胚芽。放弃或漠视它,很可能就放弃某种优质的诗学资源。聪明的办法是在历史研究与当下研究中找到平衡,从活生生的正反实践中,促成鲜活的生成诗学。当然,前沿性的“成材”率一般不会太高,但先入为主地否决它,至少是种短视和自我封闭。

   已经处于边缘的边缘——的新诗研究,受到来自创作界内部的苛责,也时常不绝于耳。普遍认为:诗学理论大多空转,缺少与诗歌实践对话的能力;诗学研究缺乏长期的耐心,少有令人信服的说法和新鲜的问题意识;诗学批评匆忙浮躁,充当了当下廉价的吹鼓。不可否认,批评理论滞后于写作实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出现这样的问题,固然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成因,是诗写实践与诗歌理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比较小说写作与小说理论相对平行的现象,问题就可以看得更明显):一方面是先锋诗人的超前意识、探索精神、偏激实验、往往遥遥领先在前,且变幻莫测。在得不到迅速应对时,诗人常常引发出自我期许、自我阐释、自我弘扬、惟我是大的冲动。也确实,某些成就较高的诗人,有时一两句吉光片羽,就带动一个社团,酿就一股风气,叫需要长期积蓄的理论,顿失苍白,渐次形成理论远远落后于诗写实践的“定论”。

但是,诗歌研究不能仅仅框限在狭义的写作学上,它要涵盖诗学的方方面面及其之间的多种关系(大到诗歌史、流派、群落、史料、社团刊物、小到细读鉴赏、文本钩沉、版本勘定等等),诗人可以偏食地把眼光盯在自己的诗歌发生学上,可研究者要面对诗歌的一切!
庞大的工作量和漫长的战线,使人疲于奔命,每个人只能选择合适自己的作业,各种各样的专业分工,也使得专司诗歌前沿的从业者,变得屈指可数了。而作为诗人,他们更乐意把眼光全部聚集在与自己有关的当下性,一旦这些突前工作有所“迟缓”或“闪失”,马上就遭到严苛质疑,甚至完全“归罪”于整个诗歌研究队伍一无是处。这,是不是过于简单和粗暴?要知道,诗歌写作与专业诗歌评论、诗歌研究的人数之比,大大超过了1000:1,这样的悬殊比差距,加上难度,确乎很难使诗歌像小说那样,在实践与批评理论两条战线上达成理想的同步。

另一方面,诗歌研究本身的特殊性又对步入此道的从业者提出另外的特殊要求:不一定要装备博大精深的“考古学”辎重,反倒需要那种基于悟性方面的、对于诗歌这一文体更具穿透力的直觉、感悟、灵性,及其贯通其间的活络思维,包括深谙诗歌的感觉方式、想象方式、包括修辞技艺的具体操作手段,连同血肉、呼吸、节奏、心跳在内的一切诗歌肌理。所以,业内流行的看法是,从事诗歌批评、研究的人最好是诗人出身。但是,这样的“双栖动物”,他们绝大多数更乐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写作上(偶尔“客串”一下),大部分担子还得由被称为学院派的“学究”们来承担。这样在前沿地段上,其承受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诗写与诗研究,经常处于势不两立的冲突,这是诗歌界内部一道与众不同的景观,充满着动力、活力和伤害——在超前与常态中一直胶结着、饱胀着难以妥协的张力。一般情况下,是诗写实践“拖着”诗学理论走,那是无法抗拒的宿命。在这一先在的铁律面前,称得上有前瞻性引领眼光的,只属于极少数大师的份。多数小狗们,不过是按照上帝分配给他的嗓子“囔囔”吧。而本人的这一次汪汪几声应对,称不上什么睿智洞见,但还算得上有几许率真、独立,大概还不至于失语?

诗歌前沿研究的“软肋”,是对象一直处于较大变动中,特别是愈接近下限,愈不容易把握。不确定性成为最脆弱的“命门”。对象过速变动,会迫使你迟迟难以下手,只得耐心等待。倘若硬做,便要顶着根基不牢、判断失准的风险。这样的两难尴尬,是研究者一大“心病”。

关键还是要保持学院化严谨的历史意识、审美意识和价值关怀,守住起码的底线,避开那些体制惯性、威权话语长期来的规约影响。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对当下诗写实践的持续敏感,应有的视野与宽容,才可能在思想图式、现象问题、脉络理路诸方面,做出真正属于“个人眼光”的勘探。虽然一直以来,本人竭尽努力,秉持“前沿视域、问题意识、野生思想”——自定的学术12字方针,但认真细究一下,又有多少能够达标呢?

尽管勉为其难,所花的时间也够长的了,但最后成书还是不尽人意。只是有一点稍感安慰,是书稿多数章节——被称为所谓的前期成果,陆续在《厦门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海南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江汉大学学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中国文学研究》、《文艺评论》、《福建论坛》、《文化与诗学》等多家学术刊物发表,经历了编辑们检验。部分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等院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以上刊物编辑的抬爱,使笔者得以一路坚持下来。在此,要再三说声谢谢他们。

本书稿最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审。其间编审任明先生严格把关、 责编校对也为此付出大量劳动;沈奇先生为全书框架贡献了很好的意见 ,在此也一并表示深深的谢忱。

厦门市人才办公室不因整个经济形态急剧升温而过于偏斜,依然给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留有机会。该项目在申请后很快得到资助,那种感慨交集,除了化为铭记外,就再继续成为今后的学术动力了。

                                              作者      2009.8.30

                                                          于厦门鼓浪屿


(注:原第四章第四节《崇低与祛魅——“低诗潮”诗写》,最后一审被拿掉,另若干诗人论因篇幅与体例最后割爱)


                        目录

第一章 诗歌生态聚焦
              
第一节 诗歌的“出逃”、承载与挣扎            
第二节 诗写的个人化与相对主义               
第三节 诗写的三种流向:象喻、综合、语感      
第四节 诗歌的接收与审美尺度   
           
第二章 先锋时序聚焦  
                     
第一节 “内讧”:“民间”与“学院”詩歌        
第二节 沉潜着上升:“中间代”诗歌            
第三节 在焦虑与承嗣中立足:七零、八零后诗歌
第四节 反彈与提速:两岸后现代诗歌
         
第三章 网络诗写聚焦   
                  
第一节 网络诗象全屏扫描                     
第二节 网络论争缩略
第三节 网络诗体四大特征                     
第四节 网络诗写普遍弊端                     
第五节 网络新品种:“声、像、动”全方位组合  

第四章 新锐形态聚焦  
                  
第一节 快感与肉欲的合谋——肉身化诗写         
第二节 不可理喻的背谬——荒诞诗写              
第三节 语言的饕餮与精神的苦渡——“新死亡“诗写
第四节 “向上、尖锐、有益”——神性诗写
第五节 底层经验与伦理关怀——草根诗写               
第六节 “有限制的情景授权”——叙事性诗写        
第七节 自黑夜意識走出——女性情欲詩寫           
第八节 当久違的烽火台重新点燃——生态诗写  
     
第五章  标记性诗人聚焦  
                  
第一节 隐喻消退后的日常“切片”——于坚诗歌论           
第二节 “在拐弯处,是一只鸟的细目光”——王小妮诗歌论   
第三节 黑夜,及其深渊的魅惑——翟永明诗歌论            
第四节 “一颗心的磨损处,绽出那霞青云淡”——陈先发诗歌论
第五节 “在前妻的婚礼上蛙泳教练似醉非醉”——藏棣诗歌论   
第六节 纸蝶翻飞于涡旋中——安琪詩歌論                    
第七节 “杀毒霸”的播撒與“互文性”回收 ——伊沙诗歌论

   
第六章 前沿诗学节点聚焦   

第一节 新诗前沿研究的整体性遮蔽                          
第二节 新诗前沿研究的个案钻探                             
第三节 兩岸后现代詩學盤點                                 
第四节 个人化新诗史的撰寫疑难                             
第五节 个人化“解诗学”策略                              
第六节 个人化新诗形式建设管见                             

结语  动力与陷阱:新诗现代性的“症结”

后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48万字) 200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9:25 , Processed in 0.0972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