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 尴尬的大学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6 14: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 尴尬的大学语文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3
光明日报
  本期提示: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高校教学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更让一些优秀教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却不容乐观。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行、各类人文课的兴起,“大学语文”的未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语文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学语文同人文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学语文课和学生的专业课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一口气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问题看似突兀,实际上是有感而发。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其为“高四语文”;在人文课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媒体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而仅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似乎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也让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危机的逼近。
  日益边缘化的大学语文
  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对立。作为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政治思想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这句话说起来有点荒唐,却是事实。很多老师反映,在各自学校的教学办公会上,他们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什么用?”不仅是课程,教师也在被日益边缘化。“‘你怎么在教大学语文呢!’”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康松教授说,他的不少同学在听说他教大学语文课时,都普遍感到惊讶。惊讶的语气背后,潜台词不言自明。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自然也就失去了“研究方向”。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同专业课在同一起跑线上,“基本没有申报的希望”。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岗的优秀教师,大多仅是凭着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而勉强支撑。以湖北大学为例,郭康松表示,如果没有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杨建波教授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领一些青年教师进行大学语文的探索,该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样子。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大学语文是否有必要开设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一位老师这样告诉记者。而当记者向其他老师求证时,他们表示,没有精确的统计,“但估计差不多吧。”随着高校扩招,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更加令老师们担忧,“有的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难道仅凭几十个课时的大学语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的老师质疑。“那不正说明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少大学语文的课时量吗?”更多的老师反驳道。
  在绝大部分教师心中,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是其教学目的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会写诗,但不能不会欣赏诗歌。我们要教会学生们如何鉴赏美”,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说。她并不否认有些学校可能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但她认为,“问题不是出在课程上,而是出在教法上。中学语文的部分失误在于,教师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如何自主获取知识。”同时,她认为,大学语文课有助于学生们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体悟。“比如,现在的孩子们耐挫折能力非常差。我们在讲授苏东坡诗词的时候会结合作家的生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树立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同样是一种人文教育。”
  但是,也有老师提出了不同看法。同是湖北大学的王勇副教授认为,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或许正是如此,有的高校正在酝酿用更加细化的课程代替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据悉,武汉大学正在计划设计多达50门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然而,杨建波认为,“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由此不难看出,不仅大学语文教学圈外的人士对大学语文有诸多议论,即便从事此项教学的教师对它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许,这也正是大学语文遭遇的又一个尴尬吧。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尴尬?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似乎还没有人说得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普及都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在这一点上,很多高校还距离目标很远。谈到这点,已年近七旬的武汉大学唐荣昆教授有些激动。“爱因斯坦说过,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随后,他又引用了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补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族群;有了伟大人物不知道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一字一顿之间,溢满老人的殷殷之情。(“光明视点”记者:邢宇皓 本期策划:夏欣 徐可)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4:04:27 | 只看该作者
大学语文遭遇尴尬(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邢宇皓
  近一段时间,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其为“高四语文”;在人文课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媒体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而仅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似乎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也让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危机的逼近。
  日益边缘化
  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相反。作为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政治思想课、外语课一样,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这句话说起来有点荒唐,却是事实。很多老师反映,在各自学校的教学办公会上,他们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什么用?”
  不仅是课程,教师也在被日益边缘化。“你怎么在教大学语文呢!”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康松教授说,他的不少同学在听说他教大学语文课时,都普遍感到惊讶。惊讶的语气背后,潜台词不言自明。讲授大学语文,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与专业课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于是,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是否有必要开设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一位老师这样告诉记者。而当记者向其他老师求证时,他们表示,没有精确的统计,“但估计差不多吧”。随着高校扩招,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更加令老师们担忧,“有的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
  在绝大部分教师心中,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是其教学目的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会写诗,但不能不会欣赏诗歌。我们要教会学生们如何鉴赏美”,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说。她并不否认有些学校可能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但她认为,“问题不是出在课程上,而是出在教法上。中学语文的部分失误在于,教师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如何自主获取知识。”同时,她认为,大学语文课有助于学生们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体悟。“比如,现在的孩子们耐挫折能力非常差。我们在讲授苏东坡诗词的时候会结合作家的生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树立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同样是一种人文教育。”
  但是,也有老师提出了不同看法。同是湖北大学的王勇副教授认为,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或许正是如此,有的高校正在酝酿用更加细化的课程代替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据悉,武汉大学正在计划设计多达50门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然而,杨建波认为,“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尴尬?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似乎还没有人说得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普及都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在这一点上,很多高校距离目标还很远。谈到这点,年近七旬的武汉大学唐荣昆教授有些激动:“爱因斯坦说过,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随后,他又引用了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补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族群;有了伟大人物不知道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一字一顿之间,溢满老人的殷殷之情。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19日 第十三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4:05:18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介绍
发表日期:2008年4月7日      作者:杨建波   


    一、教学队伍情况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杨建波,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18年,一直把它当事业做。对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湖北省与全国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创立了“规律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育模式)、自助考试模式、科学的教学评估模式以及独特的教材编写模式。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200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的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上下册2003年8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著的全国第一本师生共同探讨教学规律的《学子书——对教与学思辨艺术的思考》1994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过20多篇教学与科研论文。1997年与2000年曾两次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规律”教学与“素质”教学并重——对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一文获2002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首届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独撰的学术专著《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出版社2001年出版,42万字)建立了一个新的边缘学科,不但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为研究中国的本土宗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文本。武汉电视台为宣传此书特地制作了专题节目,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编纂的《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收录了该书。主持省、市科研项目3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
    湖北大学大学语文任课教师郭康松,博士、湖北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出版专著《清代考据学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任《湖北地方古文献丛书》副主编。发表论文30篇。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项目共3项,主持项目4项。
    任课教师杨薇,硕士、湖北大学副教授。参编《尔雅诂林》,主编《尔雅诂林索引》。发表论文23篇。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参编省部级项目8项。
    以上三位与任课教师硕士、讲师余兰兰,硕士、讲师刘颖组成了一个课程梯队,共同担负着湖北大学全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配合课程负责人杨建波制定教学大纲、进行教材改革、考试改革,积极参与制作课件工作。今后的课程建设是进一步完善杨建波老师创立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四个模式,尽快完成教材的电子部分,制作有特色的优秀课件,建立有特色的题库。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手段)
   
    湖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开设20年了,20年来,经过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不断摸索总结提高,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一套比较合乎现代化要求的教学体系,这套体系包括四个模式:理论教育模式(即规律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模式)、教材编写模式、考试模式和教学评估模式。以下依次分别予以介绍:
    1、理论教育模式
    大学语文的理论教育模式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基于如下的思考与实践形成的:
    ①、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语文、语文,既有语也有文。在中学,语文主要是一门工具课、基础课,多年来的语文高考考题也多是关于所谓语言基础方面的知识,因此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在“语”字上。教师往往花大量时间去传授所谓的基础知识和对学生进行诸如选择、判断之类的语言技能训练。大学语文则应该在中学语文工具性、基础性上更强调审美性与人文性。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又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理工科学生和其它专业的学生对语言方面的知识不需要那么深、那么专、那么精,但他们却需要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水平、鉴赏能力、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故大学语文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字上,其教学目标就应该依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审美)、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上、定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当然在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而目前全国大多数学校大学语文的课时都比较少,老师又多是沿用的中学语文的逐篇分析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的串讲之法(这种串讲法当然还包括对文中所涉及到的具体知识作详尽的介绍),这种逐篇细讲的一言堂方式,一是耗时多,教材利用率极低;二是在整体上缺乏宏观思维与逻辑性,教学呈现一种无序状态,知识紊乱不成体系;三是教师漠视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与个体的存在,把学生当成录音机与抄写机,学生不可能有学习积极性;四是语文的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特质很难体现。总而言之,逐篇串讲(这里说的是逐篇细讲)的教学方式不能实现我们所说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故改革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就势在必行。

    ② 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引入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材不论哪种版本都有厚厚的一本,但再厚,所选范文只是古今中外文学与文章宝库中极其有限的一批例子,它们是优秀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然而又是个别的、零散的、各具特点的。即使我们把这一本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讲一篇,学生懂得的顶多也只是这几十篇,不能够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何况靠这么点课时根本不可能把教材中的文章讲完。于是如何使用教材中的例子,才能给学生一杆鸟枪、一把钥匙,实现上面所说的教学目标,就很值得研究了。笔者一贯以为文学之美妙,文化之博大,不是先生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悟出来的;学生水平之提高,知识之积累,不是先生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练出来的。至于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个性发展、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就更不是先生对着课文一篇篇“灌”得出来的。但是学生的读和学以及诸种能力之养成、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我们虽然处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范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课程内容应当依据这种基本框架、范式来按排,注重形成课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没有理论的教学是浅层次的教学,没有理论的学习也是浅层次的学习。我们当然不能说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一点理论,但那少得可怜的“理论”被淹没在详尽的课文篇章结构讲析的汪洋大海之中,没有被抽象出来,没有形成阅读欣赏之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因而也就不能起到指导学生阅读欣赏的作用。

   
    ③、以一带十、以约反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力量,而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施教,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故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指导下,教师应探究方法的教学,探究在教学中如何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化零散为整体、化紊乱为系统、化灌输为诱导,以求在极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取较多的信息,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能力,收事半功倍之效。基本概念、理论、规律是纲,故在课程的一开始就应当让学生有初步了解,在以后具体的教学中再不断强化和深化。变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教材可以按文学史编(那是为了给学生自学时有一条明晰的“史”的线索)但不必按文学史教。教学时可以阅读欣赏的有关理论组织单元,也可以作品的文化意蕴组织单元,也可视需要交叉组织单元。具体采用以一带十、牵三挂四、以约反博的方法。所谓以一带十、牵三挂四,就是以1-2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带动一批即一单元的作品。这里关键是要抓好“一”或“三”,教师以基本理论、规律为指导,着重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好1或2篇,其余的篇目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悟、探讨。
   
    比如对山水诗词散文的教学,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理论性的论述,让学生对山水文学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两篇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赏析时教师一定要以文学的基本理论和诗歌欣赏的具体理论为指导,要全身心融入作品,用艺术的语言描绘出作品的画面,讲出作品的情感,用作品本身的魅力和教师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领略到美。教材中其它的山水文学作品,则不管是哪个朝代,也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去想像,品味、体验、评判。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要求每个人在通读课本上所有这类作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品味1-2篇,这种研究品味,包括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撰写赏析文章或发言提纲等,然后用一定课时,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讲台,让学生自己站出来讲析,互相观摩学习。看起来,一个人只着重研究了1-2篇,但由于提供了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所以每个人实际上的涉猎面和收获都远远超过了1-2篇。由于有了一定的理论作指导,老师又做了示范,学生本人又做了充分准备,讲析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学生一般都能将自己融入作品的意境中,与作者和作品产生共鸣。讲析完后,还可以鼓励同学们做补充发言或进行评议。允许不同观点存在。老师可在同学们讲析过程中适时进行诱导和点评,总结则视情况而定,作不作都不重要,因为现代化的教学就在于优化过程、重在参与,淡化结论。
    但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积累。你可以不求甚解,甚至不必要搞清楚每个“之”、“乎”、“者”、“也”的用法,但不可以不积累、不领悟。重积累、重感悟,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一是对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作品,特别是诗词,必须采用强制手段,要求学生背诵,背的越多越好。二是以教材为圆心,向四周辐射,让学生形成一个更大的理论、文化、审美圈。读了一首咏月诗,可动员学生广搜古今吟月诗;读了一首咏梅诗,可号召学生广搜吟梅诗,并可与学生共同探讨月与梅作为创作的原型意象所体现的原型主题,传承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精神。文学就是“人”学,教人怎么做人。优秀的作品积累多了,它们的精髓便会融化在血液里,积淀在灵魂里,外化在气质、风度、言谈举止里,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人的审美情趣、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
    ④、理论教育模式的意义。这种以理论为纲的语文教学模式,以简驭繁、纲举目张,以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带动全部教学,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体系化。一、它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注重创造一个适宜学生投入参与、“通过做来学”的环境和条件,注重让学生了解学习的过程,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注重教材内化为人的品质情操。二、在这种以理论为纲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科学的带规律性的学习方法(方法是一种更高级的知识),学会了对问题的抽象与概括,获得了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提高了鉴赏、审美、表达等其它诸种能力及参与意识,同时也无形中培养了在新形势下所需要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可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死板变得灵活,由事事听命于老师变成根据爱好自由选择,充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而且成了教学的真正完成者。三、改变了以往逐篇由老师细讲,教材利用率和学习效率都很低的状况。如今在较短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接触阅读较多的作品,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材的价值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比起老师一人口干舌燥地说文解字式地丧失文学灵气的包堂死讲,学生无所事事,显然有事半功倍之效。
    社会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又离不开课程现代化。建立现代化的新的课程观念就是要在吸收原有合理成份的基础上,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和外延。就某门具体的课程而言,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不仅是花样翻新的电化教学手段,这只是形式,而是强调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中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这才是实质。在这种结构化了的课程内容中,学生要掌握的不是那些繁琐的具体知识,而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概念、理论、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概念、原理、规律,便能以约反博,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在中国日益与世界接轨的新形势下,能能动地去获取新知识,取得创造的最大自由。
    2、教材的编写模式
  
    近些年来,各地高校纷纷组织人员自编大学语文教材,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方兴未艾的局面。但语文教材无论是按朝代编写还是按文体编写还是按内容编写,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且都跳不出选文汇编外附几篇纯知识性文章这一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而这一基本形式和内容几乎又变成了惟一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这种与现实生活脱离、与学生审美情趣脱离,单纯注重教师传授的传统教材和一篇篇精讲细析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突破这种传统语文教材编写的模式和思维定势,编一本适应“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要求的、体例和内容全新的适于教学改革的教材。我们经过多年的比较、思考与实践,编写了一本体现自身特点的《大学语文》教材,形成了一种新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格局,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8月出版。目前湖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就是使用的这本教材。
    1)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再认定: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更强调其审美性与人文性。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又以理工科学生为主。理工科学生和其它专业的学生对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不需要那么精、深、专,但他们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依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审美)、理解、评判能力上、定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而目前全国大多数学校大学语文的课时都较少,以如此少的课时,用传统的逐篇细讲的方式来对付有八九十篇名著的语文教材,显然不能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故改革传统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就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编写指导思想:①、引进必要的理论,以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带动教学。把语文教材作为例子,在立足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评判、表达能力,总体上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同时,让他们学会迁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纵的方面给学生一条文学史的线索;横的方面,一方面给学生阅读欣赏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一方面画出一个中国文学人文精神的轮廓。②、建立“大语文”观,让语文的外延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语文紧贴时代、紧贴现实生活,让语文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了解新时期文化的窗口。③、教材作为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信息量和选择空间要大,要通过足够的例文使学生掌握规律、掌握方法。
    3)在体例上;总体上分纸质与电子两大部分。纸质部分由四大板块组成:文学编、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与语言文化读物,在分量上,文学编大约占百分之70以上。文学编增大了中国现当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篇目。依然按文学史的线索编辑,所不同的是加入了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除了“史”之外,还注重了对中外文学的新思潮和文学方面前沿信息的介绍,以适应面向新文化面向世界的需要。后面两个板块是本教材最有创意的内容。“理论”部分撰写了《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并选录了指导同学们阅读欣赏的其它有关的文章。《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在全书中起着纲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它为纲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没有文化意蕴的语文课是浅层次的语文课,为了体现文化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文化这一思想,为学生以文化的眼光观照、审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化现象,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意蕴、人文精神,了解民族渊源,撰写了《文化视角中的中国文学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文章概括的三种人文精神划分单元。“语言文化读物”突破其他教材附录一些纯知识文章的窠臼,把语言当作认识社会的窗口,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和审视,注重语言所体现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特别是当代文化价值。力求用语言的流变来折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特别是当今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不重在讲述那些在中学学过的古今汉语知识,而立足于语言的变化、古今汉语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运用。特撰写《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现代汉语在新时期的流变》等有关文章。电子部分目前主要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正在制作过程中)。但我们说的课件不是象有的高校作的那种纯粹的课文讲析式与分块式的(比如把一篇课文机械地分成作者、背景、文章段落分析、主题、艺术特色、思考练习等几个板块)课件,而是适应我们改革后的新教材新教法的课件。此课件同样应以课程的基本理论作指导,采用以重点带一般即以一带十、牵三挂四、以约返博的方法制作,体现单元教学特色、比较阅读特色,立足于学生对规律性知识和阅读方法的掌握,立足于以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最多的信息、有最大的收获。
    4)在选文上:一是求好,二是求多,三是求广,四是求新。跳出课堂的狭小圈子,使阅读欣赏由课上向课下延伸。力求给教师与学生最大的信息量,既提供一定数量的精读篇目,还提供一定数量的泛读篇目。《思考与练习》也打破惯用的一课只管一课的方式,适当附有与课文有关的诗词等内容。有关的理论文章也引用了不少优秀的短文。这些泛读篇目与短文主要不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上逐篇讲解,而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文本供教师旁证博引;同时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让他们在扩大阅读面、知识面、信息量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
    教材建设还包括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内容应包括大纲,对某一作品和专题的古今研究概述,对某一作家或某类作品的介绍、辑录、辑评,全书要既体现资料性,又体现理论性。内容还应有适量的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文章。
    5、特点与价值  教材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教材体现着编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创新意识,教材也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法。①、一本好教材,关键是使其产生“格式塔质”(将西方完形心理学的理论引进课堂教学,即通过引导学生对有限作品的阅读,使他们掌握大于这些单篇范文之和的基本理论、规律、方法)以实现真正的价值,在教学中收事半功倍之效。而欲实现教材的价值,就必须使教材模式与教学模式互相吻合。本教材由于克服了所谓协作编写的盲目性,第一次将文学的基本理论引进大学语文教材,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使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模式挂钩,编写时有明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导,考虑到未来的使用。故能较好地使教材为教学服务,较好地实现教材的价值。②、本教材创立了纵横交错的编写模式,纵的方面,可以给学生一条文学史的明晰线索;横的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人文精神。无论从文学知识的学习积累方面还是从人文精神的继承方面,本教材都做了有益的尝试。③、大信息量。④、便于学生自学。这两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的。文学之美妙,文化之博大,不是先生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悟出来的;学生水平之提高,能力之养成,不是先生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练出来的。内容多,但不需要老师逐篇细讲。文学板块,可变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以一带十、牵三挂四(关键是要解剖好“一”或“三”,在掌握“一”与“三”的基础上不求甚解,但求积累),提高教材利用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用教师与学生、精读与泛读、横向与纵向、讲解与自学、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有限的作品的阅读欣赏,掌握阅读欣赏之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以达到自能阅读、自能欣赏的目的。理论板块中《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是课程的纲,可在课程开始时指导学生学习。理论板块与语言板块可采用讲座式、自学式、讨论式、答疑式、采风式等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方式。目的也是使学生掌握阅读欣赏之基本规律,了解祖国语言的发展变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认识与时俱进的顽强生命力和适应力,领略其万古不摧之美,同时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粗略轮廓,并能以历史文化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学和中国古今社会。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较少的课时要做较多的事。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真正作用是“导”,而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体变为学习的主人。
    3、大学语文课程的自助考试模式
   
    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作了大胆的改革,以自助考试取代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什么要对语文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其理由如下:①、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不管是闭卷还是开卷还是开闭卷结合,试题都由老师命,考试的主动权始终在老师手里,这对学生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公平性,学生很难通过一张考卷反映出自己真实的语文水平,教师也很难通过一张考卷正确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②、这种一厢情愿的考试形式,不可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许多同学都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只是在考前突击温习一下。显然这种形式的考试与平时的教学脱节、与我们创立的活泼主动的“规律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育模式)极不协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考试观念,将“考”立足于学,将考试注入更多的学习内容,把考试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③语文是最有趣味的人文课程,也是最独特的人文课程。学生读到大学,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能力,思想也渐趋丰富,对于语文教材中那些充满情感洋溢着鲜明人文精神的作品,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去玩味、领悟、体验、感受,而每一个学生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选择不一样、爱好不一样,同一篇作品领悟到的内容、感受到的美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故应当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去阅读作品、对作品有多元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认识。而命题考试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与限制学生,显然违背了文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
    既然传统考试有着不可克服的弊病,那就应当从传统的束缚中跳出,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一个以笔记为主的自助考试的构想便渐渐萌生并付诸实践。这里的所谓笔记,不是教学中通常意义上的先生讲学生记或先生写黑板学生抄笔记的笔记,而是集听课、评课、阅读作品、理解作品(这些作品有课内的也有学生在课外自选的)课堂讨论述评、课后心得感受、课下练笔习作于一体的笔记,是对课程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运用和阐释的笔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笔记。老师对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只作总体上的原则上的要求(总共分为五大块,见《教学大纲》),提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同学必须备一练习本,这本练习本如同一片不小的百花园,种植什么和怎么种植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决定。这种只有统一要求、没有统一试题、统一标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展示学生个性的笔记就是笔者所说的自助考试。

    再着重考察一下实施自助考试取得的效果。自助考试,把考试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实现了“小语文”与“大语文”的结合。老师考察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比如考试的选题、观察的视点、资料的占有、观点的提练和论证等等。老师摒弃了以前那种纯知识性的考察方式,学生也摒弃了以前那种纯知识性的学习方式。比如自助考试就把语言从纯粹的语法句式中解放出来,让它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当学生在完成自助考试过程中,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审视、作为认识社会的窗口、注重古今汉语的传承关系、注重汉语的文化意蕴、注重语言所代表和反映的社会、政治、文化及人际状况时,语言的考察和学习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生命。学生在这方面有许多优秀的选题与文章。比如:对流行歌曲语言的研究、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对由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的研究、对“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等洋名词洋节日渗透中国文化的研究等等,生动活泼,不一而足,显示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书本与现实的结合。
    自助考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一种情形是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重点、学习要点。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需要去查阅资料,旁证博引。为了证明和充实自己的观点,为了驳斥或补充别人的观点,他们常三三两两地讨论切磋,同时对资料进行辨析选择,电脑网络和图书馆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学生慢慢地养成了搜寻、利用资料的习惯,掌握了读书、学习的方法。比如:教材中有两首梅花诗,老师并未逐一分析,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题:你读过多少梅花诗?中国文人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它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一时间图书馆中的“花卉诗选“被学生借阅一空,笔记中摘录并赏析的梅花诗许多都是老师未读过的,论述“梅花人文精神”的佳文也不少。课本所选作品,学生不一定每篇都喜欢,但学生会选自己感触较深的课文挖掘引申,而每每这种时候,“笔记”中就会流淌出一股彻骨的清泉。一种情形是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地选择读物、进行学习。一位学生写的《缘结李长吉》就是该生对自己几年来学习李贺诗歌的总结。一些学生写的名著读后感、时事评述、创作的诗歌、阐述的文学理论的短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指向性,体现了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学们说的极是:“大学学习就是要求我们学习老师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现在是信息时代,懂得如何获取信息比熟记信息是更为有用的技能。”“手把手教,是教不出有灵气的学生的。”(钱伟长语)高校教学之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引上“自学”和“治学”之路,学生将来治什么学和能治多大的学,靠的是自己,而不是老师。但老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引上这条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以便为将来治学和从事其它工作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氛围和环境──一种自学、研讨、切磋、交流、创造的氛围,一种由教授、教材、图书馆、实验室、网络及获取知识和学科前沿信息的各种手段组成的环境。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中,大学生应该有最大的选择自由,而自助考试,正是给了学生充分利用这种氛围和环境的自由。
    自助考试,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在经过了八个学期的实践后,深感以笔记代考试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前的整齐划一、标准答案被学生的创新思维击得粉碎。禁锢的铁笼一旦被打开,你会惊诧于学生智力的火花原来是这样绚丽耀眼、情感的世界原来是这样丰富多采、审美的感受原来是这样细腻强烈。我们来领略一下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王少华同学的笔记将每一篇课文分为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课文分析、自由天空、他山之玉这五个部分。王少华说:“‘自由的天空’是一些‘我手写我心’的、与课文有关或无关的文字,‘他山之玉’则全是写的课堂讨论给我的启迪。”很明显,后两部分是独立思维和集体思维的结晶,是该生“创造”能力的体现,是自助考试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实,绝大多数学生的笔记都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属于“我手写我心”的,是一些在课堂上来不及发表的但却颇有新意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比别人看得更深更透,比如:在《齐宣王见颜斶》中,颜斶用自己的才学和过人的见识说服了齐宣王,但颜斶最后还是拒绝了齐王的邀请归隐了。颜斶为什么归隐?有位同学在笔记中写道:颜斶“觉察到了齐王不是那种善听忠言的好君王。……颜斶开始用正面观点论述‘王不贵士贵’时,虽讲得有条有理,但齐王却始终不买他的账,直到他在‘王比士贵’的前题下指出‘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时,齐王才欣然接受‘士贵’的观点。而在这个过程中,颜斶也看到了:只有站在齐王的利益上或至少与齐王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齐王才能接受你的观点。显然辅佐这样的国君,时间一长,不仅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学,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段分析文字显然具有较强的创造色彩,不仅表明这位同学对教材本身吃得很透,而且显示了他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反弹琵琶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在读《诗经·蒹葭》时,大家普遍对“伊人”的所指感兴趣,而偏有同学能超越其文学价值来一个“经济学”上的反观:“为什么你所寻找的伊人总是可望不可及?为什么他总是远远地看着你而不主动地靠近你?因为你没有弄清他到底需要什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会反观《蒹葭》是很重要的。市场经济一切随市场而动,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伊人’当然找不到;如果你能根据市场的需要去完善提高自己,“伊人”又怎会可望不可及呢?你又怎么会生‘秋水伊人’之叹?”这位同学的议论是否得当,暂且不谈,但此论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从来还没有人这样来理解《蒹葭》,赋予《蒹葭》这样的“经济学”上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对“大人物”某些观点评论的否定。比如李健吾先生对卞之琳《断章》的理解就遭到了学生的批评,而学生的理解确实比李先生积极、更富有哲理。学生“笔记”中时时可见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那对历史的反省、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注的文字,俯拾皆是,令老师大开眼界。仅举此几例,便可见学生在自助考试中所体现出的创造精神。
    自助考试,真正实现了语文课的人文价值和文化育人的功能。大学语文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是靠挖掘作品的文化意蕴来实现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对作品作单篇的个案评析,我们应当将相关的作品联系在一起,把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到阔大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来观照、审视、探讨,这样课程对学生的造就和影响就大大超越了单篇作品本身,而来自多篇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共同组成的文化圈。前面说到的由两首梅花诗而到若干首梅花诗再进而到梅花诗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既从文学层面又从文化层面对作品进行的探讨。多篇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文放在一起就组成一种中华民族的爱国文化、爱国精神;《老子》(选录)与其它相关文章放在一起又组成了一道道家的人文景观,它们使学生对道家的自然平淡、反璞归真的人生哲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不仅能从古贤人的人生态度中得到启迪,并且能以道家朴素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有的同学在笔记中写道:“苏轼一生正义,不趋炎附势。……王安石变法时,他没有投靠王安石;变法失败,他也没有投靠司马光。他只是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维护中下层人民的利益。这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我欣赏这种做人的态度。”“中国古代文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逆境中能写出传世之杰作,从而达到自己创作的顶峰,李白、杜甫不例外,苏轼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李、杜的诗或多或少表露出‘天妒英才’的不满和郁郁不得志的愤懑,而苏轼却不同,他一生仕途坎坷不顺,但宠辱不惊、心胸宽广、乐观旷达。他没有李白那么狂傲,也没有屈原那样悲壮,……这种身处逆境却依然能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对我们现在、将来都是一笔很有用的财富。”有的同学写道:“‘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形神不全。’颜斶一席话,道出了做人的道理,更诠释了如今许多领导干部堕落的原因。一块天然的璞玉,经过雕琢,虽然变得华丽无比,但毕竟失去了它的本性,它不再是那清纯完整的璞玉;同样,一个原来很优秀的人,经过商业的炒作、金钱的包装,在物质世界里打滚,在虚伪的圈子里跳舞,于是他被金钱腐蚀、被权力迷失了双眼,他已形神不全。玉经雕琢,毕竟还可以做装饰品;人经雕琢,却只能堕落成国家的蛀虫、人民的敌人。”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是大学语文重要之教学目的。大学语文的授课对象一般是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都迫切希望用优秀的人文文化武装自己,使自己将来能用人文知识、人文修养、人文精神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事业,以便为社会的进步作更大的贡献,而自助考试正是大学语文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极好方式。
    自助考试,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撩开文学神秘的面纱和领略其迷人的魅力。一些原来语文水平略低的学生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而许多爱好文学的同学又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激发了更高的阅读与练笔热情。课外习作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窗口,更是学生向老师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才华的花苑。教师在他们的笔记中总是可以惊喜地发现许多好作文,这些作文由于来自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和感受故而显得极有个性、极亲切。特别优秀的习作经老师推荐给报刊,对学生的意义更远非一次命题考试所得的高分能相比的。
    自助考试由于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部分,它与整个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相呼应,固要求学生在领悟中积累,在积累中领悟。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不限量地默写自己一学期背诵的课文,以展示自己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成果。这种记忆与灵活运用大面积结合,对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传统考试的两小时一张试卷无法做到的。
    自助考试,无疑为教师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更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而阅读莘莘学子内容丰富、富有创造智慧的“笔记”,对老师来说也可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学半”。
   
    自助考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充满个性的内心丰富、活生生的大学生。老师得到了许多有关学生的信息和第一手材料,如果这些信息和材料能够通过任课教师传达给班主任和校系学生工作者,那么其意义又远远超出了考试本身。
    “从教育模式看,我国大学的教育仍深深地陷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旧模式的窠臼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依然顽固地统治今日的大学。这种模式和制度的保守性在于:以教师为中心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维护教师的绝对权威,这与当代教育自由平等的原则是相悖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弊端在于满堂灌,使教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社会,特别是脱离了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以课本为中心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妨碍了学生广泛阅读、深刻思考,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新世纪的教育,就是要变这三个中心为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上帝”,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人才。而自助考试,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到实践都基本破除了这三个中心,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莘莘学子的赞同和拥护。我们曾在四个教学班作过问卷调查,100%的学生都认为自助考试比传统考试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下面笔者引用几则学生笔记中的话加以印证:“自助考试更注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考试过于束缚学生的思想,禁锢他们的灵魂。”“我很赞成这种笔记考试的方式,它使我多次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取有用的信息。可以这么说,这个小小的笔记本,确实凝聚了自己的心血,这本身就比考试的意义更大。”“感谢您,给我们一个自由的空间──无论是言论上的还是思想上的。”“您的学生可能因您而成功”,这也许是夸大之词,学生走出校门后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学者,但是这一段学习和创造、发现的经历,无疑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要说明的是;自助考试模式的创立和施实,一靠教师教学观念特别是考试观念的更新;二靠教师的奉献精神,这种考试模式需要教师付出太多的精力。自助考试不仅没有降低标准,反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助考试毕竟还处在摸索阶段,我们也在不断努力,使其更加完善。
    4、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估模式        
   
    本课程从1995年开始采用表格式的问卷评估模式,这种表格是自制的,表格的内容在多年的评估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其模式也不断完善。表格的制定,一是立足于与学生本学期所开全部课程进行横向比较,力求在整体的层面上宏观地显示出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学状况与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二是依据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检验大纲的实施情况与目标的实现情况;三是着眼于教师的师德、责任心和教学特色、教学风格。问卷的表格共有17个栏目,前面8个栏目是横向比较的栏目,后面8个栏目是针对语文教学的。问卷最后一栏是“备注”,这一栏留有较大空间,是学生给老师写“临别赠言”的地方,内容不限,前面表格中的未尽之意可以写,对老师的鼓励批评可以写,只要是心里想说的都可以写。
    问卷是在期末进行的,为了了解到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真实反映,为了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学生人手一卷,100%参加评估。评估采用无记名的方式,不要求写名字(有同学愿意写名字当然欢迎),以便学生能毫无顾虑地填写真实看法。问卷收上来以后,教师算出每一项的百分比,找出学生反映相对差的几项与相对好的几项,录下“备注”栏中有价值的文字(中肯的表扬、批评或建议)。以作为下学期改进教学的依据或参考。
    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学生作这样的教学评估,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把自己所教的课程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初衷只是为了从学生那儿得到最翔实最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只是为了摸索一些规律,为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大学语文课程积累经验。如果说有什么功利目的的话,这就是功利目的。但功利的事情要用非功利的心、非功利的精神去做,否则,断然不能持之以恒。以非功利的心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能乐在其中,不计较辛劳、不计较付出,不计较有无人知晓,默默的坚持多少年。其次,要高标准要求自己,自己给自己加码。问卷表设立了16项,每一项都是自己给自己定的标高,每一项都起着督促和检查自己的作用,自己只能做好,不能做差。再次,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客观正确的估计,要有把自己的课程与学校其它课程比较的胆量和勇气。否则,问卷表收上来,情况一蹋糊涂,未免对自己是一个打击。
    ①、问卷表的制作、修定、补充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目标不断明确、方法不断完善的过程,问卷表实际上勾画了一个日趋完美的理想中的语文教师的形象。它所涵盖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要想每一项都做到是很难的,但正因为此,才能够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鞭策我们不断向理想化审美化的高度攀登。②、学校每学期也向学生作问卷调查,但掌握情况的主要是校方,一般老师无法了解详情,我们自制的问卷表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遗憾。由于问卷表的制作是立足于全局和所有课程的,故能起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作用,从表中能够获得许多其他优秀教师的信息,能够大致了解学校的总体教学情况,从而正确估价自己,并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在学校全局教学中的地位。这种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法所获得的全方位的信息和直接来自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任课教师之所以弥足珍贵的,还在于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永不枯竭的最富生命力的源头活水。从这些方面来讲,这张问卷表对我们就已超越了“评估”二字,而具有了更深的意义了。
    评估问卷表在本软盘的另一文档中。
    三、特色内容
    以上介绍的四种模式就是我们的特色内容。这四种模式构成了一个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内还未见有如此从理论到实践、从教材到教学到考试到评估这种一条龙的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并已初见成效的比较完整的体系。
    对文学作品:以理论带动作品阅读分析、变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把文学当作”人学”来教,教学生做人。对语言教学:改变单纯的语言知识的重复学习方式,注重古今汉语的传承和联系,特别注重语言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把语言作为了解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的窗口。教学中废除一言堂,采用群言堂,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
    废除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单一考试方式,代之以符合人文学科特点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课内内容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自助考试方式,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4:06:48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长江职院召开  
2008-12-05




11月22日上午9时,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长江职院召开,来自全省30余所高等院校的60多名大语教师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主题为: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改革研究。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杨建波,副会长徐绍健、夏晓明、吴满珍和周金声,秘书长毕耕、席嘉和余兰兰等与会,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郭康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翟江虹等应邀出席。会议分别由夏晓明和毕耕主持。长江职院的杨敬华副院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介绍了长江职院大学语文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杨建波会长就一年来学会的工作情况,向参会者作了具体汇报。杨会长指出,第二届大学生征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共有30多所高校,尤其是部队院校积极组织参加,共收到近万篇稿件,并评选出150余篇予以表彰,颁奖活动于6月中旬在江大师院成功举行。这次活动先后被湖北经济电视台、《武汉商报》和《武汉晚报》等媒体报道。“中华大学语文网”作为我会的官方网站,发挥着重要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作用。网站更新率高,点击率高,学术内容坚实,在全国反映良好。为了配合全国大学语文课程设计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学会决定组织本省内的大语课程设计活动,并号召大家积极参加全国大学语文课程设计竞赛。杨会长还提出了编撰一本国家级统编《大学语文》教材的动议,强调湖北高校应编撰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级统编教材。此外,杨会长还希望大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继续出版《大学语文研究》丛刊,以及支持和推广大语网站等。
在杨会长讲话之后,大会开始主题发言。江大师院的何立明就今年10在南昌举行的全国大学语文年会的主要精神作了总结和传达。武汉大学的吴天明、空军雷达学院的刘姝赟和华中师大的吴满珍分别就大学语文的教研体会与认识进行了大会交流。上午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合影留念。
在下午举行的研讨会上,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大语教师进行了分组讨论。张成(地大江城学院)、陈鑫(湖大)、赵华(郧阳师专)、苏敏(武汉工院)、肖绪才(黄石理工)、谭少茹(湖北经院)、彭书雄(湖北经院)、唐荣昆(武大)、山顺章(武汉软件学院)、侯长虹(武警指挥学院)、徐珮(长江职院)等老师分别进行了发言交流。
分组发言后,与会教师就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进行说课。徐绍建(武大)、余庆华(华夏学院)、李艳(湖经)、苏敏、唐荣昆、毕耕、杨建波、夏晓明等从分别不同的角度,对张若虚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授课方法,以及其他老师的说课内容加以分析评点。此外,周金声还就大学语文网的登陆、发文等问题,进行具体的讲解和说明。会议期间,要求担任常务理事、理事的教师,还分别填写、递交了申请表。
下午7时许,主持人毕耕宣布在完成所有议题之后本届年会圆满结束,欢迎全省大语教师参加于2009年10月底在湖北经济学院召开的第七届年会。
另外,11月23日下午,由杨建波会长召集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会在湖北大学文学院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赵东晓、人文分社社长司马南、编辑翟江虹等出席。国家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应邀出席,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吴天明、吴满珍、何立明、周治南、周金声、周萍、彭书雄、毕耕等出席了会议,并就相关问题交流了看法和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27 , Processed in 0.0807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