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须的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14:0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须的生活
窦桂梅

教学引领者必须让教师相信,课堂生活绝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从事的被动工作,而是应当成为为自己未来储存幸福基金的事业。要努力成为让学生永远记在心中的小学教师,必须付之行动,把学习获得的知识财富转化成教学生产力,为此,你才会成为学生爱戴,敬仰的人,由此,你才会真正找到一个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题记
感谢海淀西苑学区给我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本来是和教学管理者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可有了校长,以及德育管理者们在座,多少有些忐忑。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的话也自然出自真心,虽站位不高,思考不全面,但想到西苑学区做这么一件实实在在的活动的良苦用心,我是应该做“砖头”来引发这次活动带出的“玉”的。

作为教学管理者,我时常思考,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果说是抓教学质量,那么实施的策略是什么?工作的“有效性”是如何体现?我是主管学校教学的校长,但我还是一名语文教师,为此在思考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上,带着日复一日深入课堂的感受,实际上我太不赞成一味追求课堂“有效性”的提法,因为这种提法本身就暗含着功利主义的思想,似乎只有看得见东西,摸得着成绩的课,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它交给岁月,总会看到万涓成水、幼苗成林。将这样的思路类推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中,于是,我也怀疑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提法。因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个“管”,一个“理”就能带来来自根部的营养的。若要使教学“有效”,管理者必须在硬性制度的层面之上,引导教师走上一条自觉深入钻研教材、深入的备课,获得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的道路上来。而这一切同样需要管理者与教师一道抛开各种功利思想,静下心来,肯坐冷板凳一点一点地钻研。

当然,在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凡事都讲究个效率,“多快好省”是我们评价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也正因如此,每每,当我们的教学引领者与任课教师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反复推敲、反复研读的时候,连我们也会质疑:这样投入与产出比例值吗?这样的教学研究有必要吗?这样一遍遍的听课、评课,再听课、再评课对教学质量会产生恒久的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影响吗?

于是思考就来了:我们为什么要听课?为什么要评课?那,又为什么写课?既然要听、评、写,那么又怎样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让教学管理者的这些工作能够尽可能大的对老师产生帮助?于是,我有了下面的思考:



      (二)
听课,听得出门道儿

说到听课,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听,怎么听。但有没有深入思考过,听课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我发现制约听课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只做旁观者,不做主动参与者,没有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有“备”而听,而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听课就仿佛看一场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演出。二是只做盲从者,而不做引路人。把听课当作一种任务,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实际上,听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研究,只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听课者才能让自己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并努力解决问题。三是只做批评家,不做审美者,更不做帮助者,问题提了一堆,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听课就只好在一次次的试误中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其实,听课绝不是为了完成海淀区,或者西苑学区交给的40节的规定任务。对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听课就是本分,是我们应该的工作。而且,这听课不应仅仅停留在了解情况的层面上,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这就好比我们要求教师一样。我们动不动就问教师:这节课你能给学生什么?在听课中,我们也应该经常问自己:你到底能够给教师什么?教师希望能在你那里得到什么?是毫无原则的鼓励吗?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批评吗?想必都不是,老师在经历了40分钟的忐忑之后,一定是希望能够在管理者那里得到些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得到听课后的收获?用哪种方式传递这样的收获更加恰当?如何帮助教师因我们的听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高?这,都是我们听课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管理者,尤其教学管理者,其工作性质不应停留在一个吆喝型的管理者身份上,还应定位为专家性质的引领者的身份上——这对我们负责教学的人来说,真的不容易。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也更应提倡教学干部的专业化发展,试想一位长期脱离教学一线的教学干部,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如何为教师,尤其为年轻教师示范?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也是教学干部成长的阵地。为此,在我们学校,所有教学干部,包括德育干部都是很辛苦的,他们不仅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做,更主要的是还肩负着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更有教研以及科研引领职责——每周多则12节课,少也有7节,更不要提开会、研讨、教师培训等等那么多的工作了。但是这样的立足于课堂的付出是有意义的,课堂好比我们这些“鱼儿”的池塘,离开了水,是“活”不了的。在一节节与老师们一同上课的过程中,我们日复一日的与老师们一样进行着教育的实践研究。

即便这样,对于我们教学干部来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对于本学期的听课计划依然应当是心中有数的,听哪些学科的课?听哪些老师的课?不应该是盲目的。那,究竟怎么样听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看你从哪个角度出发。
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也应该是主管教学的干部的工作重心。我们可以从老师们的年龄上,将教师划分为老、中、青三代,针对不同年纪的教师听课听什么值得考虑?我们还可以从教师的教育背景上将教师划分为: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未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针对存在这样差异的老师听课听什么同样值得考虑?再从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对新教师而言,“听”其是否入门,“听”其重难点是否得以突破;听有研究能力的教师的课,就要看她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等等。

但由于工作精力有限,再加上事务、会议那么多,听的计划总赶不上听不成的变化。还拿我们学校来说,学校共有一线教师82人,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有10人,35-45岁的教师有31人,35以下的教师有35人,工作没有满3年的教师有6人。这么多教师的课,每学期想都听一遍困难很大,并且那样的工作针对性不大。胡子眉毛一把抓,等于什么也没有抓住。一句话,盲目听十节不如认真剖析一节。

于是,在长时间的一个人一个人听,逐个“耕耘”然后发现,这块“地儿”没有过几天又荒了之后,怎样改变“听”的方式,让一个人的静悄悄的“听”,变成与上课者的心灵共鸣,同时,还能因为这一次的听,引起更多的“耳朵”的听,成了这几年我经常思考,并努力尝试实践的课题。因此,上个学期,围绕听课,我依据年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学科分类等调件,精心选择了几十位老师的课,认真聆听,写下“捉虫”或称“课堂拣金”文章21篇,当然写是有针对性的,是为了教学中的有心人们能够借此举一反三的。这当中有写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的《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有写给已经有了一定教学经验,个人发展进入高原期的《如何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有针对语文讲读教学的《主题单元的语文课该怎么备》,有针对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以及针对其他学科的《数学,要眉清目秀》、《一堂科学课好在哪》、《向有氧的教室走去》。通过这些文字及时记录听课的点滴感受,让流过耳畔的声音变成白纸黑字的印记,对于自己是梳理的过程,成长的足迹,提供给上课的老师,则又成了额外的收获,珍贵的资源。
此外,上学期,我与语文老师们一起同备同上的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共读、共教、共评”,甚至“共写”的口号。结合教材的《三大白骨精》以及《三借芭蕉扇》等课文,我们开展了全面开花的轰轰烈烈的听课。暑假要求老师们精读《西游记》原著,开学后,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听我给教师的文本解读,然后所有语文教师们的共同备课写教案。接下来,就是大面积的听课。这下,每一位走进课堂听课的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执行者。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考走进自己的课堂以及别人的课堂,这样的听课我们认为其含金量是高的,是有效的。

于是,大家借助一个值得研究的经典课例,一起备课上课,一起听课,重点深挖这口井,通过不断研究,打出水来再算罢休——这样,每个人在自己参与挖井的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教学研究成果的甘泉。这样就又比走一处,挖一处的“坑”不知道强多少倍。最终,我们研究开发了9种课型,三分之二的语文老师参与了上课。加上试教,老师们一共听了37节围绕《西游记》开展的各种类型的课。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听课方式是提高教学的必然途径,是带动教师专业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见,听课不仅针对管理者而言应当作为研究的专题,它更应让所有教师也把听课获得的“利息”转化到如吃饭睡觉般,最自然不过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而教学管理者就更要思考,如何调动所有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听课,变学校的要求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必需,使听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这样的一种现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当然,这是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学管理者的共同缔造。我们也仍在努力中。
(二)
评课,评得出名堂
在谈到评课时,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有时评课人说得口干舌燥,最终的效果却是“萝卜炖萝卜——于事无补”。真正的评课应该是“专业引领”下的“萝卜炖肉”,给予老师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所以,必须打破低效的平行对话的局限,在更广阔、更宽松学术空间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
于是,每一个教学干部,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人的角度想问题,不是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是应该想清楚,你要评课的这位老师身上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的重点是什么。其次,在评课中要拿出自己的“绝活”。评课不能仅仅停留在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的流程中,它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让教师感觉到你的确有水平,既能有一双慧眼发现该教师教学的亮点,又能锐利指出存在的缺点,并能够准确地解剖盲点。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拿出权威的姿态,学术尊严不等于领导威严,应当明辨是非真伪的,教学引领者必须做出价值判断。但是不能把“评课”当作权力或者威力的释放。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摆出不同姿态。过去我们看到教师恭恭敬敬拿着小本听你的“判决”,如果这种恭敬是出于对你的敬重或认同还好,如果是因为惧怕你的权利而表现出的假象,那么也许这评课背后的良苦用心也就付诸东流了。因此,教学引领者(管理者),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行政领导”,尤其是教学干部,绝不能用行政推动你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者是把你所谓的“干部”身份尽量“躲到教师后面去”。
还有,教学管理者必须谋求更多的教师们参与你的评课,这个时候你是评课的首席,也是重要的主持人——把评课当作合作多赢的平台,组织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参与评课,并有评课记录,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分享。而在其中需要搀扶,引领的时候,你要把你的“专业水平”拿出来,于是就会有更多的教师获得思考之上的提升、分享之后的超越。这个时候,评课就成了一门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艺术,教师的才华在这样的评课中释放、撞击,渐渐就发展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
关于评课,要说的内容太多了。比如教态、内容、方法、目标等等。但是对于教学中,参差多态,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的课,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常常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草草了事;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这些现象在我们的评课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过。试想,如果评课只说些正确的废话,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些时候,所谓的讨好鼓励,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既然“评课”要围绕听到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那么,“评”的过程就应当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对话,平等交流的过程。虽然有“主”“从”之分,但“评”要超越“领导说了算”的局限,努力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让授课者说话,评课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授课者教学设计中的良苦用心,评课才更能加点中要害。
多年来,从未离开一线的我,觉得领导的评课,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改进教学,而不是成心找你的“茬儿”。课堂教学终究是自己的事情,有人帮助你那是天大的好事。实际上,一堂课出来了,就好比一本小说发表了,作家是谁读者常常并不在意,而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我们听课教师,就好那些小说评论家们,借着这节课这个作品,开始“文学批评”。批评家批评的是小说,我们评的是这堂课,于是在批评中,上课老师这个“人”本身就模糊了,所有的听课者,都是在课堂内容上,品评玩味,获得教育与收获的,与教师的这个人没有关系。
可往往,有的教师分不清课与人的界限,总是把对课的评价和对自己这个人的评价“扯”在一起。评课者呢,也容易把两者混淆。当然,保护自己、掩饰缺点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于是,在正视人的弱点、尊重人的天性的情况下,评课者要出于“真诚”,同时尽量做到“义正词婉”,“理直气和”。不过,教师的性格差异,就决定了不同的教师,也要不同对待,有的教师可以下“猛药”,有的就要小心轻放。不管怎样,你一定要让教师感受到,你是为他(她),你是在帮助人、发展人。
我在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评课的时间有时比教师上课的时间还长。如果说几年来,老师们对我的评课是喜欢的、信服的,而且在我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时,他们都是很高兴地接受的。关键是我给老师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评课不仅仅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评课就是发现课堂问题。而且要告诉教师,“问题是我们的朋友”,评课的重要目的就是正视问题和发现不足,这,才有助于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所以说,对于评课,你有什么样的素养,就会传递什么样的评课水平,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传递什么样的教学经验。评课时候,一定要“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传递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教师怎么做还会更好,以至于心服口服接受你的观点。
(三)
写课,写得出水平
一名优秀教师要学会表达自己,而写作则是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只有真切体会到写作价值的教师才会对写作充满感激,而不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参加所谓的论文评比。写作不是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具有写作兴趣的教师总是富有丰富的情感,拥有理性的头脑,总是保持一种敏锐的目光,悉心体察身边的冲突和矛盾,聚集点滴的教育教育教学感悟,汇成思想的洪流——也就是基于这种想法,已经不当班主任的我,把写转移在“写课”上。
写课就是在思考教学,就是在表达思想——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只看不想,只说不写,回过头来什么也没有留下。“写课”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写课不是简单的口头议论,而是对话、反思与梳理的综合过程。如果说评课是感性认识,那么写出来就是理性认识。说话和写作都是表达。但是,口头评课,带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写课,却能将散乱的评课组织化、条理化为显性经验。
几年来,围绕教师专业活动,我的写课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他人,同样成就了自己。就个人体会,整理听课笔记能够更加逻辑地表达、规范地表达、精细地表达。这样的写,相对于现场议课的说,就具有了更高的对话质量。比如结合上学期西苑学区的“师生间平等对话”,“基于经验的学习”的专题研究课。在学区的鼓励下,听课后我写了四篇文章,梳理了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对话?基于怎样理念的对话才算是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对”的究竟是什么,是一问一答吗?“师生平等”,仅仅是教师的和蔼表情吗?基于经验的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还是教师的经验?经验是把双刃剑,教师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经验,如何判断学生的经验是否正确,等等。当我把这些不成熟的思考写出来,印发给老师们的时候,他们阅读我的写课,要比听我现场的评课获得更多的沉淀。过后,中关村二小刘利主任专门写过一封信,并通过电话交流这些话题,可以说,这样做所带来的收获,已经远远超过了评课本身。
就我们学校来说,2002年底,我曾写过《教育的对话》,给清华附小所有的任课教师每人一篇文章,以表扬为主——因为那时候自己来学校才一年,摸不清脉路,生怕就此堵塞了老师们的言路。而后2005年底,一位编辑看了我的听课笔记,惊呼我的创造,于是就急匆匆的出版了《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这本书,重在捉虫,直面问题。后来竟成为当年教育畅销图书排行榜前三名——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我的这本书,据说很多老师人手一本。
近三年来我在课堂上不仅听常态课,也听研究课。既“捉虫”,也“拣金”,尤其上个学期,西苑学区名师工作室建立以后,为了方便老师们阅读,我把这两部分的文章放在我的博客里,不光是共同体中的那十位教师,我们海淀的不少老师都在跟着阅读。于是,这样的写课,就成为了不仅仅是属于我们学校老师的,更是各个兄弟院校老师们可以利用的校本教材。因为有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可能只在一个老师身上听到,我就结合这一类的话题,写成系列文字,打印下来,让所有的相关学科的老师阅读讨论。既避免了其他教师出现该教师的问题,也可以留着给下一个学年的老师作为培训教材。想想,这个方法真好。
比如,这个学期我写过三篇关于识字教学的文章,为了说明问题,我还亲自上示范课,现身说法。结果,那些被我评课捉虫的老师们特别好,也写了反思作为回应,我们还专门又把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召集一起,讨论识字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由我的写课,到他们的再次写课——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写本身。
再有大家可能看到了我写给音乐教师的一篇评课。该教师阅后深有感触,于是,整个音乐组先自发学习,然后我和主管科任的傅雪松主任专门和他们就音乐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学技巧”如何结合的问题展开了研讨,让教师们懂得,教师不是音乐家,教师更不是教练,而应当努力音乐教育家才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写的捉虫文字,拣金文字,都要给当事人阅读,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我才放在博客或者印发给其他教师们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于展示自己不足,敢于呈现自己的失败,应当说也是一种勇气。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文章,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就来自自己的身边,甚至就是自己的故事,由此教师就会对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格外的重视,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动真格的”。教研《三打白骨精》的前前后后,语文教师一共写了47篇文章。数学,美术,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听了这堂课,也参与了评课,也写了共计41篇文章。语文老师有的写了两篇。体育老师张志刚在文章中写到——虽然正义有的时候不被人理解,可能有时候还被误解甚至歪曲,但阳光总在风雨后,那样的阳光更加明媚,一个成语叫作“邪不压正,恶贯满盈”,这也是我们做人需要警醒的地方。白骨精的行为告诉我们,智慧要为善良的人生服务!这样具有哲学意味的深度思考,竟然来自经常自嘲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育老师笔下,由此,我们还怎能小看老师们的写作水平、教学水平。此后我的教学实录,以及胡兰的《漫溯,向语文教育的更深处》,苗玉春的《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的“名家名课”专刊上,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些文章在我校老师们中间撞击的波澜,由此也应当能够见其一斑了吧。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说:“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命题。”——书写、记录的美好,与之相对的就是辛苦。教学引领者要舍得花功夫写出来,这不是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穿凿附会出来的。不是真正习惯于写作的人,是不会知道爬格子的苦处的。往往我们说的很好,落在笔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还有,“改”要比“写”的时间还常,经常要做在电脑前五六个小时。每一个万家灯火晚上,下班后不是放松安逸、觥筹交错,而是挑灯夜读,学习、反思、写作,这真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最终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必须动脑筋创造性的做好我的教学引领的工作。
再有,有多少老师能跟着我也记录自己的教学,以前在学校制度的强化要求下,曾经有些效果,但现在考虑到老师们的负担,已经降低了要求写课的数量了。不过,对于自己,我不能放松。因为这恰恰是我向老师们学习的机会,是提高我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因此,我要求自己不能情随事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守望教育理想就从坚守秉笔书写的习惯开始。
教研是一种文化。我认为,写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是传承并发展学校文化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如果不研究课堂教学,不记录教学,而频于忙碌各种活动,应付上级的上交的材料,甚或从来就没有经过深入思考而留下的文字经验,那么,这所学校是没有积淀、是不可能期待其厚积薄发的学校。我们的教师也必须改变“复制”“粘贴”抄写论文的恶习,这是对教师专业保有的最大敬畏。
(四)                  
                 几点思考

1、校本教研不应是宏大科研。
近些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教研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革。小学教师的任务不是科研,而是行动研究,已成为普遍认同的研究方式。于是,全国上下,很多小学把学校的科研定位在“校本教研”上。建议教师在具体的听课、评课中,变写论文、写某个空泛的课题,为写教学案例、写教育叙事——这真是明智之举。因此,听课,评课,写课,就从“美声唱法”回归到“通俗唱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水平降低了,相反,唯有如此我们的科研,才是扎根沃土,脚踏实地的实践研究,不是好高骛远不伦不类的嫁接课题。
由于每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不同,听课评课的校本教研方式也不同。有的学校教师普遍自觉备课,几乎每堂课都能高质量完成,那么领导者的听课任务一定和一所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学校有所不同;再有,每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认识和职业认同感不同,对此教学引领者采取的教研策略也不同。在我们学校,采取的“共教、共评、共写”的校本教研,作为对教师专业尊严的一种唤醒,期待着唤起清华附小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兴趣、专业认同与专业向往。这也是基于清华附小背景下采取的校本教研办法。
2、教研必须要有学科领袖。
这里的领袖不是指“特级教师”,更不是行政领导。需要的是真正有执行力、有影响力、有专业水平的教学干部。有质量的“听课、评课、写课”,需要有专业水平又有现代教研文化意识的“核心人物”,换句话说,缺少这样的“核心人物”,“听课”或评课只能流于中庸,甚至平庸。更为重要的是,“核心人物”最好是局内人,扎根与学校教学工作一线,立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长远发展,而不应是一个“外来者”,或说“局外人”。今天请一个专家,下一月聘一个人指导课,终究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要培养学科领袖。校长要给这些教学引领者更大的平台,更多的呵护,要出于发自内心的“心疼”。不要只“挤奶”,而不给更好的“草料”,核心人物的诞生一定是“重用”,而不是“使用”中培养出来的。当然,另一个命题是——更需要教师们自觉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动力,把心思全部用在备课与上课上。
这些年,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创造教师专业主体意识觉醒的文化。当然,这种觉醒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说在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专业引领者”有很大的期望,那么学校教研文化的“积习”则是永远的敌人。常常耗费心血,动了许多脑筋,但即使建立起了合作共同体,这个号称具有实现“共同发展”的平台,但星星之火最终并不一定能够形成燎原之势。
学校教研,常常由于学校管理诸多因素的影响,束缚了教研引领者的“手”、“脑”,织就了一种没有阳光的缺氧的桎梏的感觉。有些时候,那种心气丧失殆尽的落寞,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闷。但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无论如何你不能想的太多,顾及太多,你必须心无旁骛,挺身而出。只要从学术出发,而不是从“心术”出发,哪怕遇到枪林弹雨,你也坦然前行。
3、有质量的听课与评课,必须体现深入的思考。
没有反思的评课,最多也只能成长为狭隘的经验。通过听课、评课,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坚定一个信念,一个一心研究教学的教师,哪怕不会和教师们打成一片,哪怕不会和家长沟通关系,也较之于那些只停留在“好人缘”和“人际关系”上的教师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否定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问题,我要说的前提是,一个课教得好的老师,一定是最好的德育教师,其道德影响不在于开展多少活动,更不是特意的汇报表演,而是立足于所教学科的专业影响的释放,这影响永远影响其学生的学业学习,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人格操守,也就是说,其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在上学期的,海淀区“学科德育渗透”的评课会上说的“学科教学就是最好的德育”的观点,引起了许多德育干部的认同!
教研文化的变革的确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教研氛围。但阳光再高也有照不到的阴影处。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当你面对“法不责众”的普遍的对课堂教学尊严的漠视,将其作为谋生工具的时候,在你没有任何能力改变的前提下,也只能姑且找一种办法——“共同教研”,算作一种唤醒。从而期望牵动、带动,变成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
即使这样,困惑也依然存在。“共同体”已经初见成效,但也很难让教师们在教研中尽情绽放出来。教师在专业研讨中的“失语”现象还是存在。由于各种活动,各种压力的影响,授课教师上完了课,没有机会在大家的议论中做解释,更深层次地陈述自己的想法,于是,许多灵感的火花就此沉寂。为了有更充分的研讨时间,许多教研上的交流,更多的是利用下班的时间,试想,有多少老师甘心情愿不下班也跟着评课?有多少真正的把教学当作“命业”,哪怕事业来做的?即便在我组织的活动中,愿意说话的教师也只是凤毛麟角。大家已经习惯了理所当然地“索取”,更严重的是漠然地把你的苦心拒之门外。
这是一种可怕的沉沦。教师是深耕于教育这片土壤中的农夫,是对这片土地最有发言权的主角。一旦失却其专业主体意识,将会是一个多么贫于思考的盲目群体。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读到了一些教师一贯持有的“激情”与“热情”,读到了一种对于专业见解的强烈的表达愿望,读到了一种可贵的“坚持”,读到了一份难得的专业自信。读到了一些老师听到我的“评课”,阅读我的“写课”后的自发的回信,读到了有的教师把教学当作享受的那份喜悦。作为教学引领者的我们,此刻也找到了些许安慰。
路还要走下去,而且还要坚定不移地立足课堂,做好听评课这看起来平常,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能量的工作。接下去怎么做?我以为,无论听课,评课,还是写课,应当一如既往地和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什么是教师眼里“真正意义上的对接”?那就是一如从前,彻底而真诚地交换意见,具有实质意义地,平等深入地讨论课堂问题。让教师在理解你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深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见解,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
摆在我们教学干部眼前的路是,在利用课堂,在和老师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专业主体意识的唤醒,是可以通过听课评课获得的。因此,教学干部要做的,不仅仅是张罗主持,上传下达,而应当是基于学校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教研思路。一旦见效,这一思路里就富有了文化意义。它使得教研活动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传统模式的束缚,获得符合教师专业成长内在需要的现实道路的构建。
在讲究宏大叙事的今天,难得西苑学区还能够抓听课评课这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做的,最需要时间来验证其效果的工作。倘若更多类似的教研文化氛围得以萌生,这将不只是教师的福祉,更会是西苑学区,乃至民族教育的福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6:49 , Processed in 0.3929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