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促我成长的催化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3 13:0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促我成长的催化剂
景洪春











公开课,促我成长的催化剂,伴我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睿智。

——题记

(一)
1990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经过层层筛选,我被推荐参加襄樊市第一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那时的比赛是非常苛刻的,提前一晚抽签,半天时间备课,第二天就借班上课。凑巧的是,参赛18人中我抽到第一个上课,又是所有参赛选手中最年轻的。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市教研员、特级教师彭士侠老师主持活动时,向在场的一千多名听课老师郑重介绍了我。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执教了《寒号鸟》。课是怎样上下来的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在老河口市的大礼堂里,下面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我难免有些紧张,说话时平翘舌音也不分了,好几次将“四”说成了“shi”。课后,我得了二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当时的一等奖只有一名),我喜出望外,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吃过饭,彭老师单独把我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整体上说,你的表现很出色。但有两点要注意:第一,你的基本功很好,也不怯场,但要提升分析教材的能力,在教材把握上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要逐步抛开教参上出有个性的课。第二,普通话还要精益求精,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彭老师那么毫无保留地提携一个年轻教师,又是那么真诚直率地指出我的问题,让我很是感动。
这,便是记忆中那堂青涩的公开课。



(二)
在工作岗位上摸索了几年后,我已不满足于现有的课堂教学,1992年,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的《田忌赛马》后,第一次知道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了解外面的资讯必须要经常走出去。在职初期那几年,我得益于每学期频繁的外出学习听课,视野开阔了,开始思考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996年,经过层层选拔,我代表襄樊市参加了湖北省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优质课大赛,那次,我上的是《倔强的小红军》。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的一笔财富,也是我教学生涯中最自由、最有激情的时候。形象性、情感性成为我当时追求的教学风格。我十分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与再造,使学生学习语文“未成曲调先有情”。指导学生美读课文,让文字站立起来,还他以鲜活的生命,“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得情意浓浓,潸然泪下。为此,我一共试教了十余次,至今我还记得,在湖北省教学大赛的会场上(当时的天门师范学校),我的朗读感动了在场的师生,我也为此获得了湖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这,便是开始形成教学风格的那堂公开课。


(三)
在职业生涯的前十年,我参加了若干次不同范围的评优课。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公开课,每一节我都认真对待: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反思。其实,评优课不应临阵磨枪,而是平时辛勤积累的厚积薄发。公开课促我成长,“促”字是“促进”也是“督促”。准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评优课过后无论取得名次如何,自身都将完成一次蜕变,完成一次质的提升,完成一次自我超越。
如今,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对公开课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评优得奖,我常想,与其上一节平庸的课,不如上一节失败了的属于你自己的一堂课。我每年都会磨一两节公开课,将自己这一阶段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彰显在公开课中。我常应邀到各地上公开课,将其当做“华山论剑”的好机会,与名师切磋,与专家碰撞,也曾败走麦城,也曾赢得粉丝一片,磨课的乐趣自在其中。我思,我在。
记得有一次听课,下课后听到这么一段对话:(对话的两个人,一个是执教老师,一个是听课老师)
“×老师,你好,这节课上得真顺。”
“谢谢!”

“学生很不错,回答得也很精彩。怎么做到的?”
“哪里,他们预习得很充分。难点地方我事先做了一些铺垫。”
“啊?铺垫?”

“其实平时我也不这样上,公开课,没办法!”
如今,不少教师已走入一种误区,认为设计巧妙、行云流水的课堂才是好课。我不这样认为,这样的课堂是不真实的课堂,或者说是无意义的课堂。郭初阳在他的一篇解构公开课的文章中说:“公开课应是常态展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

一次,我应邀为上海市名师基地学员上课。那次,我上的是《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执教这类课文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抽取说明方法,解析说明内容,然后一味地拓展其他地球知识,结果上成了科普常识课;要么过多地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感悟地球母亲的伟大与人类的自私,学生凭空呼吁,课堂空洞乏味。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而“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只让学生读读说说,通过对语言的捕捉与敲打来完成。我认为,这两个任务的落实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我关注到说明文的显著特点——语言的准确与严谨,以及作者表达上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些恰恰是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所欠缺的。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地动情诵读文中的生动描写,学生身临其境;我引导学生进行严密推理,他们又仿佛在逻辑的曲径中探幽寻踪。力求让课堂呈现出情理交融之美:对地球的感受既来自于外形的形象描摹,又植根于反复辨析中的理性认识;写作的指导既有可以凭借的纲目,又有海阔天空的自由;对地球知识的介绍既有清晰条理的要求与铺垫,更有自信表达、交流互动的人文关怀……
这,便是那堂真实的有思考的公开课。
宋朝的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同样,教师的成长也是这样,需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我将继续扎根课堂,静心磨练,提升素养,好课纷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12 , Processed in 0.0931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