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探微,诚开金石 联林著述,情系古今
——记龚联寿老师
李析力/文
去过几次龚老师的家,印象最深的是堆积如山的书,和书里夹着的一寸来长的各式卡片。书太多了,架上放不下,就垒成一摞,叠放在桌上、地上。房间显得有些拥挤,但干净而不杂乱。与对联研究相关的和时常翻阅的书籍,整齐摆放于书桌上。书架上装帧精美的《中华对联大典》和《联话丛编》显得格外打眼。
“我是南昌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一名教师”,龚老师总这样介绍自己。其实,龚老师不仅是省内楹联名家,更是首屈一指,蜚声联坛的泰斗。多年来,他一直痴心于楹联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华对联大典》与《联话丛编》,为楹联创作、批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著作多次被学者征引,并获得了季羡林、周一良、吴小如等大师的高度评价。去年12月,他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首届梁章钜奖,这是中国楹联界的最高奖项。如此殊荣,龚老师当之无愧。
文献研究枯燥乏味,又不能带来什么经济利益,加之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的缺失与滞后,不少楹联典籍深藏于书库之中,或是流散各地。楹联文献的整理几乎是从零开始,其间的困难我们难以想象,龚老师却一直默默做着,呕心沥血。我曾问过龚老师为何热衷文献研究,他笑道:“涉足楹联文献,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似乎跟我的名字也有点关系。我打小就爱看对联,后来到了高校,发现市面上与对联相关的书籍很多,但大都鱼龙混杂。自那时起,我就想从学术角度把它好好地归类整理,没想到,一做就没个完。”
《中华对联大典》一书,不仅书的内容,细节也做得一丝不苟,几千的作者生平,上万的注释,精密详细的索引,也不知查阅了多少资料,从哪里挤出的时间。白化文先生曾这样评价:“以一人之力认真细致地编成这样一部大书,在中国和世界联坛上都是破题儿第一遭,我看应该申请吉尼斯记录。”
《联话丛编》共收录联话39种,它的编著更加艰辛。与诗话、词话相比,联话庋藏很不集中,究竟多少无人知晓。像吴恭亨的《对联话》,李十二丈的《自怡轩楹联剩话》,赵香宋先生的《香宋诗联话》,寻找已是几经周折,花费的时间都在半年以上。有了资料还不行,还得逐一翻阅,认真筛选,有时一本书翻下来,可用的文字也就几个段落。为了方便读者阅览,写出来的索引就近20万字。为了保证书的质量,全书校改四百二十多处,查证量之大可想而知。“忘晨昏以耽典籍;精校点而绝韦编”,余德泉教授的评价并不夸张。
龚老师主编的第三部楹联专著《楹联纪事》将于年底付梓。该书对有事可征的联语作了全面系统的辑录整理,且大多加入了联语作者的原刻、原绘头像或照片,不少资料系首次披露。为了编好这部书,龚老师身体不知累垮过多少次。一次他在学校整理资料,去洗手间时突发胃疾,倒在洗手间里,好在及时被学生送往医院。
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基础在于其典籍的整理和发掘,这是学术研究的传统,也是创建学科理论的必由之路。龚老师数十年来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理想,辛勤耕耘在自己的“寒寒斋” 里。他的辛勤工作,弥补了楹联学在文献方面的不足,为世人研究对联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为楹联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